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则须疑”:李大钊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长银 《兰州学刊》 CSSCI 2019年第5期14-21,共8页
李大钊不仅是唯物史观派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还对史料考订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李大钊与顾颉刚的学术联系即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例证。从现有资料来看,李大钊与顾颉刚曾一度供职于北京大学,但二人的关系却较为疏远。然而,唯不能因此而忽视这... 李大钊不仅是唯物史观派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还对史料考订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李大钊与顾颉刚的学术联系即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例证。从现有资料来看,李大钊与顾颉刚曾一度供职于北京大学,但二人的关系却较为疏远。然而,唯不能因此而忽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顾颉刚的"疑古"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李大钊的启发。这一学术因缘的深入挖掘,不仅可以推动李大钊和顾颉刚的个案研究,更能引发学界对中国近代史学书写问题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唯物史观 顾颉刚 思想
下载PDF
古史辨“抄袭”公案新探——兼与廖名春、吴锐两位先生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长银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5,共11页
在"古史辨运动"兴起之际,钱玄同、顾颉刚的"疑古"思想是否受到了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的直接影响,是20世纪末以来困扰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廖名春指出,"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主要源于"尧舜... 在"古史辨运动"兴起之际,钱玄同、顾颉刚的"疑古"思想是否受到了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的直接影响,是20世纪末以来困扰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廖名春指出,"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主要源于"尧舜禹抹杀论"。吴锐则持反对意见,甚至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廖、吴二氏的说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钱玄同、顾颉刚在当时确曾通过一些间接文本对"尧舜禹抹杀论"有所了解,但了解不等于受其直接影响。推测此中缘由,要在钱、顾二氏并不认为"尧舜禹抹杀论"是一种"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故受其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抄袭"之说更是无从讲起。这桩学术公案或就此盏棺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辨 思想 “尧舜禹抹杀论” 学术公案
原文传递
20世纪疑古思潮回顾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京华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136-141,1,共7页
由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北京国林风图书中心联合主办的“20世纪疑古思潮回顾”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9月13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 由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北京国林风图书中心联合主办的“20世纪疑古思潮回顾”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9月13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从事历史学、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潮 顾颉刚 “走出时代” 研讨会综述 史辨派 20世纪 历史学 史辨》 思想 学派
原文传递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房德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7,共8页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房德邻一、康有为疑古思想的要点康有为的疑古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中。《新学伪经考》刊行于1891年,是康有为在他的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的协助下编纂的。这部书共1...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房德邻一、康有为疑古思想的要点康有为的疑古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中。《新学伪经考》刊行于1891年,是康有为在他的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的协助下编纂的。这部书共14章,其主要内容,梁启超概括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思想 《新学伪经考》 文经学 《孔子改制考》 史辨派 今文经学 “六经” 梁启超 文尚书》
下载PDF
刘知几疑古思想的形成及考辨儒经、古史之成就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绪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本文是作者有关《交通》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从辨伪学的角度,分析了刘知几疑古思想产生的渊源,总结了《交通》在考辨《尚书》、《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史记》、《汉书》、《东现汉纪》、《晋书》等文书所取得的成就... 本文是作者有关《交通》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从辨伪学的角度,分析了刘知几疑古思想产生的渊源,总结了《交通》在考辨《尚书》、《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史记》、《汉书》、《东现汉纪》、《晋书》等文书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了刘知几大胆的疑古精神,同时也指出了他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思想 考辨 《史通》 思想渊源 儒经 唐代 史学家
下载PDF
论钱玄同的疑古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贵福 侯云灏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70,共9页
关键词 钱玄同 思想 中国史学 辨伪 五四运动 学术史 代表人物 客观
原文传递
走进古史传说时代 被引量:1
7
作者 夷寅 《中原文物》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走进古史传说时代———读宋健同志《超越疑古走出迷茫》有感夷寅1996年5月21日的《光明日报》刊登了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的讲话提纲———《超越疑古走出迷茫》(《文物工作》、《辽海文... 走进古史传说时代———读宋健同志《超越疑古走出迷茫》有感夷寅1996年5月21日的《光明日报》刊登了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的讲话提纲———《超越疑古走出迷茫》(《文物工作》、《辽海文物学刊》等期刊予以转载),笔者读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 传说时代 史传说 史辨》 发现 史系统 断代工程 荷马史诗 文献 思想
原文传递
《老子》研究的优秀之作——读《〈老子〉文本与道儒关系演变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新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127-128,共2页
《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对中国思想史影响极大,历来不乏研究。但是由于资料与理论方法的限制,20世纪以前的研究始终没有大的突破。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老子》的研究出现了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方法的突... 《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对中国思想史影响极大,历来不乏研究。但是由于资料与理论方法的限制,20世纪以前的研究始终没有大的突破。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老子》的研究出现了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方法的突破,如古史辨学派提出的疑古思想和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研究 演变 文本 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 中国思想 二重证据法 思想
下载PDF
福泽谕吉的疑古思想
9
作者 朱喆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疑古思想是福泽谕吉(1834-1901)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泽的疑古思想源于他自身与生俱来的怀疑精神,因此充满了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福泽认为疑古思想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创造历史的人必须具有充分的怀疑精神。由于... 疑古思想是福泽谕吉(1834-1901)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泽的疑古思想源于他自身与生俱来的怀疑精神,因此充满了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福泽认为疑古思想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创造历史的人必须具有充分的怀疑精神。由于福泽深受西方批判的历史哲学影响,所以他的疑古思想中也存在着矫枉过正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泽谕吉 思想 怀精神 过头
下载PDF
论顾颉刚的疑古思想及其形成的时代因素
10
作者 唐建军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5-58,共4页
顾颉刚疑古思想以“层累说”为核心观点 ,其形成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 ,这些时代因素主要包括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和科学观念 ;进化的历史观念 ;“历史演进方法”等。
关键词 思想 “层累说” 历史进化 历史演进方法
下载PDF
胡适的学术方法与清末今古文经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峻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8-153,共6页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学术新范式的建立者,最重要的是提出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胡适的学术方法,尤其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字法,长期被视为对清代汉学正统派研究方法的直接概括,其实乃兼取清末经学今古文两派之长,与二者都有...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学术新范式的建立者,最重要的是提出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胡适的学术方法,尤其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字法,长期被视为对清代汉学正统派研究方法的直接概括,其实乃兼取清末经学今古文两派之长,与二者都有着明显的承传关系。胡适从清代汉学中撷取“小心求证”的方法论传统,又从康有为今文经学中总结出“大胆设想”的方法,用以补救清代汉学家缺少假设之弊,从而突破清末经学的门户与家法,体现了对经学今古文两派方法的综合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清代汉学 清末今文经学 学术方法 思想 归纳演绎
下载PDF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善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16-221,239,共7页
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 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思想 伪史
下载PDF
纠结在敬仰与疑古之间——元结道州论“舜”文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玉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20-22,共3页
舜帝乃中华民族的先圣哲人,其高尚的道德与仁厚的爱民思想为后世敬仰。其所葬之处——九嶷山更是成为历朝历代祭祀、朝拜的重要场所,元结所处的李唐王朝亦是如此。因九嶷山在道州辖区,作为道州刺史,他在祭奠舜帝陵时,不仅怀着崇敬之情,... 舜帝乃中华民族的先圣哲人,其高尚的道德与仁厚的爱民思想为后世敬仰。其所葬之处——九嶷山更是成为历朝历代祭祀、朝拜的重要场所,元结所处的李唐王朝亦是如此。因九嶷山在道州辖区,作为道州刺史,他在祭奠舜帝陵时,不仅怀着崇敬之情,也夹杂着现实的疑虑与忧思,表现为对舜、祭舜处于敬仰与疑古的纠结之中。元结希望朝廷不仅是仪式上重视舜,更是希望在政治行为上践行舜的思想——仁政爱民。这样,其思想与行动就处于纠结状态,表现在文字中就颇多隐微讥讽之意,其道州系列论舜文中亦如是,文中呈现颇多隐谕性艺术手法;另外,他对古来有关舜、九疑山的传说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达了诸多疑古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结 道州 隐谕性 思想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研究之意义
14
作者 徐清 《书法赏评》 2008年第6期19-21,共3页
一、概念界说与研究现状 “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即指书家、学者在20世纪一百年的书学研究中.对传统书学认知和书法观念提出的质疑和所做的考辨。“考辨”是方式方法、是证明新观点的手段;“疑古”是自觉的怀疑和批判,是考辨的... 一、概念界说与研究现状 “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即指书家、学者在20世纪一百年的书学研究中.对传统书学认知和书法观念提出的质疑和所做的考辨。“考辨”是方式方法、是证明新观点的手段;“疑古”是自觉的怀疑和批判,是考辨的原动力,它在思想观念层面指导着书家、学者对考辨对象的选取和对考辨方法的运用。换言之,“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研究所要关注的,不是20世纪书学领域的所有考辨内容,而是其中受疑古思想牵引,对传统书学认知和观念。尤其是对经典性、权威性、广为人知的历史结论进行疑辨的那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研究 思想 考辨 中国 概念界说 书法观念 思想观念 历史结论
原文传递
刘知几的疑古思想与辨伪实践
15
作者 张小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
作为史学家,刘知几从强调史料真实的角度出发,要求撰史者一定要善于考辨文献,并以大无畏的勇气,对包括儒家经典在内的几乎所有史籍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批判,辨伪方法多样,开有唐一代疑古辨伪之风。
关键词 刘知几 思想 辨伪内容 方法
下载PDF
简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的“历史观”
16
作者 吴根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4,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历史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典籍的特殊视野,实际上是清代中叶章学诚"六经皆史"命题的现代表达。在此视野下他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扩大研究的范...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历史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典籍的特殊视野,实际上是清代中叶章学诚"六经皆史"命题的现代表达。在此视野下他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扩大研究的范围、注意系统的整理以及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其"系统整理"包括"索引式的整理"、结账式的整理与专史式的整理三种方法。二是在"中国文化史"的大历史视野下提出了古典知识分类研究的新知识谱系: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思想学术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制度史等。三是"疑古"思想及其对历史材料进行审查的五种方法:考察"史事"、"文字"、"文体"与"思想",寻找"旁证"。胡适的"历史观"对于现代科学的历史学的出现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历史的眼光 整理国故 思想 史材料审查法
下载PDF
胡适疑古思想再探讨——兼论20世纪30年代的胡、顾关系
17
作者 王学进 《近代史学刊》 2020年第1期182-196,290,共16页
疑古辨伪是胡适学术思想的重要特征。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中称,胡适曾于1929年对他说其不疑古而要信古。受顾颉刚的历史叙述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胡适在1929年之后疑古思想发生转变,将此视为胡适与顾颉刚及古史辨派分道... 疑古辨伪是胡适学术思想的重要特征。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中称,胡适曾于1929年对他说其不疑古而要信古。受顾颉刚的历史叙述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胡适在1929年之后疑古思想发生转变,将此视为胡适与顾颉刚及古史辨派分道扬镳的肇端。二者疏离固为事实,然别有隐情,学术观点的差异并不表明胡适疑古思想发生了变化。从胡适在30年代前后的学术研究情况尤其是禅宗史研究来看,其疑古思想一以贯之,甚至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思想 顾颉刚 禅宗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