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隐喻的两种解释 |
杨信彰
xmu.edu.cn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1
|
|
2
|
歧义的认知机制 |
项成东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7
|
|
3
|
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
贾冠杰
|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4
|
隐喻研究漫谈 |
韩庆玲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9 |
9
|
|
5
|
政治社会学:主题、取向与学科 |
景跃进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6
|
港口对区域经济推动作用研究 |
吴文一
刘丽
|
《交通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7
|
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空间建构——柳州高级中学校园设计解读 |
钱俊
|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
2008 |
4
|
|
8
|
开展应用语言学研究 努力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
桂诗春
|
《外国语》
|
1979 |
5
|
|
9
|
恩格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虚假意识论和相互作用论 |
张秀琴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语言加工的模块理论 |
缪小春
|
《应用心理学》
CSSCI
|
1992 |
4
|
|
11
|
“裂脑人”的研究及其哲学思考 |
肖静宁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5 |
4
|
|
12
|
论素质教育的哲学基础 |
刘怀俊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2
|
|
13
|
西方近代心身关系理论 |
姚大志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
1991 |
1
|
|
14
|
由能知而自知——意识研究的若干问题 |
费多益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5
|
美国银行街课程方案简介 |
刘蕊
陈友娟
李亚娟
|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6
|
“脑—精神相互作用”析 |
傅世侠
|
《哲学研究》
|
1983 |
2
|
|
17
|
二语习得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陈铖
|
《教育进展》
|
2023 |
0 |
|
18
|
意识不是物质的运动形式 |
肖明
|
《哲学动态》
|
1986 |
1
|
|
19
|
心理语言学相关理论与俄语口语教学的关系 |
刘倩
|
《林区教学》
|
2010 |
0 |
|
20
|
心理与脑关系研究述评 |
韩向明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198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