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观社会结构之中的台湾“年轻世代”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桂兰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6,共9页
"年轻世代"嵌在宏观社会结构之中。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变迁整体性地影响着年轻世代的认知;另一方面,年龄所赋予给"年轻世代"的独特属性支撑着年轻人对社会的"不满"和改变"冲动"。台湾地区的&qu... "年轻世代"嵌在宏观社会结构之中。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变迁整体性地影响着年轻世代的认知;另一方面,年龄所赋予给"年轻世代"的独特属性支撑着年轻人对社会的"不满"和改变"冲动"。台湾地区的"年轻世代"经历了内部政治变革,在两岸关系上接受"去中国化"教育,同时面对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台湾经济的停滞不前、科技全球化和人工智能造成的工作两极化、网络社会的蓬勃与虚幻等一系列社会情境,具有三个主要特征:"解严后世代"、"闷经济世代"和"后物质网络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世代” 解严 闷经济 后物质网络
原文传递
“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清果 曹艳辉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15-22,共8页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具。多党纷争时期,在野党高举"新闻自由"旗帜,与国民党争夺媒体资源。政党轮替后,对峙的国民两党都是表面附和&qu...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具。多党纷争时期,在野党高举"新闻自由"旗帜,与国民党争夺媒体资源。政党轮替后,对峙的国民两党都是表面附和"新闻自由",实际上却采用隐性、间接的方式操控媒体。政党竞争带来了广电媒体的解禁、新闻自由法律法规的修正、新闻自由观念的成熟等正面效应。但政党对媒体的变相操控却让新闻自由异化,"只问政党,不问事实"的蓝绿媒体难以承担"第四权"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国民党 民进党 新闻自由
下载PDF
保守、创新和冒险的三重奏——检视“解严”以来台湾商业电影的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慰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5-211,共7页
1987年"解严"以来,在外国电影的残酷挤压下,投资者对台湾本土电影的市场前景不抱乐观预期,故台湾商业片绝大多数是中低成本的,在类型选择上也趋于保守,通常选择本土观众接受度较高的喜剧片、青春片、恐怖/惊悚片等。至于商业... 1987年"解严"以来,在外国电影的残酷挤压下,投资者对台湾本土电影的市场前景不抱乐观预期,故台湾商业片绝大多数是中低成本的,在类型选择上也趋于保守,通常选择本土观众接受度较高的喜剧片、青春片、恐怖/惊悚片等。至于商业大片,成功的个案不多。商业片的岛外合资方主要是美国和香港。近年来,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重要、市场潜力最大的商业片合作伙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台湾商业电影院 保守 创新 冒险
下载PDF
游移的蝙蝠——浅谈眷村文学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琳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眷村"是台湾社会政治体制下的特殊产物,代表着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去,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身份认同等的重要象征。眷村文学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90年代的式微,其创作见证着台湾社会环境的变迁,从早期的召唤集体... "眷村"是台湾社会政治体制下的特殊产物,代表着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去,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身份认同等的重要象征。眷村文学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90年代的式微,其创作见证着台湾社会环境的变迁,从早期的召唤集体记忆到后期的正视族群、省籍问题,对家国想象的深层次发掘,围绕这几个特点,加以眷村作者的双重的创作视野,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探究台湾历史的文本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眷村 眷村文学 解严 族群
下载PDF
试论台湾解严后小说中的历史书写
5
作者 张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2-85,89,共5页
历史书写的兴起及讨论是台湾解严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不同作家对台湾历史提出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台湾知识界对"如何阐释台湾"的焦虑、冲突与分歧。而这种种分歧与冲突的背后,又包含了统独对立、族群对立、性别对立、阶级... 历史书写的兴起及讨论是台湾解严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不同作家对台湾历史提出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台湾知识界对"如何阐释台湾"的焦虑、冲突与分歧。而这种种分歧与冲突的背后,又包含了统独对立、族群对立、性别对立、阶级对立等等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状,形成了丰富的阐释空间。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解严后台湾小说中历史书写的发展概况及特征,并做一个总体性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解严 历史书写
下载PDF
“解严”后的台湾新诗理论批评
6
作者 古远清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台湾社会由于政治的原因,诗坛的“大中国诗观”与彻底本土化的路线存在着严重分歧,这影响和分散了诗论家研究的精力。再加上经济市场化、文化世俗化的背景,这使台湾有经典意义的诗学专著和诗评流派的诞生增加了诸多困难。因此,它距出现... 台湾社会由于政治的原因,诗坛的“大中国诗观”与彻底本土化的路线存在着严重分歧,这影响和分散了诗论家研究的精力。再加上经济市场化、文化世俗化的背景,这使台湾有经典意义的诗学专著和诗评流派的诞生增加了诸多困难。因此,它距出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理论大师的时代仍然十分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台湾新诗 台湾新诗理论批评
下载PDF
继承与超越——评刘小新《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1987-2007)》
7
作者 张帆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125,共4页
台湾解严后的理论思潮深刻的嵌入台湾当代的社会和政治思潮之中,如何诠释纷繁复杂的思潮现象下的本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的历史课题,刘小新的《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1987-2007)》梳理了台湾解严后思潮的脉络与变化,进行... 台湾解严后的理论思潮深刻的嵌入台湾当代的社会和政治思潮之中,如何诠释纷繁复杂的思潮现象下的本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的历史课题,刘小新的《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1987-2007)》梳理了台湾解严后思潮的脉络与变化,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解读与批判,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台湾文学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思潮 批判 超越
下载PDF
试论台湾解严后小说中的历史书写
8
作者 张帆 《福建社科情报》 2010年第5期39-43,共5页
历史书写的兴起及讨论是台湾解严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不同作家对台湾历史提出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台湾知识界对“如何阐释台湾”的焦虑、冲突与分歧。而这种种分歧与冲突的背后,又包含了统独对立、族群对立、性别对立、阶级对立等... 历史书写的兴起及讨论是台湾解严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不同作家对台湾历史提出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台湾知识界对“如何阐释台湾”的焦虑、冲突与分歧。而这种种分歧与冲突的背后,又包含了统独对立、族群对立、性别对立、阶级对立等等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状,形成了丰富的阐释空间。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解严后台湾小说中历史书写的发展概况及特征,并做一个总体性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历史书写 台湾地区
下载PDF
当代台湾佛教史学论述及其思想诠释冲突
9
作者 江灿腾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6,120,共6页
本文是关于1987年以来台湾本土佛教史学与思想变革诠释问题的探索。当代台湾本土的现代佛教史学研究环境,虽曾历经长达38年(1949~1987)之久的戒严体制的压抑,但是因其确能与现代性社会的发展接近同步,所以自解严以来的当代台湾现... 本文是关于1987年以来台湾本土佛教史学与思想变革诠释问题的探索。当代台湾本土的现代佛教史学研究环境,虽曾历经长达38年(1949~1987)之久的戒严体制的压抑,但是因其确能与现代性社会的发展接近同步,所以自解严以来的当代台湾现代性佛教史学研究,虽无如胡适或印顺等这样的研究巨人,但却有区域性佛教现代史或断代佛教社会文化史各类优秀的著作相继出现。而其中的相互诠释冲突,也相对激烈和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台湾汉传佛学研究 现代性 诠释冲突
原文传递
“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及崩盘
10
作者 古远清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7,共7页
"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靠官方出资的"中国文艺协会"等文艺社团主控,另靠清除左翼文学、培养自己的文艺新军和在报刊中安插"忠贞之士"掌权等一系列铁腕措施奏效。1991年当局正式宣布"动员戡乱时期临... "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靠官方出资的"中国文艺协会"等文艺社团主控,另靠清除左翼文学、培养自己的文艺新军和在报刊中安插"忠贞之士"掌权等一系列铁腕措施奏效。1991年当局正式宣布"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作废,这使高扬反共文学的"自由中国文坛"的存在失去了根基。两岸文学汇流,尤其是大陆作家的作品在台湾大举登陆,又使"自由中国文坛"腹背受敌,加速终结"自由中国文坛"统治的合法性,促使国民党主控的文艺路线加速解体。这一点,其实是整个台湾文学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可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中国文坛 战斗文艺 台湾文学 解严.
下载PDF
民主与司法审查之关系——基于中国台湾地区“大法官”制度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郭文涛 《学术探索》 2018年第2期59-66,共8页
本文借用比较政治学中的比较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对"解严"前后中国台湾地区"大法官"制度运转功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发现:"大法官"制度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司法审查制度,但在没有实现民主转型之前,其... 本文借用比较政治学中的比较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对"解严"前后中国台湾地区"大法官"制度运转功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发现:"大法官"制度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司法审查制度,但在没有实现民主转型之前,其司法审查之功效实在有限,大多情势下只是扮演着答疑解惑之角色;在实现民主转型之后,其司法审查功能方得以凸显,并成为加快民主化进程、巩固民主化成果、维护宪政体制、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机制。这一事实表明:民主与司法审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政治民主化是推动司法审查制度有效运转的核心动力;但司法审查亦可反作用于民主,司法审查制度的有效运转成为推动民主发展、规范民主运行和巩固民主成果的法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司法审查 比较历史分析 “司法院大法官” 解严
下载PDF
台湾解严后小说中的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
12
作者 张帆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131,共6页
历史曾经是台湾文学书写的禁区,解严带来书写议题的解放,二二八、原住民、殖民地的伤痕等议题纷纷进入作家的视野,而解严以来"后学"思潮的勃兴,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记忆、空间、身体等问题的多重思考和探讨,而不同族群背景... 历史曾经是台湾文学书写的禁区,解严带来书写议题的解放,二二八、原住民、殖民地的伤痕等议题纷纷进入作家的视野,而解严以来"后学"思潮的勃兴,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记忆、空间、身体等问题的多重思考和探讨,而不同族群背景和立场的小说家,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也做出了不同的回应、诠释与反抗。历史书写与国族、性别等议题纠缠在一起,演绎出解严后台湾历史书写丰富多元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台湾 历史书写 认同建构
原文传递
从“公共领域”的变迁看台湾媒体与政治的关系
13
作者 张宗月 《新闻传播》 2013年第4期27-28,共2页
媒介和政治的关系是一部长期纠葛的历史,中、西方均如此。若将政治粗略解释成政府和公共事务的领域,没有任何近代媒体能够政治完全分割开来,即使是一部完全娱乐内容取向的新闻或杂志,都和政治不可分。近代大众媒介兴起,媒体就和"... 媒介和政治的关系是一部长期纠葛的历史,中、西方均如此。若将政治粗略解释成政府和公共事务的领域,没有任何近代媒体能够政治完全分割开来,即使是一部完全娱乐内容取向的新闻或杂志,都和政治不可分。近代大众媒介兴起,媒体就和"表达自由"、"新闻自由"这些人的基本权利密不可分。媒体是"第四权力",是一种对执政者"监督(制衡)权利",目的在于防范政府滥用权力行事。台湾解严以后,媒体争霸战正式进入战国时代,置入性营销模式、新闻广告化、广告新闻化,以及媒体投资方的个人政治倾向,都左右了电视台节目定位及新闻言论尺度,进而造成台湾社会的乱象。遂有民间团体、学者及公益团体大声疾呼,从阅听大众的角度,如何用民众的力量监督媒体,更监督政治人物,让他们知道媒体仍应以公共利益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公共领域 解严 新闻广告 置入性营销
下载PDF
重写台湾文学史中的“南方问题”
14
作者 刘小新 《中国文学年鉴》 2020年第1期1059-1062,共4页
―、葛兰西“南方问题”论的影响在当代台湾脉络中,作为批判方法的南方论述或想象的形成无疑与葛兰西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80年代中后期,即“解严”前后,台湾知识界对“民间社会”和“民间哲学”理论情有独钟,并试图... ―、葛兰西“南方问题”论的影响在当代台湾脉络中,作为批判方法的南方论述或想象的形成无疑与葛兰西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80年代中后期,即“解严”前后,台湾知识界对“民间社会”和“民间哲学”理论情有独钟,并试图从中发展出一种解构和抵抗国民党威权统治体系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史 解严 当代台湾 葛兰西 民间哲学 威权统治 接受与传播 批判方法
原文传递
台湾出版史概论 被引量:8
15
作者 辛广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台湾省 出版史 戒严时期 解严 出版业
下载PDF
解严后台湾文化场域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与性别政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小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48,共7页
解严之后的台湾女性主义书写,体现出鲜明的中产阶级趣味与叙事特色、自觉的女性主义以及性别政治意识,渗透了后殖民与后现代色彩,介入到台岛社会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场域之中。《岛屿边缘》是解严后的台湾性别政治与文化批判的典型,它将... 解严之后的台湾女性主义书写,体现出鲜明的中产阶级趣味与叙事特色、自觉的女性主义以及性别政治意识,渗透了后殖民与后现代色彩,介入到台岛社会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场域之中。《岛屿边缘》是解严后的台湾性别政治与文化批判的典型,它将女性解放议题发展成为性别政治命题,以边缘位置和战斗姿势开启了一种以性别与知识、性别与国族、性别与阶级等权力关系研究为核心的批判社会学和文化研究,超越了解严前台湾女性主义的思想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台湾 女性主义思潮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海峡两岸共同研究鲁迅 被引量:2
17
作者 阎愈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53-56,共4页
海峡两岸共同研究鲁迅,是80年代以来中国鲁迅研究高潮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鲁迅作品 台湾的解严
下载PDF
戒严·解严·新世纪:台湾电影中政治地景的意象转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诗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以"总统府"、中正纪念堂等为代表的政治地景在不同时期的台湾电影中的意象,与城市的历史经验、政治环境及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戒严时期,政治地景常作为高高在上的威权政治权力隐喻;解严前后,电影中出现了对政治地景所象征的威... 以"总统府"、中正纪念堂等为代表的政治地景在不同时期的台湾电影中的意象,与城市的历史经验、政治环境及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戒严时期,政治地景常作为高高在上的威权政治权力隐喻;解严前后,电影中出现了对政治地景所象征的威权体制的冲撞、不满与抵抗;21世纪以来,政治地景在电影中呈现复杂多元的意涵。2008年台北市电影委员会成立,在城市营销与文化创意产业、城市观光发展的背景下,政治地景全面开放为电影拍摄地,为城市行销服务。政治地景在不同时代的变迁,留下历史的印记,也提供着相应的社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政治地景 戒严解严 新世纪
下载PDF
试述解严后台湾出版业的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腾飞 《科教导刊》 2012年第32期211-212,共2页
1987年7月15日,台湾地区戒严令解除,《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也随之失效。台湾出版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台湾地区的出版业在解严以后的诸多变化为例,从出版社的数量和性质上的多元化发展、图书种类的变化、台湾地区&qu... 1987年7月15日,台湾地区戒严令解除,《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也随之失效。台湾出版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台湾地区的出版业在解严以后的诸多变化为例,从出版社的数量和性质上的多元化发展、图书种类的变化、台湾地区"出版法"的废除以及两岸的出版业交流这四个方面进行概述。简要地概括在这几十年间台湾出版业的发展,和在此期间形成的一些独特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台湾地区 出版业解严
下载PDF
方兴未艾的台湾僧教育——台湾解严后佛学院所崛起原因初探
20
作者 何绵山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台湾解严后佛学院所崛起原因:光复以来台湾佛教育未曾中断,佛教界对佛教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召开各种类型的佛教教育研讨会,创办者有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佛学院所在经济上有充分保障,现任院所长、教务长等都有较高学历和从事教育... 台湾解严后佛学院所崛起原因:光复以来台湾佛教育未曾中断,佛教界对佛教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召开各种类型的佛教教育研讨会,创办者有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佛学院所在经济上有充分保障,现任院所长、教务长等都有较高学历和从事教育的经验,学生在院所学习时各种费用全免并有奖学金,毕业后多方面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解严 佛学院所 崛起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