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年第4期62-74,共13页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迅猛发展,民政部于2020年在全国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通过对湖南省“禾计划”A市社会工作站项目进行个案研究可知,依托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工作站建设体系呈现出以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为定位、顶层...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迅猛发展,民政部于2020年在全国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通过对湖南省“禾计划”A市社会工作站项目进行个案研究可知,依托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工作站建设体系呈现出以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为定位、顶层设计优先、聚焦民政主责主业、推动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等特征。同时,该模式可用“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来进行理论概括:一方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协助国家积极履行福利责任;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行政化目的与市场化手段之间可能会出现张力,在经济、效率、效果等方面产生预期外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 社会工作专业化 社会工作站 新管理主义 政府购买服务
下载PDF
合作生产视角下乡镇社会工作站促建社区韧性的机制研究——以望城“禾计划”项目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潘莉 孙洁 王晔安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年第4期75-85,100,共12页
近年来,社区韧性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站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成为串联政府、居民及社会组织等主体并激发其互动和价值共创行为的枢纽,既是合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有效促建了社区韧性。本研究以长沙市望城区... 近年来,社区韧性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站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成为串联政府、居民及社会组织等主体并激发其互动和价值共创行为的枢纽,既是合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有效促建了社区韧性。本研究以长沙市望城区的“禾计划”项目为例,从合作生产视角出发,研究社会工作站促建社区韧性的机制。研究发现,在乡镇社会工作站合作生产实践中,合作生产的制度框架保障了社区韧性的合法性前提;合作生产主体间能力的互补可以保障组织韧性;合作生产中的持续性激励因素可以激发社区韧性延续的内生性动力。而合作生产主体能力的培育和环境营造、专业合法性及公共价值的创造构成了社会工作站引领合作生产实践的社区韧性促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生产 社区韧性 计划 基层治理创新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禾计划”项目实践——以零陵区社工人才本土化培育为例
3
作者 肖可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湖南“禾计划”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将政府的一些实质性的行政,通过嵌入性的社会工作进入到基层,再通过相关的制度、项目、人员进行内深化的行为,畅通社会工作的专业、规范之路,最终达到“脱嵌”。聚焦民政主责业,通过政府购买的服务方式,... 湖南“禾计划”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将政府的一些实质性的行政,通过嵌入性的社会工作进入到基层,再通过相关的制度、项目、人员进行内深化的行为,畅通社会工作的专业、规范之路,最终达到“脱嵌”。聚焦民政主责业,通过政府购买的服务方式,在乡镇设站点,建设社工队伍,用专业的方法提升基层民政经办能力,整合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本文基于2019-2023年对湖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的跟踪,以零陵区青年社工本土化培育作为案例,研究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 乡镇社工站 本土社会工作人才
下载PDF
在实践中探索湖南省“禾计划”社工站的建设的方式——以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街道社工站为例
4
作者 廖双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年第6期147-148,共2页
湖南省“禾计划”社工站于2019年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年。这颗在三年前种下的种子,如今迎来了第一个收获之年。这三年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一线社工在实践中探索。这颗种子一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突破体制束缚,在三湘大地破... 湖南省“禾计划”社工站于2019年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年。这颗在三年前种下的种子,如今迎来了第一个收获之年。这三年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一线社工在实践中探索。这颗种子一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突破体制束缚,在三湘大地破土出芽,为基层民政工作帮了忙、补了空、添了劲,更好、更快地回应了老百姓的服务需求,打通了民政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将这三年来所开展的实务工作转换成理论支持,是该项目在该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借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街道社工站三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做梳理,总结提炼经验,为湖南省“禾计划”社工站后续的工作开展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 社工站 社会工作
下载PDF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实践与评价——以武汉纺织大学润禾计划为例
5
作者 卫冬妹 李伟 +1 位作者 李永强 李明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1-72,共2页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创新人才是工程类应用型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武汉纺织大学润禾计划大学生创新活动为例,探讨了基于导师制的校企联合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导师制 校企联合 计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