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蒙卦与宋代理学的内圣外王观念——以《程氏易传》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刘增光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以程颐《程氏易传》为主的宋代义理派易学对蒙卦的注解,产生于宋代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现实中。通过考察程颐以及其他理学家对于《周易》蒙卦的注解,可以发现,蒙卦就是宋代理学内圣外王观的凝缩。宋儒学以至圣的内圣观和师道立... 以程颐《程氏易传》为主的宋代义理派易学对蒙卦的注解,产生于宋代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现实中。通过考察程颐以及其他理学家对于《周易》蒙卦的注解,可以发现,蒙卦就是宋代理学内圣外王观的凝缩。宋儒学以至圣的内圣观和师道立则天下治的外王观都可以透过对于蒙卦的分析、阐释展现出来,这既和唐代中期以来的师道复兴运动有关,又关涉道学宗主周敦颐的引导。程颐就对蒙卦《彖传》解释文字中的“蒙以养正”赋予了修养工夫的理学化解释,而对蒙卦六五爻和九二爻关系之解释,则体现了他对宋代政治的构想和期望。理学从本体论和人性论对教化之本源的追溯,是儒学发展的一大转折。如果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是“政治型儒学”的话,那么理学则是“教化型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理学 内圣外王
下载PDF
《周易·蒙卦》“初筮告”与“初筮吉”辨析
2
作者 晋守亮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0,共7页
传世本《周易》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周易》经文与《缪和》以及东汉熹平石经本皆作“吉”,学界对于此处究竟应该是“告”还是“吉”莫衷一是。《周易》卦辞的内容应该符合当时的卜筮制度。考察西周时期... 传世本《周易》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周易》经文与《缪和》以及东汉熹平石经本皆作“吉”,学界对于此处究竟应该是“告”还是“吉”莫衷一是。《周易》卦辞的内容应该符合当时的卜筮制度。考察西周时期的卜筮制度可知,当时是可以一事多卜的,并不是“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从出土楚简的记载来看,若初次卜筮不吉,一般会进行祭祷,然后再次卜筮,初次卜筮得吉则不再次卜筮,这正好符合“初筮吉,再三渎,渎则不吉”的意思。“吉”“告”字形相近,存在误抄的可能;古文派为了另出新说而有意把“吉”改成“告”也不无可能;西周的卜筮制度到春秋时已发生变化,随着卜筮制度的转变,“初筮吉,再三渎”变成了“初筮告,再三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筮告 初筮吉 旅占 恒贞吉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与《周易·蒙卦》
3
作者 张巨鸿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本文认为中国山水画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思想来自《周易》,并从山水画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自然观照、笔墨构图方式、以形写神理论几个方面论述中国画和《周易》的关系。通过对“山水蒙卦”中的山和水的关系以及古人对山水的认识和表现进行分析... 本文认为中国山水画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思想来自《周易》,并从山水画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自然观照、笔墨构图方式、以形写神理论几个方面论述中国画和《周易》的关系。通过对“山水蒙卦”中的山和水的关系以及古人对山水的认识和表现进行分析,中国山水画的社会功能是《周易》“蒙卦”“果行育德”“蒙以养正”思想通过绘画的形式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果行育德 以养正
下载PDF
王化的限度——以蒙卦“不利为寇”为线索
4
作者 李元骏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6,共7页
《易》蒙卦上九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在《易传》“蒙以养正”的诠释理路下被赋予了对王者的正人方式进行设限的含义。它和《禹贡》《王制》对天下范围与移风易俗限度的论述共同构成了经学关于政教有限性的思想资源。有限政教... 《易》蒙卦上九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在《易传》“蒙以养正”的诠释理路下被赋予了对王者的正人方式进行设限的含义。它和《禹贡》《王制》对天下范围与移风易俗限度的论述共同构成了经学关于政教有限性的思想资源。有限政教包含着对他者的重视,这不但源于六经之教的经验性,也合于《易传》言说的“生生”与“感通”。“生生”指示着经学的价值哲学之维:人可体知、追求至善,但不可轻言与天同一、代天宣化。这既在寻求统一性的基石,也为多样性的文明论留出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政教生生
原文传递
怀特海的教育节奏思想与“屯”“蒙”思想:契合与融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丹 杨丽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7,共4页
教育节奏思想的浪漫、精确、综合运用三阶段的内容与《易经》之"屯""蒙"两卦所表达的含义十分契合,浪漫的主体即"屯"者,浪漫要遵循发育者天性与兴趣,即遵"元""志应",浪漫要稳固根基,... 教育节奏思想的浪漫、精确、综合运用三阶段的内容与《易经》之"屯""蒙"两卦所表达的含义十分契合,浪漫的主体即"屯"者,浪漫要遵循发育者天性与兴趣,即遵"元""志应",浪漫要稳固根基,即"磐桓"并"志行";由浪漫到精确,即"蒙",精确阶段要使"童蒙求我",培养自我训练精神;综合运用阶段着重于实践应用,"亨行时中也",综合运用亦是重返自由,"终则有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易经》 教育节奏
原文传递
蒙卦自然观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启迪 被引量:3
6
作者 辛翀 宁怡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蒙卦的易学自然观思想,从阴阳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人之素质的全面充实和提高作了系统性阐述,从而彰显出其所涵摄的"德合无疆"、"含弘光大"之人文品质和宇宙关怀的无尽情结。蒙卦阴阳互动思想在其六个时位上的逻辑展开... 蒙卦的易学自然观思想,从阴阳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人之素质的全面充实和提高作了系统性阐述,从而彰显出其所涵摄的"德合无疆"、"含弘光大"之人文品质和宇宙关怀的无尽情结。蒙卦阴阳互动思想在其六个时位上的逻辑展开,形象地描绘出人由"蒙"出险、开物成务的成长过程、行进路向和思维特征,这与当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创新是别无二致的。"蒙"从人的内在本质层面深入掘析其充实自我的原动力和诉求激情,提出了"爱"的自性及博学以致远的敦厚品质,使教学相长,专博一源,从而形成了提高人之全面素质的逻辑程式和方法论模型:以爱好求自性,以广泛明兴趣,以兴趣定真爱,以专一致博学,以博爱来修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观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尊天性而施教化——蒙卦儿童哲学意蕴阐发 被引量:2
7
作者 唐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8,共5页
蒙卦的象、辞和传文可以阐发出丰富的儿童哲学意蕴。“童蒙”是生命未成熟的幼稚状态,但它具有突破险难、走向光明的潜力。把蒙昧当成儿童的一般属性,只是成人的武断。“山下出泉”揭示了儿童活泼、率性的本真生命样态。儿童的本能欲求... 蒙卦的象、辞和传文可以阐发出丰富的儿童哲学意蕴。“童蒙”是生命未成熟的幼稚状态,但它具有突破险难、走向光明的潜力。把蒙昧当成儿童的一般属性,只是成人的武断。“山下出泉”揭示了儿童活泼、率性的本真生命样态。儿童的本能欲求与精神冲动,促使他们不断追求真、善、美,并最终超越蒙昧。“险而止”是儿童来到世界之初因陌生而陷入的两难境地。摆脱这种困境要靠成人的疏导,而教化成功的关键在于与儿童的天性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哲学 天性 教化
原文传递
是“初筮吉”,还是“初筮告”——《周易》蒙卦卦辞异文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新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5,共6页
通行本和《集解》本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本和汉石经皆作"吉"。自帛书《周易》出土以来,有许多学者开始脱离传统的看法,而越来越倾向于以帛书本和汉石经的"吉"字作... 通行本和《集解》本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本和汉石经皆作"吉"。自帛书《周易》出土以来,有许多学者开始脱离传统的看法,而越来越倾向于以帛书本和汉石经的"吉"字作为正解。然而,从蒙卦卦辞的文意来看,还是以作"告"字是;从赞同以帛书作"吉"为长的各种观点来看,他们其实也并没有提出可以站得住脚的论据。虽然帛书《缪和》的确已将蒙卦卦辞的"告"解作"吉"字,但这种解法实际上是对蒙卦卦辞的篡改、曲解或误读;就笔者有限所见,在各种主要传世文献中,至少从西汉时代起,就基本上是将蒙卦卦辞解作"告",而非解作"吉"的。说明作"吉"解读的帛书本和汉石经本并非主流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本 《集解》本 帛书本 汉石经 周易
下载PDF
蒙卦教育思想在《针灸医籍选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游世晶 童伯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针灸医籍选读》教材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灵枢》、《素问》及《难经》中形成的针灸理论体系;二是后世医家在《内经》、《难经》基础上对针灸的学术贡献;三是歌赋、医案选。课程的学习对全面理解针灸理论的含义,
关键词 针灸医籍 教学
下载PDF
《周易·蒙》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连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6期8-9,共2页
《周易》一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六十四卦结构精练,但内涵却极为丰富。本文选取了其中之《蒙》卦,对蒙卦中所蕴涵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是其儿童的道德教育思想,从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时机到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图揭... 《周易》一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六十四卦结构精练,但内涵却极为丰富。本文选取了其中之《蒙》卦,对蒙卦中所蕴涵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是其儿童的道德教育思想,从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时机到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图揭示出这部传统经典的现代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儿童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论《周易》蒙卦的启蒙教育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净帆 李家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周易》蒙卦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思想,其中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启蒙教育应及时抓住果行育德的教育时机;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蒙以养正";启蒙者应注意刚中不过的立教原则;在启蒙教育中应注意举一隅三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周易》 教育
下载PDF
《周易》的学校教育思想探微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永新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14-117,38,共5页
《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 ,多处涉及教育思想 ,其中学校教育思想以《蒙》卦叙述最为详细 ,对教育的作用、教育中师生的地位和关系、教师的要求以及教育环境的营造都有很精辟的论述 ,虽然言辞比较简单 ,但是却符合教育规律 ,对... 《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 ,多处涉及教育思想 ,其中学校教育思想以《蒙》卦叙述最为详细 ,对教育的作用、教育中师生的地位和关系、教师的要求以及教育环境的营造都有很精辟的论述 ,虽然言辞比较简单 ,但是却符合教育规律 ,对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学校教育 教师 学生 环境
下载PDF
《易经·蒙卦》的因材施教思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24期59-60,共2页
学者们一般把《蒙》卦的九二和上九这两个阳爻当作教师,其余的阴爻作为学生。本文试图把所有的爻,以及卦辞都看做学生,解读《蒙》卦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意蕴。蒙卦中把学生分为九类,其中四类学生有着良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们的... 学者们一般把《蒙》卦的九二和上九这两个阳爻当作教师,其余的阴爻作为学生。本文试图把所有的爻,以及卦辞都看做学生,解读《蒙》卦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意蕴。蒙卦中把学生分为九类,其中四类学生有着良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们的优良品质既会让教师教育起来很轻松,也会给学生自己带来好运:有态度主动积极的,亨;有坚守正道的,利;有行为中庸的,吉;有恭顺谦虚的,吉。还有五类学生性格不完善,则需及时干预:有似乎认真的,渎则不告;有蒙昧至极的。利用刑人;有三心二意的,勿用取女;有处境不利的,吝;有顽劣异常的,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周易》蒙卦多重含义的哲学透析
14
作者 江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3,共5页
对《周易》本体历来有多样化的诠释和理解。本文力图从现时代社会文化生态与《周易》的关联点上对蒙卦作多重含义的透析,旨在体察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生机、发展机缘和社会生态。
关键词 周易
下载PDF
释《蒙》:知止与化成——从《易·蒙》看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光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77-83,共7页
历来易家释《蒙》卦,重在阐其"人文化成"的"启蒙"思想,而略其"为学知止"的"敬畏"情怀。《蒙》卦"为学知止"与"人文化成"思想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不可偏废的两翼,其中蕴藏... 历来易家释《蒙》卦,重在阐其"人文化成"的"启蒙"思想,而略其"为学知止"的"敬畏"情怀。《蒙》卦"为学知止"与"人文化成"思想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不可偏废的两翼,其中蕴藏着求道以诚、审问勤学的为学理念;知险避险、知礼守礼、知天敬天的知止精神;发蒙启蒙、化生化成、警戒祸患的人文思想。《蒙》卦的"知止"思想尤其重要,它包含着先民关于从必然过渡到自由的认识论,规范社会以确立人伦法则的道德论,领悟天道以敬畏神圣的天道论三个层次,是从为学到化成的转折点。先儒阐释《蒙》卦的核心精神,在于说明人如能在自然、伦理、天道层面遵行某种"尺度",知其所"止",便能实现其智识的启蒙与自由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学知止 人文化成 敬畏
下载PDF
谈《易经·蒙卦》古典教育观对儿童体育教育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拓万亮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儿童体育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易经·蒙卦》卦名、卦义、象辞以及六爻爻辞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改变成为孩子们缺少运动的诱因,致使儿童的运动量逐渐下降;身体运动量不足亦成为儿童心血... 儿童体育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易经·蒙卦》卦名、卦义、象辞以及六爻爻辞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改变成为孩子们缺少运动的诱因,致使儿童的运动量逐渐下降;身体运动量不足亦成为儿童心血管与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因此,儿童体育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以解读经典的方式探讨《易经·蒙卦》古典教育观对儿童体育教育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现代价值
下载PDF
《周易》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71-74,46,共5页
《周易》探究宇宙万象以期揭示其客观规律,立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命题,秉持"天人合一"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就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活动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对于师生关系,教育的方法、内... 《周易》探究宇宙万象以期揭示其客观规律,立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命题,秉持"天人合一"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就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活动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对于师生关系,教育的方法、内容、目标等均有所论述,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源头和渊薮,《周易》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对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启发和资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阴阳 和谐 教育思想
原文传递
蒙与发蒙——《周易·蒙卦》所“蒙”为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佳琦 《天府新论》 CSSCI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周易·蒙卦》是中国古代元典中最早的关于“启蒙”的理论阐述。《蒙卦》中涵括了华夏先祖对教育初始的认知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环节是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自然发蒙主要体现在《易经》发蒙的方式方法中,道德发蒙则是“成人”... 《周易·蒙卦》是中国古代元典中最早的关于“启蒙”的理论阐述。《蒙卦》中涵括了华夏先祖对教育初始的认知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环节是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自然发蒙主要体现在《易经》发蒙的方式方法中,道德发蒙则是“成人”教育的关键。这两个环节中潜藏着中国先贤对蒙在人事、家事、国事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蒙与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必要前提。以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为支点探究《周易·蒙卦》中所“蒙”为何,自然发蒙是中国古代认知教化的起点,道德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 德育
下载PDF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周易·蒙》卦辞的经学诠释与哲学阐发
19
作者 唐艳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24,共6页
《蒙》卦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揭示出求学与施教之间的交互关系与发生原理,近阳、亲师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是成功施教的关键。《彖》辞“志应”意指教师与童蒙之间志趣相合、性情呼应、灵魂互通的精... 《蒙》卦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揭示出求学与施教之间的交互关系与发生原理,近阳、亲师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是成功施教的关键。《彖》辞“志应”意指教师与童蒙之间志趣相合、性情呼应、灵魂互通的精神共鸣,彰显出最圆融的师生关系。“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强调占筮与求学同道,施教者告与不告取决于童蒙是否有诚心,不诚则无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时中”,适时而教,中正不偏,与儿童的成长需求及生命节奏保持一致,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经学
下载PDF
蒙以养正:引导学生度过学习关键期——读《周易·蒙卦》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冰洋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96,共2页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蒙卦》从卦辞揭示了师生互动的最佳状态;从卦象的演变揭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几个不同阶段,发蒙、包蒙、困蒙、童蒙、蒙吉,并给出了每一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现...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蒙卦》从卦辞揭示了师生互动的最佳状态;从卦象的演变揭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几个不同阶段,发蒙、包蒙、困蒙、童蒙、蒙吉,并给出了每一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现代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引导学生度过学习中的不同时期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学习过程 周易 最佳状态 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 现代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