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38
1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王义明 刘清飞 李雪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248,共7页
中医药现代化对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发展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成为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共同要求。本文提出和探讨了中医药整体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策略,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发展方向及其技术支撑平台,以便推动... 中医药现代化对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发展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成为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共同要求。本文提出和探讨了中医药整体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策略,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发展方向及其技术支撑平台,以便推动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医药整体系统生物学 系统-系统 整体表征与局部特征结合 中药化学物质组学 中医药基因组学 中医药蛋白质组学 中医药代谢组学 中医药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展望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刘清飞 李雪 王义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药物(化学药复方药物),甚至还可能开发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物。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治疗的对象是生病(或亚健康状态)的人(而不只是病);充分体现"医生参与、医药结合"的特色;研发途径应体现"临床-动物-临床"的特点;应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应具有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药物综合筛选模式;应具有体现其化合物群的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的综合表达形式。当前创制中药复方药物的关键在于: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亟须将中药复方药物综合表达形式规范化。作为中药复方药物的研究示范,作者领导的研究组采用所建立的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方法,成功的实现了从清开灵复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复方药物,从双龙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复方药物。当前创制化学药复方新药的关键在于:亟须转变观念,确立化学药复方药物也是一种新的普适模式;亟须由临床医生从头开始参与新药研发,建立"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加强中西药合用的复方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药物 中药复方药物 化学药复方药物 “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 系统-系统 相互作用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 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
下载PDF
城市韧性——基于“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96
3
作者 方东平 李在上 +6 位作者 李楠 韩林海 吴建平 陆新征 孔祥明 李勇 吕孝礼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共7页
自然、技术和人为灾害给城市的有序运转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失。城市韧性是城市系统及其各类子系统在受到扰动时维持或迅速恢复其功能,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城市韧性概念为城市的防灾减灾提供... 自然、技术和人为灾害给城市的有序运转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失。城市韧性是城市系统及其各类子系统在受到扰动时维持或迅速恢复其功能,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城市韧性概念为城市的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将城市视为一个在物理、社会、信息组成的三度空间下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的系统",并以若干子系统及其交互为例来阐述城市韧性的内涵与特征。城市必须进行"韧性管理",只有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配置到三度空间下的各个子系统和韧性建设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最有效地确保和提升其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三度空间 系统系统 韧性管理
下载PDF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被引量:78
4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8 位作者 刘清飞 张荣利 杨辉华 李雪 王义明 贾伟 张卫东 张川 李贻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0-15,24,共7页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流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刻的揭示中医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化学物质组学 中药复方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下载PDF
美国马赛克战分析 被引量:69
5
作者 李磊 蒋琪 王彤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114,共7页
2019年3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战略技术办公室发布名为“战略技术”跨部门公告,其内容全面围绕马赛克战。美国马赛克战概念现已成为DARPA系统之系统作战体系研究的顶层核心概念,旨在发展动态、协同、高度自主的作战体系,逐步并彻底... 2019年3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战略技术办公室发布名为“战略技术”跨部门公告,其内容全面围绕马赛克战。美国马赛克战概念现已成为DARPA系统之系统作战体系研究的顶层核心概念,旨在发展动态、协同、高度自主的作战体系,逐步并彻底变革整个装备体系和作战模式。首先,从三个维度对马赛克战概念内涵进行解析,接着,对马赛克战概念下牵引的项目动向进行分析介绍,然后对马赛克的实质威胁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应对马赛克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赛克战 杀伤网 系统系统 空战演进 海洋交战即时信息 通信组网
原文传递
遥感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65
6
作者 徐冠华 柳钦火 +1 位作者 陈良富 刘良云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9-688,共10页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海洋开发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必须以全球视角研究和解决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遥感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与全球...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海洋开发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必须以全球视角研究和解决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遥感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宏观动态的优点,是不可替代的全球观测手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本文回顾了遥感科学技术进步的历程,总结了国际上围绕可持续发展所开展的全球遥感科学计划,分析了中国遥感现状和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结合国际上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发展态势,提出了中国遥感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阐述了遥感发展面临的建立地球综合观测系统之系统、高精度遥感模型与参数反演、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与遥感性能判据及测试系统、遥感数据与地球系统模式同化、遥感大数据与主动服务等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最后指出遥感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的全球战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必须创新遥感应用服务模式,加快遥感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建议推进卫星观测系统的商业化,加快无人机遥感发展,促进遥感应用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全球变化 数据同化 大数据 高分辨率 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系统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认知/动态与分布式作战对导弹武器装备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蒋琪 申超 张冬青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共7页
对美欧等国近期提出的若干作战理论与概念、导弹与相关型号改进实践以及前沿性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认知/动态与分布式作战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并对其作战概念、作战力量构成、作战模式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作... 对美欧等国近期提出的若干作战理论与概念、导弹与相关型号改进实践以及前沿性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认知/动态与分布式作战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并对其作战概念、作战力量构成、作战模式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作战模式对战术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认知/动态与分布式作战将是未来战争形态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该作战模式将对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装备 分布式作战 SoSITE 系统系统 “云”装备 “流”装备
原文传递
“系统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元放 周宏仁 敬忠良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2-1185,共4页
近年来,在各种期刊文献经常出现“System of Systems”(系统的系统)这一专用词汇,到目前为止,“系统的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系统的系统”的分类体系,设计原理,建设原则,安全体系以及与一般复杂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目前都亟待... 近年来,在各种期刊文献经常出现“System of Systems”(系统的系统)这一专用词汇,到目前为止,“系统的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系统的系统”的分类体系,设计原理,建设原则,安全体系以及与一般复杂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目前都亟待出现突破性研究工具和基础理论。“系统的系统”应用由军事领域逐渐向企业、政府应用领域扩展,为加快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系统的系统”定义、特征、分类体系、建设原则,以及研究和实践发展前景等进行归纳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系统 系统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 综述
下载PDF
新医药学与转化医学 被引量:19
9
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2 位作者 梁琼麟 谢媛媛 范雪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目标、研究路线图的系统介绍和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差异及趋势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转化医学对新医药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观、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调节平衡;... 本文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目标、研究路线图的系统介绍和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差异及趋势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转化医学对新医药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观、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调节平衡;采用中药复方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但中医药学在现代化道路上尚需解决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中医药如何从限于自己解释自己的封闭系统转化成能容纳百川的开放系统;如何实现和其他现代科学(如系统生物学等)之间的结合、整合、融合;如何体现现代的科学模式、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即用数据(Data)来表现,而不是用语言(Word)来表现等。尽管东西方医学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我们应有意识的实现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整合、融合并上升为21世纪的新医药学。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基本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医药不分家的一体化研究,具有药物系统针对生命系统的"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特性;②临床诊断具有"病证结合"的整体表达模式,即包含了中医证候量化指标、西医病理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系统生物学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基因、蛋白质、代谢物);③方、病、证对应的临床治疗模式,即针对"病证结合"的人体系统,用药形式是复方药物,达到"方、病、证对应,整体治疗,系统调节"的目标;④新药研发模式是"医生参与、医药结合",走"临床-动物-临床"的研发途径;⑤复方药物和人体两个系统的表征能采用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新医药学 结合-整合-融合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整体系统生物学 “病证结合”临床诊断模式 方、病、证对应的临床治疗模式 “临床-动物-临床”的新药研发模式 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相结合 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
下载PDF
中医药整合医学—三论创建新医药学 被引量:15
10
作者 罗国安 谢媛媛 +2 位作者 梁琼麟 范雪梅 王义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7-15,共9页
本文介绍了在中医药理论精髓(整体观、系统论)指导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过程中,所提出的中医药整合医学的发展背景和研究实践,从基于化学物质组学的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系统-系统"的中药复方研究模式,整合化学物质组... 本文介绍了在中医药理论精髓(整体观、系统论)指导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过程中,所提出的中医药整合医学的发展背景和研究实践,从基于化学物质组学的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系统-系统"的中药复方研究模式,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和临床系统生物学,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聚焦整合生物标志物群,中药工程集成化创新与自主创新,中药复方新药创制及技术支撑体系,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化学生物学和仿人体微流控芯片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整合医学具体研究内容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药学 中医药整合医学 结合-整合-融合 系统-系统”模式 化学物质组学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 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 聚焦整合生物标志物群 中药工程集成化创新与自主创新 中药复方新药创制及技术支撑体系 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 化学生物学 仿人体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通过单站转发实现诱导的GPS干扰系统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颂 杨景曙 +1 位作者 潘高峰 曾芳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22,26,共5页
全球定位系统(GPS)诱导系统是通过对转发器的时延控制,实现定位区域上的映射关系,使得GPS制导的武器错误定位,从而偏离原有的目标,实现对重要目标的保护。文中在给出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站转发区域映射的系统模型,分析了区域... 全球定位系统(GPS)诱导系统是通过对转发器的时延控制,实现定位区域上的映射关系,使得GPS制导的武器错误定位,从而偏离原有的目标,实现对重要目标的保护。文中在给出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站转发区域映射的系统模型,分析了区域映射解的存在性。当转发站位于以所转发的4颗卫星为焦点、两两形成的单曲面的交点上时,系统可实现区域映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诱导系统 欺骗式干扰 单站转发干扰 区域映射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与实践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琼麟 谢媛媛 +3 位作者 范雪梅 王义明 陈万生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是为适应中医药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的需要,以推动"系统-系统"模式的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在中医药整体观和系统论指导下,整合运用多种系统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病、证诊疗方法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是为适应中医药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的需要,以推动"系统-系统"模式的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在中医药整体观和系统论指导下,整合运用多种系统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病、证诊疗方法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创新研究来为临床服务,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学科。针对现行研究中存在的"方、证、病割裂,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分离"等问题,我们提出构建以多层面生物标志物群为特征的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整合的生物标志物群包括中医证候指标、临床生化及影像学指标、系统生物学标志物群多个层面,系统生物学指标包含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多个层次的标志物群。建立的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可应用于疾病早期预警、临床诊治、指导个性化用药、疾病预后以及药物评价。以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为例,开展了包含中医证候指标和临床病理生化指标研究,还包括整体代谢指纹特征谱以及七大类百余种磷脂、15种脂肪酸、21种嘌呤嘧啶、8种硫醇氨基酸的定量指标和14种糖尿病肾病相关基因在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初步得出整合生物标志物群(IBS),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辅助诊断和糖肾方临床疗效评价,可为系统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是中医药发展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系统”研究模式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 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 糖尿病肾病 糖肾方
下载PDF
干旱区农牧结构优化模式探讨——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勃 张凯 张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牧结构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促进农区和牧区两大经济生产系统全面健康发展,繁荣区域经济,而且在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很大作用。结合... 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牧结构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促进农区和牧区两大经济生产系统全面健康发展,繁荣区域经济,而且在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很大作用。结合现有基础提出了农牧耦合的发展模式:一是绿洲子系统内部的耦合,即中游绿洲农区舍饲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耦合;二是山地系统与绿洲系统的耦合,即山上繁殖,山下育肥模式与向山区放牧基地提供精细饲料,在牧区直接育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农牧结构优化 发展模式 黑河流域 绿洲子系统内部耦合 山地系统绿洲系统耦合
下载PDF
面向网络中心化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框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芮平亮 傅军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针对现有体系结构框架的不足,在分析网络中心化环境下系统之系统(SoS)构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中心化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框架。该框架具有企业体系结构框架和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的双重优点。通过借鉴美国国防部体系... 针对现有体系结构框架的不足,在分析网络中心化环境下系统之系统(SoS)构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中心化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框架。该框架具有企业体系结构框架和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的双重优点。通过借鉴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的相关视图产品,为网络中心化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网络中心战 体系结构框架 系统系统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综合系统管理的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冬林 黎志成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为解决多子系统中系统管理复杂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开发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综合系统管理系统 ,通过用户管理、字典表和参数维护 ,以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集中管理等手段 ,减轻了分布式数据库中系统管理员和业务端用户的工作量 ,提高了系统... 为解决多子系统中系统管理复杂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开发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综合系统管理系统 ,通过用户管理、字典表和参数维护 ,以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集中管理等手段 ,减轻了分布式数据库中系统管理员和业务端用户的工作量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综合系统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 系统设置 密钥动态生成 权限分配
下载PDF
智能电网的一种分层协同式“系统的系统”概念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毅 王英英 +5 位作者 王安斯 施林 涂光瑜 林湘宁 毛承雄 张步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6-9,104,共5页
分析了智能电网的自治性、协同性、层次性、进化性和阶段稳定性等系统特征,提出了智能电网是多个自治系统互联而成的"系统的系统"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智能电网的一种分层协同式"系统的系统"概念模型。在该模... 分析了智能电网的自治性、协同性、层次性、进化性和阶段稳定性等系统特征,提出了智能电网是多个自治系统互联而成的"系统的系统"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智能电网的一种分层协同式"系统的系统"概念模型。在该模型中,划分在不同层次中的各自治系统可以采用全分布式方式、分布式加集中式方式和全集中式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实现,且具有阶段稳定性;每个自治信息系统、自动化系统可根据需要设置1个(或多个)边界节点,负责自治系统之间的通信。多自治系统协同完成智能电网的阶段性目标。最后给出了在分层协同式"系统的系统"概念模型指导下的智能电网建设原则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系统系统 自治系统 系统工程 分层 协同
下载PDF
多网卡链路绑定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修林 王运鹏 郭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在考虑到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ystem)服务器处于网络中的中枢位置 ,为了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 ,文中提出了多网卡链路绑定 MNCB(Multiple Network Channel Bonding)的解决方案 .本文描述了在 Free BSD操作系统下实现 MNCB的解... 在考虑到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ystem)服务器处于网络中的中枢位置 ,为了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 ,文中提出了多网卡链路绑定 MNCB(Multiple Network Channel Bonding)的解决方案 .本文描述了在 Free BSD操作系统下实现 MNCB的解决方案 .着重描述了网卡负载均衡 AL B(Adapter L oad Balancing)和网卡出错冗余 AFT(Adapter Fault Tolerance)技术 ,并对该方案的性能和提高网络可用性作出了分析 .研究表明 ,多网卡链路绑定解决方案可以明显增加系统整体网络接口的吞吐率和提高网络子系统的可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绑定 高可用冗余系统NAS系统 网卡负载均衡 网卡出错冗余
下载PDF
分支系统学软件PHYLIP系统及其使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中新 潘孝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8-444,共7页
PHYLIP是一个系统发育推断软件。PHYLIP软件由 30个程序组成 ,针对不同的数据 ,采用不同的程序。本文对 PHYLIP软件的输入与输出文件的格式、输入文件的选项、应答选项、建树的策略都作了详细论述。为便于理解 ,文中给出了丰富的例子阐述
关键词 PHYLIP软件 分支系统 系统发育系统 使用 系统发育推断软件
下载PDF
知识系统工程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众托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3-630,508,共18页
介绍如何在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指引下创建知识系统工程学科、知识系统工程的任务与内涵、知识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提出了知识系统的组织、人员、技术、经营和文化的体系结构;对知识系统的运作过程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知识项目的开... 介绍如何在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指引下创建知识系统工程学科、知识系统工程的任务与内涵、知识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提出了知识系统的组织、人员、技术、经营和文化的体系结构;对知识系统的运作过程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知识项目的开发步骤.特别是针对知识系统是所谓"系统的系统",提出知识系统可以从"网络的网络"即"超网络"入手进行建模和分析;并对创新过程中知识的集成、转化与新知识的生成,针对二分法的局限性,提出了知识谱系与渐进与突进集成一些新的观点.最后按照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思想,探讨了知识科学的学科体系结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系统工程 知识系统工程 系统系统 网络的网络 超网络 创新 知识集成
下载PDF
关于绿色建筑电气设计若干思考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敏 《江西建材》 2015年第17期29-29,33,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时机。发展绿色建筑,对于缓解人口增长、土地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立足于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对包括供电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时机。发展绿色建筑,对于缓解人口增长、土地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立足于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对包括供电系统、照明系统以及电器等方面节能设计在内的电气设计于绿色建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电气设计 实际应用 供电系统照明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