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的有效性与有效的法──分析框架的建构和经验实证的描述 被引量:85
1
作者 郑永流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2年第2期23-40,共18页
法的有效性有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教义学三个理解维度,它们各自关注实际效果、内容正确和形式合理。三种视角下的法的有效性,在理论上对应着民间法、自然法和国家法,但在经验层面上,各类法并非仅是国家法的实际效果均不佳。当前各... 法的有效性有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教义学三个理解维度,它们各自关注实际效果、内容正确和形式合理。三种视角下的法的有效性,在理论上对应着民间法、自然法和国家法,但在经验层面上,各类法并非仅是国家法的实际效果均不佳。当前各种法的“实效性危机”,源于民众对支撑着它们的权力缺乏足够的信任和认同,而权威的失落,根本上在于中国正如火如茶进行的应激型现代化运动。要完成向现代性的转变同时又依赖秩序的力量,对规范类型的选择和倚重,与各种社会组织在现代化运动中的作用相关,积极行为的国家的不可替代性,确定了国家法这种正式制度安排的正当性和中心地位。要消除国家法及其他法的实效短缺之困,主要取决于现代性的实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实际效果 民间 正当性 经验实证 秩序 自然 中国 有效性 正式制度
原文传递
双向建构: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话与思考 被引量:60
2
作者 王学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民间 习惯 统一 国家 双向建构 民间秩序 社会秩序 社会生活 少数民族地区
下载PDF
乡规民约存在形态刍论 被引量:57
3
作者 张明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6,共9页
乡规民约起源于人类社会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社区形成之后,以协调超越家庭、家族关系的社区社会秩序的需要。其文本形态分为劝戒性乡规民约与惩戒性乡规民约,其组织形态在早期普遍依托于村落组织,北宋以后,又出现了专门的乡规民约组... 乡规民约起源于人类社会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社区形成之后,以协调超越家庭、家族关系的社区社会秩序的需要。其文本形态分为劝戒性乡规民约与惩戒性乡规民约,其组织形态在早期普遍依托于村落组织,北宋以后,又出现了专门的乡规民约组织。自《吕氏乡约》以降,传统乡规民约就不仅仅是以乡民自愿合意为基础的行为规则条文,同时也是一种民间自设的处理地方性社区事务的较为完整的社会组织体系。由于历代的推崇,传统形态的乡规民约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国家正式法律制度以外民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到今天正在进行的村民自治实践中乡规民约建设的形式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规民约 存在形态 律制度 民间 文本形态 国家 习惯
原文传递
论民间法与纠纷解决 被引量:65
4
作者 谢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5,共11页
一切规范的存在,都是为给纠纷解决预备一套方案,民间法也不例外。文明时代的纠纷解决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司法诉讼方式,其规范运用的特点是以法律为主,以民间法为辅,即使在司法调解中,也保持这一特点。另一种是诉讼替代性纠纷解决... 一切规范的存在,都是为给纠纷解决预备一套方案,民间法也不例外。文明时代的纠纷解决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司法诉讼方式,其规范运用的特点是以法律为主,以民间法为辅,即使在司法调解中,也保持这一特点。另一种是诉讼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案,如调解、仲裁等,其规范运用的特点是在法律、民间法的选择上,难分彼此,说不上谁主谁辅,在这种纠纷处理中,当事人本身具有规范适用的选择权和权利处分的选择权,这就使规范的运用要灵活得多,更多时当事人之间还通过主持人自己协商处理规范——制定纠纷解决协议。第三种是私力救济,它可以分为启动形式合法的私力救济和启动形式非法的私力救济。在私力救济中,其规范运用反倒是以民间法为主,国家法最多只为辅助。如上情形的出现,乃是因为司法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是非,而诉讼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案以及私力救济解决纠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平息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国家 诉讼 诉讼替代性方案 私力救济
原文传递
具体的“民间法”——一个法律社会学视野的考察 被引量:48
5
作者 刘作翔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4期17-24,共8页
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社会而言,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关系是一个绕不开的难以回避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发生在现实中的中国和外国的一些“民间法”案例的介绍和分析,试图得出一个结论,即“民间法”是具体的,而非抽象... 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社会而言,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关系是一个绕不开的难以回避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发生在现实中的中国和外国的一些“民间法”案例的介绍和分析,试图得出一个结论,即“民间法”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由此认为,我们很难在极其抽象的意义上对“民间法”作出一种理论解说和评判。并进而认为,在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不存在普遍法则,只存在具体的案例中所体现和表现出的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孰是孰非的问题和判断。作者的以上结论是针对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在国家法和“民间法”问题的讨论中对“民间法”无限褒扬的趋向,以及对“民间法”所表现出的一种抽象而虚无的理论评判的研究趋向。并且想着重指出:在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重要的不在于它叫什么,而在于它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国家 律社会学 国家权力 社会伦理道德
下载PDF
国家法和民间法的现实互动与历史变迁——中国西部司法个案的透视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在中国西部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呈现出纷繁复杂、迷离扑朔的局面。其至少可概括为六种互动形式。系统阐释国家法与民间法在中国西部的互动现状及其变迁趋向 ,进而为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找合宜的调适路径 ,这对西部乃至整个中国... 在中国西部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呈现出纷繁复杂、迷离扑朔的局面。其至少可概括为六种互动形式。系统阐释国家法与民间法在中国西部的互动现状及其变迁趋向 ,进而为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找合宜的调适路径 ,这对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法治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民间 互动 历史变迁 中国 西部地区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初论民间规范对法律方法的可能贡献 被引量:42
7
作者 谢晖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7,共10页
民间规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的“制度事实”,对法律方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基于此种问题意识,对民间法可能对法律方法的贡献的研究,应该是有益的。由于司法活动中的法律方法多样,这里只对法律方法之于法律渊源、价值(利益)衡量、判例和判... 民间规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的“制度事实”,对法律方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基于此种问题意识,对民间法可能对法律方法的贡献的研究,应该是有益的。由于司法活动中的法律方法多样,这里只对法律方法之于法律渊源、价值(利益)衡量、判例和判例法形成方式、法律论证的可能贡献做出了简要的描述。可以肯定,民间规范对其他法律方法也一样会有可能作用。对此,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逐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律方 可能贡献
下载PDF
再论法律规避 被引量:42
8
作者 苏力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8,共7页
一、尚未回答的问题 在《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一文中,我通过分析一个私了规避法律的案件指出,农民的规避国家制定法而偏好私了并不必定是一种不懂法的表现,而是利用民间法和国家制定法的冲突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法律规避也并不意味... 一、尚未回答的问题 在《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一文中,我通过分析一个私了规避法律的案件指出,农民的规避国家制定法而偏好私了并不必定是一种不懂法的表现,而是利用民间法和国家制定法的冲突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法律规避也并不意味着国家制定法不起作用,相反是国家制定法对社会发挥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我还针对我们国家的现状而强调,为促进国家制定法对民间法的渗透,促成民间法的转变,国家制定法应当保持一种必要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制定 律规避 民间 制度创新 当代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律制度 律多元 制建设 理性选择
原文传递
论当代中国官方与民间的法律沟通 被引量:32
9
作者 谢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90,共7页
本文对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作为大传统的国家法与作为小传统的民间法之间的冲突及其沟通机理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大、小传统间的冲突具有必然性,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取决于大、小传统各自所依赖的主体──国家与社会、所代表的利益—... 本文对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作为大传统的国家法与作为小传统的民间法之间的冲突及其沟通机理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大、小传统间的冲突具有必然性,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取决于大、小传统各自所依赖的主体──国家与社会、所代表的利益——权力与权利、所表达的人性——社会性与个体性之间的对立。以往,对两者沟通的学说及政策主要有三种,即:“地方性知识”与放任性沟通;“威权意识形态”与强控式“沟通”和“党派化政策”与劝教式沟通。这三种沟通方式虽然各有其效用,但都存在着明显的形成某一传统的霸权可能。只有国家与社会、官方与民间的各自自治及在此基础上的契约性法律,才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沟通大、小传统的最高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家 民间 律沟通 律现代化
下载PDF
民间法与裁判规范 被引量:42
10
作者 谢晖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81,共9页
裁判规范是法官在司法中援引或运用一定规则以直接适用于个案的规范。裁判规范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官援引一定规范所直接形成的裁判规范;另一种是法官运用一定规范而构造的裁判规范。民间法作为法律渊源,既可以被法官直接援引作为裁判规范... 裁判规范是法官在司法中援引或运用一定规则以直接适用于个案的规范。裁判规范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官援引一定规范所直接形成的裁判规范;另一种是法官运用一定规范而构造的裁判规范。民间法作为法律渊源,既可以被法官直接援引作为裁判规范,也可以被法官作为构造裁判规范的"原材料"加以运用。民间法作为法律渊源有一些制约性条件,需要法官识别民间法,也给法官增加了论证义务,以便使民间法作为裁判规范或者以民间法为据构造裁判规范时,获得当事人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裁判规范 援引的裁判规范 构造的裁判规范
原文传递
乡土社会民间法与基层法官解决纠纷的策略 被引量:33
11
作者 田成有 李懿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基层人民法院在解决民事纠纷时与乡土民间法的冲突与转化关系。着力阐释乡土社会民间法的作用 ;基层法院法官运用乡土民间法解决纠纷的原因 ;以及乡土民间法在解决纠纷时的实现过程与方式。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民间 基层 正义
下载PDF
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建构及其互动之思考 被引量:30
12
作者 陈敬刚 《河北法学》 2000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从法、法律及其与国家的关系入手,指出在国家制定法之外存在另一非国家形态的民间法,并以历史渊源、内容规定、运作方式诸方面比较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建构并不仅仅因为国家法... 本文从法、法律及其与国家的关系入手,指出在国家制定法之外存在另一非国家形态的民间法,并以历史渊源、内容规定、运作方式诸方面比较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建构并不仅仅因为国家法的缺陷和供给不足,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两者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和阻隔,并对如何消除这种差异和阻隔,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双向对接作了一些尝试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民间 二元建构 互动关系 习惯性
全文增补中
国家法在乡土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条件与保证 被引量:30
13
作者 田成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8-106,共9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立法的民主性与亲合力,法律意识的启蒙与法制教育,执法公正与体制完善,守法精神的养成)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国家法在乡土社会实施取得成功的条件和保障,力图检讨和反思我国法律在乡土社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推进乡... 本文从四个方面(立法的民主性与亲合力,法律意识的启蒙与法制教育,执法公正与体制完善,守法精神的养成)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国家法在乡土社会实施取得成功的条件和保障,力图检讨和反思我国法律在乡土社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推进乡土社会的法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民间 下乡
下载PDF
论民间法结构于正式秩序的方式 被引量:38
14
作者 谢晖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9,共19页
通常认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民间法,只对人们交往的非正式秩序发生作用。但民间法作为国家法制订的社会渊源之一,被纳入国家正式法律秩序,也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那么,民间法结构于正式秩序的方式有哪些?主要有五种,即通过主体自治的权... 通常认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民间法,只对人们交往的非正式秩序发生作用。但民间法作为国家法制订的社会渊源之一,被纳入国家正式法律秩序,也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那么,民间法结构于正式秩序的方式有哪些?主要有五种,即通过主体自治的权利表达(运用)和权利推定;国家立法的认可和授权;地方立法及其变通;通过法律渊源的法律执行(行政和司法)以及通过契约合作的公共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正式秩序 权利推定 律渊源 契约合作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宗族问题与现代法在农村的命运 被引量:29
15
作者 田成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9,共7页
中国农村宗族问题与现代法在农村的命运田成有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到农村时,宗族问题就成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农村宗族问题集中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宗族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是什么?如何... 中国农村宗族问题与现代法在农村的命运田成有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到农村时,宗族问题就成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农村宗族问题集中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宗族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是什么?如何发挥宗族与法律制度供给的对接与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问题 中国农村 农村宗族 宗族制度 现代 国家 宗族势力 民间 律传统 制建设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的“一统性”与“多层次”之分析——兼论中国传统法研究中应慎重使用“民间法”一词 被引量:26
16
作者 曾宪义 马小红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中国传统法自秦王朝后,与高度统一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相辅相成,呈现出"一统"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律"的制定、执行和礼的价值观(法的精神)方面。在"一统"的前提下,传统法按其效力范围可以分为不同的层... 中国传统法自秦王朝后,与高度统一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相辅相成,呈现出"一统"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律"的制定、执行和礼的价值观(法的精神)方面。在"一统"的前提下,传统法按其效力范围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其表现为古代社会中礼与法的多种形式。如礼所包含的朝廷的纲纪、社会等级、家法族规等;法所包含的朝廷各部门的规章、地方政府的宪规章程以至政府认可的乡规民约。鉴于中国传统法的产生背景及特征,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法的研究中使用"民间法"一词,即扭曲了西方社会学法学派有关"民间法"的定义,又不符合中国传统法的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民间 社会等级 族规 人员 律制度 社会学 学派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2-2005年)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学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32,共11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法学界极为关注国家法之外的习惯法、民间法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一研究热点的出现表明,法学理论研究逐渐走出价值呼唤和法条注释的初级阶段,日益摆脱对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依附,脱离单纯的法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法学界极为关注国家法之外的习惯法、民间法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一研究热点的出现表明,法学理论研究逐渐走出价值呼唤和法条注释的初级阶段,日益摆脱对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依附,脱离单纯的法制浪漫主义情结,开始从中国社会的现实条件中找寻法律秩序的本土资源,读解中国人生活秩序的文化意义,探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民间法研究不仅拓宽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视域,而且其对社会学、人类学、诠释学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的借鉴更为法学研究带来清新的学术风气。本研究报告通过对民间法研究成果的综述,追溯这一学术研究动向的发生过程,回顾和总结其中主要的学术热点,评述民间法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习惯 律文化 社会学 市民社会
下载PDF
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 被引量:26
18
作者 于语和 戚阳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2,共6页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矛盾和冲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是无法避免的现象,系统阐释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现状,进而为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找合宜的调适路径,对整个中国的法治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间 国家 治建设 冲突 良性互动 现实意义 理论 中国 多元化 路径
下载PDF
功能与变迁:中国乡土社会的法治实践 被引量:26
19
作者 田成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79,共6页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实践是中国农村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和法治现代化的关键。本文探析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国家法萎缩与民间法兴盛的原因 ,阐述了在中国乡土社会法律调控的变迁过程 ,并以农村土地承包、村民自治为契机 ,分析了法律在现代中...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实践是中国农村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和法治现代化的关键。本文探析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国家法萎缩与民间法兴盛的原因 ,阐述了在中国乡土社会法律调控的变迁过程 ,并以农村土地承包、村民自治为契机 ,分析了法律在现代中国农村的运作与出路。认为要真正解决好农民问题 ,就必须关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平等与参与问题 ,而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寻求行政组织转向自治组织的有效过渡形式 ,尤其是基层干部要带头守法 ,使农民有尝试运用法律的机会与实践。只有这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会 农村基层组织 治实践 村民自治 民间 国家 农民 国家权力 中国农村
下载PDF
论民间法的社会权力基础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吕廷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3,共6页
民间法以社会权力为基础,国家法以国家权力为保障。民间法与国家法共同起源于原始习惯,二者的互动与互补既符合历史的逻辑,又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社会权力是指以特定范围内的社会主体的同意为基础、以契约为表现形式,并受到一定程... 民间法以社会权力为基础,国家法以国家权力为保障。民间法与国家法共同起源于原始习惯,二者的互动与互补既符合历史的逻辑,又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社会权力是指以特定范围内的社会主体的同意为基础、以契约为表现形式,并受到一定程度程序控制的社会强制力,具有“同意性”、“契约性”和“多元性”特点。社会权力视角的民间法具有权利与权力的双重属性,具有“冷暴力”、“文化性”和“族性”特征。社会权力的变迁必然引发民间法的发展,社会权力是民间法实效的重要基础,应为民间法与国家法沟通的理性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社会权力 国家 国家权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