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与“有”——评《绿衣骑士》中主人公对佛教理想人生的追求
1
作者 李馥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3,共5页
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深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绿衣骑士》中,她以主人公彼得的复仇事件为中心,展示了人们在伦理道德失衡的状态下所呈现的意识倾向和人生选择,将读者引入到一个重塑道德准则的向善天地。以佛教"空"... 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深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绿衣骑士》中,她以主人公彼得的复仇事件为中心,展示了人们在伦理道德失衡的状态下所呈现的意识倾向和人生选择,将读者引入到一个重塑道德准则的向善天地。以佛教"空"观理念为依据,沿着小说主人公彼得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这一主线展开分析,我们看到,默多克试图打破伪佛教徒彼得的二元对立善恶观,探讨构建人类伦理道德世界中的一种生存模式,从而进入佛教中"空"、"有"统一的境界。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默多克作品中的佛教思想,更加深刻理解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斯·默多克 《绿衣骑士》 佛教思想
下载PDF
文明和宗教视域中的亚洲主义及其省思
2
作者 卢冶 《原道》 CSSCI 2017年第1期26-43,共18页
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亚洲主义思潮在文明、文化意义上的总体现象和内在逻辑。不同于作为军事、政治的侵略策略的'大东亚主义',亚洲主义曾经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和'启蒙与救亡'模式相抗衡的'文明... 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亚洲主义思潮在文明、文化意义上的总体现象和内在逻辑。不同于作为军事、政治的侵略策略的'大东亚主义',亚洲主义曾经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和'启蒙与救亡'模式相抗衡的'文明论'和'文明国家'的叙事脉络,融合吸收了儒、释、道等东方传统的'虚静''空性'精神,试图逆反'文明/野蛮'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必须深入剖析部分亚洲主义者在政治选择和文化选择之间的关联,特别是通过章太炎等'亚洲和亲会'的宗旨、京都学派的'绝对无哲学',官崎滔天等人的'亚洲—中国革命'思路,以及周作人、三岛由纪夫、胡兰成等人在宗教、文明和国家之间设置的'亚洲主义转喻链',才能回答以'东方文明自身的现代选择'为旗帜的'亚洲主义'思想,如何会被'帝国主义''国家主义'吸收乃至利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亚洲主义 宗教—文明—国家 绝对无哲学
原文传递
文明和宗教视域中的亚洲主义及其省思
3
作者 卢冶 《原道》 CSSCI 2016年第4期26-43,共18页
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亚洲主义思潮在文明、文化意义上的总体现象和内在逻辑。不同于作为军事、政治的侵略策略的'大东亚主义',亚洲主义曾经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和'启蒙与救亡'模式相抗衡的'文明... 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亚洲主义思潮在文明、文化意义上的总体现象和内在逻辑。不同于作为军事、政治的侵略策略的'大东亚主义',亚洲主义曾经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和'启蒙与救亡'模式相抗衡的'文明论'和'文明国家'的叙事脉络,融合吸收了儒、释、道等东方传统的'虚静''空性'精神,试图逆反'文明/野蛮'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必须深入剖析部分亚洲主义者在政治选择和文化选择之间的关联,特别是通过章太炎等'亚洲和亲会'的宗旨、京都学派的'绝对无哲学',官崎滔天等人的'亚洲—中国革命'思路,以及周作人、三岛由纪夫、胡兰成等人在宗教、文明和国家之间设置的'亚洲主义转喻链',才能回答以'东方文明自身的现代选择'为旗帜的'亚洲主义'思想,如何会被'帝国主义''国家主义'吸收乃至利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亚洲主义 宗教—文明—国家 绝对无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