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致疫病的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策略 被引量:18
1
作者 邓凯文 刘文龙 +6 位作者 樊启猛 潘雪 周逸群 李海英 贺鹏 贺玉婷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34,共7页
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特点,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疫病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源流、特点,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其解决对策。中医疫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对戾气致病... 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特点,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疫病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源流、特点,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其解决对策。中医疫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对戾气致病的生物超分子化学的科学认识史,由“非时之气”到戾气的病因探求,由六经辨证论治发展到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逐渐接近现代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理论体系,均具有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戾气),人体与中药置于自然界生物演化的历程中,三者都是自然界中处于特定进化阶段的生物超分子体,均受到逐级生物超分子的“分子社会”按“印迹模板”管控;彼此进化、突变、适应、制约的规律一直未变。通过对隐藏在中医药疫病防治理法方药的超分子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其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既可阐明中医药疫病防治的科学原理,研制出组分中药,加速疫情控制,还可带动中医药经络脏腑与证候物质基础、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等原创性关键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疫病理论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 中医药现代化 超分子 理论 印迹模板
原文传递
中药炭药的临床应用及止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贺玉婷 樊启猛 +5 位作者 石继连 李海英 潘雪 肖美风 周逸群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1-208,共8页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此外,还可止泻、抗溃疡,但炭药尤以止血之效见长。根据制炭后的性味改变,炭药止血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则本身不作止血用,制炭后用于止血;二则本身作止血用,制炭后药物性...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此外,还可止泻、抗溃疡,但炭药尤以止血之效见长。根据制炭后的性味改变,炭药止血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则本身不作止血用,制炭后用于止血;二则本身作止血用,制炭后药物性能改变或止血之力增强。笔者对常用止血炭药的历史沿革及其炮制机制、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炮制后活性物质保存或含量升高与炭药发挥止血作用密切相关,中药炭药止血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包括影响凝血系统与血小板功能等。同时,笔者结合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提出炭药止血作用机制的超分子研究策略,以期为揭示炭药止血的科学内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炭药 出血 止血 炮制 超分子“理论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超分子“气析”理论构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印迹性新评价体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海英 贺琪珺 +8 位作者 邓凯文 李文姣 潘雪 陈定芳 王敏存 周燕子 肖美凤 周逸群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771-4778,共8页
安全、有效、可控是药品的3大属性,建立适宜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中药质量可控的基本条件,攸关中药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备受中医药领域关注。中药所产生的整体疗效是按中医药理论依法遣药组方... 安全、有效、可控是药品的3大属性,建立适宜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中药质量可控的基本条件,攸关中药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备受中医药领域关注。中药所产生的整体疗效是按中医药理论依法遣药组方对证治疗的结果,因此,要构建适宜中药作用特征的质量评价体系就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去解决"中药有效成分群构成比与药效变化不对等"的科学难题。从中药与人体在自然界生物演化的角度考虑,二者都是生物超分子体,中医药理论本质上是对人体与自然界"分子社会"交流管控规律的揭示,药材的生长、炮制、配伍组方和制剂制备而形成的中药成分群的构成比与药效动态变化规律受控于生物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印迹作用普遍规律,宜建立以反映"印迹模板"特征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印迹性为指标的质量评价方法。系统梳理单成分化学药和多成分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提出建立以Q-Marker为核心的"个体测定,群体分析,印迹表征"的中药新型质量评价体系,解决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评价 中医药“理论 超分子 印迹性 印迹模板 中药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超分子“气析”理论定量整合与验证中药成分及靶点群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海英 潘雪 +5 位作者 王敏存 周燕子 陈定芳 吴月峰 周逸群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07-213,共7页
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索中药及其复方作用机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中药及复方通过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而产生综合药效,阐明其作用机制的核心就要解决成分与靶点网络拓扑的“静态”关联和“动态”整合验证的关键... 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索中药及其复方作用机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中药及复方通过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而产生综合药效,阐明其作用机制的核心就要解决成分与靶点网络拓扑的“静态”关联和“动态”整合验证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前,阐明中药及其复方作用机制的有效方法是通过网络药理学静态关联体外成分与靶点的拓扑网络,尽管也有对成分-靶点的验证研究,但多借鉴“单成分-单靶点”研究思路,建立一种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定量整合和整体验证方法较为迫切。根据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中药与人体微观作用机制实际上是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靶点群这2个超分子主客体基于“印迹模板”的“气析”作用,宏观上表现出药性与药效。基于此,笔者提出以超分子“气析”理论为指导,结合超分子化学、网络动力学、定量药理学等方法定量整合并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的以“印迹模板”为核心的成分与靶点群,寻找最优质量标志物,极大降低中药及其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实验验证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靶点群 网络药理学 超分子“理论 “印迹模板” 超分子化学 网络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中药谱动学与谱效动力学关联性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解决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贺琪 肖美凤 +4 位作者 贺鹏 李文姣 李海英 邓凯文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61-4068,共8页
安全、有效和可控是药品基本属性,量-时-效关系的阐明为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长期制约中药复方作用模式的解析和药物创制。单成分的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呈相关性,可用PK的量-时关系代替PD的效... 安全、有效和可控是药品基本属性,量-时-效关系的阐明为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长期制约中药复方作用模式的解析和药物创制。单成分的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呈相关性,可用PK的量-时关系代替PD的效-时关系,而中药复方谱动学(polypharmacokinetics,PPK)参数能否代替谱效动力学(polypharmacodynamics,PPD)参数成为研究的难点。通过生物超分子体按“印迹模板”产生“气析”药效和量-时-效定量函数怎样实现可积分的视角,分析中药PPK与PPD研究方法的不足,探讨中药多成分与单成分在量-时-效关系研究方法学上的差异,阐明PK/PD模型仅适用单成分量-时-效关系表达,而中药的PPK/PPD模型必须单独创立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中药PPK与PPD关联的成分簇按“印迹模板”整合简化和对不可积分项用幂级数展开积分的关键问题解决对策,为中药复杂体系解析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量-时-效关系 谱动学 谱效动力学 定量药理学 超分子“理论 印迹模板 关键科学问题
原文传递
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智能”属性阐释及其与人工智能联合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海英 邓凯文 +6 位作者 潘雪 陈定芳 吴月峰 王敏存 周燕子 杨岩涛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7-233,共7页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使数据的获取、储存与处理更方便,为加快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尚未与中医药理论实现有机融合。笔者在前期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分析中医药超分子&qu...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使数据的获取、储存与处理更方便,为加快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尚未与中医药理论实现有机融合。笔者在前期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分析中医药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的生物"智能"属性,以期为中药药物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人体与中药都是自然界生物演化成的巨复超分子体,按"印迹模板"逐级管控"社会分子",形成经络脏腑,相互作用产生中医药原创性理论,其中"印迹模板"的自识别、自组装、自组织和自复制体现"智能"作用属性:人体通过"印迹模板"自识别和感传中药成分,以"印迹模板"的形式贮存记忆信息库于经络脏腑之中,再通过"印迹模板"的比对与分析以指导"分子社会"间的自组装、自组织和自复制,合成生物机器,产生生物功能,修复或壮大生物超分子体,呈现最基本的"智能"属性。这提示中医药的理、法、方、药理论是生物"智能"作用的"弱"体现形式,而人体的大脑功能是生物"智能"作用的"强"体现形式。由于超分子"印迹模板"智能作用贯穿自然界始终,这说明能表征人体大脑强"智能"体现形式的人工智能也将能融于自然界各个环节,提示药物创新模式的"智能"功能化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超分子“理论 中药 印迹模板 人工智能 大数据时代
原文传递
基于外泌体的精准信使靶向性和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中医药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定芳 吴月峰 +7 位作者 李海英 邓凯文 孟蕾 王韧 肖美凤 周逸群 潘雪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8-206,共9页
外泌体是由生物体内各种细胞主动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膜性囊泡,似纳米粒,具有信使靶向性,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可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外泌体由各细胞分泌,膜内含核酸、蛋白质、脂质及小分子代谢物质等,亲本... 外泌体是由生物体内各种细胞主动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膜性囊泡,似纳米粒,具有信使靶向性,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可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外泌体由各细胞分泌,膜内含核酸、蛋白质、脂质及小分子代谢物质等,亲本能精准协调各细胞间的功能,浓缩传递亲本细胞的功能信息,是体现细胞功能的简洁形式;同时荷载了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模板”,若对其包裹的基因-蛋白质-脂质-小分子间的“印迹模板”运载规律进行研究,可建立起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和策略,揭示机体经络脏腑功能。笔者首先对外泌体的现状,包括发现、分泌、特点、功能、归属、摄取、研究方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阐述其精准信使靶向性的运载工具天然属性,体现出了经络脏腑微观物质的运行规律;其次,探讨其作为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模板”重要载体,融合中医药超分子化学研究方法提出中医药经络脏腑与归经的微观物质基础、中药复方配伍、中药靶向制剂靶向性的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中医药理论 印迹模板 超分子“理论 靶向性 靶向制剂 方剂配伍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配伍的整体定量药理学表征体系建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贺琪珺 王敏存 +4 位作者 陈定芳 肖美凤 黄胜 邓凯文 贺福元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6-37,共2页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整体定量药理学表征体系,诠释君、臣、佐、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丹膝颗粒抗缺血脑血脑中风为例,根据生物流量平衡建立成分与靶点的网络动力学,获得平衡常数拓扑矩阵,运用因子转旋分析其作用层次、组合、...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整体定量药理学表征体系,诠释君、臣、佐、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丹膝颗粒抗缺血脑血脑中风为例,根据生物流量平衡建立成分与靶点的网络动力学,获得平衡常数拓扑矩阵,运用因子转旋分析其作用层次、组合、强度与方向,定量回答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结果建立了任意多节点的网络动力学方程组,可通过一次给药曲线下的面积AUC、多次给药一个周期曲线下的面积AUC及连续给药时的稳态浓度Css获得其作用平衡常数,构成变化速度的平衡数矩阵,经因子转旋分析可获得总分差解析,解析成分簇与靶点簇作用的君、臣、佐、使层次;经旋转后的成分簇与靶点簇矩阵可解析其君、臣、佐、使层次组合关系;经成分簇与靶点簇的流量速度的绝对值大小、正负号排序可解析其作用强度、方向,三者结合可从整体定量药理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科学原理。丹膝颗粒中20个成分与20个靶点的配伍作用是:原方中君臣药材中的原儿茶酸、柚皮素、β-蜕皮甾酮、牛膝皂苷D、芍药苷、原儿茶醛、大黄素、洋川芎内酯A等成分占总作用强度的95%,构成第1、2主成分主体,先作用于TNF-α、CaMKⅡ、IL-6、HSP70-1、GPX-1、P38 MAPK、Bcl-2、P38 MAPK、ERK1、PKGⅡ靶点,再进一步作用占总变化95%的TRAF6、SOD、JNK2、nNOS、IL-1β、JAK-1、P-selectin靶点而发挥作用。而中膝中的β-蜕皮甾酮、牛膝皂苷D可统领各成分进行作用。结论网络动力学平衡常数因子分析法可用于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整体定量药理学研究,阐明其配伍的科学内涵;丹膝颗粒主要通过君臣药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配伍作用 整体定量药理学 超分子“理论 印迹模板 网络动力学 平衡常数 因子分 网络药理学验证
下载PDF
基于超分子“气析”理论构建中药制剂靶向性评价方法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敏存 胡超 +8 位作者 贺玉婷 周燕子 刘有志 樊启猛 陈定芳 李海英 潘雪 周逸群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13-120,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超分子"气析"理论的中药制剂的靶向性评价方法,并对柴胡影响片仔癀的肝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分析主要归肝经的药材、片仔癀中的各成分"印迹模板"特征及肝靶向趋势;利用中药多成分&... 目的:构建基于超分子"气析"理论的中药制剂的靶向性评价方法,并对柴胡影响片仔癀的肝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分析主要归肝经的药材、片仔癀中的各成分"印迹模板"特征及肝靶向趋势;利用中药多成分"印迹模板"自主作用特征,结合靶区动力学和总量统计矩原理建立中药制剂的靶向性评价方法,并对片仔癀组、柴胡组、片仔癀+柴胡组、空白组4组作用的肝癌大鼠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扣除主要归肝经药材分子连接性指数平均值后,片仔癀组与柴胡组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0.376 8,片仔癀+柴胡组与柴胡组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0.988 2,预测柴胡可增强片仔癀的肝靶向性。建立中药复方靶向性的评价体系,包括相对总量摄取率(RUET),相对总量浓度(RCT),相对"印迹"趋势(RITT)及相对"印迹"方差(RIVT);各组织中肝脏的RUET和RCT均为最大(RUET=1.88>1,RCT=2.30>1),其他组织这2个参数则均<1,说明片仔癀结合柴胡后能增加其在肝脏的分布,肝靶向性增强;除血浆外,其他组织的RITT及RIVT均在1.0附近波动,说明靶向修饰不改变片仔癀的"印迹"作用趋势,对成分种类也无明显影响。结论:在超分子"气析"理论指导下,可建立以分子连接性指数和总量统计矩参数表征中药制剂多成分"印迹"作用的靶向性评价参数体系,实现对中药制剂靶向性的评价,柴胡的加入可增加片仔癀的肝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超分子“理论 分子连接性指数 肝靶向性 片仔癀 柴胡 印迹模板
原文传递
丹膝颗粒组成药味UPLC指纹图谱的1次稳态投料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敏存 贺琪珺 +8 位作者 周燕子 陈定芳 杨学斌 李萍 李海英 黄胜 邓凯文 潘雪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4-711,共8页
目的建立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UPLC指纹图谱,并运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信息量及1次投料量数学模型,计算出稳态1次投料量,建立动态中药成分群的稳态性质量提取方法。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 目的建立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UPLC指纹图谱,并运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信息量及1次投料量数学模型,计算出稳态1次投料量,建立动态中药成分群的稳态性质量提取方法。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240 nm UV检测;柱温为30℃;进样量为3μL。建立丹参、牛膝、川芎等12味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信息量分析方法获得指纹图谱的动态性参数,并根据遗传统计学原理获得单味药材及全方的1次投料量,指导工业化大生产,获得成分稳态的丹膝颗粒。结果丹膝颗粒12味组成药味的平均总量统计矩零、一、二阶矩、信息熵、信息量分别为6.56×10^(4)、13.36、50.71、5.75、3.59×10^(5);其中以桑寄生药材信息量的RSD最大,以川芎药材的RSD最小,平均为24.51%;按单味药材投料,据全方累积信息量的RSD计算出1次投料量为2.13 kg,按全方的比例投料,全方1次稳态投料量为335.35kg,远远大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结论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指纹图谱动态性可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信息量进行分析,据此可获得稳态的一次投料量,据此投料生产可保证丹膝颗粒质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膝颗粒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超分子“理论 1次稳态投料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