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主”启蒙的有力推动者——从“五四”问题小说与《晨报副刊》、《小说月报》的编辑谈起
1
作者 郭玲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孙伏园、沈雁冰、郑振铎等为代表的报纸副刊编辑,在实践自身编辑思想的同时,对"五四"问题小说予以鼓励性地刊发,与"五四"问题小说家们一起,成为"民主"启蒙文化传播的主体,有力地推动了"民主"... 以孙伏园、沈雁冰、郑振铎等为代表的报纸副刊编辑,在实践自身编辑思想的同时,对"五四"问题小说予以鼓励性地刊发,与"五四"问题小说家们一起,成为"民主"启蒙文化传播的主体,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思想的阐释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问题小说 《晨报副刊》 《小说月报》 编辑 民主启蒙
下载PDF
功在启蒙 囿于知沟——梁启超“开民智”新闻思想得失谈
2
作者 刘琼 郭光华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5-76,共2页
“开民智”是梁启超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开民智”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为后代报人加强新闻的社会教育功能开了先河 ,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他未能通过报刊实现培养“新... “开民智”是梁启超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开民智”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为后代报人加强新闻的社会教育功能开了先河 ,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他未能通过报刊实现培养“新民”的最终社会教育目标 ,反而加大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知沟”。本文试图以“知沟”理论分析梁启超“开民智”的新闻思想的功过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开民智” 新闻思想 民主思想启蒙教育 “知沟”理论 信息沟 民族素质
下载PDF
市民社会:现代政治文化的原生点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勇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49-52,共4页
在中国,为什么政治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异常艰难,知识精英对社会大众的民主启蒙成效不大?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社会生长机制,即以市场经济为轴心的市民社会发育程度低。市民社会是现代政治文化的原生点。现代政治文化只有深深地扎... 在中国,为什么政治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异常艰难,知识精英对社会大众的民主启蒙成效不大?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社会生长机制,即以市场经济为轴心的市民社会发育程度低。市民社会是现代政治文化的原生点。现代政治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市民社会的土壤之中,才能形成普遍的民众精神,最终实现政治文化形态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现代政治文化 知识精英 社会大众 原生 市民意识 市场经济机制 民主精神 民主启蒙 转型
原文传递
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正明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5-101,共7页
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张正明民风,即民间之习俗。山西民风,是在山西这一特定区域形成的风俗,具有独特风格。本文试就明中叶以降山西民风的变化作一探讨。一山西东处太行,西接黄河,北则大漠,素称用武之地,距京师仅数百里,实... 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张正明民风,即民间之习俗。山西民风,是在山西这一特定区域形成的风俗,具有独特风格。本文试就明中叶以降山西民风的变化作一探讨。一山西东处太行,西接黄河,北则大漠,素称用武之地,距京师仅数百里,实其右臂。《诗·唐风》传:山西“土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叶 山西商人 《山西通志》 州县 民主启蒙 文化结构 潞安 经济结构 《五杂俎》 《金瓶梅》
下载PDF
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性质、内容、渊源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光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共10页
从《留书》的新"封建"论到《明夷待访录》的"民主君客"论、"天下之法"论、"工商皆本"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政治主张,反映了黄宗羲从反清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民主启蒙主义的思... 从《留书》的新"封建"论到《明夷待访录》的"民主君客"论、"天下之法"论、"工商皆本"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政治主张,反映了黄宗羲从反清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民主启蒙主义的思想进步。黄宗羲已经超越孟子以来"尊君重民"式民本思想的旧范式,创立了"民主君客"式的新民本理论,其思想已具有朴素的民主启蒙性质,因而不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极限",而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开端"。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虽然有其历史局限和空想成分,但其所体现的民主启蒙精神是历久弥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新民本 民主启蒙 现代意义
原文传递
论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兼论梁启超与康有为思想的歧异 被引量:4
6
作者 熊月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康、梁、谭、严是戊戌时期思想界的四员大将。可是多年来,治思想史的人们,大多倚重康、谭、严而鄙薄梁启超。对于梁启超在戊戌时期的宣传功绩,人们交口称誉,对于其思想尤其是民权思想的特色,则少有论及。在人们的印象中,梁启超颇有点象... 康、梁、谭、严是戊戌时期思想界的四员大将。可是多年来,治思想史的人们,大多倚重康、谭、严而鄙薄梁启超。对于梁启超在戊戌时期的宣传功绩,人们交口称誉,对于其思想尤其是民权思想的特色,则少有论及。在人们的印象中,梁启超颇有点象康有为思想的一台录音机,录啥放啥,音响确实不错,创见绝对没有。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和主要助手,思想受康有为影响最大;治史者对梁启超思想剖析不深,特别是与康有为思想比较研究不够。于是,讲变法则康梁并提,论思想又以康盖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戊戌时期 康有为思想 民权思想 开民智 时务学堂 君民共主 民主启蒙 议院 思想分歧
下载PDF
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体育观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雪松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3期2-5,共4页
自一九一五年新文化运动的发韧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主义先行者陈独秀等人就以体育为号召,宣扬民主启蒙运动,反对封建文化的束缚,为唤起民众觉醒,增强民众体质振臂呐喊,在全社会激起了空前反响。
关键词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民主启蒙 体育观 民众觉醒 中国共产党成立 封建文化 共产主义 体质
下载PDF
毛姆、鲁迅的《风筝》比较谈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怡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6,共5页
毛姆、鲁迅的《风筝》比较谈●周怡毛姆①与鲁迅都写过一篇题为《风筝》的作品。两位作家的生活年代和创作年代大致相同,其创作并无直接的相互影响,但把这两篇同题的作品作一下平行比较,就会发现一些有意义的可比性。一、共同描述了... 毛姆、鲁迅的《风筝》比较谈●周怡毛姆①与鲁迅都写过一篇题为《风筝》的作品。两位作家的生活年代和创作年代大致相同,其创作并无直接的相互影响,但把这两篇同题的作品作一下平行比较,就会发现一些有意义的可比性。一、共同描述了一个人生失误的故事毛姆的《风筝》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筝》 鲁迅 毛姆 弗洛伊德 社会角色 主人公 启蒙 作品 放风筝 民主启蒙
下载PDF
高一涵与五四爱国运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春丽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25-27,共3页
高一涵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宣扬民主启蒙思想的重要人物 ,在五四爱国运动期间不仅以口舌笔墨方式撰文十余篇来关注这一爱国运动 ,而且积极投身实际中来 ,参与印刷和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等。高一涵试图以此唤起国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 高一涵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宣扬民主启蒙思想的重要人物 ,在五四爱国运动期间不仅以口舌笔墨方式撰文十余篇来关注这一爱国运动 ,而且积极投身实际中来 ,参与印刷和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等。高一涵试图以此唤起国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为民主共和政治目标的实现奠定群众基础。在五国爱国运动中 ,高一涵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运动 高一涵 民主共和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主启蒙 国民 政治目标 群众基础 标的 参政意识
下载PDF
“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民主发展”
10
《新远见》 2008年第1期86-87,共2页
从15世纪开始的全球化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着。从那时以来,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浪潮。全球化浪潮对世界民主化有推动作用。在它的推动下,世界民主化也形成三个波段。全球化浪潮和世界民主化波段都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科技,以至政治和文化发... 从15世纪开始的全球化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着。从那时以来,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浪潮。全球化浪潮对世界民主化有推动作用。在它的推动下,世界民主化也形成三个波段。全球化浪潮和世界民主化波段都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科技,以至政治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在诸多领域创造的重大文明成果的根本表现。马克思主义伴随着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发生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初曾是全球化浪潮的推动者之一,但由于后来实行闭关锁国的基本政策,因而被长期隔离于全球化浪潮之外,同时也被长期隔离于世界民主化浪潮之外。直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用大炮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在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影响下,中国才开始了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经历了民主启蒙、民主革命和民主建设三个阶段。在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浪潮下发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对中国的民主启蒙产生多大影响,但却在后来的民主革命和民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浪潮 马克思主义 世界民主 民主发展 民主化浪潮 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建设 民主启蒙 民主革命 西方列强
原文传递
“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民主发展”之四 中国民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意义
11
作者 刘德喜 《新远见》 2008年第2期94-97,共4页
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的民主启蒙、民主革命、民主建设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着。在这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中,中国的民主发展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真地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利于中国民主的进... 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的民主启蒙、民主革命、民主建设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着。在这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中,中国的民主发展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真地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利于中国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第一、领土第三的大国传播民主思想,开展民主运动,实行民主体制,不仅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发展 历史经验 全球化第一个浪潮 民主建设 民主化浪潮 民主革命 民主启蒙 中国人民 世界民主 突出表现
原文传递
中美新闻客观性的进与退——一种基于历史维度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创业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5-28,共4页
将中美两国的一段新闻史放在一起作对比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新闻客观性的出现与萌芽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条件,但是两国最终的新闻客观性的发展却走向了两条道路:一个是作为职业道德准则被坚守,另一个则走向了消退。如此之大的差别是和两国... 将中美两国的一段新闻史放在一起作对比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新闻客观性的出现与萌芽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条件,但是两国最终的新闻客观性的发展却走向了两条道路:一个是作为职业道德准则被坚守,另一个则走向了消退。如此之大的差别是和两国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有关。笔者认为,我国的新闻客观性最终没能被坚守下来与这几方面的原因有关:首先,中国的"士"的传统是积极的"参与",这与西方的"客观"原则不相一致,其次,虽经启蒙,但民主思想并未得到巩固;再者,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商业没有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化 消退 文人论证 民主启蒙
下载PDF
论黄宗羲、严复民主启蒙思想的差异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汉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7,共6页
黄宗羲、严复的民主启蒙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黄宗羲是为了保护君主制度,严复是为了推翻君主制度;黄宗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为依托,具有某种"复古情结";严复则以西方为参照,深受近代西方思潮的影响... 黄宗羲、严复的民主启蒙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黄宗羲是为了保护君主制度,严复是为了推翻君主制度;黄宗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为依托,具有某种"复古情结";严复则以西方为参照,深受近代西方思潮的影响;黄宗羲从自私自利的人性论出发,张扬个体价值;严复在肯定背苦趋乐是人的本性的前提下,立足于人人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黄宗羲着眼于建立新型的理欲、义利和公私观,是对理学价值观的反动;严复在深化启蒙主题的同时,加入了救亡的内容。两人思想的不同点表明了近代启蒙具有不同于早期启蒙思潮的新高度,同时带有明显的历史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严复 君为臣纲 民主启蒙
下载PDF
台湾反蒋民主启蒙的“五四”话语——以殷海光思想言述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卓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20世纪50年代台湾反蒋民主运动是继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其所遭遇到的第一场反对运动,对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场运动与20世纪头1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关系和不同语境,有益于... 20世纪50年代台湾反蒋民主运动是继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其所遭遇到的第一场反对运动,对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场运动与20世纪头1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关系和不同语境,有益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台湾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有益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殷海光作为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思想史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民主启蒙 “五四”启蒙运动 殷海光
下载PDF
略论李贽的民主启蒙思想
15
作者 许俊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8-120,共3页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人,明代后期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贽一生颠沛流离,然而却依然“倔”性不改,至死仍不肯向权贵弯腰折眉。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对封建...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人,明代后期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贽一生颠沛流离,然而却依然“倔”性不改,至死仍不肯向权贵弯腰折眉。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对封建道学,揭露传统礼教,倡导个性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启蒙 李贽 个性自由 人性平等 个性解放 民主思想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启蒙作用 民主意识 男女平等
下载PDF
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民主启蒙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永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29-32,共4页
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民主启蒙思想林永光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州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思想家、史学家。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官至御史,因弹劾魏忠贤被陷害,冤死狱中。... 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民主启蒙思想林永光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州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思想家、史学家。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官至御史,因弹劾魏忠贤被陷害,冤死狱中。崇祯即位后,惩治魏党,黄宗羲时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民主启蒙 梁启超 明清之际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司法制度 《清代学术概论》 学校 君臣关系
下载PDF
论黄宗羲政治哲学的逻辑建构
17
作者 李海兵 《船山学刊》 2006年第3期69-71,共3页
黄宗羲把人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当作政治运行的条理,自私自利人性论又是黄宗羲政治哲学的基石。黄宗羲晚年写下了不朽的《明夷待访录》,这部著作是黄宗羲阐述理想政治秩序的伟大篇章,里面所体现出来的许多民主启蒙政治思想,可以说... 黄宗羲把人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当作政治运行的条理,自私自利人性论又是黄宗羲政治哲学的基石。黄宗羲晚年写下了不朽的《明夷待访录》,这部著作是黄宗羲阐述理想政治秩序的伟大篇章,里面所体现出来的许多民主启蒙政治思想,可以说是黄氏政治哲学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逻辑 政治运行 政治秩序 政治思想 民主启蒙 人性论 自私
下载PDF
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论《三言》中的优秀女性形象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荣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三言》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意识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决定性作用 著名学者 传统观念 民主启蒙 社会公平 远见卓识 封建时代 不容忽视 社会意义 性自由 冯梦龙
下载PDF
“五四”文化精神的迷失与复归——七十年文艺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明 《文艺争鸣》 CSSCI 1989年第4期14-24,共11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严格的说是由1917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爱国救亡运动组成的,两者的联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不少论者把“五四”看作为一个“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正是这个联缀后的概念的合理阐释,而它的内... “五四新文化运动”严格的说是由1917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爱国救亡运动组成的,两者的联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不少论者把“五四”看作为一个“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正是这个联缀后的概念的合理阐释,而它的内蕴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人的民主要求与政治的民族尊严的对立统一。“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启蒙为宗旨,以反封建、反愚昧的民主主义为壮严旗号,而“五四”本身则是一次伟大的政治救亡运动,它将反帝爱国的民族主义揭示在它的旗号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汇合了这两大旗号的同时融合了这一对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七十年 个性解放 个人主义 鲁迅 胡适 陈独秀 民主启蒙 五四时期
原文传递
不可忽视的语文教科书创新之作——杜亚泉的《绘图文学初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鸥 张斯妮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年第9期7-10,共4页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杜亚泉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学者,“其思路之开阔,立论之坚实,见解之深邃。往往难为后人所超迈”,被誉为“中国民主启蒙时期的一个典型学者”。他不仅编撰出版了百余种中小学理科教科书及科学书籍,而且锐意改进,...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杜亚泉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学者,“其思路之开阔,立论之坚实,见解之深邃。往往难为后人所超迈”,被誉为“中国民主启蒙时期的一个典型学者”。他不仅编撰出版了百余种中小学理科教科书及科学书籍,而且锐意改进,将科学规律融入语文教科书中,编纂《绘图文学初阶》六卷,被认为是“新式教育提倡多年,课本建设摸索多年,至此才大致走上正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杜亚泉 文学 绘图 科学规律 近代教育史 理科教科书 民主启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