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温除大热”理论发微与临证体会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万年 文艺 +1 位作者 郑昕 樊冬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5-1476,共2页
"甘温除大热"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彰于李东垣,是中医学认识、治疗热病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之一。故分析"甘温除热"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进一步剖析元气与阴火的内在联系,提出元气亏虚是内伤发热之关... "甘温除大热"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彰于李东垣,是中医学认识、治疗热病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之一。故分析"甘温除热"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进一步剖析元气与阴火的内在联系,提出元气亏虚是内伤发热之关键,而阴火是一种内生的病理性虚火,其产生根源在于元气亏虚,并认为阴火为"元气之贼"。最后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甘温除热理论的临床本义,总结并指出临床运用甘温除热法应抓住发热病机,在配伍用药上强调"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对于阴虚发热及实热证则当忌用,"甘温除热"法为治疗发热提供了分析思路,具有理论和临床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大热 元气 阴火 临证应用
下载PDF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特点与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毛德西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12,27,共4页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东垣师承张元素 ,对其“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的观点颇为推崇。在尊重实践 ,反复验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论点 ,并立“甘温除大热”大法。其创制的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东垣师承张元素 ,对其“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的观点颇为推崇。在尊重实践 ,反复验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论点 ,并立“甘温除大热”大法。其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胃升阳泻阴火汤等为补益脾胃、升举阳气、甘温除热治法开拓出一条新路 ,成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脾胃学说 甘温大热 补土派
下载PDF
也论“甘温除大热”及补中益气汤之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54-1055,共2页
"甘温除大热"之论,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导师刘景源教授认为,其实气虚发热的机制并不复杂,它是因为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所致,也可以说是阴阳失调的表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明确指出了治疗劳损气虚之证,应... "甘温除大热"之论,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导师刘景源教授认为,其实气虚发热的机制并不复杂,它是因为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所致,也可以说是阴阳失调的表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明确指出了治疗劳损气虚之证,应当用温补之品。东垣依《内经》制补中益气汤一方,用温补脾胃之品以补气升阳而除热。补中益气汤由温补脾胃的药物组成,通过补气升阳而除热。方中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中气,黄芪、柴胡、升麻升举清阳,使气充而内敛,则不浮越于外,虚热自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甘温大热 《脾胃论》
下载PDF
甘温除大热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鼎祺 赵树珍 +7 位作者 朱炳林 徐斌 黄海龙 胡臻 王武兴 王心好 万友生 江育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4-10,共7页
甘温除大热的问题是老题重提,笔者认为重新加以讨论,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讨论一下“大热”。从现代医学看,大热是属于发高烧(即高热),而高热的原因很多,其治疗法则也各异。
关键词 甘温大热 高热 甘温药物
下载PDF
“甘温除大热法”刍议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福民 黄玉梅 杨晓慧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6,共2页
甘温除大热法,为元气虚发热而设,其理论渊源,始于《内经》而彰于东垣,如《内经》提出了“虚则补之”,“劳者温之”等治则,对内伤发热,明确提出了“温能除大热”;李东垣认为脾胃受损乃内伤发热之关键,阴火之生,根源在元气之不... 甘温除大热法,为元气虚发热而设,其理论渊源,始于《内经》而彰于东垣,如《内经》提出了“虚则补之”,“劳者温之”等治则,对内伤发热,明确提出了“温能除大热”;李东垣认为脾胃受损乃内伤发热之关键,阴火之生,根源在元气之不足,因此创制了补中益气汤等调补脾胃之方治疗内伤发热。后世薛己发展了东垣学术思想,提出阴虚补脾的方法。近代医家拓宽了该法的运用,使甘温除大热法不局限于气虚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大热 内伤发热 阴火 元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甘温除大热”理论运用补中益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卡氏肺孢子菌肺炎伴发热1例
6
作者 廖海棠 周玉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引起的严重机会性感染,临床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临床上易漏诊、误治。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多表现为咳嗽、发热,发热症状持续且难以控制。临床常采用抗病原体治疗...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引起的严重机会性感染,临床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临床上易漏诊、误治。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多表现为咳嗽、发热,发热症状持续且难以控制。临床常采用抗病原体治疗、控制肺部炎症和提高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案。对于PCP伴发热患者的临床中医诊疗思路报告较少,现浅谈徐健众教授基于“甘温除大热”理念运用补中益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PCP伴发热1例患者的临证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发热 甘温大热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基于“甘温除大热”理论的当归补血汤组方特点探析
7
作者 周晟 年自强 +1 位作者 邵千枫 陈澈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在内伤发热方面有独到见解,并创立了当归补血汤。本文结合了李东垣在“阴火论”中的论述及“甘温除大热”理论对当归补血汤进行剖析,以探其遣方初衷,此外本文还浅析了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药对作为拓展,或可...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在内伤发热方面有独到见解,并创立了当归补血汤。本文结合了李东垣在“阴火论”中的论述及“甘温除大热”理论对当归补血汤进行剖析,以探其遣方初衷,此外本文还浅析了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药对作为拓展,或可为当归补血汤的临床应用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甘温大热 当归补血汤 李东垣 药对
下载PDF
张文灿主任医师甘温除大热治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连澍 张秀玲 李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张文灿 甘温大热 中医药疗法 高热性疾病
下载PDF
衡先培教授采用辛温除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难治性高热临床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晓红 王永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4-507,共4页
发热是临床常见病症,却有不少患者因现代医学难以找到病因而治疗困难;有部分患者即使病因明确,但治疗效果却不理想;此外还有一部分持续高热或者反复发热的患者,经常规治疗体温不降者,在临床上称为“难治性高热”。糖尿病患者由于具有特... 发热是临床常见病症,却有不少患者因现代医学难以找到病因而治疗困难;有部分患者即使病因明确,但治疗效果却不理想;此外还有一部分持续高热或者反复发热的患者,经常规治疗体温不降者,在临床上称为“难治性高热”。糖尿病患者由于具有特殊的体质和条件,其发热的病情就更为复杂,更易出现难治性高热。中医学将发热主要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温病、伤寒的发病过程中外感发热可见,内伤发热多为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自先贤李东垣提出“甘温除大热”[1]之法,在治疗低烧发热、无体温升高的自觉发热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 甘温大热 临床常见病症 不明原因 李东垣 辛温 衡先培
原文传递
从汽车轮胎波状热引发爆胎看中医甘温除大热法之神奇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四清 《家庭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39-41,共3页
学车偶然解疑惑 甘温除大热是中医用来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治疗方法之一,虽然我在跟国医大师周仲瑛(下称周老)学习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神奇案例,自己也用此方法治疗过几个病人,但内心仍然存在疑虑,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甘温大热 汽车轮胎 汽车驾驶 周仲瑛 甘温 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和解少阳 舌苔薄黄腻
下载PDF
甘温除大热治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群 吴昌林 谢士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6期1003-1004,共2页
1病例资料 1.1泻后发热万某,男性,64岁,农民。主因"解水样便7d,伴发热2d"于2009年12月1日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患者解稀水样便,每日10次左右,并有全身乏力、纳呆、自汗出。刻诊:T39.1℃,神清,精神萎靡,气短声低,舌淡边有齿印,脉濡... 1病例资料 1.1泻后发热万某,男性,64岁,农民。主因"解水样便7d,伴发热2d"于2009年12月1日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患者解稀水样便,每日10次左右,并有全身乏力、纳呆、自汗出。刻诊:T39.1℃,神清,精神萎靡,气短声低,舌淡边有齿印,脉濡。血常规示:WBC1.1×109/L,N78%,L22%。大便常规示W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大热 发热 治疗 体会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治疗五官科疾病举隅 被引量:1
12
作者 修显红 《中医药通报》 2005年第5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五官科疾病 验案 治疗 举隅 甘温大热 《脾胃论》 五官科病症 《内经》 金元时期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低热之管见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延春 孙延斌 邱桐?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后低热 中医药疗法 甘温大热
下载PDF
阴火及甘温除大热与免疫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同锡 《陕西中医函授》 1994年第6期8-9,共2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李东坦《脾胃论》中关于阴火的病理机制与现代免疫低下的关系,以及甘温除大热治疗阴火的理论根据。
关键词 中医学 阴火 甘温大热 免疫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浅析甘温除大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晓娟 王稳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甘温除大热法为金元四大家补土派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温能除热'而创立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治疗内伤发热证,数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1]。现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探讨对甘温除大热的... 甘温除大热法为金元四大家补土派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温能除热'而创立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治疗内伤发热证,数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1]。现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探讨对甘温除大热的认识。1病因病机甘温除大热的病因多是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倦过度,以致脾胃中气不足。对于其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主要有三种共识:(1)脾胃气虚,导致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大热 李东垣 临证经验
下载PDF
论李杲的“甘温除大热”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协慧 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11-12,共2页
浅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创立的"脾胃学说",得出"脾胃为元气之本"。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探讨了"内伤热中证"的发病机理。制定了益气升阳的治疗大法,强调"内伤脾胃为主,唯益... 浅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创立的"脾胃学说",得出"脾胃为元气之本"。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探讨了"内伤热中证"的发病机理。制定了益气升阳的治疗大法,强调"内伤脾胃为主,唯益脾胃之药为切",创制了从脾胃入手辨治内伤病的名方。同时论述了"甘温除大热"之法的应用注意,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这里的"大热"就是甘寒以泻其火的"火",也就是李杲提出的"阴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气 内伤热中证 阴火 甘温大热
下载PDF
浅谈“气虚发热”
17
作者 谢树胜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90-92,共3页
“气虚发热”是中医特有的发热概念,“气虚发热”首见《内经》“阳气者烦劳则张”,《素问、生气通天论》“甘温除大热”。后代医家张仲景根据》内经》所论述及治则,制定了《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以甘温药物为主的代表成方,用以治... “气虚发热”是中医特有的发热概念,“气虚发热”首见《内经》“阳气者烦劳则张”,《素问、生气通天论》“甘温除大热”。后代医家张仲景根据》内经》所论述及治则,制定了《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以甘温药物为主的代表成方,用以治疗虚劳里急寒热,手足烦热等症状,这就是“甘温除大热”治疗原则的早期应用,并对其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发热 甘温大热 手足烦热 黄芪建中汤 生气通天论 里急 小建中汤 阴火 相火 虚劳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减在眼科临床应用
18
作者 高辉 刘怀栋 《现代中医药(北京)》 2008年第4期29-31,共3页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有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目前临床常以党参作为人参代用品。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为治脾胃气虚和气虚下陷而设,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刘怀栋主任医师在多年...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有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目前临床常以党参作为人参代用品。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为治脾胃气虚和气虚下陷而设,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刘怀栋主任医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取其配伍之妙和调补中焦阳气的功能,应用该方治疗眼科多种疑难疾病,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加减 临床应用 眼科 《脾胃论》 甘温大热 升阳举陷 气虚下陷 脾胃气虚
原文传递
朱良春应用甘温除大热临床经验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26)
19
作者 邱志济 朱建平 马璇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0-71,共2页
朱良春老师应用甘温除大热法亦有独到之处 ,今选其别阴阳、分虚实、师李氏甘温除大热之法而不用补中益气汤之方之治验 2则并浅析体会 ,以论证中医内伤热病学说涉及到临床各科的事实。以期引起学者注意运用中医的甘温除大热法则 ,治疗现... 朱良春老师应用甘温除大热法亦有独到之处 ,今选其别阴阳、分虚实、师李氏甘温除大热之法而不用补中益气汤之方之治验 2则并浅析体会 ,以论证中医内伤热病学说涉及到临床各科的事实。以期引起学者注意运用中医的甘温除大热法则 ,治疗现代医学所不能解决的内伤发热诸证 ,如所谓功能性发热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热 ,血液病发热 (如白血病、败血病 ) ,中毒性心肌炎 ,各种结核病、癌肿发热 ,肝胆病发热 ,泌尿系以及手术后发热 ,产后发热或所谓原因不明发热及发热待查等 ,并用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大热 六君子汤 理冲汤 朱良春
下载PDF
徐大椿《杂病源》主要学术思想剖析
20
作者 沈思钰 张永文 +2 位作者 董晓蕾 赵凌杰 蔡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5,共2页
清.徐大椿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知识,著成《杂病源》十一篇,从有关杂病病源的认识、病机的分析、辨证的关键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本文在简介该书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其关于命门、寒热真假及甘温除大热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徐大椿 《杂病源》 命门 寒热真假 甘温大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