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潮之源流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丕洋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民本主义思潮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民本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点可从先秦到明清之际的民本主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 民本主义 重民 民为邦本 仁政 学校议政 明君论
下载PDF
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冯天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7,共13页
元典是距今两三千年前“轴心时代”的创作物,包藏着民族精神的基元。这种“全息性文化基元”某些部分的新生,取决于后来时代提供的条件。考察近代思潮对元典精神的承袭发扬和扬弃创新,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元典精神 忧患意识 穷变通久 民为邦本
下载PDF
着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3
作者 肖小华 《党政干部论坛》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结合时代要求,从实际出发,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深... 结合时代要求,从实际出发,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深刻认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有利于党员干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历史文化渊源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为邦本”“安民富民乐民”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新时代改革攻坚的重要理论;等等。“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P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干部教育培训 民为邦本 深刻认识 民族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渊源 改革攻坚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域下“民为邦本”理念的当代价值
4
作者 李孟潼 《新丝路》 2024年第12期30-32,共3页
民为邦本”理念是中国传统治理理念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髓,其蕴含的思想在本质意义上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高度契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为邦本”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民为邦本”理念是中国传统治理理念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髓,其蕴含的思想在本质意义上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高度契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为邦本”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历史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为邦本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至上
下载PDF
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载体研究——“融通”与“结合”视角下的现代汉语问题
5
作者 张伯江 《中国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3,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社会、文明和世界观等角度作了全面的概括:“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社会、文明和世界观等角度作了全面的概括:“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载体 多元一体 厚德载物 家国情怀 为政以德 民为邦本 生态理念
原文传递
“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6
作者 桑田 《瞭望》 2024年第26期4-7,共4页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根本途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历史”和“时代”,具有中国的“形式”和“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中国“历史”和“时代”的凝结,也...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根本途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历史”和“时代”,具有中国的“形式”和“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中国“历史”和“时代”的凝结,也是中国“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重大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内涵,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民为邦本”的“民”由“臣民”转化为“人民”,在此基础上凝练并升华出“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新的内涵和时代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也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二者深度融合、聚变升腾呈现出新的成果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度融合 民为邦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 文化滋养 时代表达
原文传递
“两个结合”视域下“民为邦本”思想的传承创新
7
作者 王新刚 王煜尧 《理论导刊》 2024年第8期48-54,共7页
“民为邦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的政治主张、“庶矣哉,富之、教之”的为政理念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目标。尽管这一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存在性质上的差异,但其“... “民为邦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的政治主张、“庶矣哉,富之、教之”的为政理念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目标。尽管这一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存在性质上的差异,但其“重民”“利民”“教民”理念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具有高度契合性。“民为邦本”在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地形成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化思想。传承发展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其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文化根基,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文化根脉,打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广阔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民为邦本 人民主体地位
下载PDF
夯实法治根基 润泽社会民生
8
作者 徐航 《中国人大》 2024年第2期33-34,共2页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顾2023年社会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顾2023年社会民生领域立法脉络,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人大职能定位,以法治护航人民权益、体现民生需求,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固邦宁 社会民生 民生需求 民为邦本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民造福 民生领域
原文传递
作为中国文化基因的“民为邦本”
9
作者 孔新峰 《秘书工作》 2024年第4期77-78,共2页
从历史上看,“民为邦本”的理念与实践几乎贯穿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特质中不可磨灭的内核因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为邦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契合点,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焕发... 从历史上看,“民为邦本”的理念与实践几乎贯穿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特质中不可磨灭的内核因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为邦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契合点,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焕发新的活力、激发新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为邦本 中华文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契合点 新的活力 理念与实践 新征程
原文传递
天下为公是“第二个结合”的核心因素——追忆瞿秋白的革命业绩和精神
10
作者 赵一心 《世纪风采》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体悟和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体悟和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之存在高度的契合度。在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为公 民为邦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厚德载物 为政以德 讲信修睦 任人唯贤
原文传递
2024年4月“中国好书”
11
作者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6期3-7,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彭璐珞、肖伟光著,中华书局本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仁道理念、“民为邦本”的政治传统、“形神兼备”的生命观念、“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核心理念,诠释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彭璐珞、肖伟光著,中华书局本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仁道理念、“民为邦本”的政治传统、“形神兼备”的生命观念、“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核心理念,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生命观念 生态哲学 民为邦本 形神兼备 天人合一 中华书局
下载PDF
“民为邦本”同“人民至上”契合的内在机理及现实意义
12
作者 钟青青 裴泽庆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86-97,112,共1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为邦本”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人民至上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契合有着鲜明的内在逻辑,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相互交织,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二者的契合是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为邦本”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人民至上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契合有着鲜明的内在逻辑,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相互交织,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二者的契合是唯物辩证的有机契合,表征着在文化发生学上各自独立的两种理论的同向性与创造性,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价值制度以及价值实现路径。二者的内在契合性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深厚的社会基础,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发展提供丰富资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深厚思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为邦本 人民至上 契合性
下载PDF
民为邦本:传统中国地方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
13
作者 汪盛玉 季婕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民为邦本”思想贯穿传统中国地方社会治理的始终。传统中国社会地方治理当中的“民为邦本”思想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但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其中的合理成分尤其内蕴的社会主义因素对今天的社会... “民为邦本”思想贯穿传统中国地方社会治理的始终。传统中国社会地方治理当中的“民为邦本”思想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但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其中的合理成分尤其内蕴的社会主义因素对今天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民为邦本”思想表现出重视农耕,保障民本、安邦定国,意在民心、爱国爱民,以德服人等对于传统社会治理起到引领作用的价值逻辑;在传统社会治理中经历了螺旋式上升发展历程的历史逻辑;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反抗专制统治、规范君主权力、促进社会治理和政治统治稳定的实践逻辑;给予当今社会治理提供以经济发展为民生服务、以法治规避人治缺陷、以德治服务社会治理经验启示的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为邦本 传统中国 地方社会治理 基本逻辑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情民意研究的新探索--评《大数据时代社情民意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陆杰华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自古以来,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儒家更是自先秦以来就有重民、爱民、保民、养民的思想传统,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时至今日,“得民心”依然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 自古以来,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儒家更是自先秦以来就有重民、爱民、保民、养民的思想传统,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时至今日,“得民心”依然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和关键一环。毋庸置疑,民心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具象为社情民意。社情民意从本质上讲是人民利益、民心所向,既全面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客观情况,也从不同层面包含了广大民众的主观意愿。要得民心,先听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 社情民意 大数据时代 关键一环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主观意愿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下载PDF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及其在近代的弘扬与发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焦润明 《安徽史学》 1997年第4期57-63,共7页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忧患意识 中华传统 民族主义思想 赶超意识 孙中山 梁启超 民为邦本 近代爱国主义 华夷观
下载PDF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好宗教工作的智慧
16
作者 韩婷 王春梅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47,共2页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好宗教工作的智慧,对于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更好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价值理念在中华...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好宗教工作的智慧,对于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更好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价值理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尤为重视民生、民德、民教。《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固邦宁 中国式现代化 民惟邦本 民为 民为邦本 《荀子》 水则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民意的表达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克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80,87,共7页
民意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统治者只有让民意得以表达,化民意为政令,才能保证国家稳定繁荣。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民意表达的制度与机构、民意实现的条件的分析,认为民意表达与实现是中国古代政府运行的主... 民意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统治者只有让民意得以表达,化民意为政令,才能保证国家稳定繁荣。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民意表达的制度与机构、民意实现的条件的分析,认为民意表达与实现是中国古代政府运行的主体路线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民思想 中国古代 民情民意 我国古代 统治者 门下省 孟子 民为邦本 政令 民意表达
原文传递
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曼倩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6,共13页
以人民为中心与中华法系中“民为邦本”的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都重视法律对“人”的关照。“人”是推动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方面,能够为法治现代化注入中国的文化基因。为此实践目标,需要挖掘中华法系中法律是如何认识“人”、... 以人民为中心与中华法系中“民为邦本”的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都重视法律对“人”的关照。“人”是推动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方面,能够为法治现代化注入中国的文化基因。为此实践目标,需要挖掘中华法系中法律是如何认识“人”、如何体现“人”的,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的创造性转化。立足中华法系中“人”的原初意义,梳理历史进程中“人”的嬗变,发现“人”的变与不变。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中国,需要运用变与常的创造性转化逻辑,坚持法律重视“人”的本质和人性、体现“人”的人性、人情并塑造人的品格;从“人”的认识出发,赋予“人”适应时代的科学内容;从法律对“人”的体现出发,建构体现“人”的良法,追求实现“人”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法治文化 民为邦本 以人民为中心 创造性转化 法史
下载PDF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研究——以隆昌市石牌坊文化为例
19
作者 李美芳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隆昌市石牌坊是一座充满着法治方法和社会治理智慧的思想宝库,其中所蕴含的“民为邦本”“以和为贵”“德法结合”等思想,对于隆昌市法治建设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石牌坊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 隆昌市石牌坊是一座充满着法治方法和社会治理智慧的思想宝库,其中所蕴含的“民为邦本”“以和为贵”“德法结合”等思想,对于隆昌市法治建设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石牌坊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进行梳理研究,并就其中具有规律性的元素进行归纳总结,探索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与运用,以期为隆昌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治化提供理论资源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民为邦本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复数的权利:与西方对话的中国人权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爽 《人权法学》 2023年第3期69-83,155,156,共17页
人权是世界的,因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人权也是地方的,因为人权的实现不可能脱离本国本地的现实条件。联合国“人权宪章”提供了一份大体得到认同的权利清单,同时也把对人权的理解和实现开放给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国持续推动... 人权是世界的,因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人权也是地方的,因为人权的实现不可能脱离本国本地的现实条件。联合国“人权宪章”提供了一份大体得到认同的权利清单,同时也把对人权的理解和实现开放给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国持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顺应时代的人权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人权文明的形态,与世界展开深度人权对话。西方人权理念建立在自然法、自然权利基础上,并发展为个体主义的、与权力保持张力的形态,却不断在理论上受到质疑,实践中遇到问题。中国从自身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观。中国人权主体的人民性、内容的多重性,以及实现的渐进性,形成了鲜明的以“复数的权利”为特征的人权文明新形态。“复数的权利”与中国实际相适应,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日益成为全球人权治理的重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自然法 民为邦本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