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对话中的叙事 被引量:4
1
作者 单波 谢立文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随着世界历史的演进,多方的世界对话关系已被紧缩成东西方文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方对话。这...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随着世界历史的演进,多方的世界对话关系已被紧缩成东西方文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方对话。这就是说世界业已濒临巴赫金所说的,“两种声音”这一“生命的最低条件”。不仅如此,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也正被文化帝国主义打破。于是,对于对话双方,尤其对于东方文化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强调“一种对话立场”具有十分迫切而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世界文化因没有对话关系而成为西方文化的独白,陷入孤立,并最终也“退化乃至死亡”。而要强调“一种对话立场”,“这不仅表现在辩论的内容中,而且表现在形式上,不仅表现在说些什么上面,也表现在怎样说,由谁说,在哪里说和为谁而说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对话 叙事 什么 怎样
下载PDF
认识论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话语体系建构着力点探析
2
作者 王秀美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54-59,共6页
从认识论视野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话语体系主要包括“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三大要素。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话语体系要找准三大着力点,即在“谁在说”的问题上建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在... 从认识论视野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话语体系主要包括“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三大要素。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话语体系要找准三大着力点,即在“谁在说”的问题上建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在“说什么”的问题上建构以教材话语为基础,学科话语为支撑,宣传话语、网络话语、生活话语等为补充的教学话语内容体系;在“怎么说”的问题上坚持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学术性和生活性相统一、开放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找准言说范式。以此建构管用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话语范式,提升其教育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话语体系 什么” “怎么
下载PDF
是谁在说孩子傻
3
作者 龚房芳 《少年文艺(上海)》 2012年第1期228-232,共5页
周末的晚上.窗外细雨漾漾,让空气湿润且清爽。这样难得清闲的时候.本来是想写点东西的,或是很奢侈地读完一本喜爱的书。只是,
关键词 《是孩子傻》 随笔 杂文 杂谈
原文传递
是谁在我的耳边说着再见
4
作者 李子豪 《作文升级》 2009年第12期60-61,共2页
手掌上细细碎碎的流光像是一片片杂乱的拼图,摊开手时有模糊的光晕撒在上面,像是一窗氤氲的玻璃,升腾着一丝细小的空气和划过头发时温和的风。还记得第一次去嘉峪关的时候,是因为父母被调到那里工作的缘故,所以要和陪我一年又一年... 手掌上细细碎碎的流光像是一片片杂乱的拼图,摊开手时有模糊的光晕撒在上面,像是一窗氤氲的玻璃,升腾着一丝细小的空气和划过头发时温和的风。还记得第一次去嘉峪关的时候,是因为父母被调到那里工作的缘故,所以要和陪我一年又一年的同学说再见,很多人都说要送我,当时觉得自己还蛮幸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教育 作文 语文教学 《是我的耳边着再见》
原文传递
谁在说中国人仇富?
5
作者 张朝阳 《法人》 2007年第10期66-66,共1页
刻意模糊富和恶的界限。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中国人仇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