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5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知青”历史的重述与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从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说开去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友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1,共3页
"知青"影视作品作为当代文化热点,不时地拨动着社会的审美神经。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与"知青"历史文本的"间性","知青"历史真相的政治化书写、个人化书写以及人性化书写,都具有...
"知青"影视作品作为当代文化热点,不时地拨动着社会的审美神经。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与"知青"历史文本的"间性","知青"历史真相的政治化书写、个人化书写以及人性化书写,都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电视剧《北风那个吹》在"知青"运动40年后再次聚焦此地,成为触发当前对"重述历史"这一美学现象思考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重述
“
知青
”
运动
艺术化的历史
历史文本
文本间性
原文传递
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
被引量:
33
2
作者
陈映芳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4-188,245-246,共25页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让家庭为个人承担责任",这些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经验。本研究尝试以历史社会学路径重新解读加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会转折。论文从对参...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让家庭为个人承担责任",这些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经验。本研究尝试以历史社会学路径重新解读加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会转折。论文从对参与撬动历史转变的云南知青回城运动的案例解读入手,分析说明社会转折的发生是以当时人们普遍渴望改变生活的共同情绪和诉求行动为背景,以上上下下对共享的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动员为重要方式。论文通过对当时政府出台的以家庭为主题的政策群的分析,说明社会转折时期存在一个在上下互动中形成的家庭化运动,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社会实现转折的重要机制,但也可以看到隐含于此过程中的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转折
知青
回城
运动
政策群
家庭化
社会生活正常化
原文传递
知青运动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被引量:
8
3
作者
郑以灵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70,共6页
知青运动是 2 0世纪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政治运动。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 ,知青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青年的社会就业问题 ,它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密切相关。毛泽东认为 ,农村是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农民是吸纳性最大的劳动群体 ...
知青运动是 2 0世纪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政治运动。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 ,知青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青年的社会就业问题 ,它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密切相关。毛泽东认为 ,农村是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农民是吸纳性最大的劳动群体 ,农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通道 ,因此 ,提出面向农村的就业方针 ,并以运动的形式付诸实施。毛泽东在考虑青年就业问题时 ,基本上是从政治角度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毛泽东
社会就业
农村
农业
农民
劳动就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
11
4
作者
徐春夏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当“知青文学”这种艺术体裁在反映该重大历史事件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时 ,为了更加科学、严谨、深刻地审视分析和理论总结 ,自 1 987年张化的《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问世以来 ,国内学者在十多年的艰难探索中终于逐...
当“知青文学”这种艺术体裁在反映该重大历史事件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时 ,为了更加科学、严谨、深刻地审视分析和理论总结 ,自 1 987年张化的《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问世以来 ,国内学者在十多年的艰难探索中终于逐渐走出沉寂清冷的低迷氛围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 ,以犀利的笔锋指向某个关键问题 ,体察的角度往往超过面面俱到的纪实性著作。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已经能够超越情感的羁绊 ,以冷静的心态公证评说。近年来一系列颇有新意的理论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知青
运动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走出角色的怪圈──“知青文学”片论
被引量:
4
5
作者
丁帆
《文艺争鸣》
CSSCI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知青
文学
文化批判意识
知青
运动
知青
作家
英雄主义
价值判断体系
审美品格
刘醒龙
知青
题材
理想主义
原文传递
知青运动与文化冲撞
被引量:
4
6
作者
金一虹
《学海》
1998年第5期70-74,共5页
一、知青运动———一次悲壮然而是失败的迁移1967-1979年间,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次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远动,大约有1647万名中学生(含回乡知识青年),被卷席入这一浪潮之中。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移民浪潮。说它空...
一、知青运动———一次悲壮然而是失败的迁移1967-1979年间,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次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远动,大约有1647万名中学生(含回乡知识青年),被卷席入这一浪潮之中。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移民浪潮。说它空前,不仅仅因为是它的数量巨大,也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女
知青
家族文化
血缘家庭
知青
情结
农村
文化误解
文化冲撞
边缘人
性别分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青一代的终结 从知青文学到知青后文学
被引量:
5
7
作者
郭小东
《上海文化》
2009年第2期57-69,共13页
一知青运动终结与胜利大逃亡1.1978年12月7日——知青运动终结日,不彻底的双重评价,暧昧年代的尴尬说法。2.1979年,云南知青胜利大逃亡事件,宣告知青运动的彻底终结,知青大回城。3.国务院知青办简报第11期披露残害知青事实与案件,这是...
一知青运动终结与胜利大逃亡1.1978年12月7日——知青运动终结日,不彻底的双重评价,暧昧年代的尴尬说法。2.1979年,云南知青胜利大逃亡事件,宣告知青运动的彻底终结,知青大回城。3.国务院知青办简报第11期披露残害知青事实与案件,这是伤痕文学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知青
文学
知青
生活
知青
小说
后现代
上山下乡
运动
知识青年
王小波
知青
作家
伤痕文学
原文传递
绕不开理想情结的知青小说
被引量:
4
8
作者
贺绍俊
《南方文坛》
1998年第4期20-21,共2页
知青小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特殊产物,看来已被历史所认可。同时,知青小说也只能是一段历史,它的火爆已成为过去,它更多地留存在大学的当代文学史的讲坛上,或者夹在当代文学史的书页里。但今年又给了知青小说一个机会,这就是人们...
知青小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特殊产物,看来已被历史所认可。同时,知青小说也只能是一段历史,它的火爆已成为过去,它更多地留存在大学的当代文学史的讲坛上,或者夹在当代文学史的书页里。但今年又给了知青小说一个机会,这就是人们借知青运动30周年的由头,勾起一代人怀旧的情绪。文学何尝不同样地需要怀旧?再一次捡起知青小说,也许会发现有一些值得一说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小说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审美观念
知青
作家
当代文学史
《雪城》
刘醒龙
知青
运动
梁晓声
原文传递
幽闭语境中的知青文学——新中国知青文学史纲·序论
被引量:
3
9
作者
郭小东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7-44,共8页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 ,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 ,其社会理想之一 ,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 ,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 ,是一个幽闭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 ,呈现了一...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 ,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 ,其社会理想之一 ,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 ,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 ,是一个幽闭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 ,呈现了一种大宅院的后花园状态 ,这个花园是建立在文化废墟传统废墟之上的。毛泽东时代的终结 ,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新中国的知青文学始终没有走出毛泽东时代的精神荫庇 ,前知青时期、知青时期以及后知青时期的文学 ,都不同程度地浸淫于毛泽东思想和主义之中。毛泽东既然影响了一个时代 ,自然也就深刻地不可改变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作家 ,包括一个时代的文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幽闭语境
知青
运动
知青
文学
中国文学史
乌托邦
"五四"文学传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2
10
作者
顾承卫
祝志芬
《青年探索》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不少人将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上世纪知青运动相提并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不可混为一谈。...
不少人将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上世纪知青运动相提并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不可混为一谈。通过比较可以获得启示:应重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应在政策上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照顾和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知识青年
知青
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
5
11
作者
顾承卫
祝志芬
《湘南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24,共5页
不少人将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上世纪知青运动相提并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不可混为一谈。...
不少人将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上世纪知青运动相提并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不可混为一谈。通过比较可以获得启示:应重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应在政治上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照顾和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知识青年
知青
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青一代及知青文学的历史起源
被引量:
3
12
作者
郭小东
《上海文化》
2009年第1期51-61,共11页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是我们的青年时代。并非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拥有他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太短暂,短暂到你还没有在意它的存在,它就已经离你远去。如果你有幸生于一个风起云涌、分崩离析的大时代,你的青春梦想,...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是我们的青年时代。并非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拥有他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太短暂,短暂到你还没有在意它的存在,它就已经离你远去。如果你有幸生于一个风起云涌、分崩离析的大时代,你的青春梦想,你的生命冲动,你的人生追求,都与这个时代结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毛泽东
知青
文学
知青
生活
知识青年
红卫兵
上山下乡
青年
运动
青年知识分子
大时代
原文传递
从文化角度看“知青运动”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立仁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Z1期58-59,共2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面积展开并形成一种运动,是在1968年.毛泽东同志点明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贫下中农是否教育了知识青年,以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我们不在这里进行探讨.本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面积展开并形成一种运动,是在1968年.毛泽东同志点明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贫下中农是否教育了知识青年,以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我们不在这里进行探讨.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文化上,是知识青年改造了农村.这种改造是知识青年对农村的非主观改造,是无意识的对农村的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代表进步文化的都市文化,对相对落后的乡村文化的改造.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乡村,大数量地集中地且长期地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生活在农村,这在我国历史上不曾有过.人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知识青年以其自身的知识、存在和行为方式表现着都市文化,影响和改造着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十几年间,社会的传播媒介还仅局限于有线广播和报刊书籍.农村人对都市文化的了解和接触,仅限于个别人偶尔走马观花后的描绘和传媒的间接介绍.这些,远不及都市里来的文化群体更能直接表现都市文化.在农村,接受都市文化较早的是生长在乡村的青年人,尤其是乡村中的文化青年.一方面是青年人少保守,愿意并易于接受来自于“城市”的东西;另一方面,青年人与青年人的较多的接触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青年
知青
运动
文化角度
都市文化
上山下乡
运动
教育者
农村
进步文化
文化群体
都市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青运动性质与动机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4
14
作者
刘文杰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2期57-61,共5页
作者对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性质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动态”的认识,认为五六十年代的知青运动就是为了解决城镇人口过剩、就业压力而开展的,“文革”中的知青运动不能简单地视为一场政治运动,而应当看成是带有强烈政治化倾向的...
作者对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性质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动态”的认识,认为五六十年代的知青运动就是为了解决城镇人口过剩、就业压力而开展的,“文革”中的知青运动不能简单地视为一场政治运动,而应当看成是带有强烈政治化倾向的强制性人口迁移的非常措施,对其历史作用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山下乡
知青
运动
国史研究
性质
人口迁移
政治
运动
人口过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觉”为他带来了什么?──读李锐近作
15
作者
潘凯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自觉”为他带来了什么?──读李锐近作潘凯雄李锐曾经以系列小说《厚土──吕梁山印象》驰名文坛。这个系列自1986年陆续推出,至1989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而告一段落。《厚土》的面世为李锐带来了一连串的荣誉,不仅...
“自觉”为他带来了什么?──读李锐近作潘凯雄李锐曾经以系列小说《厚土──吕梁山印象》驰名文坛。这个系列自1986年陆续推出,至1989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而告一段落。《厚土》的面世为李锐带来了一连串的荣誉,不仅其中的《合坟》获1985──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锐
知青
运动
自觉意识
知青
小说
李氏家族
金太阳
“白马非马”
因果逻辑
文化决定论
家族成员
原文传递
知青运动 知青作家 知青文学
被引量:
1
16
作者
黄伟林
《南方文坛》
1998年第5期19-46,共2页
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知青运动尽管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但其理论指导思想则是毛泽东的新文化观念产教育观念。无论文化天文学还是教育,其核心都在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
关键词
知青
作家
知青
运动
知青
文学
理想主义者
王安忆
毛泽东
《叔叔的故事》
新写实小说
上山下乡
运动
理论指导思想
原文传递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知青运动
被引量:
2
17
作者
刘文杰
《四川统一战线》
1998年第12期18-19,共2页
1978年12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在此之前,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知青政策。在此之后,大批的知识青年返回城镇,到了1980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从某种...
1978年12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在此之前,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知青政策。在此之后,大批的知识青年返回城镇,到了1980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邓小平
知青
运动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运动
中央工作会议
中学毕业生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与乌托邦理想
被引量:
4
18
作者
邓鹏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4期101-121,共21页
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大陆的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将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对“文革”十年和知青运动进行同步考察,一些地方政府的文史(地方志)编撰人员甚至将毛泽东1968年底发表的“12.22指示”...
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大陆的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将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对“文革”十年和知青运动进行同步考察,一些地方政府的文史(地方志)编撰人员甚至将毛泽东1968年底发表的“12.22指示”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山下乡
运动
“文革”前
乌托邦理想
文化大革命
1968年
知识青年
中国大陆
知青
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恒与悲情──解读知青文学
19
作者
刘建强
《当代经理人》
1999年第S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知青
文学
悲情
知青
历史
读知
知青
情结
知青
运动
生存危机
理想主义
知青
生活
经济一体化
原文传递
黑龙江知青油画创作特质及类型浅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高丽丽
林建群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9,共5页
知青运动是史上空前绝后的社会现象,在神州大地上绵延十余年,涉及当时中国城镇半数以上的家庭,彻底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黑龙江是知青大省,在这场运动中成为知青的最典型接收安置地,除省内知青外还有大量的来自北京、天津、上...
知青运动是史上空前绝后的社会现象,在神州大地上绵延十余年,涉及当时中国城镇半数以上的家庭,彻底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黑龙江是知青大省,在这场运动中成为知青的最典型接收安置地,除省内知青外还有大量的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的知青来到黑龙江屯垦戍边,据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知青达193.69万名。这其中也有不少喜欢画画,多年后成为享誉全国的油画家和美术界的佼佼者,抒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省的油画辉煌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黑龙江省
油画创作
六七十年代
特质
社会现象
人的命运
屯垦戍边
原文传递
题名
“知青”历史的重述与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从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说开去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友军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1,共3页
文摘
"知青"影视作品作为当代文化热点,不时地拨动着社会的审美神经。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与"知青"历史文本的"间性","知青"历史真相的政治化书写、个人化书写以及人性化书写,都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电视剧《北风那个吹》在"知青"运动40年后再次聚焦此地,成为触发当前对"重述历史"这一美学现象思考的契机。
关键词
历史重述
“
知青
”
运动
艺术化的历史
历史文本
文本间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
被引量:
33
2
作者
陈映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4-188,245-246,共25页
基金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支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项目号14AZD025)
文摘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让家庭为个人承担责任",这些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经验。本研究尝试以历史社会学路径重新解读加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会转折。论文从对参与撬动历史转变的云南知青回城运动的案例解读入手,分析说明社会转折的发生是以当时人们普遍渴望改变生活的共同情绪和诉求行动为背景,以上上下下对共享的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动员为重要方式。论文通过对当时政府出台的以家庭为主题的政策群的分析,说明社会转折时期存在一个在上下互动中形成的家庭化运动,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社会实现转折的重要机制,但也可以看到隐含于此过程中的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历史转折
知青
回城
运动
政策群
家庭化
社会生活正常化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知青运动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被引量:
8
3
作者
郑以灵
机构
厦门大学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70,共6页
文摘
知青运动是 2 0世纪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政治运动。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 ,知青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青年的社会就业问题 ,它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密切相关。毛泽东认为 ,农村是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农民是吸纳性最大的劳动群体 ,农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通道 ,因此 ,提出面向农村的就业方针 ,并以运动的形式付诸实施。毛泽东在考虑青年就业问题时 ,基本上是从政治角度考虑 。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毛泽东
社会就业
农村
农业
农民
劳动就业
Keywords
The Educated Youth Movement, Mao Zedong, employment, assumptions on AFC
分类号
F249.21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K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
11
4
作者
徐春夏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114-122,共9页
文摘
当“知青文学”这种艺术体裁在反映该重大历史事件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时 ,为了更加科学、严谨、深刻地审视分析和理论总结 ,自 1 987年张化的《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问世以来 ,国内学者在十多年的艰难探索中终于逐渐走出沉寂清冷的低迷氛围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 ,以犀利的笔锋指向某个关键问题 ,体察的角度往往超过面面俱到的纪实性著作。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已经能够超越情感的羁绊 ,以冷静的心态公证评说。近年来一系列颇有新意的理论探讨 。
关键词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知青
运动
研究综述
Keywords
sent-down youth'(zhishi qingnian)
‘up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sent-down youth campaign
historical summary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走出角色的怪圈──“知青文学”片论
被引量:
4
5
作者
丁帆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知青
文学
文化批判意识
知青
运动
知青
作家
英雄主义
价值判断体系
审美品格
刘醒龙
知青
题材
理想主义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知青运动与文化冲撞
被引量:
4
6
作者
金一虹
机构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
出处
《学海》
1998年第5期70-74,共5页
文摘
一、知青运动———一次悲壮然而是失败的迁移1967-1979年间,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次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远动,大约有1647万名中学生(含回乡知识青年),被卷席入这一浪潮之中。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移民浪潮。说它空前,不仅仅因为是它的数量巨大,也不...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女
知青
家族文化
血缘家庭
知青
情结
农村
文化误解
文化冲撞
边缘人
性别分工
分类号
D432.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青一代的终结 从知青文学到知青后文学
被引量:
5
7
作者
郭小东
出处
《上海文化》
2009年第2期57-69,共13页
文摘
一知青运动终结与胜利大逃亡1.1978年12月7日——知青运动终结日,不彻底的双重评价,暧昧年代的尴尬说法。2.1979年,云南知青胜利大逃亡事件,宣告知青运动的彻底终结,知青大回城。3.国务院知青办简报第11期披露残害知青事实与案件,这是伤痕文学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知青
文学
知青
生活
知青
小说
后现代
上山下乡
运动
知识青年
王小波
知青
作家
伤痕文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绕不开理想情结的知青小说
被引量:
4
8
作者
贺绍俊
机构
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处
《南方文坛》
1998年第4期20-21,共2页
文摘
知青小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特殊产物,看来已被历史所认可。同时,知青小说也只能是一段历史,它的火爆已成为过去,它更多地留存在大学的当代文学史的讲坛上,或者夹在当代文学史的书页里。但今年又给了知青小说一个机会,这就是人们借知青运动30周年的由头,勾起一代人怀旧的情绪。文学何尝不同样地需要怀旧?再一次捡起知青小说,也许会发现有一些值得一说的话题。
关键词
知青
小说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审美观念
知青
作家
当代文学史
《雪城》
刘醒龙
知青
运动
梁晓声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幽闭语境中的知青文学——新中国知青文学史纲·序论
被引量:
3
9
作者
郭小东
机构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7-44,共8页
文摘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 ,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 ,其社会理想之一 ,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 ,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 ,是一个幽闭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 ,呈现了一种大宅院的后花园状态 ,这个花园是建立在文化废墟传统废墟之上的。毛泽东时代的终结 ,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新中国的知青文学始终没有走出毛泽东时代的精神荫庇 ,前知青时期、知青时期以及后知青时期的文学 ,都不同程度地浸淫于毛泽东思想和主义之中。毛泽东既然影响了一个时代 ,自然也就深刻地不可改变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作家 ,包括一个时代的文学 。
关键词
毛泽东
幽闭语境
知青
运动
知青
文学
中国文学史
乌托邦
"五四"文学传统
Keywords
Mao Ze_dong
the rear_garden state of literature
the circumscribed context
the compaign of sending school graduates to the countryside
school graduates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9.7 [文学—中国文学]
I20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2
10
作者
顾承卫
祝志芬
机构
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
复旦大学社科部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青年探索》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文摘
不少人将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上世纪知青运动相提并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不可混为一谈。通过比较可以获得启示:应重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应在政策上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照顾和倾斜。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知识青年
知青
运动
分类号
F325.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A841.6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
5
11
作者
顾承卫
祝志芬
机构
复旦大学社科部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24,共5页
文摘
不少人将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上世纪知青运动相提并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不可混为一谈。通过比较可以获得启示:应重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应在政治上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照顾和倾斜。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知识青年
知青
运动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er
intellectual youth
intellectual movement
分类号
G47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青一代及知青文学的历史起源
被引量:
3
12
作者
郭小东
出处
《上海文化》
2009年第1期51-61,共11页
文摘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是我们的青年时代。并非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拥有他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太短暂,短暂到你还没有在意它的存在,它就已经离你远去。如果你有幸生于一个风起云涌、分崩离析的大时代,你的青春梦想,你的生命冲动,你的人生追求,都与这个时代结缘。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毛泽东
知青
文学
知青
生活
知识青年
红卫兵
上山下乡
青年
运动
青年知识分子
大时代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文化角度看“知青运动”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立仁
出处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Z1期58-59,共2页
文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面积展开并形成一种运动,是在1968年.毛泽东同志点明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贫下中农是否教育了知识青年,以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我们不在这里进行探讨.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文化上,是知识青年改造了农村.这种改造是知识青年对农村的非主观改造,是无意识的对农村的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代表进步文化的都市文化,对相对落后的乡村文化的改造.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乡村,大数量地集中地且长期地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生活在农村,这在我国历史上不曾有过.人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知识青年以其自身的知识、存在和行为方式表现着都市文化,影响和改造着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十几年间,社会的传播媒介还仅局限于有线广播和报刊书籍.农村人对都市文化的了解和接触,仅限于个别人偶尔走马观花后的描绘和传媒的间接介绍.这些,远不及都市里来的文化群体更能直接表现都市文化.在农村,接受都市文化较早的是生长在乡村的青年人,尤其是乡村中的文化青年.一方面是青年人少保守,愿意并易于接受来自于“城市”的东西;另一方面,青年人与青年人的较多的接触机遇。
关键词
知识青年
知青
运动
文化角度
都市文化
上山下乡
运动
教育者
农村
进步文化
文化群体
都市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青运动性质与动机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4
14
作者
刘文杰
机构
成都干部教育学院院报编辑部
出处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2期57-61,共5页
文摘
作者对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性质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动态”的认识,认为五六十年代的知青运动就是为了解决城镇人口过剩、就业压力而开展的,“文革”中的知青运动不能简单地视为一场政治运动,而应当看成是带有强烈政治化倾向的强制性人口迁移的非常措施,对其历史作用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上山下乡
知青
运动
国史研究
性质
人口迁移
政治
运动
人口过剩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觉”为他带来了什么?──读李锐近作
15
作者
潘凯雄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文摘
“自觉”为他带来了什么?──读李锐近作潘凯雄李锐曾经以系列小说《厚土──吕梁山印象》驰名文坛。这个系列自1986年陆续推出,至1989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而告一段落。《厚土》的面世为李锐带来了一连串的荣誉,不仅其中的《合坟》获1985──198...
关键词
李锐
知青
运动
自觉意识
知青
小说
李氏家族
金太阳
“白马非马”
因果逻辑
文化决定论
家族成员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知青运动 知青作家 知青文学
被引量:
1
16
作者
黄伟林
机构
桂林广西师大中文系
出处
《南方文坛》
1998年第5期19-46,共2页
文摘
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知青运动尽管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但其理论指导思想则是毛泽东的新文化观念产教育观念。无论文化天文学还是教育,其核心都在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
关键词
知青
作家
知青
运动
知青
文学
理想主义者
王安忆
毛泽东
《叔叔的故事》
新写实小说
上山下乡
运动
理论指导思想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知青运动
被引量:
2
17
作者
刘文杰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1998年第12期18-19,共2页
文摘
1978年12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在此之前,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知青政策。在此之后,大批的知识青年返回城镇,到了1980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邓小平
知青
运动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运动
中央工作会议
中学毕业生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分类号
D6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与乌托邦理想
被引量:
4
18
作者
邓鹏
机构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海波因特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4期101-121,共21页
文摘
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大陆的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将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对“文革”十年和知青运动进行同步考察,一些地方政府的文史(地方志)编撰人员甚至将毛泽东1968年底发表的“12.22指示”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起点。
关键词
上山下乡
运动
“文革”前
乌托邦理想
文化大革命
1968年
知识青年
中国大陆
知青
运动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恒与悲情──解读知青文学
19
作者
刘建强
出处
《当代经理人》
1999年第S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知青
文学
悲情
知青
历史
读知
知青
情结
知青
运动
生存危机
理想主义
知青
生活
经济一体化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黑龙江知青油画创作特质及类型浅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高丽丽
林建群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9,共5页
文摘
知青运动是史上空前绝后的社会现象,在神州大地上绵延十余年,涉及当时中国城镇半数以上的家庭,彻底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黑龙江是知青大省,在这场运动中成为知青的最典型接收安置地,除省内知青外还有大量的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的知青来到黑龙江屯垦戍边,据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知青达193.69万名。这其中也有不少喜欢画画,多年后成为享誉全国的油画家和美术界的佼佼者,抒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省的油画辉煌史。
关键词
知青
运动
黑龙江省
油画创作
六七十年代
特质
社会现象
人的命运
屯垦戍边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知青”历史的重述与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从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说开去
陈友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2
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
陈映芳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3
原文传递
3
知青运动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郑以灵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
徐春夏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00
11
原文传递
5
走出角色的怪圈──“知青文学”片论
丁帆
《文艺争鸣》
CSSCI
1999
4
原文传递
6
知青运动与文化冲撞
金一虹
《学海》
199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知青一代的终结 从知青文学到知青后文学
郭小东
《上海文化》
2009
5
原文传递
8
绕不开理想情结的知青小说
贺绍俊
《南方文坛》
1998
4
原文传递
9
幽闭语境中的知青文学——新中国知青文学史纲·序论
郭小东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顾承卫
祝志芬
《青年探索》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运动的比较及启示
顾承卫
祝志芬
《湘南学院学报》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知青一代及知青文学的历史起源
郭小东
《上海文化》
2009
3
原文传递
13
从文化角度看“知青运动”
王立仁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知青运动性质与动机的历史考察
刘文杰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自觉”为他带来了什么?──读李锐近作
潘凯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原文传递
16
知青运动 知青作家 知青文学
黄伟林
《南方文坛》
1998
1
原文传递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知青运动
刘文杰
《四川统一战线》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与乌托邦理想
邓鹏
《社会科学论坛》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永恒与悲情──解读知青文学
刘建强
《当代经理人》
1999
0
原文传递
20
黑龙江知青油画创作特质及类型浅析
高丽丽
林建群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