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媒体时代“硬”新闻如何“软”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安能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22-123,共2页
全媒体时代,"人人皆媒"。在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智媒体已经成为常态,"硬"新闻拥有了"软"平台和环境。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硬"新闻"软"表达,更好地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与... 全媒体时代,"人人皆媒"。在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智媒体已经成为常态,"硬"新闻拥有了"软"平台和环境。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硬"新闻"软"表达,更好地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与价值认同。"硬"新闻"软"表达,可以将碎片信息集成化,吸收核心信息,使之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将信息传播技术化,营造真实场景,吸引读者注意力;创新产品开发思维,彰显人文情怀;推动内容策划多元化,生动讲好人民大众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新闻 “软”表达 产品思维
下载PDF
如何让时政新闻“温暖”“活亮”起来
2
作者 李秀生 《南方电视学刊》 2012年第2期78-80,共3页
与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和人情味相比,在人们的印象中,时政新闻似乎是冰冷生硬、八股味的代名词;与近年来研究民生新闻的洋洋大观相比,学界和业界对如何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探讨似乎显得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然而,特殊的国情注... 与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和人情味相比,在人们的印象中,时政新闻似乎是冰冷生硬、八股味的代名词;与近年来研究民生新闻的洋洋大观相比,学界和业界对如何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探讨似乎显得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然而,特殊的国情注定我们不能没有时政新闻,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各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更是彰显其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政报道 新闻稿件 时政新闻报道 同期声 通稿 新闻联播》 民生热点 胡小燕 新闻 电视时政新闻 广东电视台
下载PDF
让“硬”新闻变“软”——谈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贴近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浩喆 李国轩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1-72,共2页
  正文:何谓"硬"新闻?"硬"新闻是指对重大选题的新闻报道,在本文特指对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先进人物或集体的报道.这类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中的重要题材.……
关键词 贴近性 典型人物 新闻 牛玉儒 情节化 细节化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如何借助H5技术实现“硬”新闻“软”着陆——以福州广播电视台重大主题报道为例
4
作者 林真贞 《传播力研究》 2023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硬”新闻报道的冗长乏味和程式化是当前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符合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受众的认知习惯和兴趣偏好,其传播效果不佳。因此,实现“硬”新闻“软”着陆十分重要。在实践中需要将会议、政策等重大新闻内容以亲... “硬”新闻报道的冗长乏味和程式化是当前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符合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受众的认知习惯和兴趣偏好,其传播效果不佳。因此,实现“硬”新闻“软”着陆十分重要。在实践中需要将会议、政策等重大新闻内容以亲民、有趣、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以增强其可读性、可视性和互动性,才能更好地获得受众的认可,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应用H5技术可对新闻信息以图文、动画、音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优化整合,为新闻内容带来更多新颖、有趣的展现形式,从而对“硬”新闻信息进行软化处理。H5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和兼容性,能够应用于网页和移动终端与受众展开密切互动,增强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重大主题报道为例,探究全媒体时代如何借助H5技术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以期助推新闻媒体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H5技术 新闻 “软”着陆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硬”新闻如何“软”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芳 《记者观察(中)》 2022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互联网时代下,媒体发展有了变化,新闻报道的社交化以及移动化趋势发展强劲,在这种背景下内容严肃的政治经济类新闻想要进行有效的传播就必须和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特点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新闻 “软”表达
下载PDF
探索“硬”新闻“软”传播——政务题材新媒体产品生产运营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文舸 《南方传媒研究》 2018年第2期119-123,118,共6页
当前,'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兴起的新媒体百花齐放,给信息传播带来层出不穷的新形式和新路径。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多媒体和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传播特性,一方面为主流媒体新闻宣传丰富了手段和方... 当前,'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兴起的新媒体百花齐放,给信息传播带来层出不穷的新形式和新路径。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多媒体和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传播特性,一方面为主流媒体新闻宣传丰富了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培养了更加主动、参与诉求更强的受众,也对传播特别是较为宏观和专业的政府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广东省 河长制 水污染防治 财政预算报告 社会共治 连接器 点击量 信息传播 立体传播 南方日报
原文传递
让“硬”新闻实现“软”表达——金华日报打造时政要闻新媒体平台的实践与启发
7
作者 邵雪廉 《新闻战线》 2022年第11期89-91,共3页
权威可读,让“硬”新闻“软”起来;可视可听,让“硬”新闻再“破圈”;守正反哺,打造“硬”新闻运营平台。金华日报推出微信公众号“三江白话”和微信视频号“J观察”,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为突破口,强化时政要闻的新媒体表达,让... 权威可读,让“硬”新闻“软”起来;可视可听,让“硬”新闻再“破圈”;守正反哺,打造“硬”新闻运营平台。金华日报推出微信公众号“三江白话”和微信视频号“J观察”,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为突破口,强化时政要闻的新媒体表达,让“硬”新闻实现了“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政新闻 新媒体平台 新闻 “软”表达
原文传递
硬科技新闻如何破圈——以新华社安徽分社的创新探索为例
8
作者 徐海涛 陈诺 《中国记者》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但对社会大众来说,认知国际前沿的关键核心技术存在较高的专业性壁垒。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生产和传播硬科技信息,成为媒体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新华社安徽分社聚焦量子科技、聚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但对社会大众来说,认知国际前沿的关键核心技术存在较高的专业性壁垒。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生产和传播硬科技信息,成为媒体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新华社安徽分社聚焦量子科技、聚变能源等硬科技领域,从叙事、形态、建制角度探索一系列创新,通俗化深度解读+二次创作让科技报道可懂、可感、可亲,运用融媒、显微、AIGC等技术展现“内容+技术+灵感+美学”,实现影响力跨界、破圈,破解硬科技新闻报道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新闻 叙事创新 形态创新 机制创新
原文传递
“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 被引量:199
9
作者 王振华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6,共6页
本文对硬新闻语料做了“态度系统”分析 ,发现英汉“硬新闻”
关键词 新闻 评价系统 态度系统
下载PDF
新闻特写中的人情味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晓冬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3-64,66,共3页
特写是新闻写作手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并且迅速发展,不断得到完善。至今特写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新闻文体,与纯新闻报道和评论共同构成新闻的三大支柱。进入电子传媒时代以来,作为原新闻主体的纯新闻报道遭... 特写是新闻写作手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并且迅速发展,不断得到完善。至今特写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新闻文体,与纯新闻报道和评论共同构成新闻的三大支柱。进入电子传媒时代以来,作为原新闻主体的纯新闻报道遭到了强烈冲击,其及时性受到了严重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特写 新闻 新闻写作手法 新闻 时间顺序 阅读兴趣 情绪基调 时效性 新闻价值 谋篇布局
下载PDF
从即时享乐到延时享乐 网络时代的慢新闻写作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希光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4,共5页
请先耐心地读一下下面两篇新闻作品。第一篇是清华官方网站刊登的传统的硬新闻,也是我在本文中称之为的“快新闻”。第二篇是发表在我正在写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瓜达尔港48小时》中的一回.
关键词 新闻写作 网络时代 新闻作品 官方网站 瓜达尔港 文学作品 新闻
原文传递
新闻文学化:从历史到当下传播走向的审视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大勇 王秀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新闻与文学具有近缘性,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二者的发展是遵循"一体-分离-融合"这样一种走向。处于口传时代以及文字时代的早期新闻,新闻与文学是融为一体的,这时的新闻文学化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大众化报刊出现后,新闻从文学家园... 新闻与文学具有近缘性,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二者的发展是遵循"一体-分离-融合"这样一种走向。处于口传时代以及文字时代的早期新闻,新闻与文学是融为一体的,这时的新闻文学化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大众化报刊出现后,新闻从文学家园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但却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时新闻也具有文学因子;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态势下新闻又开始回归文学这个"娘家"获取竞争优势,新闻与文学重新走向融合,其文学化表征更为突出。在与文学分离和融合过程中,新闻自身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文学化 早期新闻 融合 新闻 新闻
下载PDF
中美报纸硬新闻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比较研究——以《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蝶 辛斌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共5页
在英语中,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时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通常取决于转述话语中动词的时态,这叫做相对时态。然而,在今天英语新闻语篇的转述言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绝对时态"现象,即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选择不受转述话... 在英语中,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时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通常取决于转述话语中动词的时态,这叫做相对时态。然而,在今天英语新闻语篇的转述言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绝对时态"现象,即被转述话语中的动词时态选择不受转述话语中动词时态的影响,而是取决于真实情况或说话者的转述意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本文在有限语料的基础上从认知语法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硬新闻中的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并从中美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初步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报纸 新闻 时态非连续性间接引语 认知语法
下载PDF
重大主题报道的整合传播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良荣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47,共2页
媒体需要营销,新闻是否需要营销?在软性新闻盛行的时代,硬新闻特别是以宏扬主旋律、承担宣传任务为主的重大主题报道如何赢得受众?
关键词 重大主题报道 整合传播 新闻 宣传任务 主旋律 营销 媒体 受众
原文传递
从媒介类型与惯例看中美新闻文化的异同——《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硬新闻个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慎勇 赵虹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6,共2页
随着中美媒体文化的相互渗透以及文化比较的发展与流行,对中美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是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高质量报纸,因而也就成为国内新闻界与外语学者作为对比分析的有效语料资源。
关键词 《纽约时报》 《人民日报》 中美两国 个案比较 新闻文化 新闻 异同 惯例
下载PDF
超越“倒金字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希光 《青年记者》 2003年第6期10-13,共4页
多年来,我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遭受着媒体的狂轰滥炸:视觉的、听觉的.媒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
关键词 传播学 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写作技巧 讲故事新闻 新闻
下载PDF
英语硬新闻和软新闻中的评论附加语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第7期125-127,共3页
按照事件的性质分类,新闻可分为"硬新闻"(hardnews)和"软新闻"(softnews)。评论附加语(commentadjunct)是新闻语篇中重要的词汇语法资源,体现作者对整个命题或部分命题的态度。本文采用Halliday和Matthiessen的评... 按照事件的性质分类,新闻可分为"硬新闻"(hardnews)和"软新闻"(softnews)。评论附加语(commentadjunct)是新闻语篇中重要的词汇语法资源,体现作者对整个命题或部分命题的态度。本文采用Halliday和Matthiessen的评论附加语系统,通过Kconcordance检索软件对英语硬新闻语篇和英语软新闻语篇语料库中的评论附加语进行对比分析,并试图从英语硬新闻和软新闻的情景语境角度,对检索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新闻 评论附加语
下载PDF
解读西方新闻娱乐化现象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锋 路宪民 《传媒观察》 2003年第9期30-31,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新闻界出现了新式新闻这一术语,最初采用这个术语的卡茨(JOhnKatz)说:“新式新闻是一个速配的混合物,它部分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电影,部分是流行音乐和流行艺术,它将流行文化和名人杂志紧紧混合起来,使小报式的电视...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新闻界出现了新式新闻这一术语,最初采用这个术语的卡茨(JOhnKatz)说:“新式新闻是一个速配的混合物,它部分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电影,部分是流行音乐和流行艺术,它将流行文化和名人杂志紧紧混合起来,使小报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互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新式新闻 娱乐化 新闻 新闻 大众媒介 娱乐价值 新闻理念 市场理念 新闻价值
下载PDF
企业转型改制的新闻学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良荣 孙玮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尤其在九十年代,以企业的改型转制为标志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的混合经济。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 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尤其在九十年代,以企业的改型转制为标志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的混合经济。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展最快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三资”企业、私营、个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转型 利益集团 新闻 非公有制经济 中国新闻 多种所有制经济 企事业 新闻 生产总值 基本经济制度
原文传递
新闻娱乐化现象浅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彦娜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6,共2页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尽管目前理论界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从各媒体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上还是能够略见端倪的。一般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阐述的: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者是尽力使硬新闻软化,
关键词 新闻娱乐化 娱乐化现象 新闻报道 理论界 新闻 新闻 内容 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