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传:一种法式热情 |
弗朗索瓦丝·西莫内-特南
朱燕
|
《现代传记研究》
|
2014 |
4
|
|
2
|
如何“自我暴露”——从《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看虹影自传体小说的文体实践 |
黄爱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3
|
论罗伯-格里耶的新自传契约 |
唐玉清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4
|
格拉斯的《剥洋葱》体裁刍议 |
王滨滨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2010 |
0 |
|
5
|
从勒热纳自传契约看《红楼梦》的“自传说” |
张同胜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6
|
论“新自传契约”自传理论话语模式的文体学价值 |
王成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罗莎·查塞尔自传中的记忆书写和身份建构 |
归溢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21 |
0 |
|
8
|
《罗兰·巴尔特自述》:“反自传”的自写实践 |
秦宵
|
《法国研究》
|
2016 |
0 |
|
9
|
自传文学视野下《马克·吐温自传》解读 |
姜贵梅
|
《芒种》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自传契约与小说契约:菲利普·勒热讷自传理论话语模式论 |
王成军
徐瑾
|
《法国研究》
|
2014 |
0 |
|
11
|
“自我虚构”对自传的继承与发展——以杜布洛夫斯基作品《儿子》为例 |
赵晓帆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