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7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红高粱》到《檀香刑》 被引量:147
1
作者 莫言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2,共13页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檀香刑》 《红高梁》 民间 真实 描写 历史 《红高粱》 状态 具体
下载PDF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 被引量:58
2
作者 刘康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1期38-52,共15页
红色经典是中国50年代至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是建立革命文化霸权和话语体系的有机部分.在全球化与世纪转换时刻,由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红色经典通过小说再版和电子媒体(电影、电视剧等)得以再造.其目... 红色经典是中国50年代至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是建立革命文化霸权和话语体系的有机部分.在全球化与世纪转换时刻,由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红色经典通过小说再版和电子媒体(电影、电视剧等)得以再造.其目的是重建文化遗产和打造文化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国家意识形态 文化遗产 革命文化霸权 革命题材 文学研究 中国
原文传递
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 被引量:40
3
作者 赵学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消费时代 红色经典 “四大名著” 经典 文化土壤 消费文化 消费主义
原文传递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绍荣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78,共3页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教育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呈现出内容复杂多样,方式开放互动,受众广泛普及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影视精品和红色基地文化建设,丰富传播内容;注重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创新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教育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呈现出内容复杂多样,方式开放互动,受众广泛普及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影视精品和红色基地文化建设,丰富传播内容;注重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创新传播形式;坚持系统规划和循序渐进,努力实现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红色经典 红色文化 教育 传播
下载PDF
"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法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5,158,共6页
本文认为,"红色经典"作为共和国前期的文艺模式,内含了青春性和成年性的统一。当下人的三种意向,对历史总体的重塑,对理想的重温,对人性丰富本质的认识,以及这三种意向本身的复杂性,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及其结果,起... 本文认为,"红色经典"作为共和国前期的文艺模式,内含了青春性和成年性的统一。当下人的三种意向,对历史总体的重塑,对理想的重温,对人性丰富本质的认识,以及这三种意向本身的复杂性,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及其结果,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 红色经典 读解 共和国 复杂性 意向
下载PDF
论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之道 被引量:29
6
作者 仲呈祥 周月亮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2,158,共9页
某些制片商将上世纪50、60年代一批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小说、电影改编成电视剧,并美其名曰"红色经典改编"。原本是借名作以赚钱,所以为媚俗而亵渎名作、玷污革命精神和革命伦理实出必然。撇此不论,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之道... 某些制片商将上世纪50、60年代一批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小说、电影改编成电视剧,并美其名曰"红色经典改编"。原本是借名作以赚钱,所以为媚俗而亵渎名作、玷污革命精神和革命伦理实出必然。撇此不论,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之道,理应忠实于改编者对经典作品的灵魂和精神的正确理解,忠实于电视剧创作独特的审美规律,以此为基础寻求原作与改编者在审美风格、审美个性上的相通契合点。只有坚持这样的改编之道,才可望在荧屏上普及经典作品的思想和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改编 经典作品 电视剧创作 社会影响 60年代 红色经典 革命精神 正确理解 审美规律 审美风格 审美个性 制片商 契合点 编者 忠实 电影 艺术
下载PDF
“红色经典”创作得失再评价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培显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五六十年代作家群体以执著的艺术信念和精品意识 ,实现了带有特定时代色彩的史诗追求。“人”的哲学观念的根基的缺失 ,导致其史诗范式的时代性倾斜。作为“红色经典”主要价值支撑的“历史感” ,也往往出现平面化和盲从性的偏颇 ;其根... 五六十年代作家群体以执著的艺术信念和精品意识 ,实现了带有特定时代色彩的史诗追求。“人”的哲学观念的根基的缺失 ,导致其史诗范式的时代性倾斜。作为“红色经典”主要价值支撑的“历史感” ,也往往出现平面化和盲从性的偏颇 ;其根源就在于缺乏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的“历史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得失 再评价
下载PDF
《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十七年文学”艺术分析之一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彬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9,共18页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红旗谱》 艺术分析 红色经典 长篇小说 “十七年” 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
下载PDF
网络恶搞:伪民主外衣下的集体狂欢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虎 《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6期59-61,79,共4页
关键词 网络现象 狂欢 集体 民主 影视作品 红色经典 英雄人物 自身形象
下载PDF
“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 被引量:14
10
作者 侯洪 张斌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82,共4页
“红色经典”的改编及传播不仅是一个媒介事件和消费层面的“狂欢”, 也不是简单归于政治即可以说清楚的。这是中国的国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历史现实。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只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建构和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华民... “红色经典”的改编及传播不仅是一个媒介事件和消费层面的“狂欢”, 也不是简单归于政治即可以说清楚的。这是中国的国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历史现实。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只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建构和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守护和现代传统的思考和重建。鉴于此,本文将对“红色经典”及其改编与传播做一较为周详的考察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界说 改编 传播空间 民族精神信仰 话语表述 人物塑造
下载PDF
“红色经典”改编:从“英雄崇拜”到“消费怀旧”——电视剧《林海雪原》的叙事分析与文化审视 被引量:13
11
作者 戴清 宋永琴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5,共4页
本文从原著与电视剧改编文本的叙事差异入手进行分析,认为电视剧《林海雪原》赋予了经典文本以新的叙事形态,显示了不同艺术媒介相应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规律。其中,有创新和变异,也有不足和局限。并进一步指出,从“十七年”文艺的“英雄... 本文从原著与电视剧改编文本的叙事差异入手进行分析,认为电视剧《林海雪原》赋予了经典文本以新的叙事形态,显示了不同艺术媒介相应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规律。其中,有创新和变异,也有不足和局限。并进一步指出,从“十七年”文艺的“英雄崇拜”到新世纪的“消费革命”,呈现出中国“一元政治意识形态”到“大众文化”消费逻辑占统治地位的多元文化格局的重大变迁,“红色改编”正是多种话语交织、对话、博弈的重要领地。主流话语的意识形态呈现、大众消费娱乐心理满足、经典再现的精英艺术追求以及民间传统文化的“尚奇”旨趣等等,共同构成了“红色改编”的多元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电视剧改编 《林海雪原》 “英雄崇拜” “消费怀旧” 审美趣味 叙事差异 多元话语 媒介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焦垣生 胡友笋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7-41,共5页
红色经典在“文革”后经历了2 0世纪80年代阅读沉寂和90年代后期再度走红的沉浮。其文本自身的缺陷,2 0世纪80年代的文艺反思和新文艺思潮的冲击,当代文学史教育与研究中的断裂,以及大众与精英的双重逃离,共同造成了红色经典的阅读沉寂... 红色经典在“文革”后经历了2 0世纪80年代阅读沉寂和90年代后期再度走红的沉浮。其文本自身的缺陷,2 0世纪80年代的文艺反思和新文艺思潮的冲击,当代文学史教育与研究中的断裂,以及大众与精英的双重逃离,共同造成了红色经典的阅读沉寂。而2 0世纪末的历史怀旧语境,国家文化建设的策略需要,文本艺术价值的再认识,以及市场的推波助澜,又合力推动了红色经典的再度走红。探析其沉寂和走红的原因,对于厘清认识以及文学理论新体系的构建将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沉寂 走红 原因
下载PDF
“红色电影”的传承与重构 被引量:18
13
作者 饶曙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共5页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价值 “红色经典”是指建国初期以革命故事为背景、反映革命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文学作品、剧目或影视作品。“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包括小说、广播、戏剧、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经典电影 意义 重构 传承 革命故事 历史价值 建国初期
原文传递
定位与错位——影视改编与文学研究中的"红色经典"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志忠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20,158,共9页
本文分析"红色经典"在影视改编和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错位和尴尬,指出对"红色经典"的确切定位是其资源再开发和再解读的必要前提。本文以还原历史的方式,阐释"红色经典"创造新的文学范式的成就,揭示它所具... 本文分析"红色经典"在影视改编和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错位和尴尬,指出对"红色经典"的确切定位是其资源再开发和再解读的必要前提。本文以还原历史的方式,阐释"红色经典"创造新的文学范式的成就,揭示它所具有的现代民族史诗的基本特征、相应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刻画上的特色,以及它所具有的写实与传奇、典范与通俗并存的特性,反对将其日常化、平庸化和戏说化的时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文学研究 影视改编 错位 文学范式 基本特征 民族史诗 性格刻画 人物形象 再开发 日常化 平庸化 尴尬 传奇 写实
下载PDF
《青春之歌》的再论证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宋剑华 刘冬梅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5,共7页
《青春之歌》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红色经典”?这是学界近几年来一直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令我们深感困惑的却是:《青春之歌》的意义“增值”,并非是人们对于作品文本的阅读感受,而是人们对于历史背景的主观想象。尤其是当“宏大叙事... 《青春之歌》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红色经典”?这是学界近几年来一直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令我们深感困惑的却是:《青春之歌》的意义“增值”,并非是人们对于作品文本的阅读感受,而是人们对于历史背景的主观想象。尤其是当“宏大叙事”说成为了学界的主流话语时,《青春之歌》“女性”与“爱情”这两大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之歌》 论证 红色经典 阅读感受 作品文本 主流话语 宏大叙事 “爱情”
下载PDF
杂弹“红色经典”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冲 《文学自由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21,共9页
关键词 红色经典 中国现代文学 革命精神 审美意识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再审视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任志明 黄淑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9,共5页
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进行了再次梳理与审视,认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的建构式改编加强了原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解构式改编是当下"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弓J起诸多争议的主要原因,重构式改编则... 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进行了再次梳理与审视,认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的建构式改编加强了原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解构式改编是当下"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弓J起诸多争议的主要原因,重构式改编则充分深化了影视改编的创新意义。影视创作者应充分认识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的特殊规律,合理地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红色经典"的接受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消费文化 影视改编 电视剧 大众传播
下载PDF
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焦垣生 胡友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文学艺术界关于“红色经典”经典地位的学术争鸣正在继续 ,本文试以经典一般所应具有的经典品性为参照系 ,着重论述“红色经典”的超越时空性、内涵普适性以及民族文化史诗性特征 ,进而说明“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 ,也以此与陈思和教授... 文学艺术界关于“红色经典”经典地位的学术争鸣正在继续 ,本文试以经典一般所应具有的经典品性为参照系 ,着重论述“红色经典”的超越时空性、内涵普适性以及民族文化史诗性特征 ,进而说明“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 ,也以此与陈思和教授等对“红色经典”持质疑态度的学者相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陈思和 史诗性 文学艺术 超越 学术争鸣 参照系 气质 质疑 地位
下载PDF
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田义贵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从传播学角度对红色经典及其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是深入研究红色经典的重要方面。红色经典自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传播阶段:建国后至"文革"结束之前(1949-1976年)为第一阶段,"文革"结束至80年代末(1977-1989年... 从传播学角度对红色经典及其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是深入研究红色经典的重要方面。红色经典自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传播阶段:建国后至"文革"结束之前(1949-1976年)为第一阶段,"文革"结束至80年代末(1977-1989年)为第二阶段,199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传播效果分别可以用子弹理论强大效果模式、有限效果模式和适度效果模式加以描述和分析。衍生文本的盛行,是红色经典传播中的突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传播效果 效果模式 衍生文本
下载PDF
传承·重构·再造:“红色经典”电影简论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宗伟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7,共6页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由官方、民间和学界的多年言说,"红色经典"作为"事件性话语"逐渐浮出水面。进入新世纪,"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热潮将其凸显为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话语存在,引发了资本市场、知识精英阶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持续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由官方、民间和学界的多年言说,"红色经典"作为"事件性话语"逐渐浮出水面。进入新世纪,"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热潮将其凸显为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话语存在,引发了资本市场、知识精英阶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持续性介入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简论 电影 重构 传承 主流意识形态 电视剧改编 90年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