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字》中的“森林”意象及其功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倪灵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0-43,共4页
《红字》中的""森林"意象,从四个方面反映了霍桑对人性本质的认同及他对人性解放的探索性的思考:1.森林是爱的方舟,生命的源泉;2.森林给主人公提供了展示原我的舞台;3.森林为主人公提供了反思和成长的空间;4.森林体现了... 《红字》中的""森林"意象,从四个方面反映了霍桑对人性本质的认同及他对人性解放的探索性的思考:1.森林是爱的方舟,生命的源泉;2.森林给主人公提供了展示原我的舞台;3.森林为主人公提供了反思和成长的空间;4.森林体现了一种乌托邦式的自由,因而这一意象具有多种艺术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森林意象 人性本质 认同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精神觉醒——《万尼亚舅舅》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8,共15页
本文对契诃夫的经典名著《万尼亚舅舅》重新进行了文本解读。本文认为:"偶像的坍塌"—即旧信仰的失落,知识分子的精神觉醒是这个剧本的核心主题。论文指出,这个剧本有着两条叙事线索,一是万尼亚舅舅认清老教授的精神本质的过... 本文对契诃夫的经典名著《万尼亚舅舅》重新进行了文本解读。本文认为:"偶像的坍塌"—即旧信仰的失落,知识分子的精神觉醒是这个剧本的核心主题。论文指出,这个剧本有着两条叙事线索,一是万尼亚舅舅认清老教授的精神本质的过程;二是围绕着剧本几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线索。通过这两条叙事线索的交织,契诃夫深刻揭示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矛盾与危机。通过树木、森林的意象和隐喻,契诃夫强调了重建人类心灵家园的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尼亚舅舅》知识分子的精神觉醒 树木与森林意象
原文传递
梦中的迦南——关于《红字》中的森林意象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6-200,共5页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Hawthorne)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使用了大量篇幅描述美国文学史上最为常见的森林意象这一文学母题。但霍桑并未将森林与现实社会截然对立 ,通过森林象征的运用 ,霍桑表现了自己的社会探索精...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Hawthorne)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使用了大量篇幅描述美国文学史上最为常见的森林意象这一文学母题。但霍桑并未将森林与现实社会截然对立 ,通过森林象征的运用 ,霍桑表现了自己的社会探索精神和建立一个充满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 ,使人们获得本真的存在和实现正常的人性欲望的思想。他还通过森林象征表达了对女性问题的关注。由于霍桑对北美大陆的深深眷念 ,他对森林象征的运用寄托了通过社会改造在新大陆上找到梦中迦南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南 《红字》 森林意象 纳撒尼尔·霍 作家 美国
原文传递
学前儿童森林意象感知模型与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琛 罗芬 邹丽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42,共14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学前儿童的森林意象感知,既有助于揭示其关于森林的已有经验,又可以为儿童森林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以来自湖南长沙、张家界与永州三所幼儿园的180名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景观意象素描法为...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学前儿童的森林意象感知,既有助于揭示其关于森林的已有经验,又可以为儿童森林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以来自湖南长沙、张家界与永州三所幼儿园的180名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景观意象素描法为研究方法,首先从语言知识、空间维度、自我定位、社会意义等方面建构了学前儿童森林意象感知模型,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被试儿童关于森林的绘画作品及对被试儿童的结构式访谈,探索其森林意象感知特征。结果显示在语言知识方面,“天空”“草本植物”“生物”“阔叶林”的出现频率较高,表明儿童偏好森林中的自然环境要素和当地原生植被类型;在空间维度方面,“侧视图”的出现频率最高,表明儿童偏好零散分布的林木、稀疏的林分或林缘景观;在自我定位方面,“周围的地方”出现的频率最高,表明儿童能够认识到人类与森林的互动,并将人类视为森林环境的一部分;在社会意义方面,“游憩空间”“生活世界”的出现频率较高,表明儿童较关注森林为人类提供游憩、居住场所的社会价值属性。总体来看,学前儿童对森林意象的感知呈现出主观、抽象与幻想的特征,同时也表现了对森林与人和谐相处的道德关怀。学前教育工作者应从儿童森林意象感知特征出发,加强对儿童的森林教育,引导儿童真正走进森林,培养儿童热爱、尊重、保护自然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意象 意象感知 景观意象素描法
下载PDF
探究潜意识记忆的抵抗机制——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海边的卡夫卡》的森林意象分析
5
作者 关冰冰 杨炳菁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9-98,共10页
森林是村上春树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事物。在小说中,森林既是本色森林,也是村上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海边的卡夫卡》这两部小说不仅存在着精神上的内在关联,而且森林也都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小... 森林是村上春树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事物。在小说中,森林既是本色森林,也是村上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海边的卡夫卡》这两部小说不仅存在着精神上的内在关联,而且森林也都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小说中并承担了重要作用。两部小说中森林是主人公自身的一部分,所表现出的种种危险都是一种假象,象征的是阻挡人们探究被压制在潜意识中记忆的抵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森林意象 抵抗机制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海边的卡夫卡》
下载PDF
日本电影的“森林物语”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杰泓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日本电影的"森林"讲述伏根于日本源远流长的森林信仰与森林文化,同时又在美学观念、意象呈现和价值诉求上注入了鲜活的现代意识。日本电影常以"森林"意象寄寓生死轮回的生命观,用"樱花"物语表达对生命精... 日本电影的"森林"讲述伏根于日本源远流长的森林信仰与森林文化,同时又在美学观念、意象呈现和价值诉求上注入了鲜活的现代意识。日本电影常以"森林"意象寄寓生死轮回的生命观,用"樱花"物语表达对生命精神的礼赞。日本电影这种"托物言志"、"以物撄人"、传统和现代兼收并蓄的实践经验,足以为当代中国电影的民族性葆真与补缺,提供重要的智慧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森林信仰 植物美学 森林意象 民族性
下载PDF
中国森林文化的意象分析
7
作者 刘发林 吕勇 +3 位作者 吴启云 曾思齐 王伟 张娅妮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从森林意象入题,探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森林记忆,分析了传统森林意象的成因和文化表现,揭示了构成古代森林文化的意象体系:象形类、重叠类、衍生类、依附类;传统森林意象的文化表现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人与森林的和谐化、森林意... 从森林意象入题,探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森林记忆,分析了传统森林意象的成因和文化表现,揭示了构成古代森林文化的意象体系:象形类、重叠类、衍生类、依附类;传统森林意象的文化表现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人与森林的和谐化、森林意象的生命化、森林意象的人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森林文化 森林意象
下载PDF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的森林意象之比较
8
作者 段亚鑫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3期190-196,共7页
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两部作品中,森林意象是小说情节发生的主要场景,也同样被劳伦斯和大江健三郎两位作家赋予了独特的、多重的象征意义。本文立足文本,主要从'人与自然的背离'、'喧哗世界的净土&... 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两部作品中,森林意象是小说情节发生的主要场景,也同样被劳伦斯和大江健三郎两位作家赋予了独特的、多重的象征意义。本文立足文本,主要从'人与自然的背离'、'喧哗世界的净土'和'生命欲望的归属'三个方面对两部小说中的森林意象进行平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劳伦斯与大江小说中特有的'森林意识',以及两位作家期望借助大自然的无穷力量与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空虚、堕落相抗衡的创作思想,进一步挖掘两部小说中森林意象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意象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象征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简析《树王》的原始主义倾向
9
作者 周新 《昌吉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本文试从“生机盎然的绿色家园”,“物我浑融的超验世界”和“森林意象的象征意义”三方面分析了《树王》所表现出来的原始主义思想倾向,论证了作品所达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
关键词 《树木》 原始主义 自然崇拜 森林意象 禁忌心理 象征意义 文学创作 小说 阿城
下载PDF
克雷奇科夫诗歌中“森林”意象的象征意义
10
作者 胡杰 《俄语学习》 2019年第2期43-46,共4页
在20世纪初的俄国文学中,新农民诗歌流派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克雷奇科夫则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同其他农民诗人一样,克雷奇科夫的作品一直处于'冷冻期'。直到上世纪后半叶,他的作品才受到学界关... 在20世纪初的俄国文学中,新农民诗歌流派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克雷奇科夫则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同其他农民诗人一样,克雷奇科夫的作品一直处于'冷冻期'。直到上世纪后半叶,他的作品才受到学界关注。克雷奇科夫诗歌具有浓厚的森林情结,在诗歌中他大量运用森林意象,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的作品,'森林'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同时寄托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本文拟从克雷奇科夫诗歌中'森林'意象的解读出发,剖析这一意象象征意义的演变。'森林'既是诗人出生的摇篮,同时也是怀乡情结的寄托,更是生态危机中的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奇科夫 森林意象 象征意义
下载PDF
群柱空间中的森林意象溯源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以森林教堂门廊及但丁纪念堂森林部分为例
11
作者 李翔宇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以树作为柱的原型的设计思考在建筑史中由来已久,而将森林作为群柱空间原型的设计视角则由此衍生而来。前者在历史演进中所经历的设计方法上的转变对后者产生影响——从单纯形态上的模仿到追求其意象的表达。在森林教堂门廊及但丁纪念... 以树作为柱的原型的设计思考在建筑史中由来已久,而将森林作为群柱空间原型的设计视角则由此衍生而来。前者在历史演进中所经历的设计方法上的转变对后者产生影响——从单纯形态上的模仿到追求其意象的表达。在森林教堂门廊及但丁纪念堂森林部分中,建筑师在面对群柱空间毗邻森林及独自为林两种情境时,通过对细部的特殊处理表达了不同的森林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柱空间 森林意象 原型 细部
原文传递
米歇尔·图尼埃作品中的森林意象
12
作者 曹聪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63-67,共5页
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作品中的森林作为重要的叙事空间,对进入其中的人物展现出一种善恶交错的二元性,而这种二元对立通常是不稳定的、模棱两可的,时刻处于反转的边缘。文章聚焦米歇尔·图尼埃作品的森林意象,深刻揭示其在不... 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作品中的森林作为重要的叙事空间,对进入其中的人物展现出一种善恶交错的二元性,而这种二元对立通常是不稳定的、模棱两可的,时刻处于反转的边缘。文章聚焦米歇尔·图尼埃作品的森林意象,深刻揭示其在不同作品、不同场景下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启迪之地、庇护之地、联结之地、本原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歇尔·图尼埃 叙事空间 森林意象
下载PDF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森林旅游意象对游客行为意图影响分析
13
作者 邓崇浪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第4期130-130,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提升,人们对于旅游娱乐形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追求自身购买意愿。因此我国旅游行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森林旅游意象,并以此作为基础分析旅游意象对于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游...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提升,人们对于旅游娱乐形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追求自身购买意愿。因此我国旅游行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森林旅游意象,并以此作为基础分析旅游意象对于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接着结合现阶段森林旅游的现状,进行综合意象综合介绍和分析,最后总结出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森林旅游意象对游客行为意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森林旅游意象 游客行为意图 森林旅游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