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
郑华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2
|
Fairclough的话语观:引进与诠释 |
林亚军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3
|
话语悲剧——《小城畸人》之解构主义阅读 |
朱云奇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4
|
批评话语学派的话语观及其启示 |
纪玉华
吴建平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5
|
别出心裁的笔记体“问卷”及诗学底蕴——读陈先发《黑池坝笔记》 |
孙仁歌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4 |
0 |
|
6
|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
纪卫宁
|
《当代外语研究》
|
2013 |
3
|
|
7
|
话语系统观──用系统观考察话语观的尝试 |
贾正传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1 |
2
|
|
8
|
结构主义叙述学对鲁迅小说研究的启迪 |
杨若蕙
|
《河西学院学报》
|
2002 |
0 |
|
9
|
话语观:外语教学的教育价值之本 |
贺学勤
汪少华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0
|
话语观视域下中国政治文献中“中国英语”英译策略 |
谭燕萍
康钦珏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1
|
课堂生态视阈下高校教师理性话语观之构建 |
朱美霞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2
|
从口误说起 |
费珊琳
|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
2011 |
0 |
|
13
|
论萨义德世俗批评的权力问题 |
刘亚斌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5 |
0 |
|
14
|
福柯的话语观及其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启示——以1993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软实力的话语为例 |
杨巧燕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2011 |
0 |
|
15
|
基于福柯教师话语观的师生对话特征解读 |
牛海彬
曲铁华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6
|
2024年三八妇女节报道的话语分析 |
谯何
|
《现代语言学》
|
2024 |
0 |
|
17
|
俄罗斯民族话语观的宗教哲学思想探析——以“修辞典范”为例 |
林梅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5 |
2
|
|
18
|
和谐话语观视角下的生态语言学阐释 |
彭静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9
|
话语分析中的“世界”理论 |
周国辉
龚卫东
陈忠华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1
|
|
20
|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文化话语观 |
余盛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