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 |
苏力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0
|
|
2
|
“板式──变速结构”与我国当代音乐创作 |
陈国权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5
|
|
3
|
集体智慧的结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
何占豪
|
《音乐爱好者》
|
2007 |
14
|
|
4
|
西方协奏曲形式在新中国的嬗变(上) |
胡净波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3 |
8
|
|
5
|
论《梁祝》民族化成功之路 |
罗瑜
|
《音乐探索》
|
2003 |
8
|
|
6
|
横看成岭侧成峰——谈《梁祝》协奏曲的曲式结构 |
胡净波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8
|
|
7
|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分析 |
沈旋
齐毓怡
|
《音乐研究》
|
1960 |
8
|
|
8
|
突出民族艺术特色的经典之作——试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特殊演奏技法 |
杨大恩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9
|
演奏好中国小提琴曲所需的补充技术训练 |
杨宝智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7
|
|
10
|
美声唱法在中国 |
吕志杰
|
《剧影月报》
|
2006 |
7
|
|
11
|
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从“梁祝”的创作背景及乐曲赏析谈起 |
何占豪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2
|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魅力何在?——对该作品50多年的研究述评 |
王婉如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7
|
|
13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美学分析 |
彭弋的
|
《黄河之声》
|
2008 |
7
|
|
14
|
梁祝传说起源时间考 |
王宁邦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5
|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奏指法与弓法技术研究 |
王侃
王洪生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6
|
|
16
|
论经典题材的紫砂再创作——作品“梁祝”的创作感悟 |
贺洪梅
|
《陶瓷》
CAS
|
2021 |
6
|
|
17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与主要演奏技巧 |
付月恒
|
《黄河之声》
|
2018 |
5
|
|
18
|
谈听众审美习惯 |
钟春森
|
《人民音乐》
|
1981 |
3
|
|
19
|
祝英台考 |
王宁邦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20
|
从《皮条》到《绸吊》:一个人和一个节目的创新 |
杨宇全
|
《杂技与魔术》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