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公害生物灭鼠剂世双鼠靶原理与室内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建波 杜兴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3期75-75,77,共2页
该文对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世双鼠靶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鼠药世双鼠靶具有适口性良好,无环境污染、灭鼠效果显著的特点,灭鼠率在90%以上。
关键词 塞罕坝 世双鼠靶 灭鼠率
下载PDF
东北地区林木害鼠棕背平综合防治技术
2
作者 赵存玉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42,共2页
林木害鼠棕背平的综合防治,就是要根据林区现实环境条件,结合现代林业建设,恢复生态,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调控食物关系,恢复建立生态平衡制约机制所采取的营林、生态、调控害鼠种群数量配置,达到林木鼠害标本兼治的建设和谐现代林业... 林木害鼠棕背平的综合防治,就是要根据林区现实环境条件,结合现代林业建设,恢复生态,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调控食物关系,恢复建立生态平衡制约机制所采取的营林、生态、调控害鼠种群数量配置,达到林木鼠害标本兼治的建设和谐现代林业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害鼠 综合防治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老鼠避孕
3
作者 张世敏 《走近科学》 2002年第2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林业防护 鼠害 防治方法 植物不育剂 避孕方法
原文传递
棕背平秋季分布规律的探讨
4
作者 李振建 刘东华 《林业勘查设计》 2003年第3期44-46,共3页
棕背平 (ClethrionmysrufocanusSundevan)主要在秋季以后危害树木。通过对方正林业局六块地的调查 ,结果表明 ,棕背平的秋季分布规律受坡度影响极大 ,同下草、下木的繁茂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坡度的增大 ,棕背平的分布量就逐渐少 ,... 棕背平 (ClethrionmysrufocanusSundevan)主要在秋季以后危害树木。通过对方正林业局六块地的调查 ,结果表明 ,棕背平的秋季分布规律受坡度影响极大 ,同下草、下木的繁茂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坡度的增大 ,棕背平的分布量就逐渐少 ,林内杂草、下木繁茂 ,棕背平的分布数量就多 ,反之就少。提出了对棕背平的重点防治、适当防治、高峰年防治与平年不需防治及任何时候都不需防治林地的条件 ,为棕背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规律
下载PDF
棕背平数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赵荣伟 郭艳秋 +1 位作者 李颖 李晶 《林业勘查设计》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针对棕背平数量的研究方法和预测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数量 预测
下载PDF
棕背平鼠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康乐 李孝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年第2期102-103,共2页
本文记述了棕背平鼠的生活习性、食性及为害特点,根据大量实验和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制定出规范的棕背平鼠综合防治办法,以指导林业生产,保障林业安全。
关键词 生活习性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木兰林管局棕背平鼠害的调查测报规范及其防治技术
7
作者 周景清 张丽茹 周长虹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4期56-57,共2页
该文阐述了木兰林管局落叶松、油松幼树的主要鼠种—棕背平鼠的调查测报规范和防治。
关键词 测报规范 防治技术
下载PDF
3种啮齿动物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比较
8
作者 初鹏飞 邢洁 +3 位作者 王声泽 李婷 乔征磊 原宝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6,共8页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作为全球新型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抗生素的滥用。为探究大林姬鼠、棕背鼠平和黑线姬鼠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来自黑龙江牡丹峰的17只大林姬鼠、17只棕背鼠平和三道关的9...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作为全球新型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抗生素的滥用。为探究大林姬鼠、棕背鼠平和黑线姬鼠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来自黑龙江牡丹峰的17只大林姬鼠、17只棕背鼠平和三道关的9只黑线姬鼠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从3种啮齿动物中共检测到19种类型及248个亚类的ARGs。棕背鼠平和黑线姬鼠差异显著的ARGs有7个,差异极显著的有5个;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差异显著的ARGs有7个,差异极显著的有4个;棕背鼠平和大林姬鼠差异显著的ARGs有4个,差异极显著的有5个。3种啮齿动物丰度较高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大类为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ARGs已广泛存在于3种啮齿动物体内,不同物种之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3种啮齿动物的分布区不同并存在食性分化。本研究可以为啮齿动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并加深对ARGs传播危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林姬鼠 黑线姬鼠 抗生素抗性基因 宏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用样方铗日法估计棕背(鼠平)种群数量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建丽 杨春文 +2 位作者 田新民 刘长胜 田新峰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1,共2页
为准确估计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数量,为鼠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样方铗日法前3昼夜的平均铗日捕获率(X)估计棕背(鼠平)数量(Y),得出估计方程Y=1.892 6+5.428 9X。
关键词 铗日法 (鼠) 种群数量
下载PDF
棕背巢区及对林木鼠害防治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春文 马建章 +2 位作者 金志民 赵风 金建丽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重捕标志法研究了棕背巢区,巢区面积7月份平均为250.89 m2,9月份平均为284.21 m2,雌雄间和季节间差异显著。棕背有集群分布现象。结合巢区面积和活动距离对鼠害防治布点规格与防治灭鼠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鼠] 巢区 鼠害
下载PDF
棕背(鼠平)和红背(鼠平)种间区分的分子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建丽 刘铸 +2 位作者 郝爱平 杨春文 金志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和红背(鼠平)(M.rutilus)的分布有重叠区且外形相似,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种间区分困难,给两种鼠的数量调查带来不便和误判。本研究通过mtDNA控制区构建系统树、mtDNA控制区电泳和RAPD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效地... 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和红背(鼠平)(M.rutilus)的分布有重叠区且外形相似,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种间区分困难,给两种鼠的数量调查带来不便和误判。本研究通过mtDNA控制区构建系统树、mtDNA控制区电泳和RAPD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效地对棕背(鼠平)和红背(鼠平)已知的8个样本和16个待定样本进行了准确鉴定。其中,mtDNA控制区电泳进行种间区分的方法具有简便、准确而又快捷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 (鼠) 种间区分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退耕还林区棕背鼠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玉根 门晓光 +3 位作者 雷晓明 王正升 关占荣 王布赫 《陕西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武川县15a生油松林内,按密度0.3只·hm^(-2)释放年龄1.5~2a银狐,和沿山脊线两侧分别栽植2行(行距200m,桩距300~500m)招鹰桩,进行了释放银狐和栽植招鹰桩捕杀棕背鼠平技术试验,结果为释放银狐可使林地棕背,鼠密度由19.16只·hm... 在武川县15a生油松林内,按密度0.3只·hm^(-2)释放年龄1.5~2a银狐,和沿山脊线两侧分别栽植2行(行距200m,桩距300~500m)招鹰桩,进行了释放银狐和栽植招鹰桩捕杀棕背鼠平技术试验,结果为释放银狐可使林地棕背,鼠密度由19.16只·hm^(-2)降低到4.83只·hm^(-2)、被害株率由22.82%降低到7.81%、植株死亡率由6.13%降低到4.01%;栽植招鹰桩可使鼠口密度由18.97只·hm^(-2)下降到4.94只·hm^(-2),被害株率由22.96%降到7.68%,死亡率由6.03%降到4.02%,既达到了控制鼠害的目,又具有绿色、高效、持续等优点,可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退耕还林区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棕背与大林姬鼠消化系统解剖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隽晟 杨常玉 +1 位作者 辛笛 金志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6-227,共2页
为了解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与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消化系统之间的差异,试验对实体鼠进行解剖,并对消化系统各部分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棕背食管平均长度为体长的0.26倍,胃(含内容物)的平均重量为2.90 g,小... 为了解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与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消化系统之间的差异,试验对实体鼠进行解剖,并对消化系统各部分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棕背食管平均长度为体长的0.26倍,胃(含内容物)的平均重量为2.90 g,小肠平均长度为体长的3.80倍,大肠平均长度为体长的1.40倍,盲肠平均长度为体长的0.50倍;大林姬鼠食管平均长度为体长的0.18倍,胃(含内容物)的平均重量为2.60 g,小肠平均长度为体长的2.90倍,大肠平均长度为体长的1.00倍,盲肠平均长度为体长的0.30倍。表明棕背的消化系统比大林姬鼠的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 大林姬鼠 消化系统 比较 解剖
原文传递
大林姬鼠、棕背鼠平对环境湿度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春文 董志刚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文对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的数量分布与湿度的关系以及其占有的湿度生态位宽度分析结果表明,大林姬鼠适宜较干燥的环境,棕背鼠平适宜更湿润的环境,二者对湿度的选择有趋异现象。
关键词 大林姬鼠 环境 湿度
下载PDF
塞罕坝棕背鼠平的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力华 刘广智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2-23,共2页
塞罕坝机械林场在2012年冬季至2013年春季发生了以棕背鼠平为主的林鼠危害,幼林损失惨重。林场通过对其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的研究,结合请教专家、现场研讨,摸索出一套比较成功的灭鼠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果。
关键词 塞罕坝 防治 方法
下载PDF
大林姬鼠与棕背[鼠平]肠道菌群与功能预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思宇 苏航 +3 位作者 杨文建 万祥旭 于成文 金志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大林姬鼠、棕背[鼠平]属于小型啮齿类动物,是牡丹江林区主要的害鼠,主要以植物种子和茎作为食物,在林区中的生态位有重叠,环境和食物资源比较相似。因此我们通过微生物测序技术对秋季大林姬鼠及棕背[鼠平]样本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初步的研... 大林姬鼠、棕背[鼠平]属于小型啮齿类动物,是牡丹江林区主要的害鼠,主要以植物种子和茎作为食物,在林区中的生态位有重叠,环境和食物资源比较相似。因此我们通过微生物测序技术对秋季大林姬鼠及棕背[鼠平]样本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秋季2种啮齿动物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以乳杆菌属、螺杆菌属、unidentified;achnospiraceae、脱硫弧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等为主,整体比较发现棕背[鼠平]的肠道菌群丰富度优于大林姬鼠,棕背[鼠平]较大林姬鼠能够更加适应复杂的林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林姬鼠 [鼠]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黑线姬鼠和棕背(鼠平)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福华 金志民 +4 位作者 朴忠万 杨常玉 辛笛 付大航 朱羡冰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9-200,共2页
为了掌握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笔者对黑线姬鼠和棕背(鼠平)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血液生理指标中,黑线姬鼠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细... 为了掌握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笔者对黑线姬鼠和棕背(鼠平)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血液生理指标中,黑线姬鼠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细胞比容(HCT)比棕背(鼠平)高;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与棕背(鼠平)无明显差异;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量(PLT)则低于棕背(鼠平)。在血液生化指标中黑线姬鼠的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肝功(T-Bil)浓度高于棕背(鼠平);肌酐(Cre)浓度、肌酸激酶(CK)活性、白蛋白(ALB)含量无明显差异;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尿素(Urea)浓度则低于棕背(鼠平)。反映了黑线姬鼠和棕背(鼠平)在健康状况、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鼠) 血液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健康状况 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红背■和棕背■血液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18
作者 杨春文 刘艳爽 +2 位作者 金建丽 金志民 刘铸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0-252,共3页
为了建立红背■和棕背■血液正常生理指标参考值,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血液18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背■和棕背■血液生理指标有7项差异不显著(P>0.05),有11项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 为了建立红背■和棕背■血液正常生理指标参考值,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血液18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背■和棕背■血液生理指标有7项差异不显著(P>0.05),有11项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红背■雄、雌间有12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有6项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棕背■雄、雌间有10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有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 [鼠] 血液生理指标 差异 比较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林区棕背种群主要参数分析
19
作者 杨春文 张春美 +3 位作者 金志民 金建丽 刘铸 安文和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7,共5页
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海林林区,采用铗捕法逐月捕获棕背,根据胴体重和繁殖情况划分棕背的年龄(以月为单位),计算各月新生个体的生命表、各月种群平均年龄和平均寿命。共捕棕背682只,其中雌性351只,雄性331只,雌雄性比为0.515∶0.485... 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海林林区,采用铗捕法逐月捕获棕背,根据胴体重和繁殖情况划分棕背的年龄(以月为单位),计算各月新生个体的生命表、各月种群平均年龄和平均寿命。共捕棕背682只,其中雌性351只,雄性331只,雌雄性比为0.515∶0.485。5,6,7月出生的个体最长寿命为5个月,雌性平均为2.37个月,雄性平均为2.18个月。8,9月出生的个体,最长寿命超过12个月,雌性平均为3.83个月,雄性平均为4.03个月。秋生个体比春生个体寿命长。各月种群平均寿命4月份最高,为10.52个月,7月份最低,为2.9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 种群生命表 寿命
下载PDF
棕背、红背血清蛋白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建丽 刘泓玮 +2 位作者 曹明星 杨春文 田新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90-193,共4页
为了给棕背[鼠平]、红背[鼠平]的深入研究及实验动物化提供生理生化指标依据,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的方法,对棕背[鼠平]、红背[鼠平]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棕背[鼠平]雌、雄个体和红背[鼠平]雌、... 为了给棕背[鼠平]、红背[鼠平]的深入研究及实验动物化提供生理生化指标依据,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的方法,对棕背[鼠平]、红背[鼠平]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棕背[鼠平]雌、雄个体和红背[鼠平]雌、雄个体血清蛋白分别分离出28条、27条、26条、24条谱带,其电泳迁移率范围为0.648~0.013。棕背[鼠平]与红背[鼠平]亲缘关系较近,但棕背[鼠平]和红背[鼠平]间、不同性别间血清蛋白谱带的数量、谱带分布和活力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 [鼠] 血清蛋白 电泳迁移率 谱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