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郑华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2,共7页
话语分析、文本解读是西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倡导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以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关系;同时提出将批判性话语分析为核心的“多维话语分析方法”引... 话语分析、文本解读是西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倡导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以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关系;同时提出将批判性话语分析为核心的“多维话语分析方法”引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作为具体的话语分析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国际关系理论 批判性话语分析 话语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Fairclough的话语观:引进与诠释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亚军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2,共4页
Fairclough(1989)提出话语的社会理论和话语分析的社会取向,为批判话语分析(CDA)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早期文献中,他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分析并揭示话语的社会实践性。后来,Fairclough(1992,1995,1999)发展CDA,指出CDA不仅要揭... Fairclough(1989)提出话语的社会理论和话语分析的社会取向,为批判话语分析(CDA)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早期文献中,他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分析并揭示话语的社会实践性。后来,Fairclough(1992,1995,1999)发展CDA,指出CDA不仅要揭示话语与权利、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系,还要证明,作为意识形态介入和权利斗争的场所,话语组成并建构社会现实、人际关系、知识和信仰,参与并促进社会和文化变迁。Fairclough提出的话语的三维概念和CDA的三维分析框架体现出语言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有效结合。对Fairclough话语观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增强我们对社会变革的再认识,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变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rclough 批判话语分析 话语 诠释
原文传递
话语悲剧——《小城畸人》之解构主义阅读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云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7,共5页
透视《小城畸人》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我们发现,每一出悲剧背后都站着一位并不引人注目的主角———话语,其解构主义本质正是悲剧的制造者,人类沟通失败的罪魁祸首。舍伍德·安德森,这位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家,血管里却流淌着后现代... 透视《小城畸人》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我们发现,每一出悲剧背后都站着一位并不引人注目的主角———话语,其解构主义本质正是悲剧的制造者,人类沟通失败的罪魁祸首。舍伍德·安德森,这位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家,血管里却流淌着后现代主义的血液,透过《小城畸人》所折射出来的话语观,与半个世纪之后才风行一时的解构主义一脉相承,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我们的分析表明,批评家们从来都没有充分认识到他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命运 话语 解构主义
原文传递
批评话语学派的话语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纪玉华 吴建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共4页
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从诸多角度给“话语”下定义。本文将这些定义加以评析和归类,认为“话语”至少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界定,即:结构/语法角度、功能/语义学角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角度和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角度。其中,批评话语... 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从诸多角度给“话语”下定义。本文将这些定义加以评析和归类,认为“话语”至少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界定,即:结构/语法角度、功能/语义学角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角度和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角度。其中,批评话语学派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角度对“话语”的界定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该话语观对我国话语分析和语言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当代中国话语分析研究中正在萌发的文化转向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家 话语
原文传递
别出心裁的笔记体“问卷”及诗学底蕴——读陈先发《黑池坝笔记》
5
作者 孙仁歌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近读陈先发《黑池坝笔记》(分“修订本”并“二集”),为之耳目一新,作者选择以笔记体话语观世论诗,颇富有创意,全书以点滴片断式、经典语录式、散点透视式等视角赋予黑池坝以微言大义,立意构思不凡,文采飞扬,哲思满满,拷问对象多维而凝... 近读陈先发《黑池坝笔记》(分“修订本”并“二集”),为之耳目一新,作者选择以笔记体话语观世论诗,颇富有创意,全书以点滴片断式、经典语录式、散点透视式等视角赋予黑池坝以微言大义,立意构思不凡,文采飞扬,哲思满满,拷问对象多维而凝重,诗学底蕴渗透在字里行间。书名冠以黑池坝,地域性彰显,构思别出心裁,遣词造句不俗,许多语段隽永而耐人寻味,不乏黑色幽默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体 黑色幽默 论诗 话语 散点透视 哲思 经典语录 立意构思
下载PDF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被引量:3
6
作者 纪卫宁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第3期14-17,77,共4页
维也纳学派是批评话语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该学派在认知和心理科学的根基上构筑话语理论模式,强调分析结果的社会实用性,其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话语分析学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对该学派的理论和分析模式的评述... 维也纳学派是批评话语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该学派在认知和心理科学的根基上构筑话语理论模式,强调分析结果的社会实用性,其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话语分析学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对该学派的理论和分析模式的评述有利于话语分析学者尤其是批评话语分析学者从中汲取营养,走出惯用的社会文化视角,进入认知科学阐释话语的广阔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 理论框架 分析模式
原文传递
话语系统观──用系统观考察话语观的尝试 被引量:2
7
作者 贾正传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2期31-34,56,共5页
本文试用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对话语的一般概念、基本特性、主要方面和各种关系进行了初步考察,以获得对话语的系统认识,形成话语系统观.话语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等若干系统特性,包含着整体、部分... 本文试用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对话语的一般概念、基本特性、主要方面和各种关系进行了初步考察,以获得对话语的系统认识,形成话语系统观.话语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等若干系统特性,包含着整体、部分、层次、结构、功能、语境等诸多方面和各种关系.显然,这种话语系统观对话语科学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系统 话语 系统
下载PDF
结构主义叙述学对鲁迅小说研究的启迪
8
作者 杨若蕙 《河西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0-24,共5页
结构主义叙述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板块如:它的话语观、情节观、人物观等对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很有帮助,特别是对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现代经典文本的分析阐释来说,提供了一种相当便利的方法,使得对鲁迅小说的理解能够更为丰富深入。
关键词 结构主义叙述学 话语 情节 人物 鲁迅 小说研究 小说理论
下载PDF
话语观:外语教学的教育价值之本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学勤 汪少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48-55,共8页
外语教学教育价值的确立与实现,除了要综合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外,更要从语言学理上加以厘清。因为对语言根本性的理解,是外语教学的根基所在。梳理主要流派的语言观后发现,语言学层面的语言观不足以全面指导外语教学。为了实现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教育价值的确立与实现,除了要综合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外,更要从语言学理上加以厘清。因为对语言根本性的理解,是外语教学的根基所在。梳理主要流派的语言观后发现,语言学层面的语言观不足以全面指导外语教学。为了实现外语教学的育人目标,其指导性语言观应确立为包含动态、静态两个层面的话语观。语言对人与教育的意义在于话语,话语观是实现外语教学教育价值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话语 教育价值
下载PDF
话语观视域下中国政治文献中“中国英语”英译策略
10
作者 谭燕萍 康钦珏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4-96,104,共4页
该文试从福柯的话语观出发,引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并以《201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相关"中国英语"词句及表达形式为研究依据,分步浅析"中国英语"英译的策略,力求促进"中国英语"... 该文试从福柯的话语观出发,引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并以《201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相关"中国英语"词句及表达形式为研究依据,分步浅析"中国英语"英译的策略,力求促进"中国英语"在中国话语建构中发挥作用,为现代英译者提供英译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政治文献 话语建构
下载PDF
课堂生态视阈下高校教师理性话语观之构建
11
作者 朱美霞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19-121,共3页
高校教师的课堂话语观对大学生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当前课堂生态视阈下高校教师话语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国家认同、缺少辩证思维、疏于生命肯定和流于庸俗表述等。高校教师理性的课堂话语观的构建需要遵循根植中国国情,理性表达... 高校教师的课堂话语观对大学生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当前课堂生态视阈下高校教师话语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国家认同、缺少辩证思维、疏于生命肯定和流于庸俗表述等。高校教师理性的课堂话语观的构建需要遵循根植中国国情,理性表达;运用辩证思维,科学解读;源于学生生命,正确引导和拓宽视野,全面诠释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大学生 课堂 理性 话语
下载PDF
从口误说起
12
作者 费珊琳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1年第6期10-11,共2页
在我们的英语课堂话语观察中,也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口误”。其中有些是由情绪、语速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口误”往往无伤大雅,基本上都通过教师自身的修正得到了及时的弥补;但有些却与教师语法规范、知识结构和文化... 在我们的英语课堂话语观察中,也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口误”。其中有些是由情绪、语速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口误”往往无伤大雅,基本上都通过教师自身的修正得到了及时的弥补;但有些却与教师语法规范、知识结构和文化积淀等的欠缺有关,这种“口误”往往是教师个人英语素质方面的硬伤,短期内很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误 英语教师 英语课堂 语法规范 文化积淀 知识结构 英语素质 话语
下载PDF
论萨义德世俗批评的权力问题
13
作者 刘亚斌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12期32-40,共9页
萨义德在其名作《东方学》的绪论中提到福柯话语观念及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巨大影响,称没有它们就无法理解东方学,后殖民主义也难以成立。权力既是萨义德世俗批评的理论基础,又是其批判目标,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权力问题凸显出来。
关键词 世俗批评 萨义德 权力 《东方学》 后殖民主义 霸权理论 葛兰西 话语
下载PDF
福柯的话语观及其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启示——以1993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软实力的话语为例
14
作者 杨巧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第4期26-28,共3页
福柯将话语视为一种秩序的存在,具有结构性权力,能够塑造主客体对知识的理解。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学术界关于中国软实力的话语进行分析后可知,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话语取得了成功。中国软实力的话语是我国软实力建... 福柯将话语视为一种秩序的存在,具有结构性权力,能够塑造主客体对知识的理解。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学术界关于中国软实力的话语进行分析后可知,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话语取得了成功。中国软实力的话语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方面,从话语角度也可为提高我国软实力提供启示。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的软实力的话语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体现为对美国话语的附着和回应。在国际话语传播实践中,我国应该有意识地向外界进行话语传播,对中国软实力话语进行主动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话语 学术界 中国软实力 启示
下载PDF
基于福柯教师话语观的师生对话特征解读 被引量:8
15
作者 牛海彬 曲铁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福柯认为,话语是构建"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机制,话语即权力。话语生产总是依照一定程序,受到控制、挑选、组织与分配。其"全景敞视"的教师话语理论试图阐明教师是整个社会规训机制的一个环节,教师的具体职能... 福柯认为,话语是构建"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机制,话语即权力。话语生产总是依照一定程序,受到控制、挑选、组织与分配。其"全景敞视"的教师话语理论试图阐明教师是整个社会规训机制的一个环节,教师的具体职能就是规训学生。然而事实表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并未能给人们指引出一条解决教育问题的可行道路。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独立性、生成性等观念的出现,教育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就是对话理论思潮的兴起,强调理解性、交互性、情境性、生成性的对话似乎更有利于现代师生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话语 教师话语 师生关系
下载PDF
2024年三八妇女节报道的话语分析
16
作者 谯何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991-1001,共11页
多年来,中国主流媒体一直是展现女性形象和反映社会对女性关注的重要平台。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八家著名媒体在2024年三月八号前后一周内的报道,探讨中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对现代女性的关注方面和形象构建等问题。研究采用Wolfgang Teubert... 多年来,中国主流媒体一直是展现女性形象和反映社会对女性关注的重要平台。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八家著名媒体在2024年三月八号前后一周内的报道,探讨中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对现代女性的关注方面和形象构建等问题。研究采用Wolfgang Teubert的意义话语观和基于语料库的方法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主流媒体在三八妇女节的报道中主要关注五大方面:女性力量与贡献、性别和权利平等、职业与职场、家庭与家风、美丽与自信。媒体塑造了多种新时代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丰富多样,鲜明立体,打破了传统上单一的女性形象,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研究为理解中国主流媒体对现代女性的关注和形象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 三八妇女节 媒体报道 Wolfgang Teubert意义话语
下载PDF
俄罗斯民族话语观的宗教哲学思想探析——以“修辞典范”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梅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俄罗斯民族话语观体现了该民族对于"人"、"世界"、"话语"等基本哲学概念的认知。它以该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内涵,忠实地继承了东正教的传统,在思想上力求符合当前民族发展的需要。"修辞典范"... 俄罗斯民族话语观体现了该民族对于"人"、"世界"、"话语"等基本哲学概念的认知。它以该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内涵,忠实地继承了东正教的传统,在思想上力求符合当前民族发展的需要。"修辞典范"是俄罗斯民族话语观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该民族对于完善话语的期许。对俄罗斯民族话语观的解读离不开对其所包含的宗教哲学思想的剖析。俄罗斯宗教哲学具有深邃的人文性,它将与"人"相关的基本范畴视为关键问题,对诸如自由、道德、精神、人道主义和生命意义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和古典修辞学中的"人文传统"不谋而合。在当前俄罗斯社会文化转型的条件下,宗教哲学要素在民族话语观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增强民族认同感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话语 宗教哲学思想 “修辞典范” 文化转型 民族认同感
原文传递
和谐话语观视角下的生态语言学阐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27-29,共3页
从语言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角度阐释具有整体性思想的生态语言哲学观与倡导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话语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仅可以厘清生态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关键概念,同时可以发现和谐话语观既涵盖生态语... 从语言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角度阐释具有整体性思想的生态语言哲学观与倡导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话语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仅可以厘清生态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关键概念,同时可以发现和谐话语观既涵盖生态语言学倡导的语言属性的整体性,而且补充了多元和谐共生的语言哲学观,是生态语言学的延伸和创新,是中国化的话语分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和谐话语 和谐共生
下载PDF
话语分析中的“世界”理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国辉 龚卫东 陈忠华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12,共4页
分别从哲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角度对“世界”理论作一概括综述。在语用学中 ,“世界”被称为现实 ,这是指语言使用者的一种心智功能 ,它在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过程中得到激活 ,并转变成语境意义。“世界”是语篇底层的心理表征 ,语篇则... 分别从哲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角度对“世界”理论作一概括综述。在语用学中 ,“世界”被称为现实 ,这是指语言使用者的一种心智功能 ,它在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过程中得到激活 ,并转变成语境意义。“世界”是语篇底层的心理表征 ,语篇则是“世界”投向语言表层的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哲学 语用现实 认知主义话语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文化话语观
20
作者 余盛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本文从探讨文化、话语、语言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证语言的类型学特征决定着话语的底层设计,影响着话语的基本体系和范式;而话语与文化之间又是相互反映、相互建构的关系。因此,汉语独特的语言类型要求我们建立独特的中华文化话语体系与范... 本文从探讨文化、话语、语言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证语言的类型学特征决定着话语的底层设计,影响着话语的基本体系和范式;而话语与文化之间又是相互反映、相互建构的关系。因此,汉语独特的语言类型要求我们建立独特的中华文化话语体系与范式,这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又为隐性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找到了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话语 语言类型学 中华文化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