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珽生平、著述及其诗词创作杂考
1
作者
杜松梅
《中国诗歌研究》
2019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明代各类传记资料中关于周珽的记载极为简略,不够全面,且时有舛错。本文参考多种相关文献,考察其生平仕履,为其一生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并考察他与万历年间诗坛上影响较大的作家,如屠隆、钱光绣,及晚明浙东诗社"萍社"成员之...
明代各类传记资料中关于周珽的记载极为简略,不够全面,且时有舛错。本文参考多种相关文献,考察其生平仕履,为其一生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并考察他与万历年间诗坛上影响较大的作家,如屠隆、钱光绣,及晚明浙东诗社"萍社"成员之间的交游情况。周珽的著作佚失者多,本文对此做了简要钩稽,并对其存世诗词作品中表现出的典丽精工、韵律谐美、近于中国传统诗派之一——"神韵"派美学追求的特点做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珽
《唐诗选脉》
“
神韵
”
派
萍社
原文传递
中国诗与中国画
被引量:
24
2
作者
钱锺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5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曾刊于1979年出版的《旧文四篇》中。作者最近自编文集,对此篇也有一些重要的增改。本刊征得同意,将增改后的全文发表于此。
关键词
北宗
南宗画
王维
中国诗
神韵
派
杜甫
中国画
声画
画家
吴道子
原文传递
朱彝尊“扬唐抑宋”说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束忱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104,共9页
如果要寻找一条贯穿清代诗史的线索,那么唐宋诗的评价与选择问题也许最合适不过了。纵观有清一代诗歌发展全程,“宗唐”、“宗宋”常常是诗坛论争的焦点,无论是“神韵派”还是“格调派”,无论是“同光体”诗人,还是“湖湘派”作家...
如果要寻找一条贯穿清代诗史的线索,那么唐宋诗的评价与选择问题也许最合适不过了。纵观有清一代诗歌发展全程,“宗唐”、“宗宋”常常是诗坛论争的焦点,无论是“神韵派”还是“格调派”,无论是“同光体”诗人,还是“湖湘派”作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同时,无论是“宗唐”论者、“宗宋”论者,或是调和论者,对该问题作出的不同解答毫无例外都可视为其总体诗学认识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
朱彝尊
选择问题
诗歌发展
总体诗学
格调
派
神韵
派
同光体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四大诗学流别的纵向考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文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格调派、神韵派、性灵派和肌理派 ,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诗学流别。本文的重心并非分别阐释各自的理论内涵 ,而是着眼于汉以降古典诗的流变 ,从流别与题材、风格等的对应入手 ,勉力揭示四大诗学流别相继衍生、发展的学理依据以及相互之间...
格调派、神韵派、性灵派和肌理派 ,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诗学流别。本文的重心并非分别阐释各自的理论内涵 ,而是着眼于汉以降古典诗的流变 ,从流别与题材、风格等的对应入手 ,勉力揭示四大诗学流别相继衍生、发展的学理依据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尝试说明流别之争的本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诗学流
派
格调
派
神韵
派
性灵
派
肌理
派
古典诗
题材
艺术风格
发展
原文传递
神会自然与观照人生——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小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4-91,共8页
王士祯与王国维处在中国末了一个封建朝代的一头一尾,他们的诗歌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集大成的产物。王士祯的神韵说凝聚了中国古代艺术体验论的精华,是一种综合与提炼的结晶;王国维的境界说则在吸收了西方近代艺术哲学的基础上改造神...
王士祯与王国维处在中国末了一个封建朝代的一头一尾,他们的诗歌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集大成的产物。王士祯的神韵说凝聚了中国古代艺术体验论的精华,是一种综合与提炼的结晶;王国维的境界说则在吸收了西方近代艺术哲学的基础上改造神韵派理论,成为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的开山。由于这种相承而又相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神韵
说
境界说
王士祯
神韵
派
人间词话
诗歌理论
文艺思想
艺术哲学
中国古代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淡淡”文章、“萧萧”书画——汪曾祺文学与书画创作的相互阐释
被引量:
3
6
作者
翟业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37,共13页
诗文书画皆通的汪曾祺所擅之各项艺事之间存在高度的同一性,有相互阐释的必要和可能。汪曾祺画的是流溢着"四时佳兴"的"人间草木",就像他写的大抵是瓢儿菜、扁豆花一样的俗人,正是这些俗人和俗物绽露着宇宙的真正...
诗文书画皆通的汪曾祺所擅之各项艺事之间存在高度的同一性,有相互阐释的必要和可能。汪曾祺画的是流溢着"四时佳兴"的"人间草木",就像他写的大抵是瓢儿菜、扁豆花一样的俗人,正是这些俗人和俗物绽露着宇宙的真正的春意。书画趣味全面渗入文学创作的审美后果,就是他的文学无非是一些平远小景和折枝花卉,小景和折枝都是淡的,这正是"淡淡"文章的由来。到了晚期,汪曾祺在文学上以不伦的性刺破他一贯的抒情风格,在书画上则以"鲜浓"取代"萧萧",以此来留驻让他无比流连的"一朝风月"。至此,他在诗文书画等领域,一起完成了自己的既疼痛又欣快的"衰年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文学题材
扁豆花
诗文书画
书画创作
折枝
李鱓
神韵
派
题画诗
题菊花
原文传递
清初具有民族气节的蒲城诗人屈复
被引量:
3
7
作者
曹冷泉
《人文杂志》
1980年第4期85-87,共3页
屈复是清初陕西蒲城的一位具有民族气节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人,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沈德潜、杭世骏等人的排挤打击,加之屈复亦高其志,不屑于接受统治阶级的拉拢,宁愿贫困潦倒,死于流浪的旅途之中。因此种种,屈氏死后,默默无闻。...
屈复是清初陕西蒲城的一位具有民族气节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人,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沈德潜、杭世骏等人的排挤打击,加之屈复亦高其志,不屑于接受统治阶级的拉拢,宁愿贫困潦倒,死于流浪的旅途之中。因此种种,屈氏死后,默默无闻。现在流传的文学史著作,对屈复也一笔都未说及。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前后,樊增祥(樊山)官陕西藩司时,曾为清代大画家徐璋所绘《屈复秋风罢钓图》题词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气节
统治阶级
沈德潜
御用文人
屈氏
杭世骏
关中
李因笃
神韵
派
时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神韵说》的渊源、背景和得失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立介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6-60,55,共6页
提起王士祯,自然会联想到古诗的神韵派。对神韵派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至今没有一致的意见。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在文学发展史上,神韵派的确起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代表清代诗文正统的一个重要诗派,而王士祯又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大家...
提起王士祯,自然会联想到古诗的神韵派。对神韵派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至今没有一致的意见。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在文学发展史上,神韵派的确起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代表清代诗文正统的一个重要诗派,而王士祯又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大家。 1 由明入清,诗歌理论的方向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正统的五、七言诗,至明代已更加衰落,各家各派都在为它寻找出路,前后七子的复古流为模拟,明后期文学解放思潮的理论家则否定一切传统,直以市井民歌为学习的榜样。对五、七言传统规范的否定,实际上就是对正统封建文学的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祯
神韵
说
渊源
神韵
派
七言诗
司空图
王维
唐贤三昧集
徐祯卿
格调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论性灵派与神韵派之差异
9
作者
王小舒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性灵
派
神韵
派
袁枚
诗
派
竟陵
派
袁宏道
钟惺
公安
派
格调
派
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但凭妙笔写真情——“性灵”诗派漫评
10
作者
卢永璘
《文史知识》
1985年第7期48-50,共3页
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的产物。在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特色各异的流派使我国文苑万花斗妍,姹紫嫣红。而各个流派的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是怎样的呢?它们的高下如何?得失何在呢?从这期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为大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文...
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的产物。在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特色各异的流派使我国文苑万花斗妍,姹紫嫣红。而各个流派的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是怎样的呢?它们的高下如何?得失何在呢?从这期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为大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希望得到大家的关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流
派
创作主张
诗
派
性灵
派
肌理
派
神韵
派
王渔洋
儒家诗教
孙原湘
沉郁顿挫
原文传递
文化背景、艺术思维与“诗画一律”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金丹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诗画是否一律,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不同于目前流行的诸家理论,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中国“诗画一律”说的哲学基础及其在艺术思维上的趋同性;认为中国画史上的南北分宗与诗歌中的神韵派、非神韵...
诗画是否一律,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不同于目前流行的诸家理论,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中国“诗画一律”说的哲学基础及其在艺术思维上的趋同性;认为中国画史上的南北分宗与诗歌中的神韵派、非神韵派的客观存在并非不一律;而中西方对“书画同源”的看法实际上又存在着不同的内涵。文章指出中国的“诗画一律”并非始于宋代,其缘起可上推至“庄禅合一”的源头,真正形成则在唐宋之际。“诗画一律”是由于“诗画禅”的特殊“历史遇合”所致,尤其是禅思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创作和理论。直觉体认、线式递进和心与境的冥合正是中国“诗画一律”有别于西方“诗画合一”说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思维
诗画一律
神韵
派
文化背景
文艺美学
中国艺术精神
南北分宗
中国画
哲学基础
董其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韵”内涵与民族文化
被引量:
2
12
作者
吴调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35,共10页
神韵,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一个审美范畴。对神韵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为以王渔洋为首的神韵派,而应该把神韵派的研究领域延伸.让它和源远流长的、在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中特别是诗歌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富于神韵的意境的揣摩与探究相联系。当然,...
神韵,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一个审美范畴。对神韵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为以王渔洋为首的神韵派,而应该把神韵派的研究领域延伸.让它和源远流长的、在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中特别是诗歌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富于神韵的意境的揣摩与探究相联系。当然,也必须同早在王渔洋以前就有好多文艺评论家先后就一些实即“神韵”或大体与“神韵”契合的,如所谓“风神”、“韵味”等等范畴的内涵扣合起来,对神韵论进行研究。只有这样,神韵的研究才不是仅仅属于审美或艺术范畴内的研究;相反地,能从艺术思维(包括审美创造与审美鉴赏)的深层内涵中掘发其烙印上民族性格的心态和思维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民族文化
主体意识
中华民族
思维形式
王渔洋
民族性格
审美主体
神韵
派
超越意识
原文传递
《赵执信与王渔洋信札》注释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聿鑫
陈汝浩
《古籍研究》
2009年第Z1期212-215,共4页
此件信札是互联网上佳士得香港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预展拍品,2008年12月2日拍卖。内容是清代赵执信谈与王渔洋诗学论争事,后有刘墉题跋。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官至刑部尚书。清...
此件信札是互联网上佳士得香港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预展拍品,2008年12月2日拍卖。内容是清代赵执信谈与王渔洋诗学论争事,后有刘墉题跋。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官至刑部尚书。清初诗坛盟主,论诗主神韵,推崇清幽淡远、富有诗情画意的诗歌,是神韵派的领袖。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博山颜神镇(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官至右春坊右赞善,翰林院检讨。为清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关于王、赵诗学之争,前人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从赵执信这封信,可以看出事情真相。前人没有提及此信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执信
王渔洋
清初诗坛
现实主义诗人
神韵
派
王士禛
翰林院
阮亭
饴山
淄博市博山区
原文传递
言意之辨——从哲学到文学的多层面考察
被引量:
2
14
作者
郎宝如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2-68,共7页
中国诗论中的“言意之辩”历来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文章认为,言意之辨源于哲学上言能否明道的问题,老庄与孔孟对此问题的看法所以相悖,乃是由于其道论属于不同的层面。基于同样的原因,魏晋玄学内部对此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认识。魏...
中国诗论中的“言意之辩”历来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文章认为,言意之辨源于哲学上言能否明道的问题,老庄与孔孟对此问题的看法所以相悖,乃是由于其道论属于不同的层面。基于同样的原因,魏晋玄学内部对此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认识。魏晋时期,在文学理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言尽意论。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作家都认为言可尽意,故他们创作的主体风格是沉著痛快。唯“神韵派”持言不尽意之说,故推崇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诗论
言意之辨
道
玄学
神韵
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有处有还无”——论《红楼梦》的“不写之写”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新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通过解读小说文本,细致分析了《红楼梦》中确实存在的"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这一手法具有调动读者的想象、丰富作品意蕴、隐蔽作者倾向和有利于对比、对照的美学价值。追本究源,这种"不写之写"是清初王士祯的神韵...
通过解读小说文本,细致分析了《红楼梦》中确实存在的"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这一手法具有调动读者的想象、丰富作品意蕴、隐蔽作者倾向和有利于对比、对照的美学价值。追本究源,这种"不写之写"是清初王士祯的神韵派诗歌理论在小说中的运用,也是《红楼梦》永远说不完的原因之一。确切地说"无为有处有还无"即是《红楼梦》"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特殊艺术虚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不写之写
美学价值
神韵
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黛玉不喜义山诗”探因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30-31,共2页
《红楼梦》里有一段情节讲到林黛玉称不喜欢李商隐诗,怎样理解这一论断?历来学者少有论及。其实结合《红楼梦》写作时期的诗坛风尚及李商隐诗歌在当时的接受情况,不难看出,曹雪芹的诗歌理论和对李商隐诗歌的总体把握是受到了当时诗坛的...
《红楼梦》里有一段情节讲到林黛玉称不喜欢李商隐诗,怎样理解这一论断?历来学者少有论及。其实结合《红楼梦》写作时期的诗坛风尚及李商隐诗歌在当时的接受情况,不难看出,曹雪芹的诗歌理论和对李商隐诗歌的总体把握是受到了当时诗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李商隐
神韵
派
王士稹
性灵
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清初中原、江南和岭南诗坛的鼎足格局
17
作者
王富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清初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岭南诗坛名家辈出。如果从地域、诗风和政治文化这三个角度对这些大大小小的诗派进行整合,大致可以把清初诗坛划分成中原、江南和岭南三个不同的区域。在岭南诗坛成为主导的雄直诗风最能体现志士遗民抒写性...
清初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岭南诗坛名家辈出。如果从地域、诗风和政治文化这三个角度对这些大大小小的诗派进行整合,大致可以把清初诗坛划分成中原、江南和岭南三个不同的区域。在岭南诗坛成为主导的雄直诗风最能体现志士遗民抒写性情的诗学要求。清初江南诗坛主要有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秀水诗派。中原诗坛最有影响的是神韵诗派。因此,大体上可以说,清初诗坛实际上形成了以江左三大家和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江南诗坛、以王士禛为代表的中原诗坛和以岭南三大家为代表的岭南诗坛三足鼎立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足格局
岭南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
雄直诗风
神韵
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象春和他的《齐音》
被引量:
1
18
作者
宋家庚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34-36,共3页
济南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是《诗经·小雅》中的《大东》,作者是西周谭国(今章丘县平陵城附近)的大夫,算来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此后济南一直是文人荟萃之地,诗人辈出。到了明代由于边贡、李攀龙等人...
济南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是《诗经·小雅》中的《大东》,作者是西周谭国(今章丘县平陵城附近)的大夫,算来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此后济南一直是文人荟萃之地,诗人辈出。到了明代由于边贡、李攀龙等人的先后崛起,更把济南的诗歌创作推向高峰,其成就和影响在全国独领风骚。由明入清,又有王渔洋取代钱谦益而执清代诗坛的牛耳。一个城市,相继出现如此众多的诗坛领袖,文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而从前、后七子,到“神韵派”,这一发展阶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重要诗人,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齐音》的作者王象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象春
神韵
派
李攀龙
诗歌传统
王渔洋
边贡
小雅
诗歌创作
后七子
学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中有画”在现代
被引量:
1
19
作者
杜胜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60-62,共3页
“诗中有画”在现代杜胜韩自从苏轼提出“诗中有画”、“诗画一律”后,千百年来人们更加自觉地追求诗画的共同美。不过,画与画不同,历代绘画格局发展流变,画宗画派更迭林立,各有美学追求。中国绘画发展史告诉我们,晋代以后绘画逐...
“诗中有画”在现代杜胜韩自从苏轼提出“诗中有画”、“诗画一律”后,千百年来人们更加自觉地追求诗画的共同美。不过,画与画不同,历代绘画格局发展流变,画宗画派更迭林立,各有美学追求。中国绘画发展史告诉我们,晋代以后绘画逐渐摆脱古拙的局面,开始走向精致和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有画”
山水诗
无形画
山水画家
谢灵运
神韵
派
“写实”
环境背景
现代诗歌
白话新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龙》小议——兼与周振甫先生商榷
20
作者
孙维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0-82,79,共4页
近来翻阅清人诗话,见赵执信《谈龙录》一则,颇受启发。兹抄录如下:“钱塘洪舫思(升),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并在司寇宅论诗,肪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
近来翻阅清人诗话,见赵执信《谈龙录》一则,颇受启发。兹抄录如下:“钱塘洪舫思(升),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并在司寇宅论诗,肪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龙录
赵氏
王士
赵执信
神韵
说
一鳞一爪
文艺观点
洪升
神韵
派
王氏
优孟衣冠
周振甫
先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珽生平、著述及其诗词创作杂考
1
作者
杜松梅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诗歌研究》
2019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文摘
明代各类传记资料中关于周珽的记载极为简略,不够全面,且时有舛错。本文参考多种相关文献,考察其生平仕履,为其一生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并考察他与万历年间诗坛上影响较大的作家,如屠隆、钱光绣,及晚明浙东诗社"萍社"成员之间的交游情况。周珽的著作佚失者多,本文对此做了简要钩稽,并对其存世诗词作品中表现出的典丽精工、韵律谐美、近于中国传统诗派之一——"神韵"派美学追求的特点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周珽
《唐诗选脉》
“
神韵
”
派
萍社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诗与中国画
被引量:
24
2
作者
钱锺书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5年第1期1-13,共13页
文摘
本文曾刊于1979年出版的《旧文四篇》中。作者最近自编文集,对此篇也有一些重要的增改。本刊征得同意,将增改后的全文发表于此。
关键词
北宗
南宗画
王维
中国诗
神韵
派
杜甫
中国画
声画
画家
吴道子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朱彝尊“扬唐抑宋”说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束忱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104,共9页
文摘
如果要寻找一条贯穿清代诗史的线索,那么唐宋诗的评价与选择问题也许最合适不过了。纵观有清一代诗歌发展全程,“宗唐”、“宗宋”常常是诗坛论争的焦点,无论是“神韵派”还是“格调派”,无论是“同光体”诗人,还是“湖湘派”作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同时,无论是“宗唐”论者、“宗宋”论者,或是调和论者,对该问题作出的不同解答毫无例外都可视为其总体诗学认识的基石。
关键词
唐宋诗
朱彝尊
选择问题
诗歌发展
总体诗学
格调
派
神韵
派
同光体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代四大诗学流别的纵向考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文新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文摘
格调派、神韵派、性灵派和肌理派 ,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诗学流别。本文的重心并非分别阐释各自的理论内涵 ,而是着眼于汉以降古典诗的流变 ,从流别与题材、风格等的对应入手 ,勉力揭示四大诗学流别相继衍生、发展的学理依据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尝试说明流别之争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诗学流
派
格调
派
神韵
派
性灵
派
肌理
派
古典诗
题材
艺术风格
发展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神会自然与观照人生——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小舒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4-91,共8页
文摘
王士祯与王国维处在中国末了一个封建朝代的一头一尾,他们的诗歌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集大成的产物。王士祯的神韵说凝聚了中国古代艺术体验论的精华,是一种综合与提炼的结晶;王国维的境界说则在吸收了西方近代艺术哲学的基础上改造神韵派理论,成为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的开山。由于这种相承而又相悖的原因。
关键词
王国维
神韵
说
境界说
王士祯
神韵
派
人间词话
诗歌理论
文艺思想
艺术哲学
中国古代艺术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淡淡”文章、“萧萧”书画——汪曾祺文学与书画创作的相互阐释
被引量:
3
6
作者
翟业军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37,共13页
文摘
诗文书画皆通的汪曾祺所擅之各项艺事之间存在高度的同一性,有相互阐释的必要和可能。汪曾祺画的是流溢着"四时佳兴"的"人间草木",就像他写的大抵是瓢儿菜、扁豆花一样的俗人,正是这些俗人和俗物绽露着宇宙的真正的春意。书画趣味全面渗入文学创作的审美后果,就是他的文学无非是一些平远小景和折枝花卉,小景和折枝都是淡的,这正是"淡淡"文章的由来。到了晚期,汪曾祺在文学上以不伦的性刺破他一贯的抒情风格,在书画上则以"鲜浓"取代"萧萧",以此来留驻让他无比流连的"一朝风月"。至此,他在诗文书画等领域,一起完成了自己的既疼痛又欣快的"衰年变法"。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文学题材
扁豆花
诗文书画
书画创作
折枝
李鱓
神韵
派
题画诗
题菊花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清初具有民族气节的蒲城诗人屈复
被引量:
3
7
作者
曹冷泉
出处
《人文杂志》
1980年第4期85-87,共3页
文摘
屈复是清初陕西蒲城的一位具有民族气节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人,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沈德潜、杭世骏等人的排挤打击,加之屈复亦高其志,不屑于接受统治阶级的拉拢,宁愿贫困潦倒,死于流浪的旅途之中。因此种种,屈氏死后,默默无闻。现在流传的文学史著作,对屈复也一笔都未说及。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前后,樊增祥(樊山)官陕西藩司时,曾为清代大画家徐璋所绘《屈复秋风罢钓图》题词曰:
关键词
民族气节
统治阶级
沈德潜
御用文人
屈氏
杭世骏
关中
李因笃
神韵
派
时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神韵说》的渊源、背景和得失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立介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6-60,55,共6页
文摘
提起王士祯,自然会联想到古诗的神韵派。对神韵派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至今没有一致的意见。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在文学发展史上,神韵派的确起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代表清代诗文正统的一个重要诗派,而王士祯又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大家。 1 由明入清,诗歌理论的方向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正统的五、七言诗,至明代已更加衰落,各家各派都在为它寻找出路,前后七子的复古流为模拟,明后期文学解放思潮的理论家则否定一切传统,直以市井民歌为学习的榜样。对五、七言传统规范的否定,实际上就是对正统封建文学的五、
关键词
王士祯
神韵
说
渊源
神韵
派
七言诗
司空图
王维
唐贤三昧集
徐祯卿
格调说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论性灵派与神韵派之差异
9
作者
王小舒
机构
山东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性灵
派
神韵
派
袁枚
诗
派
竟陵
派
袁宏道
钟惺
公安
派
格调
派
诗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但凭妙笔写真情——“性灵”诗派漫评
10
作者
卢永璘
出处
《文史知识》
1985年第7期48-50,共3页
文摘
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的产物。在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特色各异的流派使我国文苑万花斗妍,姹紫嫣红。而各个流派的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是怎样的呢?它们的高下如何?得失何在呢?从这期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为大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希望得到大家的关心指导。
关键词
文学流
派
创作主张
诗
派
性灵
派
肌理
派
神韵
派
王渔洋
儒家诗教
孙原湘
沉郁顿挫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背景、艺术思维与“诗画一律”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金丹元
机构
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文摘
诗画是否一律,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不同于目前流行的诸家理论,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中国“诗画一律”说的哲学基础及其在艺术思维上的趋同性;认为中国画史上的南北分宗与诗歌中的神韵派、非神韵派的客观存在并非不一律;而中西方对“书画同源”的看法实际上又存在着不同的内涵。文章指出中国的“诗画一律”并非始于宋代,其缘起可上推至“庄禅合一”的源头,真正形成则在唐宋之际。“诗画一律”是由于“诗画禅”的特殊“历史遇合”所致,尤其是禅思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创作和理论。直觉体认、线式递进和心与境的冥合正是中国“诗画一律”有别于西方“诗画合一”说之根本。
关键词
艺术思维
诗画一律
神韵
派
文化背景
文艺美学
中国艺术精神
南北分宗
中国画
哲学基础
董其昌
分类号
C0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韵”内涵与民族文化
被引量:
2
12
作者
吴调公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35,共10页
文摘
神韵,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一个审美范畴。对神韵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为以王渔洋为首的神韵派,而应该把神韵派的研究领域延伸.让它和源远流长的、在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中特别是诗歌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富于神韵的意境的揣摩与探究相联系。当然,也必须同早在王渔洋以前就有好多文艺评论家先后就一些实即“神韵”或大体与“神韵”契合的,如所谓“风神”、“韵味”等等范畴的内涵扣合起来,对神韵论进行研究。只有这样,神韵的研究才不是仅仅属于审美或艺术范畴内的研究;相反地,能从艺术思维(包括审美创造与审美鉴赏)的深层内涵中掘发其烙印上民族性格的心态和思维形式。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民族文化
主体意识
中华民族
思维形式
王渔洋
民族性格
审美主体
神韵
派
超越意识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赵执信与王渔洋信札》注释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聿鑫
陈汝浩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省桓台县地方税务局
出处
《古籍研究》
2009年第Z1期212-215,共4页
文摘
此件信札是互联网上佳士得香港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预展拍品,2008年12月2日拍卖。内容是清代赵执信谈与王渔洋诗学论争事,后有刘墉题跋。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官至刑部尚书。清初诗坛盟主,论诗主神韵,推崇清幽淡远、富有诗情画意的诗歌,是神韵派的领袖。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博山颜神镇(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官至右春坊右赞善,翰林院检讨。为清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关于王、赵诗学之争,前人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从赵执信这封信,可以看出事情真相。前人没有提及此信者,
关键词
赵执信
王渔洋
清初诗坛
现实主义诗人
神韵
派
王士禛
翰林院
阮亭
饴山
淄博市博山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言意之辨——从哲学到文学的多层面考察
被引量:
2
14
作者
郎宝如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2-68,共7页
文摘
中国诗论中的“言意之辩”历来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文章认为,言意之辨源于哲学上言能否明道的问题,老庄与孔孟对此问题的看法所以相悖,乃是由于其道论属于不同的层面。基于同样的原因,魏晋玄学内部对此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认识。魏晋时期,在文学理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言尽意论。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作家都认为言可尽意,故他们创作的主体风格是沉著痛快。唯“神韵派”持言不尽意之说,故推崇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旨。
关键词
中国
诗论
言意之辨
道
玄学
神韵
派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有处有还无”——论《红楼梦》的“不写之写”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新林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69-474,共6页
文摘
通过解读小说文本,细致分析了《红楼梦》中确实存在的"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这一手法具有调动读者的想象、丰富作品意蕴、隐蔽作者倾向和有利于对比、对照的美学价值。追本究源,这种"不写之写"是清初王士祯的神韵派诗歌理论在小说中的运用,也是《红楼梦》永远说不完的原因之一。确切地说"无为有处有还无"即是《红楼梦》"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特殊艺术虚构手法。
关键词
《红楼梦》
不写之写
美学价值
神韵
派
Keywords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Not Writing
aesthetic value
verve poetry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黛玉不喜义山诗”探因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汾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30-31,共2页
文摘
《红楼梦》里有一段情节讲到林黛玉称不喜欢李商隐诗,怎样理解这一论断?历来学者少有论及。其实结合《红楼梦》写作时期的诗坛风尚及李商隐诗歌在当时的接受情况,不难看出,曹雪芹的诗歌理论和对李商隐诗歌的总体把握是受到了当时诗坛的影响。
关键词
林黛玉
李商隐
神韵
派
王士稹
性灵
派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初中原、江南和岭南诗坛的鼎足格局
17
作者
王富鹏
机构
广州大典研究中心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W110)。
文摘
清初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岭南诗坛名家辈出。如果从地域、诗风和政治文化这三个角度对这些大大小小的诗派进行整合,大致可以把清初诗坛划分成中原、江南和岭南三个不同的区域。在岭南诗坛成为主导的雄直诗风最能体现志士遗民抒写性情的诗学要求。清初江南诗坛主要有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秀水诗派。中原诗坛最有影响的是神韵诗派。因此,大体上可以说,清初诗坛实际上形成了以江左三大家和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江南诗坛、以王士禛为代表的中原诗坛和以岭南三大家为代表的岭南诗坛三足鼎立的格局。
关键词
鼎足格局
岭南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
雄直诗风
神韵
派
Keywords
tripod structure
three poets in Lingnan
three poets in Jiangzuo
strong and straight style
Verve School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象春和他的《齐音》
被引量:
1
18
作者
宋家庚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34-36,共3页
文摘
济南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是《诗经·小雅》中的《大东》,作者是西周谭国(今章丘县平陵城附近)的大夫,算来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此后济南一直是文人荟萃之地,诗人辈出。到了明代由于边贡、李攀龙等人的先后崛起,更把济南的诗歌创作推向高峰,其成就和影响在全国独领风骚。由明入清,又有王渔洋取代钱谦益而执清代诗坛的牛耳。一个城市,相继出现如此众多的诗坛领袖,文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而从前、后七子,到“神韵派”,这一发展阶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重要诗人,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齐音》的作者王象春。
关键词
王象春
神韵
派
李攀龙
诗歌传统
王渔洋
边贡
小雅
诗歌创作
后七子
学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中有画”在现代
被引量:
1
19
作者
杜胜韩
机构
滁州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60-62,共3页
文摘
“诗中有画”在现代杜胜韩自从苏轼提出“诗中有画”、“诗画一律”后,千百年来人们更加自觉地追求诗画的共同美。不过,画与画不同,历代绘画格局发展流变,画宗画派更迭林立,各有美学追求。中国绘画发展史告诉我们,晋代以后绘画逐渐摆脱古拙的局面,开始走向精致和规...
关键词
“诗中有画”
山水诗
无形画
山水画家
谢灵运
神韵
派
“写实”
环境背景
现代诗歌
白话新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龙》小议——兼与周振甫先生商榷
20
作者
孙维城
机构
不详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0-82,79,共4页
文摘
近来翻阅清人诗话,见赵执信《谈龙录》一则,颇受启发。兹抄录如下:“钱塘洪舫思(升),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并在司寇宅论诗,肪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
关键词
谈龙录
赵氏
王士
赵执信
神韵
说
一鳞一爪
文艺观点
洪升
神韵
派
王氏
优孟衣冠
周振甫
先生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珽生平、著述及其诗词创作杂考
杜松梅
《中国诗歌研究》
2019
0
原文传递
2
中国诗与中国画
钱锺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5
24
原文传递
3
朱彝尊“扬唐抑宋”说
束忱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2
原文传递
4
中国古代四大诗学流别的纵向考察
陈文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原文传递
5
神会自然与观照人生——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王小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淡淡”文章、“萧萧”书画——汪曾祺文学与书画创作的相互阐释
翟业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7
清初具有民族气节的蒲城诗人屈复
曹冷泉
《人文杂志》
198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神韵说》的渊源、背景和得失
刘立介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论性灵派与神韵派之差异
王小舒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但凭妙笔写真情——“性灵”诗派漫评
卢永璘
《文史知识》
1985
0
原文传递
11
文化背景、艺术思维与“诗画一律”论
金丹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神韵”内涵与民族文化
吴调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2
原文传递
13
《赵执信与王渔洋信札》注释
刘聿鑫
陈汝浩
《古籍研究》
2009
2
原文传递
14
言意之辨——从哲学到文学的多层面考察
郎宝如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无为有处有还无”——论《红楼梦》的“不写之写”
沈新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黛玉不喜义山诗”探因
刘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清初中原、江南和岭南诗坛的鼎足格局
王富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王象春和他的《齐音》
宋家庚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诗中有画”在现代
杜胜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谈龙》小议——兼与周振甫先生商榷
孙维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