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玲智 聂子潞 路城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9期71-72,共2页
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建立以来,在救助贫困居民,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这项制度不断推进,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低保制度的家计调查不完善、存在"负激励"效应和缺乏就业联动机制几... 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建立以来,在救助贫困居民,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这项制度不断推进,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低保制度的家计调查不完善、存在"负激励"效应和缺乏就业联动机制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对策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家计调查 激励效应 就业
下载PDF
地方债为公共品融资:条件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石绍宾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8,共5页
地方债的发行期与偿还期往往不一致,与资本性地方公共品不一致的建设期和受益期相对应,再加上法律明确赋予的举债权,地方债因此而成为世界各国经常采用的资本性地方公共品的融资方式。利用地方债为地方公共品融资,可以实现降低对政府收... 地方债的发行期与偿还期往往不一致,与资本性地方公共品不一致的建设期和受益期相对应,再加上法律明确赋予的举债权,地方债因此而成为世界各国经常采用的资本性地方公共品的融资方式。利用地方债为地方公共品融资,可以实现降低对政府收入依赖程度的预算效应、过度刺激地方政府利用公债投资的负激励效应以及影响居民迁入与移出的迁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 公共品 激励效应 迁移效应
下载PDF
低保救助实践中的负激励效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淑兰 《理论界》 2007年第12期177-179,共3页
大量有劳动能力者进入低保以后,原有的以老弱病残者为主体的社会救助理论已难以满足低保救助对理论指导的需要,因此,必须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低保救助对低保对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昆明低保的研究表明,低保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低保对象... 大量有劳动能力者进入低保以后,原有的以老弱病残者为主体的社会救助理论已难以满足低保救助对理论指导的需要,因此,必须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低保救助对低保对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昆明低保的研究表明,低保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低保对象产生了负激励效应;这种负激励效应主要受低保对象的性别、职业、对申请低保的资格条件与申请难易程度的认知的影响,同时与低保对象对就业环境的认知以及是否存在补偿心理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救助 福利依赖 激励效应
原文传递
低保救助中的负激励效应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居里 赵淑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是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续运行的基本条件,然而这一基本条件受到了低保救助实践中“进低保容易,出低保很难”的严峻挑战。分析了造成这种“进来容易,出去难”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就业政策与低保救助政... “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是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续运行的基本条件,然而这一基本条件受到了低保救助实践中“进低保容易,出低保很难”的严峻挑战。分析了造成这种“进来容易,出去难”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就业政策与低保救助政策发展不平衡和使低保救助中权利与义务均衡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制度 激励效应 产生原因 对策措施
下载PDF
公有制偏好──一个值得探析的现象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开金 马春芳 《天府新论》 1999年第2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成因 社会运行成本 激励效应 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策偏好 制度偏好 权力偏好 公有制偏好
下载PDF
管理层股票期权的负激励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翀 陈海棠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87-89,共3页
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在肯定了股票期权,虽然激励制度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股票期权在理论与实践中又存在不足之处,结合美国证券市场中的舞弊案例,分析了发放大量股票期权的激励负效应问题与股票期权导致的管理舞弊问... 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在肯定了股票期权,虽然激励制度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股票期权在理论与实践中又存在不足之处,结合美国证券市场中的舞弊案例,分析了发放大量股票期权的激励负效应问题与股票期权导致的管理舞弊问题,并提出了股票期权在中国实施的相应对策,同时在我国施行股票期权采取谨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效应 管理舞弊 股东权益 企业 管理层 激励制度
下载PDF
美国公司管理层股票期权的负激励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泽霞 冯翀 张连锋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美国公司 管理层股票期权 激励效应
下载PDF
我国城市低保人群低就业率原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雯雯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低保人群 就业率 低保对象 低保人员 月收入 经济效用 激励效应 劳动能力
下载PDF
美国“资产建设”对消减我国城市低保“负激励效应”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钟玉英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中国现行的城市低保制度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面临负激励效应等问题。"资产建设"是国际社会反贫困的一种新政策,对于消减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负激励效应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应尽早引入"资产建设",用制度方式鼓... 中国现行的城市低保制度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面临负激励效应等问题。"资产建设"是国际社会反贫困的一种新政策,对于消减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负激励效应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应尽早引入"资产建设",用制度方式鼓励低保人员积累资产、增加收入,争取早日脱贫退出低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保制度 激励效应 资产建设
下载PDF
关于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萍 郭玉坤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股票期权制度激励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这种制度本身也存在着缺陷 ,如股票价格与公司好坏不一定成正比 ;股票期权的泛滥实施使其负效应加大等。同时 ,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法律制度、经理人才选择机制、股票市场、... 股票期权制度激励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这种制度本身也存在着缺陷 ,如股票价格与公司好坏不一定成正比 ;股票期权的泛滥实施使其负效应加大等。同时 ,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法律制度、经理人才选择机制、股票市场、公司内部环境和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难以克服的障碍 ,因此目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股票期权制度暂不宜广泛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期权制度 国有企业 股票价格 激励效应 经理人才选择机制 股票市场 法人治理结构 中国
下载PDF
城市低保制度次生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丽美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93,共4页
"以收入为本"型低保制度在实施之初,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其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次生问题。在借鉴国际积极型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 "以收入为本"型低保制度在实施之初,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其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次生问题。在借鉴国际积极型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实施"目标定位法"对低保对象进行分类以实施不同的低保政策;应引入"资产建设"理念,大力推行发展型社会救助政策;应增加低保对象的社会资本等措施,以期改进城市低保制度,促其充分发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 激励效应 目标定位 资产建设
原文传递
破解新形势下的农村反贫困难题
12
作者 郭勇 李学术 《党政干部参考》 2013年第12期23-24,共2页
回顾农村反贫困历程,农村贫困面貌得到改善的同时,贫困特征逐渐向区域化、多样化演进,一些新的贫困特征逐渐显现,权利贫困、伦理贫困成为制约贫困者发展的新障碍。同时,由于反贫困延续自上而下的扶贫理念,形成一种贫困者缺乏参与... 回顾农村反贫困历程,农村贫困面貌得到改善的同时,贫困特征逐渐向区域化、多样化演进,一些新的贫困特征逐渐显现,权利贫困、伦理贫困成为制约贫困者发展的新障碍。同时,由于反贫困延续自上而下的扶贫理念,形成一种贫困者缺乏参与的制度安排,造成反贫困绩效降低、负激励效应等反贫困窘境。面对新的农村反贫困形势,破解这一难题,对适时调整反贫困策略以提高农村反贫困绩效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反贫困 贫困特征 激励效应 反贫困策略 农村贫困 权利贫困 制度安排 贫困者
原文传递
起薪低不是不上大学的罪魁祸首
13
作者 王军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87,共2页
据2010年11月12日《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表示,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他强调,尽管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这种状况仍可... 据2010年11月12日《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表示,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他强调,尽管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这种状况仍可能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社科院 《新京报》 2010年 经济研究所 毕业生工作 激励效应
下载PDF
有劳动能力城市低保人员“福利依赖”难题及其破解
14
作者 陈翠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6年第5期194-194,共1页
尽管目前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保障水平不高.但也存在着“福利依赖”的弊端,即有劳动能力城市低保人员赋闲在家宁愿靠领低保金生活而不愿意就业。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市场和社会环境因素外,根源在于我国长期奉行维生型城市低保给付制... 尽管目前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保障水平不高.但也存在着“福利依赖”的弊端,即有劳动能力城市低保人员赋闲在家宁愿靠领低保金生活而不愿意就业。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市场和社会环境因素外,根源在于我国长期奉行维生型城市低保给付制度的固有弊端及其负激励效应。该制度是一种消耗式而非发展型的救助制度,过于重视生活保障而忽视了对经济动态发展因素的考量。此外,现有制度还存在着配套制度不完善、政策难以落实、退出机制形同虚设以及促进就业措施匮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保制度 福利依赖 低保人员 劳动能力 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保障 就业措施 激励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