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申请—考核”博士招生改革制度优化路径探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亮 陈恩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5,共7页
针对近年来部分高校试行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存在对考生资格规定不合理,对博导资格要求过高,申请条件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考核制度和内容不够科学,相关机制不健全以及"新瓶装旧酒"等问题,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其... 针对近年来部分高校试行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存在对考生资格规定不合理,对博导资格要求过高,申请条件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考核制度和内容不够科学,相关机制不健全以及"新瓶装旧酒"等问题,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其改革的宏观指导,社会各界要为其提供诚信和法治支持环境,各培养单位要认真领会改革精神,采取科学的举措来完善整个制度、运行机制和内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博士生 招生改革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政策现状、主要问题与完善路径--基于144所高校“申请-考核”制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周文辉 付鸿飞 贺随波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2-88,共7页
选取我国144所高校1330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政策文本,研究发现同名异形是我国高校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政策现状;申请资格的制度性歧视现象较为普遍;选拔标尺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但考核标准模糊不... 选取我国144所高校1330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政策文本,研究发现同名异形是我国高校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政策现状;申请资格的制度性歧视现象较为普遍;选拔标尺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但考核标准模糊不清;导师和招生委员会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程度低,申诉和复议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对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进行反思:警惕"马太效应",维护教育机会起点公平;谨防"权力寻租",完善配套监督机制;预防社会信任危机,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 申请-考核 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扩散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文辉 贺随波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8,85,共8页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在我国1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扩散历程包含三个阶段:缓慢扩散期(2007—2012年)、快速扩散期(2013—2015年)、稳步扩散期(2016—2018年)。整体而言,该政策的扩散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吸纳推...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在我国1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扩散历程包含三个阶段:缓慢扩散期(2007—2012年)、快速扩散期(2013—2015年)、稳步扩散期(2016—2018年)。整体而言,该政策的扩散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吸纳推广路径;不同高校往往基于不同的机制实施这一政策,具体包括模仿、强制、规范和竞争机制;该政策在扩散过程中发生了再创新,即不同高校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表现出多样性;各个高校在实施这一政策时受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影响,具体包括学术逻辑、市场逻辑、行政逻辑和学科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 申请-考核 “双一流”建设高校 政策扩散 扩散路径 度逻辑
原文传递
公平正义诉求下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探微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试行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当下,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制度中的价值取向与程序正义。基于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内容拷问,...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试行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当下,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制度中的价值取向与程序正义。基于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内容拷问,以公平正义的视角审视其出现的利益纠葛,从完善制度的准入制标准、合理规约导师招生权、拓宽招考监督与申诉路径及创建多元利益主体的正义程序四个方面来跨越与突破现实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 公平正义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下的行为选择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18
5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1 位作者 张佳乐 吴小林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4,共7页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即建立相应的边界机制、监督机制与过程机制以优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升"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博士生招生 行为选择 度安排
原文传递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价值诉求及现实选择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迪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53-57,共5页
始于2007年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理应彰显发挥导师自主选拔学生的积极作用、优化招考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价值诉求。但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 始于2007年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理应彰显发挥导师自主选拔学生的积极作用、优化招考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价值诉求。但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不够完整、考核程序趋于功利化等问题。要使博士招生"申请—考核"政策有效实施,必须完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准入条件,合理约束导师的自主招生权,搭建博士招考的申诉与监督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 政策价值 公平正义
下载PDF
竞争异化:精英淘汰机制中的隐形不平等——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公平性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汪栅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6,共6页
学术精英的选拔关乎国家发展的前途,博士招生中的“申请—考核”制作为重要的精英选拔制度,其公平性是学术精英阶层是否合理产生的关键。博士研究生资源属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其“高价值”和“稀缺性”的特点只能让少数人获得进入该阶层... 学术精英的选拔关乎国家发展的前途,博士招生中的“申请—考核”制作为重要的精英选拔制度,其公平性是学术精英阶层是否合理产生的关键。博士研究生资源属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其“高价值”和“稀缺性”的特点只能让少数人获得进入该阶层的机会,这也就导致阶层之间在争夺优质资源时产生竞争的异化。“申请—考核”制的出现让院校、导师的招生自主权扩大,其所产生的权力私化、权钱交易的利益链也极易破坏掉赞助性升迁与竞争性升迁之间的平衡。这种破坏性的结果会体现在资质与资本的互动博弈中,“利益相关者”能够用资格限定的权力打造“出身鄙视链”进而维护优势利益主体通过资本置换带来的最大化利益。基于此种因素考量,博士“申请—考核”制必须建立起适当的机会补偿措施,调整权利正义与价值正义的关系,考虑“绩能主义”的价值,才能从利益主体的交织中维持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博士招生 学术精英 阶层流动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的几点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朝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与传统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相比,"申请–考核"制有利于明确选拔标准、优化选拔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转变,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切忌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应加深思考和认识,通过完... 与传统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相比,"申请–考核"制有利于明确选拔标准、优化选拔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转变,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切忌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应加深思考和认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发挥其制度优势。结合武汉大学2010年以来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的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 考试招生
下载PDF
“申请-考核”制考什么:学术型博士生核心能力的建构与诠释——基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招生文本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娟 杨冬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56,共8页
"申请-考核"制已发展为我国高校博士生招生的主流通用制度,明确"入口端"的博士生核心能力是选拔高质量博士生候选人的基础和关键。以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2021年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政策文本为分... "申请-考核"制已发展为我国高校博士生招生的主流通用制度,明确"入口端"的博士生核心能力是选拔高质量博士生候选人的基础和关键。以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2021年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利用Nvivo 11采用扎根理论建构了学术型博士生的核心能力框架。结论表明:整体上,学术型博士生的核心能力框架包含3个维度、5种核心素养以及29个基本要求。其中,专深和通用知识是基础,政治态度与学术志趣是导向,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是核心。这对未来学术型博士生招生的启示有:第一,指标化的研究能力并非评价的唯一与绝对标准,学术型博士生招生应注重学术志趣、品格和潜力等软实力考核;第二,合作研究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内驱力,应重视博士生的合作能力考核;第三,跨学科人才培养是趋势,应加强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申请-考核 学术型博士生 核心能力 学术创新人才
原文传递
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成效评价--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雅霜 王雅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5,共7页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出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申请-考核”制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申请-考核”制所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毕业院校上并不占优势,但他们却有着...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出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申请-考核”制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申请-考核”制所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毕业院校上并不占优势,但他们却有着更高的学术志向;“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的科研产出高于其他招生方式博士研究生,且这种差异在理工科博士研究生群体中更显著。建议高校继续推行“申请-考核”制改革,弱化对申请者院校背景的考察;关注学科差异,探索多样化的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科研产出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倾向值匹配法
下载PDF
生源背景、博士生培养与科研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小满 罗英姿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1,共6页
针对部分一流高校在博士生"申请-考核"制中对考生生源背景进行限制的情况,选取3所一流大学608名已毕业5年的博士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模型构建与计算发现:博士生生源背景虽会对博士生科研绩效造成影响,但影响程度非常小;博士生... 针对部分一流高校在博士生"申请-考核"制中对考生生源背景进行限制的情况,选取3所一流大学608名已毕业5年的博士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模型构建与计算发现:博士生生源背景虽会对博士生科研绩效造成影响,但影响程度非常小;博士生培养是博士生科研绩效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在博士生培养中,导师科研指导与课程因素是影响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关键。建议高校在今后博士生招生中,取消生源背景的限制,公平、公正地选拔博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生源路径 博士生培养 科研绩效
下载PDF
中美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文鹤 王亚栋 何艺玲 《北京教育(高教)》 2018年第5期88-92,共5页
基于中国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改革现状,对比中美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报名条件、报名材料和选拔过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申请-考核"制存在的问题,试图为完善该招生制度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申请-考核 美国博士招生
原文传递
有效益的公平: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状况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汶军 夏豪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2,共6页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对中国传统的博士普通招考制度的变革。在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中,该制度表现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申请-考核"制实践中,各高校在维护招考公平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综合素...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对中国传统的博士普通招考制度的变革。在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中,该制度表现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申请-考核"制实践中,各高校在维护招考公平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力图招收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并优的博士生,提高"申请-考核"制招生的效益,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平衡。招生只是博士生培养的初始环节,各高校应以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确保招生过程有效益的公平前提下深化培养制度变革,注重发挥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关键性作用,切实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招生 申请-考核 效益 公平
下载PDF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典型模式、特征与启示——以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祥辉 王洪才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9,共8页
"申请—考核"制是国际通行的博士生选拔方式。研究基于案例法和"主体—程序—原则"分析框架,以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典型案例,探讨德、美、日三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特征以资借鉴。三... "申请—考核"制是国际通行的博士生选拔方式。研究基于案例法和"主体—程序—原则"分析框架,以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典型案例,探讨德、美、日三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特征以资借鉴。三国在招生中均秉承效率优先原则,德国受教授治校的影响,导师在招生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学徒制模式;美国在研究生院制度框架下,更为注重招生程序的规范性,表现为结构化模式;日本则糅合德美两国特点,大学院在招生程序上发挥规范作用,导师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招生结果,表现为混合型模式。中国现行的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虽然从形式上类似于日本,但是,由于导师招生自主权行使尚缺乏自律精神和严格程序规约,衍生出诸多权力滥用乱象,进而影响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未来,需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重点突出程序规范性,将导师权力行使框定在合理范围内,建构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 学徒模式 结构化模式 混合型模式
下载PDF
灵活性与可靠性的统一:美国博士生招生经验——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金丹 顾建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2,共6页
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研究案例,发现美国高校在博士生招生的具体操作上十分灵活多样,并通过构建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和分流机制使招生单位在主观上想保证招生质量,在客观上能保证招生质量,从而达到博士生招生的灵活... 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研究案例,发现美国高校在博士生招生的具体操作上十分灵活多样,并通过构建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和分流机制使招生单位在主观上想保证招生质量,在客观上能保证招生质量,从而达到博士生招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相统一。我国高校完善“申请—考核”制应从灵活性和可靠性上做双重努力,应权力下放,责任到位;完善招生流程;完善培养过程中的分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 申请考核 美国
下载PDF
“申请-考核”制实践及其效果的混合研究:基于某高水平大学博导的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二榕 张熙 刘天子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68,共7页
在"申请-考核"制迅速扩散于国内高校的背景下,作为人才选拔基本单位的系科如何实施该制度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且改革成效仍有争议。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一所典型高校博士生导师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不同学科的"申请-考核&qu... 在"申请-考核"制迅速扩散于国内高校的背景下,作为人才选拔基本单位的系科如何实施该制度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且改革成效仍有争议。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一所典型高校博士生导师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不同学科的"申请-考核"招生实践及其异同,分析不同招生实践下的改革效果。研究发现,由于学科知识认识论和共识度等学科文化的不同,各学科在笔试、面试和导师安排等环节的具体实践存在差异;在取消笔试、将导师个体权力与导师组权力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博导对"申请-考核"制的效果评价更高。据此建议,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应维护集体共治,尊重学科文化,平衡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学科文化 有效性 公平性 评价
原文传递
谁从“申请-考核”制中受益?——基于家庭资本与能力因素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刘潇璘 王祉静 潘仁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1,共9页
博士生招生作为博士生培养的入口环节对高质量博士生培养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申请-考核”制历经多轮改革和本土化实践已经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精英人才选拔方式。在迅速扩散、稳步发展之余,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公平性与有效... 博士生招生作为博士生培养的入口环节对高质量博士生培养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申请-考核”制历经多轮改革和本土化实践已经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精英人才选拔方式。在迅速扩散、稳步发展之余,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公平性与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但也饱受质疑。利用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数据分析“申请-考核”制下的受益群体及内在动因。研究发现,城镇生源学生从“申请-考核”制中获益,但是其获益原因并非人情社会背后隐性的家庭资本作用于“申请-考核”制中的“寻租空间”引发的非公平性竞争所致,而是凭借更为优秀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从中获益。研究证实了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兼具公平性和有效性双重属性,回应了当前社会各界对“申请-考核”制的质疑,并通过异质性分析,细化了“申请-考核”制的适用性与对象性,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公平性 有效性 家庭资本 能力因素
下载PDF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铁军 杨帆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9期56-57,共2页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率先全面实施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申请—考核"制,逐步构建了招生全流程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高效、科学、公平治理体系和综合考核、侧重志趣的人才选拔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率先全面实施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申请—考核"制,逐步构建了招生全流程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高效、科学、公平治理体系和综合考核、侧重志趣的人才选拔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选拔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 "申请-考核" 人才选拔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下信息化新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铁军 杨帆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年第21期28-31,共4页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率先全面实施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申请-考核”制。随着申请人数逐年增多,生源背景多元化、管理者层级复杂化、人才选拔公平性需求的迫切化、科学性的数字化等多方面挑战对研究生招生信息化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率先全面实施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申请-考核”制。随着申请人数逐年增多,生源背景多元化、管理者层级复杂化、人才选拔公平性需求的迫切化、科学性的数字化等多方面挑战对研究生招生信息化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构建数据精准、集成度更高、功能更齐全、灵活而稳定、安全而用户体验良好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化系统成为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招生 信息化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中利益关涉主体间价值冲突调和路径探析--以兰州大学的实践为例
20
作者 于成 杜党军 莫青 《高教论坛》 2024年第6期106-111,共6页
“申请-考核”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一项重要招生制度。针对当前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中利益关涉主体间价值冲突亟待调和的现实任务,兰州大学在明晰制度实施中主要关涉主体间价值取向及价值冲突具体表现的前提下,从制度的... “申请-考核”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一项重要招生制度。针对当前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中利益关涉主体间价值冲突亟待调和的现实任务,兰州大学在明晰制度实施中主要关涉主体间价值取向及价值冲突具体表现的前提下,从制度的前提假设、实施核心、执行效率、发展模式等角度,厘清了制度改革推行中应重点把握的四个核心辩证关系,建立了全统筹全覆盖的管理模式、全过程动态闭环运转模式、丰富监督保障体系等三大核心改革实践路径,不断提高该招生制度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 价值冲突 实践路径 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