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嫣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儒家的礼教观念即“法律的儒家化”。中国妇女的地位,尤其是在法律上的地位,决不能简单地、笼统地以“男尊女卑”的公式化的概念来理解。“男尊女卑”的确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大格局和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儒家的礼教观念即“法律的儒家化”。中国妇女的地位,尤其是在法律上的地位,决不能简单地、笼统地以“男尊女卑”的公式化的概念来理解。“男尊女卑”的确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大格局和基本原则,但要真正了解中国妇女的社会与法律上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把握儒家“孝”的文化逻辑以及“长幼有序”的礼教观。在刑法的构成原理中,“孝”与“长幼有序”的“例外条规”冲淡甚至排除了“男尊女卑”原则的适用。因此,中国社会和法律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名之为“母权”的现象,而妇女的地位就不能一概以“卑下”视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的儒家化 男尊女卑 孝悌 长幼有序 母权
原文传递
斯佳丽:“飘”不走的梦和人——对《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35
2
作者 邓玉芬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乱世佳人》里塑造的一位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光辉形象,她敢于反叛传统,冲出“男尊女卑”传统偏见的藩篱,敢于走出家庭,投身于“男权”世界,为争取女性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奋斗。同时,她在爱情生活中...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乱世佳人》里塑造的一位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光辉形象,她敢于反叛传统,冲出“男尊女卑”传统偏见的藩篱,敢于走出家庭,投身于“男权”世界,为争取女性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奋斗。同时,她在爱情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彷徨和迷惘。她所奋斗过的足迹其意义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世佳人》 女性主义解读 斯佳丽 男尊女卑 玛格丽特 反叛传统 爱情生活 米切尔 奋斗 形象 男权
下载PDF
成语和俗语性别差异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19
3
作者 钱进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性别差异,存在大量对妇女歧视的词语,汉语也不例外,在汉语成语、俗语中,存在着性别差异,表现出大男子主义(malechauvinism)的性别观,反映了带有汉民族观念标识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作者简介]钱进(1964-),江苏...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性别差异,存在大量对妇女歧视的词语,汉语也不例外,在汉语成语、俗语中,存在着性别差异,表现出大男子主义(malechauvinism)的性别观,反映了带有汉民族观念标识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作者简介]钱进(1964-),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副教授,从事语言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 性别歧视 文化 汉语成语 俗语 男尊女卑
下载PDF
律令制下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显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0-34,共5页
 受传统的封建"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十分低下。在政治方面,她们没有参加国家科举考试的权利和参与对国家管理的权利,甚至连最基本的接受国家学校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在经济方面,除寡妻妾外,她们没有土地的...  受传统的封建"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十分低下。在政治方面,她们没有参加国家科举考试的权利和参与对国家管理的权利,甚至连最基本的接受国家学校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在经济方面,除寡妻妾外,她们没有土地的分配权,不是国家均田制上受田的民事法律主体,在家庭财产继承方面,其继承权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婚姻方面,她们不但没有自主决定婚姻的权利,甚至连离婚的自由也没有;在人身权方面,其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低下,每当遇到天灾人祸时,妇女这一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便首当其冲地遭到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 男尊女卑 人身权 财产继承权
下载PDF
男尊女卑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化路径 被引量:14
5
作者 谷忠玉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男尊女卑观在中国古代社会绵延千年,它对中国古代女子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从哲理化、法律化、社会习俗化的角度分析了男尊女卑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化过程。
关键词 中国 男尊女卑 强化
下载PDF
阴阳和合——论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角色及其社会地位的特殊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汪兵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6期56-60,共5页
妇女社会地位的普遍日趋低下可以说是近代以前人类历史的大趋势,但由于各民族文化不同,各个民族或国家妇女的社会性别的角色及社会地位自然也不尽相同。中国独特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化进程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国家截然... 妇女社会地位的普遍日趋低下可以说是近代以前人类历史的大趋势,但由于各民族文化不同,各个民族或国家妇女的社会性别的角色及社会地位自然也不尽相同。中国独特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化进程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角色及其社会地位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在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中,她们不但始终是家族经济的重点支撑,就连她们的道德规范、行为举止也都成了关乎家国存亡之大事。因而她们的实际社会作用与社会地位,要比名义上和伦理上的重要得多。总之,中国妇女既有受压迫的一面,还有作为“主中馈”的“内助”,与男子阴阳和合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同构 血缘群体私有制 父家长集权 男尊女卑 长尊幼卑 阴阳和合
下载PDF
谚语视野里的性别歧视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桂红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从地位、婚嫁、言行、才智、品德、特征及其它等七个方面来分析汉英谚语中共同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 汉谚 英谚 性别歧视 男尊女卑
下载PDF
英汉性别歧视语与文化渊源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晓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87-93,共7页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物质外壳,而人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英汉性别歧视语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要消除语言中的歧视现象,必须首先根除社会上封建意识的遗毒。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男尊女卑 性别歧视语 追根溯源
下载PDF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禁忌 被引量:9
9
作者 金少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作者以女性禁忌的具体实例为依据分析了具有负面价值的女性禁忌的文化意义,指出其实质是社会性别论在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折射与再现,其象征着男性的尊贵与女性的卑贱,是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现实中的反映,并对女性禁忌与妇女的发展... 作者以女性禁忌的具体实例为依据分析了具有负面价值的女性禁忌的文化意义,指出其实质是社会性别论在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折射与再现,其象征着男性的尊贵与女性的卑贱,是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现实中的反映,并对女性禁忌与妇女的发展以及如何改革女性禁忌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禁忌 社会性别 男尊女卑 妇女 发展
下载PDF
明代的妇女教育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伟忠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4年第3期72-75,共4页
中国古代的妇女教育最早的形式叫“妇学”,语出《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各帅其属以时御叙于王所。”九嫔与九御都是王宫女官名。德、言、容、工是妇学的重要内容,在... 中国古代的妇女教育最早的形式叫“妇学”,语出《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各帅其属以时御叙于王所。”九嫔与九御都是王宫女官名。德、言、容、工是妇学的重要内容,在东汉班昭的《女诫·妇行第四》中有具体的规范,而且班昭将妇学的教化内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她总结了先秦以来儒家经典中有关男女两性关系的伦理思想,使“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思想成为妇学的整体教化精神。这种精神经过女教圣人班昭及后继者的阐发,贯穿在整个中国古代父系社会文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诫》 妇女教育 《列女传》 家族文化 中国古代女性 伦理思想 男尊女卑 封建专制 父系社会 古代妇女
原文传递
论唐代妇女生活的悖反现象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蓉岚 《台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9-82,共4页
唐代的女性向来被认为是封建时代比较幸运的一群,她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她们毕竟没有超脱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因而又在法律、伦理上受到种种歧视和压制。这种悖反现象和两面性,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唐代妇女自主抗争的表现。
关键词 唐代妇女 多姿多彩 男尊女卑 悖反
下载PDF
说唐代“惧内”之风 被引量:5
12
作者 牛志平 《史学月刊》 1988年第2期40-43,共4页
惧内,俗称怕妇,在男女平等的当今时代,人们以此为谑语,并不以为然。殊不知在男尊女卑的夫权社会也存在惧内现象。尤其是在唐代,惧内之风忒盛,几乎成为上层社会男子中流行的通病。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唐代 隋唐 上层社会 男尊女卑 男女平等 男子 夫权社会 社会背景 太平广记
下载PDF
日本女性文学源头发微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春英 《日本学论坛》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奈良朝始,日本文学萌动,至平安时代,日本文学已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就中日本女性作家成就卓著。本文从历史层面之源头、文化层面之源头、社会习俗层面之源头及汉唐文化冲击之源头等方面,揭示构成日本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及其蓬勃发展的要因。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源头 层面 男尊女卑
下载PDF
关于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地位的思考——以梅县客家妇女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房学嘉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53,共8页
关于中国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传统的观点是:在以男性为核心男尊女卑传统社会中,妇女是不能登堂入室的。作者近来在粤东梅县进行民俗考察时,从民间收集到大量有关产权变更、书简或婚书等古文书,细读这批文书,审视女性的社会地位,可... 关于中国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传统的观点是:在以男性为核心男尊女卑传统社会中,妇女是不能登堂入室的。作者近来在粤东梅县进行民俗考察时,从民间收集到大量有关产权变更、书简或婚书等古文书,细读这批文书,审视女性的社会地位,可以看出,梅县妇女在传统宗族社会中具有不俗的尊长地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当与地方生态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尊女卑 客家 传统社会 文书 产权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传统女性地位之我见——浅析道教对妇女的尊崇思想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杰 《引进与咨询》 2004年第2期16-17,共2页
中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源于儒家礼教中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教条 ,而道教却提出“尊阴阳 ,等男女”的宝贵思想 ,对妇女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 :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 ,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 ,道教的修炼成仙理论... 中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源于儒家礼教中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教条 ,而道教却提出“尊阴阳 ,等男女”的宝贵思想 ,对妇女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 :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 ,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 ,道教的修炼成仙理论及道教戒律对妇女的保护 ,为妇女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实际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妇女 道教 女性意识 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 社会地位
下载PDF
论《诗经》中“男尊女卑”的女性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向叶平 《池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6期58-61,共4页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女性视角加以考察,它非常显著地体现了周代“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周代男权文化秩序的影响下,《诗经》中“男尊女卑”女性观具体表现为一夫多妻、丈夫可任意弃妻、包办婚姻等内涵。
关键词 《诗经》 女性观 男尊女卑 女性视角 男权文化 诗歌总集 具体表现 秩序 包办婚姻 丈夫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婚礼仪式闹剧式程序的实质、功能及产生原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周辉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2-26,共5页
少数民族传统婚礼仪式过程中充满着许多闹剧式程序 ,这些闹剧式程序或是象征性地 ,或是真  实地体现了男女两性间的矛盾和斗争。本文从对少数民族传统婚礼仪式中的闹剧式程序的分析入手 ,剖析了这  些闹剧式程序的实质。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婚礼仪式 闹剧式程序 实质 功能 产生原因 男尊女卑 宗族权力
下载PDF
汉语称谓与男尊女卑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晓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7-109,共3页
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汉民族的显著特点,有长幼尊卑和男女伦理两种。旧时女性处于依附衬托的地位,男女不平等关系在汉语称谓上也有所反映,其根本原因是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封建时代虽已结束,但语言的反展是一个缓慢... 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汉民族的显著特点,有长幼尊卑和男女伦理两种。旧时女性处于依附衬托的地位,男女不平等关系在汉语称谓上也有所反映,其根本原因是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封建时代虽已结束,但语言的反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分析汉语称谓中体现的男尊女卑现象,有助于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尊女卑 汉语称谓 不平等 平等
下载PDF
从甲骨文、铜器铭文看商周时期女性的地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曦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商周是华夏制度文明确立的关键时期,正是这两个王朝的更迭完成了由父系制的高级阶段向父权制时代的过渡,因此,商周是考察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变迁的一个重要时期。卜辞、铭文等文献中的一些资料证明,在父系制处于高级阶段的殷商时代,女性... 商周是华夏制度文明确立的关键时期,正是这两个王朝的更迭完成了由父系制的高级阶段向父权制时代的过渡,因此,商周是考察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变迁的一个重要时期。卜辞、铭文等文献中的一些资料证明,在父系制处于高级阶段的殷商时代,女性仍然有着比较高的地位;到了西周,随着以周礼为标志的父权制时代的到来,妇女地位一落千丈,为后世巩固和强化男尊女卑的性别等级制度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铭文 女性地位 男尊女卑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纳妾制”并存原因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尚绪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78,共3页
中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制”是其基本原则之一,在很多朝代的法律中都给以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夫一妻制”原则却没有严格践行,实际上“一夫一妻制与纳妾制”并存却是中国古代社会婚姻制度的常态。原始社会婚... 中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制”是其基本原则之一,在很多朝代的法律中都给以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夫一妻制”原则却没有严格践行,实际上“一夫一妻制与纳妾制”并存却是中国古代社会婚姻制度的常态。原始社会婚姻遗风、古代婚姻功能观、男尊女卑观念、最高统治者身范作用等因素对这种现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夫一妻制 纳妾制度 男尊女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