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来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共17页
论文提出 ,在经历了明中期以来的在“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 ,儒学思想家大都走向了“气质之性”(条理之性 )的人性一元论。元明的这种人性论虽然多非自然人性论 ,仍然主张存理遏欲 ,但这种人性论往往不再坚持性善论 ... 论文提出 ,在经历了明中期以来的在“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 ,儒学思想家大都走向了“气质之性”(条理之性 )的人性一元论。元明的这种人性论虽然多非自然人性论 ,仍然主张存理遏欲 ,但这种人性论往往不再坚持性善论 ,使得孟子的性善论在儒学中的地位受到挑战 ,从而形成了儒学发展及其经典诠释的新课题。而造成和推动这种转向的原因 ,与其说反映了明代市民社会的兴起 ,倒不如说是元明以来思想家们的“哲学”的知性探究本身的内在逻辑发生了决定的作用。有鉴于此 ,作者强调了哲学史诠释在古代思想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理学 人性 性善 儒学 理气
原文传递
宋明理学从二元论到一元论的转变——以理气论、人性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海波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42,共8页
宋明理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一种从程朱理学二元论到明代理学一元论的转变倾向。其最突出的表现有两点:一是理气论方面,由程朱的理气二元论到明代理学的理气一元论的转变;二是人性论方面,由程朱的天命之性(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的二元论到... 宋明理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一种从程朱理学二元论到明代理学一元论的转变倾向。其最突出的表现有两点:一是理气论方面,由程朱的理气二元论到明代理学的理气一元论的转变;二是人性论方面,由程朱的天命之性(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的二元论到明代理学性气合一的一元人性论的转变。这些转变显示出中晚明以后理学现实主义倾向的逐渐加强,并最终演化为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 人性 二元 一元
原文传递
形质与体用:对朱子理气哲学研究之省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彬 曹夕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7-34,共18页
近年来,港台新儒家心性论研究逐渐式微,港台学者开始逐渐重视东亚儒学思想中的反理学思潮即“气学”思想。但事实上,宋代儒学创立伊始,关于“气”“气禀”“气质”“气质之性”的讨论就占有半壁江山的地位。通过考察冯友兰、钱穆、牟宗... 近年来,港台新儒家心性论研究逐渐式微,港台学者开始逐渐重视东亚儒学思想中的反理学思潮即“气学”思想。但事实上,宋代儒学创立伊始,关于“气”“气禀”“气质”“气质之性”的讨论就占有半壁江山的地位。通过考察冯友兰、钱穆、牟宗三、张东荪、唐君毅、陈来、杨儒宾、杨立华等学者对宋明理学尤其是朱子理气哲学的研究,可知理解朱子的理气关系尤其是其气论,不能停留在形质论的层面,而应该深入到体用论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理气 形质 体用 冯友兰 牟宗三
下载PDF
罗钦顺理气心性论之我见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代湘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125,共3页
一些现代的研究者说罗钦顺在理气观上完全站在朱子的反面,笔者难以苟同。罗钦顺与朱子同属理气辩证统一论者,但两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朱子主张理气辩证统一而偏重理,罗钦顺主张理气辩证统一而偏重气。在心性论上,罗钦顺也是辩证统一论者... 一些现代的研究者说罗钦顺在理气观上完全站在朱子的反面,笔者难以苟同。罗钦顺与朱子同属理气辩证统一论者,但两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朱子主张理气辩证统一而偏重理,罗钦顺主张理气辩证统一而偏重气。在心性论上,罗钦顺也是辩证统一论者,但有模棱两可之处。刘宗周、黄宗羲等人虽然看到了罗氏在心性论上的理论尴尬,但他们对罗氏的批评并没有切中肯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理气 心性
下载PDF
民国时期对朱熹理气论的不同解读 被引量:5
5
作者 乐爱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8,共5页
民国时期,朱熹理气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持续深入的发展过程。有众多的学者作了解读,发表了不少有份量的相关著述,提出了有深度的学术观点。先是多数学者认为朱熹主理气为二物且不相分的理气二元论,接着,冯友兰把朱熹理气论解读为理气不... 民国时期,朱熹理气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持续深入的发展过程。有众多的学者作了解读,发表了不少有份量的相关著述,提出了有深度的学术观点。先是多数学者认为朱熹主理气为二物且不相分的理气二元论,接着,冯友兰把朱熹理气论解读为理气不相分基础上的"逻辑在先",后来又有学者作进一步的解读,或是提出反对意见,同时,还有学者认为朱熹主张理一元论。这些解读,应当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参照,并且很有可能给今天的研究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朱熹 理气 解读
下载PDF
论朱熹先天象数学与理气论之融通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克宾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7,共7页
发端于邵雍的先天象数学较之汉易象数学在问题意识上转进一层,以追求形上之易道为理论旨趣。承此旨趣,朱熹认为先天象数学的两个横图以太极生两仪的"一每生二"为原则,表面上反映的是伏羲如何画卦的问题,而其实质蕴含的则是太... 发端于邵雍的先天象数学较之汉易象数学在问题意识上转进一层,以追求形上之易道为理论旨趣。承此旨趣,朱熹认为先天象数学的两个横图以太极生两仪的"一每生二"为原则,表面上反映的是伏羲如何画卦的问题,而其实质蕴含的则是太极与阴阳动静一体、生化无穷的哲思。在朱熹看来,先天诸图呈现了太极阴阳的本然之妙,是易道之根本,故可以统摄周敦颐的《太极图》。由此,作为伏羲易学的先天象数学也成为朱熹道统说的本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先天学 理气 太极 阴阳
原文传递
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成中英 杨柱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程氏兄弟建构了关于道和理的本体哲学,这个本体哲学包括理气论、心性论及涵养学说。比较而言,程颢更多的是持态度取向和宏观之道,程颐则倾向于系统取向和微观之理。
关键词 本体哲学 程颢 程颐 生生之道 “道” “理” “性” 理气 心性 涵养学说
下载PDF
性理学与丹道的会通--权克中《周易参同契注解》中的理气问题
8
作者 刘敏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
作为栗谷一派的性理学者,权克中著有《周易参同契注解》一书,以理气论来会通丹道。权氏颇能贯彻栗谷的理气之妙,故而强调理气一而二、二而一,而且“动时理在气中”,“静时气在理中”,理气混融而成丹。“理在气中”是乘气之理,“气在理... 作为栗谷一派的性理学者,权克中著有《周易参同契注解》一书,以理气论来会通丹道。权氏颇能贯彻栗谷的理气之妙,故而强调理气一而二、二而一,而且“动时理在气中”,“静时气在理中”,理气混融而成丹。“理在气中”是乘气之理,“气在理中”则是本源之理,这一本源之理是先天太极,内蕴先天之气。“气在理中”脱胎于丹道,可以为性命双修的圆顿教张本,但在性理学中无法成立;“理在气中”则给出一种或性或命的渐教互修法门。性理学中的理气论是形上、形下截得上下分明的,而丹道中一气通贯先天后天的理论架构是“即存有即活动”的,二者对本体的论述方式不同,故权氏以理气论来会通性理学与丹道并不是很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之气 丹道 周易参同契 性理学 理气 述方式 气中 架构
原文传递
论张载气学研究的三种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宗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38,共10页
张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思想重视气的概念,可以说是为探究天道性命贯通别开生面。不过,其气学自创说以来也争议不断。迄今为止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诠释进路:唯物主义的唯气论,理气论以及超越主义的唯气论。超越主义的唯气论应... 张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思想重视气的概念,可以说是为探究天道性命贯通别开生面。不过,其气学自创说以来也争议不断。迄今为止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诠释进路:唯物主义的唯气论,理气论以及超越主义的唯气论。超越主义的唯气论应是对张载气学最相应体贴的解读,由此可见张载气学在本体宇宙论、道德性命及德性工夫三方面均有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气学 唯物主义的唯气 理气 超越主义的唯气
原文传递
道兼理气:朱子学理气论的经典诠释背景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昊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76,共10页
经典诠释为朱子学理气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方面,朱子以理(太极)为“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强调理气、道器的二分;另一方面,朱子据此前提又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能蕴含的“阴阳之气即道”之义作出协调性解释,主张理... 经典诠释为朱子学理气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方面,朱子以理(太极)为“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强调理气、道器的二分;另一方面,朱子据此前提又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能蕴含的“阴阳之气即道”之义作出协调性解释,主张理气或道器(气)既有区别又相互不离,构成有分别而不相离的整体。理气的一元和二元,一物和二物是兼容的而不是对立的。尽管朱子未明确将“理在气先”贯彻至“道在物先”,但是本原上的先后问题与一元二元的问题分属两个层面,至少在朱子看来,他的理气论体系已经容纳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和“一阴一阳之谓道”两个命题之间的紧张。基于这两个命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也为后世接续、反思、解构朱子学理气论提供了经典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 形而上者谓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理气一元 理气二元
原文传递
论黄宗羲的两个哲学命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名瑛 《船山学刊》 2002年第2期67-70,131,共5页
关键词 黄宗羲 哲学命题 本体 理气 心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下载PDF
读《朱熹哲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荣捷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36-138,共3页
此书是陈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教授指导之下完成的博士论文,经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精心审查而印行出版。全书分四大部分,即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与朱陆之辩。我认为,如是水平之高的博士论文,中国外国不多见也。
关键词 格物致知 朱熹 朱子 博士 心统性情 理气先后 哲学研究 心性 张岱年 理气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朱熹哲学研究中的日本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乐爱国 陈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50,共8页
民国时期的朱熹哲学研究既是当时学者的学术探讨,同时也包括了对于日本朱熹哲学研究的引入和创新;日本的影响构成了民国时期朱熹哲学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日本的影响,不仅在于一些重要学术著作的译介,而且还表现为对于朱熹哲学的论述框... 民国时期的朱熹哲学研究既是当时学者的学术探讨,同时也包括了对于日本朱熹哲学研究的引入和创新;日本的影响构成了民国时期朱熹哲学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日本的影响,不仅在于一些重要学术著作的译介,而且还表现为对于朱熹哲学的论述框架以及所引述研究资料乃至基本学术观点的大致相似。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最初在日本朱熹哲学研究影响下而形成的从理气论出发的对于朱熹哲学的论述框架,一直沿用至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当今对于这样的论述框架本身做出更为深入的反思,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朱熹哲学 日本影响 理气
下载PDF
试析“理气论”在刘宗周思想中的地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兵 袁建辉 《船山学刊》 2000年第4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理气 刘宗周 蕺山先生 明代
全文增补中
简论朝鲜两种性理学说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远和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8-106,共9页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导源于中国并广泛传播于东方各国的性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归根到底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并给予时代以巨大的影响。它那高度发达的理论思维,凝聚着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无限智慧。时至今日,历史即将跨入...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导源于中国并广泛传播于东方各国的性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归根到底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并给予时代以巨大的影响。它那高度发达的理论思维,凝聚着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无限智慧。时至今日,历史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理学 朝鲜朱子学 理气二分 四端七情 退溪学 栗谷 心性 理气 本体 本然
原文传递
朱子理气论研究的比较哲学视野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来 《船山学刊》 2022年第2期1-12,共12页
以希腊哲学为主,围绕柏拉图理型论及分有、分离、动静问题和亚里士多德论形式、质料、动力因、不动的动者的思想,对照朱子哲学中的类似讨论,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可以扩大比较的视野,加深诠释的深度。当然,这种比较的观照并非认定被比较... 以希腊哲学为主,围绕柏拉图理型论及分有、分离、动静问题和亚里士多德论形式、质料、动力因、不动的动者的思想,对照朱子哲学中的类似讨论,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可以扩大比较的视野,加深诠释的深度。当然,这种比较的观照并非认定被比较的双方完全相同或一致。其实,朱子哲学理气论的思想,很早就被置于比较哲学的视野来加以观照,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运用希腊哲学对朱子哲学进行比较论析,已为学者普遍接受。20世纪以来,通过比较哲学的对照,加深对中国哲学意义的理解,扩展这些讨论的哲学意义,求得哲学史认识上的启发,已经是中国哲学界普遍接受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哲学 理气 希腊哲学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论朱熹在理气论上的创造和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淑新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本文集中地论述了朱熹在理气论上的创造和贡献,这就是:他是正式提出和全面系统讨论与解决理气关系问题的第一人;他比前人更清楚、更明白地论证了理与气的区别;他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发挥了前人的“理在气先”和“理一分殊”的命题,... 本文集中地论述了朱熹在理气论上的创造和贡献,这就是:他是正式提出和全面系统讨论与解决理气关系问题的第一人;他比前人更清楚、更明白地论证了理与气的区别;他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发挥了前人的“理在气先”和“理一分殊”的命题,深刻地揭示了“理”的涵义和“理”的多层次性,着力地考察了“理”的“分殊”的一面,把“理一”看成是能动的、生生不已的、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触及到一般和个别、本质和现象的关系问题;他提出的“阴阳者造化之本”的气本论思想,充满了辩证法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 朱熹 气本 个别 理一分殊 能动 逻辑分析方法 创造 关系问题 命题
下载PDF
清初理学与宋明理学的差异
18
作者 林国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清初理学与宋明理学相比已具有多方面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理气论上,清代理学更强调理气无先后, 把气提升到与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心性论上,认为气质是人性的重要来源,要求从气质上观性而不是像程朱理学那样从天理上观性;格致论上,强调格... 清初理学与宋明理学相比已具有多方面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理气论上,清代理学更强调理气无先后, 把气提升到与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心性论上,认为气质是人性的重要来源,要求从气质上观性而不是像程朱理学那样从天理上观性;格致论上,强调格“事”、“物”之理,将儒家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建立在“事理”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理学 宋明理学 理气 心性 格致
下载PDF
朱子之理的“活动”问题——兼论朱子格物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光磊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8,共9页
朱子之性理被牟宗三判为"即存有不活动",虽然历代学者之研究有支持此论点者,但此说既在义理上不能自圆其说,亦在文献上缺乏可靠的证据。朱子之性理实为"即存有即活动",不过此"活动"义是性理先天地给予气... 朱子之性理被牟宗三判为"即存有不活动",虽然历代学者之研究有支持此论点者,但此说既在义理上不能自圆其说,亦在文献上缺乏可靠的证据。朱子之性理实为"即存有即活动",不过此"活动"义是性理先天地给予气心以是非的指示,而非具有先天的动力推进义。气心需要在事事物物与纷纷扰扰的念头中通过工夫实践来贞定住"未尝息"的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在道德实践上做好后天的动力推进。所以朱子之格物工夫,并非传统所论的"心外求理",而是将通过气心降衷之性理的是非之知落实到事事物物之中,在事事物物中辨别是非对错分殊之理,并由之开物成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存有即活动 即存有不活动 理气 心性 格物
原文传递
再辩“四端七情”理气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君平 《东疆学刊》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李退溪在总体上继承朱子理论的同时,以“理气”论“四端七情”,提出了“四端七情理气互发说”,把“四端七情”问题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在终极意义上着重论证了四端与七情的差异,其思想本旨在于对“理”的透彻理解和充分的实践。退溪对... 李退溪在总体上继承朱子理论的同时,以“理气”论“四端七情”,提出了“四端七情理气互发说”,把“四端七情”问题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在终极意义上着重论证了四端与七情的差异,其思想本旨在于对“理”的透彻理解和充分的实践。退溪对“理”的穷究,是为了要凸显人道德的主体性,希望通过道德主体的自觉操持,实现万物存有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端七情 理气 理气互发 四端 道德主体 李退溪 “理” 本体 朱子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