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求诸“科学”的启蒙努力——以五四前后《科学》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
陈炜
黄文华
|
《柳州师专学报》
|
2006 |
0 |
|
2
|
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指向学生科学观念的获得 |
李刚
吕立杰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3
|
|
3
|
物理前概念及纠正错误前概念的策略 |
赖小琴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
15
|
|
4
|
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与表达方式——兼谈科学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大概念 |
何善亮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19 |
19
|
|
5
|
“公众理解科学”进入中国15年回顾与思考 |
李大光
|
《科普研究》
|
2006 |
16
|
|
6
|
理解“深度学习”:作为生态化理念 |
吴晓玲
|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
2016 |
11
|
|
7
|
TIMSS中的科学素养 |
魏冰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8
|
科学的概念、范围和界限——论卡尔·雅斯贝尔斯的科学观 |
梦海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9
|
“学习进阶”理论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大气压强”教学为例 |
苏爱娣
|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2016 |
7
|
|
10
|
科学前概念中西方研究进展追踪——文献计量学视角揭示的中西方差异 |
石翡
丁邦平
|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1
|
大科学教育新格局:学段一体化建构与实施路径 |
郑永和
杨宣洋
苏洵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2
|
指向科学核心素养的四维整合学习模式——以“胡克定律”为例 |
杨洋
张宗芳
王不一
|
《中学物理》
|
2025 |
0 |
|
13
|
重审科学革命概念 |
何天翼
袁江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站在科学范式转折点上的科学教育 |
倪闽景
|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 |
高凌飚
|
《中小学科学教育》
|
2024 |
0 |
|
16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科学教育 |
倪闽景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3 |
3
|
|
17
|
科学桌游研发的原则与实践——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 |
杨帆
章佳敏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4 |
0 |
|
18
|
访谈:探明儿童科学概念的另一蹊径 |
王家友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19
|
基于科学大概念编写科普进阶读物——以“燃烧”主题为例 |
胡辉杰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4 |
0 |
|
20
|
论20世纪上半叶“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的形成 |
张小丽
侯怀银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