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立群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7-20,共4页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与其生平有关,同时,也与其个人的创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并关注外部时代环境对这种"纯诗"理论的影响,而这样的目...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与其生平有关,同时,也与其个人的创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并关注外部时代环境对这种"纯诗"理论的影响,而这样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其理论的丰富性和本土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
纯
诗
”
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穆木天“纯诗”理论述评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西波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60-63,共4页
穆木天作为中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穆木天的"纯诗"理论崇尚纯粹的诗歌,主张将诗的"统一性"和"持续性"相结合,认为"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注重诗的音乐性...
穆木天作为中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穆木天的"纯诗"理论崇尚纯粹的诗歌,主张将诗的"统一性"和"持续性"相结合,认为"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注重诗的音乐性,强调作诗之道须用"诗的思维术",对后来中国新诗界"纯诗"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木天
《谭
诗
》
“
纯
诗
”
理论
新
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入和成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
3
作者
杨四平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17,共9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极为繁复,以《新诗歌》派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论与以《现代》诗派为代表的走向综合的现代主义纯诗诗论之间的论争呈现出主流风貌;而它的支流很庞杂,主要有印象主义诗歌理论批评、现代解诗学、心理原...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极为繁复,以《新诗歌》派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论与以《现代》诗派为代表的走向综合的现代主义纯诗诗论之间的论争呈现出主流风貌;而它的支流很庞杂,主要有印象主义诗歌理论批评、现代解诗学、心理原型诗歌批评、"新批评"诗歌理论批评和新诗史研究。它们的合力使得在20年代确立起来的中国新诗理论批评体系走向深入和成熟。同时,30年代新诗理论批评,在接受前苏联和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观念和方法上,比起20年代来,面更广、力度更大,而且自觉意识也更强;因此,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的现代性表现得更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年代中国新
诗
理论
批评
社会学
诗
歌
理论
批评
纯
诗
诗
歌
理论
批评
印象主义
诗
歌
理论
批评
心理原型
诗
歌
理论
批评
现代解
诗
学
“新批评”
诗
歌
理论
批评
新
诗
史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0年代现代派对中西纯诗理论的引入及其变异
被引量:
10
4
作者
曹万生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9,共9页
30年代现代派对西方和古代的纯诗理论作了系统深入的引入。曹葆华、梁宗岱、戴望舒介绍了西方纯诗之理论沿革、纯诗的基本内涵、纯诗理论内涵之区别等。诸多现代派诗人掀起了晚唐南宋纯诗热 ,对姜夔、严羽作了新的理解。现代派同时对中...
30年代现代派对西方和古代的纯诗理论作了系统深入的引入。曹葆华、梁宗岱、戴望舒介绍了西方纯诗之理论沿革、纯诗的基本内涵、纯诗理论内涵之区别等。诸多现代派诗人掀起了晚唐南宋纯诗热 ,对姜夔、严羽作了新的理解。现代派同时对中西纯诗理论进行了借鉴和变异。现代派纯诗理论是对初期白话诗理论的清算 ,是对新月派、象征派探索的总结和发展 ,把现代诗学的纯诗理论提高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指导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创作和现代诗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年代
现代派
纯
诗
理论
姜夔
诗
本体
梁宗岱
欣赏
创作
原文传递
论现代诗学演进中的梁宗岱诗论
5
作者
许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81,共7页
梁宗岱的新诗理论代表着 30年代纯诗理论的最高成就 ,它的独特地位是在现代诗学演进中对 2 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的全面超越 ,成为中国现代诗学在 30年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超越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的白话—自由诗学 ,构建纯诗理论体系 ...
梁宗岱的新诗理论代表着 30年代纯诗理论的最高成就 ,它的独特地位是在现代诗学演进中对 2 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的全面超越 ,成为中国现代诗学在 30年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超越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的白话—自由诗学 ,构建纯诗理论体系 ,实现由注重白话到注重诗的转变 ;它超越闻一多、徐志摩倡导的格律诗学 ,认为“艺术底生命是节奏” ,实现由形式—内容二元论到形式—内容一元论的转变 ;它超越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学 ,阐发西方象征主义诗学 ,实现纯诗理论由“杂碎的感想”到体系的构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诗
学
梁宗岱
诗
论
格律
诗
学
纯
诗
理论
诗
学
理论
自由
诗
学
格律
诗
学
形式意识
象征
诗
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李健吾的现代派诗论
6
作者
吴戈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2期89-92,共4页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他对现代派诗歌的评论也别具一格,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成绩主要集中在早年的《咀华集》、《咀华二集》上,因此本文的分析,也主要以这两集中有关现代派诗论的文章为主(引文未注...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他对现代派诗歌的评论也别具一格,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成绩主要集中在早年的《咀华集》、《咀华二集》上,因此本文的分析,也主要以这两集中有关现代派诗论的文章为主(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二集)。 一、印象主义的以鉴赏为主的解诗学 现代派诗歌一出现,怎样阅读、欣赏和理解便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李金发的象征派诗歌被人称为“不好懂”,朱自清先生也说他的诗,“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真正从艺术上认识现代派诗歌的人,并不是很多,李健吾却在此方面作出了他独有贡献。他的解诗学为人们理解现代派诗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现代派
诗
歌
现代派
诗
人
文学批评
纯
诗
理论
李金发
象征主义
印象主义批评
解
诗
学
卞之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欧阳文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7,共9页
西方的纯诗理论非常注重感悟,和中国传统感悟诗学颇有相通之处。梁宗岱准确地把握到纯诗理论的这一特点,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文本、批评等几个维度,努力阐发纯诗理论的感悟特质,很好地醇化了这一生成于西方的诗歌理论,以此为契合点...
西方的纯诗理论非常注重感悟,和中国传统感悟诗学颇有相通之处。梁宗岱准确地把握到纯诗理论的这一特点,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文本、批评等几个维度,努力阐发纯诗理论的感悟特质,很好地醇化了这一生成于西方的诗歌理论,以此为契合点实现了中西诗学思想的对接和融通。梁宗岱对纯诗理论的倡导,主要是针对"五四"以来新诗日趋严重的散文化和白话化,试图以纯诗来促成新诗诗性的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纯
诗
理论
感悟
新
诗
原文传递
1917~1927: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崛起
8
作者
刘进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82,共4页
梳理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整个概貌 ,重点考察了早期的白话自由诗到现代格律诗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 ,尤其是以宗白华、李思纯等为代表的对新诗音乐美与自然音节的重视 ,为以后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奠定了基础。如果说白话...
梳理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整个概貌 ,重点考察了早期的白话自由诗到现代格律诗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 ,尤其是以宗白华、李思纯等为代表的对新诗音乐美与自然音节的重视 ,为以后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奠定了基础。如果说白话自由诗论和现代格律诗论侧重对新诗形式方面的探讨 ,而以穆木天为代表的“纯诗”理论则对诗歌的内容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询。1917- 192 7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已经崛起 ,并开始形式多元化的格局 ,对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诗
学
自由
诗
音节
格律
诗
纯
诗
理论
1917-1927年
中国
诗
歌
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
9
作者
杨景龙
陶文鹏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9,共8页
本文集中讨论姜夔词对现代诗人卞之琳和当代诗人余光中的影响,兼及梁宗岱以西方象征主义纯诗理论对姜夔词所作的现代阐释。姜夔这位八百年前的古典词人及其词作,在20世纪新诗创作和理论批评领域仍有难以忽视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新
诗
创作
姜夔
西方象征主义
现代
诗
人
现代阐释
纯
诗
理论
现代价值
理论
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追求与背离——关于中国20世纪20年代“纯诗理论”的思考
10
作者
康苗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中国20年代“纯诗理论”始终处于悲剧性境地,追求与背离共存,它永远无法超越自身。将中国20年代纯诗理论与西方纯诗理论进行比较,体察二者的内在冲撞,探究其深层原因可获得最大视角上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20世纪20年代
“
纯
诗
理论
”
冲突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象征主义
诗
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越异域的彩虹——瓦雷里与中国现代纯诗理论
11
作者
文学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17,共7页
纯诗理论是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核心范畴,代表着艺术家对艺术至善至美至纯理想的追求。在西方纯诗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瓦雷里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他对纯诗理论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阐释,是纯诗理论的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瓦雷里的纯诗理...
纯诗理论是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核心范畴,代表着艺术家对艺术至善至美至纯理想的追求。在西方纯诗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瓦雷里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他对纯诗理论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阐释,是纯诗理论的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瓦雷里的纯诗理论也受到了中国学者异乎寻常的关注,梁宗岱、李健吾、曹葆华、戴望舒等把瓦雷里的纯诗理论译介到中国,希望以瓦雷里的纯诗理论为参照,来探讨中国新诗的目标和归宿,最终实现中国新诗向艺术本体的真正回归。与此同时,他们在接受的过程中彰显了充分的主体意识,赋予纯诗理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而推动了纯诗理论的中国化,也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瓦雷里
梁宗岱
纯
诗
的中国化
原文传递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12
作者
欧阳文风
《中外诗歌研究》
2010年第2期32-33,共2页
一 “纯诗”理论是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这一概念是后期象征主义理论家们提出来的,梁宗岱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论的中国传人,他在《保罗梵乐希先生》、《谈诗》等多篇文章都阐说过瓦雷里的“纯诗”理论。梁宗岱的纯诗定义基本...
一 “纯诗”理论是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这一概念是后期象征主义理论家们提出来的,梁宗岱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论的中国传人,他在《保罗梵乐希先生》、《谈诗》等多篇文章都阐说过瓦雷里的“纯诗”理论。梁宗岱的纯诗定义基本上是袭用瓦雷里的概念,当然他也有所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梁宗岱
西方
感悟
象征主义
瓦雷里
醇
理论
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纯诗”理论指导的中日诗歌色彩心理的比较探讨
13
作者
刘瀚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8期184-185,共2页
"纯诗"理论主要来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诗学,但同时经过中日理论家改造,成为一种本土化的现代诗学理论。本文以中国和日本的"纯诗"理论作为指导,在此思潮影响下创作的诗歌作为文本分析的重要对象,从而比较中日诗歌的...
"纯诗"理论主要来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诗学,但同时经过中日理论家改造,成为一种本土化的现代诗学理论。本文以中国和日本的"纯诗"理论作为指导,在此思潮影响下创作的诗歌作为文本分析的重要对象,从而比较中日诗歌的联系和区别。从"纯诗"理论角度来探讨中日诗歌色彩心理的比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两者在诗歌色彩心理的观测点,其次找到本质区别产生的原因,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中日
诗
歌
色彩心理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14
作者
柳伟侠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4期12-14,共3页
本文试图通过梁宗岱纯诗理论的两个向度,即象征主义和新诗格律的建构过程中所秉持的中西比较的眼光,来说明梁宗岱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及对处于全球化的当代人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梁宗岱
纯
诗
理论
象征主义
新
诗
格律
中西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浪漫主义理论的流变
15
作者
江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5-80,共6页
我国文学理论界一直把浪漫主义理论看作一个统一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产生,并且业已中断的历史现象.这种观念,没有清楚地看到浪漫主义是一个流变的,并非统一的,具有层次差别的历史潮流.实际上它经历了衰亡又兴盛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
我国文学理论界一直把浪漫主义理论看作一个统一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产生,并且业已中断的历史现象.这种观念,没有清楚地看到浪漫主义是一个流变的,并非统一的,具有层次差别的历史潮流.实际上它经历了衰亡又兴盛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旧的观念逐渐消失,新的思想逐渐诞生.因此浪漫主义理论不是一个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包含着差异和变化.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就这一理论的流变和差异作一简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表现论
流变
艺术化
诗
歌
外化
纯
诗
理论
直觉
俄罗斯形式主义
康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梁宗岱“纯诗”理论的现代性意识
16
作者
张建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8-71,共4页
"纯诗"理论作为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也是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对其理论的阐发与评论上,很少言及"纯诗"理论产生的根源性以及其本身所蕴含的现代性意识。"纯诗"理论...
"纯诗"理论作为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也是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对其理论的阐发与评论上,很少言及"纯诗"理论产生的根源性以及其本身所蕴含的现代性意识。"纯诗"理论本身即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物,梁宗岱提倡"纯诗"是对诗歌中审美境界的回归。一者,其"纯诗"理论之意义并非要求诗歌必须纯之又纯,而是强调诗所以为诗的美学意义;二是梁宗岱平视中西、烛旧照新的诗学态度,对于凭借否定旧诗而发展起来的新诗具有补正纠偏的作用。现代性意识的体现是梁宗岱"纯诗"理论的积极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纯
诗
理论
审美境界
现代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西方纯诗理论与中国现代纯诗写作的和而不同
17
作者
耿庆伟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由于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及接受语境的拘囿,自20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后,纯诗理论必然会发生变异,具体体现为中西诗学追求的差异。但作为一种源于西方而在中国应时而需的美学概念,由于中西诗坛艺术目标的一致性,西方的纯诗理论和中国纯诗...
由于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及接受语境的拘囿,自20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后,纯诗理论必然会发生变异,具体体现为中西诗学追求的差异。但作为一种源于西方而在中国应时而需的美学概念,由于中西诗坛艺术目标的一致性,西方的纯诗理论和中国纯诗写作都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现实指向。纯诗写作受到中国现代诗界的广泛认同,现代诗人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扬弃,让纯诗理论促进了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精进和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瓦雷里
区别概念
纯
粹美
中国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纯诗理论异同比较
18
作者
房运梅
董希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3-56,共4页
纯诗理论是诗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命题,随着象征主义诗歌而崛起,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却发生了异变。具有代表性的诗论家的纯诗理论表述中可以看出中西纯诗理论产生、流变及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
象征主义
纯
诗
理论
当代
诗
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中西方纯诗理论的一些思考
19
作者
罗侃平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3期20-20,共1页
“艺术的本质是诗。而诗的本质是真理之创建。”海德格尔以哲学的“真”来剖析诗歌时,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美”。与他提倡的“真”的方向不同,一大批诗人和诗论家一直致力于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和挽救诗歌一这就是纯诗问题。对纯诗的研...
“艺术的本质是诗。而诗的本质是真理之创建。”海德格尔以哲学的“真”来剖析诗歌时,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美”。与他提倡的“真”的方向不同,一大批诗人和诗论家一直致力于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和挽救诗歌一这就是纯诗问题。对纯诗的研究和思考,实际上是对诗歌本质、诗性本质的探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从法国象征主义,到中国的纯诗理论,各个国家的诗人们都尝试从本民族的诗性体系出发来探寻诗歌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中西方
诗
歌本质
19世纪晚期
诗
的本质
海德格尔
象征主义
“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立群
机构
辽宁大学
出处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7-20,共4页
文摘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与其生平有关,同时,也与其个人的创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并关注外部时代环境对这种"纯诗"理论的影响,而这样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其理论的丰富性和本土化色彩。
关键词
梁宗岱
“
纯
诗
”
理论
Keywords
Liang Zongdai
"Pure Poetry" theory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穆木天“纯诗”理论述评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西波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60-63,共4页
文摘
穆木天作为中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穆木天的"纯诗"理论崇尚纯粹的诗歌,主张将诗的"统一性"和"持续性"相结合,认为"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注重诗的音乐性,强调作诗之道须用"诗的思维术",对后来中国新诗界"纯诗"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穆木天
《谭
诗
》
“
纯
诗
”
理论
新
诗
分类号
G72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入和成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
3
作者
杨四平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17,共9页
文摘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极为繁复,以《新诗歌》派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论与以《现代》诗派为代表的走向综合的现代主义纯诗诗论之间的论争呈现出主流风貌;而它的支流很庞杂,主要有印象主义诗歌理论批评、现代解诗学、心理原型诗歌批评、"新批评"诗歌理论批评和新诗史研究。它们的合力使得在20年代确立起来的中国新诗理论批评体系走向深入和成熟。同时,30年代新诗理论批评,在接受前苏联和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观念和方法上,比起20年代来,面更广、力度更大,而且自觉意识也更强;因此,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的现代性表现得更足。
关键词
30年代中国新
诗
理论
批评
社会学
诗
歌
理论
批评
纯
诗
诗
歌
理论
批评
印象主义
诗
歌
理论
批评
心理原型
诗
歌
理论
批评
现代解
诗
学
“新批评”
诗
歌
理论
批评
新
诗
史研究
Keywords
criticism of 1930s' Chinese new poetry theory
criticism of sociological poetry theory
criticism of pure poetry theory
criticism of impressionist poetry theory
criticism of psychological stereotype poetry theory
modem poetry interpreting theory
criticism of "new criticism" poem theory
new poetry research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0年代现代派对中西纯诗理论的引入及其变异
被引量:
10
4
作者
曹万生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9,共9页
文摘
30年代现代派对西方和古代的纯诗理论作了系统深入的引入。曹葆华、梁宗岱、戴望舒介绍了西方纯诗之理论沿革、纯诗的基本内涵、纯诗理论内涵之区别等。诸多现代派诗人掀起了晚唐南宋纯诗热 ,对姜夔、严羽作了新的理解。现代派同时对中西纯诗理论进行了借鉴和变异。现代派纯诗理论是对初期白话诗理论的清算 ,是对新月派、象征派探索的总结和发展 ,把现代诗学的纯诗理论提高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指导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创作和现代诗学的发展。
关键词
30年代
现代派
纯
诗
理论
姜夔
诗
本体
梁宗岱
欣赏
创作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现代诗学演进中的梁宗岱诗论
5
作者
许霆
机构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81,共7页
文摘
梁宗岱的新诗理论代表着 30年代纯诗理论的最高成就 ,它的独特地位是在现代诗学演进中对 2 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的全面超越 ,成为中国现代诗学在 30年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超越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的白话—自由诗学 ,构建纯诗理论体系 ,实现由注重白话到注重诗的转变 ;它超越闻一多、徐志摩倡导的格律诗学 ,认为“艺术底生命是节奏” ,实现由形式—内容二元论到形式—内容一元论的转变 ;它超越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学 ,阐发西方象征主义诗学 ,实现纯诗理论由“杂碎的感想”到体系的构建整合。
关键词
现代
诗
学
梁宗岱
诗
论
格律
诗
学
纯
诗
理论
诗
学
理论
自由
诗
学
格律
诗
学
形式意识
象征
诗
学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李健吾的现代派诗论
6
作者
吴戈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2期89-92,共4页
文摘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他对现代派诗歌的评论也别具一格,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成绩主要集中在早年的《咀华集》、《咀华二集》上,因此本文的分析,也主要以这两集中有关现代派诗论的文章为主(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二集)。 一、印象主义的以鉴赏为主的解诗学 现代派诗歌一出现,怎样阅读、欣赏和理解便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李金发的象征派诗歌被人称为“不好懂”,朱自清先生也说他的诗,“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真正从艺术上认识现代派诗歌的人,并不是很多,李健吾却在此方面作出了他独有贡献。他的解诗学为人们理解现代派诗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李健吾
现代派
诗
歌
现代派
诗
人
文学批评
纯
诗
理论
李金发
象征主义
印象主义批评
解
诗
学
卞之琳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欧阳文风
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研究>(08CZW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西方的纯诗理论非常注重感悟,和中国传统感悟诗学颇有相通之处。梁宗岱准确地把握到纯诗理论的这一特点,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文本、批评等几个维度,努力阐发纯诗理论的感悟特质,很好地醇化了这一生成于西方的诗歌理论,以此为契合点实现了中西诗学思想的对接和融通。梁宗岱对纯诗理论的倡导,主要是针对"五四"以来新诗日趋严重的散文化和白话化,试图以纯诗来促成新诗诗性的复活。
关键词
梁宗岱
纯
诗
理论
感悟
新
诗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1917~1927: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崛起
8
作者
刘进才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82,共4页
文摘
梳理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整个概貌 ,重点考察了早期的白话自由诗到现代格律诗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 ,尤其是以宗白华、李思纯等为代表的对新诗音乐美与自然音节的重视 ,为以后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奠定了基础。如果说白话自由诗论和现代格律诗论侧重对新诗形式方面的探讨 ,而以穆木天为代表的“纯诗”理论则对诗歌的内容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询。1917- 192 7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已经崛起 ,并开始形式多元化的格局 ,对三。
关键词
现代
诗
学
自由
诗
音节
格律
诗
纯
诗
理论
1917-1927年
中国
诗
歌
理论
Keywords
modern poetic studies
free verse
metrical verse
pure verse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I207.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
9
作者
杨景龙
陶文鹏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社科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9,共8页
文摘
本文集中讨论姜夔词对现代诗人卞之琳和当代诗人余光中的影响,兼及梁宗岱以西方象征主义纯诗理论对姜夔词所作的现代阐释。姜夔这位八百年前的古典词人及其词作,在20世纪新诗创作和理论批评领域仍有难以忽视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新
诗
创作
姜夔
西方象征主义
现代
诗
人
现代阐释
纯
诗
理论
现代价值
理论
批评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追求与背离——关于中国20世纪20年代“纯诗理论”的思考
10
作者
康苗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摘
中国20年代“纯诗理论”始终处于悲剧性境地,追求与背离共存,它永远无法超越自身。将中国20年代纯诗理论与西方纯诗理论进行比较,体察二者的内在冲撞,探究其深层原因可获得最大视角上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20世纪20年代
“
纯
诗
理论
”
冲突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象征主义
诗
歌
Keywords
The Pure Poem Theory
collision
culture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越异域的彩虹——瓦雷里与中国现代纯诗理论
11
作者
文学武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文摘
纯诗理论是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核心范畴,代表着艺术家对艺术至善至美至纯理想的追求。在西方纯诗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瓦雷里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他对纯诗理论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阐释,是纯诗理论的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瓦雷里的纯诗理论也受到了中国学者异乎寻常的关注,梁宗岱、李健吾、曹葆华、戴望舒等把瓦雷里的纯诗理论译介到中国,希望以瓦雷里的纯诗理论为参照,来探讨中国新诗的目标和归宿,最终实现中国新诗向艺术本体的真正回归。与此同时,他们在接受的过程中彰显了充分的主体意识,赋予纯诗理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而推动了纯诗理论的中国化,也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瓦雷里
梁宗岱
纯
诗
的中国化
Keywords
"pure poetry" theory, Valery, Liang Zongdai, localization of pure poetry in China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12
作者
欧阳文风
出处
《中外诗歌研究》
2010年第2期32-33,共2页
文摘
一 “纯诗”理论是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这一概念是后期象征主义理论家们提出来的,梁宗岱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论的中国传人,他在《保罗梵乐希先生》、《谈诗》等多篇文章都阐说过瓦雷里的“纯诗”理论。梁宗岱的纯诗定义基本上是袭用瓦雷里的概念,当然他也有所发挥,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梁宗岱
西方
感悟
象征主义
瓦雷里
醇
理论
家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纯诗”理论指导的中日诗歌色彩心理的比较探讨
13
作者
刘瀚超
机构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8期184-185,共2页
文摘
"纯诗"理论主要来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诗学,但同时经过中日理论家改造,成为一种本土化的现代诗学理论。本文以中国和日本的"纯诗"理论作为指导,在此思潮影响下创作的诗歌作为文本分析的重要对象,从而比较中日诗歌的联系和区别。从"纯诗"理论角度来探讨中日诗歌色彩心理的比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两者在诗歌色彩心理的观测点,其次找到本质区别产生的原因,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中日
诗
歌
色彩心理
比较
分类号
I106.2-03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14
作者
柳伟侠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4期12-14,共3页
文摘
本文试图通过梁宗岱纯诗理论的两个向度,即象征主义和新诗格律的建构过程中所秉持的中西比较的眼光,来说明梁宗岱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及对处于全球化的当代人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梁宗岱
纯
诗
理论
象征主义
新
诗
格律
中西比较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浪漫主义理论的流变
15
作者
江涛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5-80,共6页
文摘
我国文学理论界一直把浪漫主义理论看作一个统一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产生,并且业已中断的历史现象.这种观念,没有清楚地看到浪漫主义是一个流变的,并非统一的,具有层次差别的历史潮流.实际上它经历了衰亡又兴盛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旧的观念逐渐消失,新的思想逐渐诞生.因此浪漫主义理论不是一个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包含着差异和变化.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就这一理论的流变和差异作一简略考察.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表现论
流变
艺术化
诗
歌
外化
纯
诗
理论
直觉
俄罗斯形式主义
康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梁宗岱“纯诗”理论的现代性意识
16
作者
张建伟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8-71,共4页
文摘
"纯诗"理论作为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也是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对其理论的阐发与评论上,很少言及"纯诗"理论产生的根源性以及其本身所蕴含的现代性意识。"纯诗"理论本身即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物,梁宗岱提倡"纯诗"是对诗歌中审美境界的回归。一者,其"纯诗"理论之意义并非要求诗歌必须纯之又纯,而是强调诗所以为诗的美学意义;二是梁宗岱平视中西、烛旧照新的诗学态度,对于凭借否定旧诗而发展起来的新诗具有补正纠偏的作用。现代性意识的体现是梁宗岱"纯诗"理论的积极意义所在。
关键词
梁宗岱
纯
诗
理论
审美境界
现代性
Keywords
Liang Zongdai
pure poetry theory
aesthetic realm
modernit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西方纯诗理论与中国现代纯诗写作的和而不同
17
作者
耿庆伟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纯诗’诗学视域下的中国新诗研究"(2015111010203)
文摘
由于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及接受语境的拘囿,自20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后,纯诗理论必然会发生变异,具体体现为中西诗学追求的差异。但作为一种源于西方而在中国应时而需的美学概念,由于中西诗坛艺术目标的一致性,西方的纯诗理论和中国纯诗写作都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现实指向。纯诗写作受到中国现代诗界的广泛认同,现代诗人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扬弃,让纯诗理论促进了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精进和品质提升。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瓦雷里
区别概念
纯
粹美
中国化
Keywords
pure poetry theory
Paul Valery
Different concepts
pure beauty
sinicizatio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纯诗理论异同比较
18
作者
房运梅
董希文
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3-56,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0YJA751015)
文摘
纯诗理论是诗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命题,随着象征主义诗歌而崛起,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却发生了异变。具有代表性的诗论家的纯诗理论表述中可以看出中西纯诗理论产生、流变及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
象征主义
纯
诗
理论
当代
诗
歌
Keywords
symbolism
Pure Poetry theory
contemporary poetry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中西方纯诗理论的一些思考
19
作者
罗侃平
出处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3期20-20,共1页
文摘
“艺术的本质是诗。而诗的本质是真理之创建。”海德格尔以哲学的“真”来剖析诗歌时,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美”。与他提倡的“真”的方向不同,一大批诗人和诗论家一直致力于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和挽救诗歌一这就是纯诗问题。对纯诗的研究和思考,实际上是对诗歌本质、诗性本质的探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从法国象征主义,到中国的纯诗理论,各个国家的诗人们都尝试从本民族的诗性体系出发来探寻诗歌的本质。
关键词
纯
诗
理论
中西方
诗
歌本质
19世纪晚期
诗
的本质
海德格尔
象征主义
“真”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G0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张立群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穆木天“纯诗”理论述评
胡西波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入和成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
杨四平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30年代现代派对中西纯诗理论的引入及其变异
曹万生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0
原文传递
5
论现代诗学演进中的梁宗岱诗论
许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谈李健吾的现代派诗论
吴戈
《中国文学研究》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欧阳文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原文传递
8
1917~1927: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崛起
刘进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
杨景龙
陶文鹏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追求与背离——关于中国20世纪20年代“纯诗理论”的思考
康苗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跨越异域的彩虹——瓦雷里与中国现代纯诗理论
文学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12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欧阳文风
《中外诗歌研究》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纯诗”理论指导的中日诗歌色彩心理的比较探讨
刘瀚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柳伟侠
《文教资料》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略论浪漫主义理论的流变
江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梁宗岱“纯诗”理论的现代性意识
张建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西方纯诗理论与中国现代纯诗写作的和而不同
耿庆伟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西纯诗理论异同比较
房运梅
董希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对中西方纯诗理论的一些思考
罗侃平
《中外诗歌研究》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