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潮之源流 |
李丕洋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 |
2
|
|
2
|
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 |
冯天瑜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3
|
着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
肖小华
|
《党政干部论坛》
|
2024 |
0 |
|
4
|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域下“民为邦本”理念的当代价值 |
李孟潼
|
《新丝路》
|
2024 |
0 |
|
5
|
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载体研究——“融通”与“结合”视角下的现代汉语问题 |
张伯江
|
《中国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
桑田
|
《瞭望》
|
2024 |
0 |
|
7
|
“两个结合”视域下“民为邦本”思想的传承创新 |
王新刚
王煜尧
|
《理论导刊》
|
2024 |
0 |
|
8
|
夯实法治根基 润泽社会民生 |
徐航
|
《中国人大》
|
2024 |
0 |
|
9
|
作为中国文化基因的“民为邦本” |
孔新峰
|
《秘书工作》
|
2024 |
0 |
|
10
|
天下为公是“第二个结合”的核心因素——追忆瞿秋白的革命业绩和精神 |
赵一心
|
《世纪风采》
|
2024 |
0 |
|
11
|
2024年4月“中国好书” |
无
|
《中国图书评论》
|
2024 |
0 |
|
12
|
“民为邦本”同“人民至上”契合的内在机理及现实意义 |
钟青青
裴泽庆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
2024 |
0 |
|
13
|
民为邦本:传统中国地方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 |
汪盛玉
季婕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4
|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情民意研究的新探索--评《大数据时代社情民意研究与应用》 |
陆杰华
|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及其在近代的弘扬与发展 |
焦润明
|
《安徽史学》
|
1997 |
4
|
|
16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好宗教工作的智慧 |
韩婷
王春梅
|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论中国古代民意的表达与实现 |
唐克军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8
|
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 |
王曼倩
|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9
|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研究——以隆昌市石牌坊文化为例 |
李美芳
|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
2024 |
0 |
|
20
|
复数的权利:与西方对话的中国人权文明新形态 |
徐爽
|
《人权法学》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