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宫正骨流派手法特点浅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昊 邓素玲 +1 位作者 杜旭召 韩小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80-81,共2页
清宫正骨流派作为中医骨伤界一个重要的流派,传承有序,学术特色鲜明。孙树椿教授是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在师承刘寿山先生学习以及50余年临床实践的经验上不断传承并发展了清宫正骨流派的治疗手段,尤其在手法治疗上有鲜明的... 清宫正骨流派作为中医骨伤界一个重要的流派,传承有序,学术特色鲜明。孙树椿教授是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在师承刘寿山先生学习以及50余年临床实践的经验上不断传承并发展了清宫正骨流派的治疗手段,尤其在手法治疗上有鲜明的学术特色。邓素玲教授为孙树椿教授弟子,清宫正骨流派河南工作站负责人,在临床治疗以及临床带教时,尤其注重手法的轻巧柔和,认为轻巧柔和是手法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正骨流派 手法
原文传递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刍议 被引量:17
2
作者 冯珂 纪立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66-1868,共3页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一句历代存在着不同见解,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精"与"柔"的理解上。"精"当理解为精神爽慧,"柔"当理解为筋肉柔和。阳气具有温煦之性,能够温养神与筋,...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一句历代存在着不同见解,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精"与"柔"的理解上。"精"当理解为精神爽慧,"柔"当理解为筋肉柔和。阳气具有温煦之性,能够温养神与筋,使精神爽慧、筋肉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养神 养筋
下载PDF
臧福科谈宫廷理筋术推拿学术流派之“柔”字诀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多多 宏达 +10 位作者 孙文博 刘彦超 耿成武 杨晓明 张洋 李妍 温建民 刘长信 庞博 王宾 臧福科(指导)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9期7-9,共3页
臧福科教授是宫廷理筋术推拿学术流派之代表性传承人。通过总结臧福科教授对创始人刘寿山先生手法的心诀,旨在传承宫廷理筋术推拿学术流派学术思想,进一步推动流派发展。
关键词 宫廷理筋术 推拿 流派 字诀 刘寿山 臧福科
下载PDF
《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传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01-408,共8页
在《老子》的哲学语境下,从"复归"的境界来看,"复归"既有向"根"与"初"之境界的复返,又有向"无"与"明"之境界的回旋,既有向"朴"之境界的回转,也有向"真&qu... 在《老子》的哲学语境下,从"复归"的境界来看,"复归"既有向"根"与"初"之境界的复返,又有向"无"与"明"之境界的回旋,既有向"朴"之境界的回转,也有向"真"之境界的切近;从人的维度看,"复归"可以视为人之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彰显,以及经由世俗生活之后的省思与内转。由于世俗生活对本来澄明之心的习染与遮蔽,"我"之欲泛滥,因此,行走在世俗之中的"我"需要铭记"复归"之路,努力"复归"至虚静清明之境。当然,在老子那里不管是从人的层面还是从物的层面谈"复归",其终极指向皆是道,其终极境界则是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复归 境界
下载PDF
软硬反义聚合的词义演变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时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9,共8页
"柔、软、刚、坚、硬"这些词及其组合的词语形成汉语表达软硬概念的反义词语类聚。先秦至两汉"柔、坚、刚"为表达软硬反义类聚中的主导词,唐宋后"软、硬"渐取代"柔、坚、刚"成为表达软硬反义... "柔、软、刚、坚、硬"这些词及其组合的词语形成汉语表达软硬概念的反义词语类聚。先秦至两汉"柔、坚、刚"为表达软硬反义类聚中的主导词,唐宋后"软、硬"渐取代"柔、坚、刚"成为表达软硬反义类聚中的主导词,体现了汉语文白兴替与雅俗相融的发展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类聚
下载PDF
儒者柔也——礼乐之师与儒之本色
6
作者 武树臣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5,158,共15页
“儒者柔也”是古人对儒字最经典的注释。“柔”的古字是“揉”“扰”“犪”,本义为“驯扰”即教育约束。“驯扰”是游牧时代先民驯服动物的经验总结。“柔远能迩”体现了远古先民以礼乐教化治国的传统理念。“多需”和“多胥”是殷商... “儒者柔也”是古人对儒字最经典的注释。“柔”的古字是“揉”“扰”“犪”,本义为“驯扰”即教育约束。“驯扰”是游牧时代先民驯服动物的经验总结。“柔远能迩”体现了远古先民以礼乐教化治国的传统理念。“多需”和“多胥”是殷商的礼乐之师,其职能是通过教授诗歌音乐舞蹈来实行教化。他们与周之乐官“大胥”“小胥”有传承关系。殷亡周衰,礼乐之师失去俸禄而散落民间,仍以相礼和传授礼乐知识为生。孔子的贡献是通过民间教育,传授《诗》《书》《礼》《乐》等三代经典,使儒者从相礼训俗之师演变为六艺传经之师。儒家至此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扰 多胥 远能迩
原文传递
气机升降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小宁 《河南中医》 2007年第12期8-9,共2页
关键词 升降理论 益气升阳法 和胃降逆法 宣畅气机法 降火济水法 升水制火法 引火归原法 疏肝理气法 平肝潜阳法 肝养阴法 宣肃肺气法 宣肺行水法 补肾纳气法
下载PDF
也说“柔”字——兼论泥母与明母在上古的交替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海琼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7,共3页
《说文》认为"柔"从矛声。但是,有学者认为柔、矛声母不类,《说文》将其分析为形声字不确。但是,出土文献中矛与柔相通、异文的例子可以证明《说文》的分析不误。通过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泥母与明母相通、异文、谐声、异... 《说文》认为"柔"从矛声。但是,有学者认为柔、矛声母不类,《说文》将其分析为形声字不确。但是,出土文献中矛与柔相通、异文的例子可以证明《说文》的分析不误。通过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泥母与明母相通、异文、谐声、异读等材料的研究,可以看出泥母与明母在上古的交替可能与三等介音或高元音韵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母 明母 上古音
原文传递
先进制造技术组织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宋之杰 刘玲玲 《管理观察》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组织管理模式 先进制造技术 企业竞争 科层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 大批量生产方式 管理目标 需求环境
下载PDF
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的和合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祥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4,共5页
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合而不重分,这在《周易》里有集中的体现。《周易》哲学可以说是一和谐哲学。本文从天地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成变化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周易》的保合太和思想,... 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合而不重分,这在《周易》里有集中的体现。《周易》哲学可以说是一和谐哲学。本文从天地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成变化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周易》的保合太和思想,揭示了《周易》以天地万物始于暌而终于和,虽有分而终于合,因其保合太和,故能生生不已、恒久常新的易学原理。绵延不绝的中国哲学长河,《周易》无疑是其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合太和 和合思想 《周易》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教师的德育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菊梅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高校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决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水平,目前,高校教师的德育现状中重教书轻育人、趋功利淡敬业、重学高轻身正、乏严谨滋腐败值得关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中存在的刚、柔、和三类精神价值,不独影响中国传统文人,... 高校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决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水平,目前,高校教师的德育现状中重教书轻育人、趋功利淡敬业、重学高轻身正、乏严谨滋腐败值得关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中存在的刚、柔、和三类精神价值,不独影响中国传统文人,更是对现代教师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刚"即积极进取,敢于创新,以学立范;"柔"即淡泊名利,安贫乐教;"和"即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就是要和如春风,对学生充满爱心。探讨传统文化和高校教师的最终目标,希冀把高校教师推向道德理想的"君子"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教师 君子境界
下载PDF
“陶冶性情,别有风旨”——王夫之诗歌美感作用论简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思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8,88,共5页
王夫之对孔子“兴观群怨”说作出了富于新意的阐发,认为“兴”乃“兴观群怨”之重心所在,并由“兴”对情感精神的激发、对心灵品格的提升,提出“陶冶性情,别有风旨”的观点。考释“风旨”,其真义在诗以丰富深厚的情感内容、温柔婉曲的... 王夫之对孔子“兴观群怨”说作出了富于新意的阐发,认为“兴”乃“兴观群怨”之重心所在,并由“兴”对情感精神的激发、对心灵品格的提升,提出“陶冶性情,别有风旨”的观点。考释“风旨”,其真义在诗以丰富深厚的情感内容、温柔婉曲的艺术表达,动人情性、陶冶心灵,教育人,感化人。由“风旨”出发,王夫之特别推重“柔”的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旨 陶瓷性情 王夫之 诗歌 美感作用论
下载PDF
论刚柔——触觉的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贡华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4,共6页
"刚柔之辩"是先秦思想世界重要的论题之一。《老子》崇柔抑刚,将柔理解、规定为生之本。《易传》崇刚抑柔,将刚作为生化之源。尽管对"柔"与"刚"与"生"的关系有争论,但无可争辩的是:刚与柔这对... "刚柔之辩"是先秦思想世界重要的论题之一。《老子》崇柔抑刚,将柔理解、规定为生之本。《易传》崇刚抑柔,将刚作为生化之源。尽管对"柔"与"刚"与"生"的关系有争论,但无可争辩的是:刚与柔这对范畴已经把我们带进了"生生"之域。刚柔皆不是物体纯粹客观的性质,而是物与身体相遇而生的触觉性质。强调人、物的刚柔特性显然表现出更多对万物的身体交往的兴趣。较之一味沉潜于内在世界的心性之学,刚柔所展示出身心一体的触觉交往观念无疑更加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
下载PDF
从《蝴蝶君》看东西方对“柔”的不同理解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友东 赵文书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9-115,共7页
本文通过《蝴蝶君》透视出东西方对"柔"的不同解读,分析东西方文化上冲突的根本原因。西方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认为"柔"受制于"刚",权力来源于对他者的弱化和统治;而东方的哲学认为"柔"不代表"弱"、"柔"胜于"强"以及"... 本文通过《蝴蝶君》透视出东西方对"柔"的不同解读,分析东西方文化上冲突的根本原因。西方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认为"柔"受制于"刚",权力来源于对他者的弱化和统治;而东方的哲学认为"柔"不代表"弱"、"柔"胜于"强"以及"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的辩证道理。宋莉玲的示弱和加利马尔逞强都是他们自身文化的反映,《蝴蝶君》探讨了这种"刚性"和"柔性"的相对性和转换的可能。本文指出在当今非西方经济、政治日益强大的氛围中重新审视和反省自身文化缺陷在处理文化冲突中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弱 对话
原文传递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和有禄 《中华武术》 2003年第11期34-36,共3页
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归纳起来为合、顺、中、平、轻、柔、圆、活八个方面。分述如下: 一、合 和氏家传老谱对“合”的论述有: (1)技理相合,太极真谛。 (2)太极为浑圆之一气,怀阴阳之合聚。
关键词 和式太极拳 拳谱
下载PDF
元祐词坛的词体特征论新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卫星 《长江学术》 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
元祐词坛对词体与词源特征同中之异的反思,促成了词体意识的自觉。时论以唐五代文人词的主流趋向为参照,将柔而协律视为词合体的充要特征。其中,协律只是词沟通诗、燕乐二源的必备特征,而"柔"才是词自成一体的关键特征,在词... 元祐词坛对词体与词源特征同中之异的反思,促成了词体意识的自觉。时论以唐五代文人词的主流趋向为参照,将柔而协律视为词合体的充要特征。其中,协律只是词沟通诗、燕乐二源的必备特征,而"柔"才是词自成一体的关键特征,在词体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词坛各种流行特征,如曲、直、庄、媚、雅、俗、健、靡等的产生及定位都以"柔"为基准,对词体价值的判断也以"柔"在古典语境中的特殊意蕴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祐 词体特征 俗艳
下载PDF
抱冲谈艺四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曾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3-64,共2页
画家精神的释放 在《老子皓髯》文中,我们提到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句话,也十分确切地反映了老子思想“阴柔的进取”的本质。水固然柔和,如东坡诗所谓“清风如水,明月似练”,然而水却包含着无坚不摧的内质,它固然能居下... 画家精神的释放 在《老子皓髯》文中,我们提到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句话,也十分确切地反映了老子思想“阴柔的进取”的本质。水固然柔和,如东坡诗所谓“清风如水,明月似练”,然而水却包含着无坚不摧的内质,它固然能居下,“处众人之所恶”,然而它却既能泽被万物,又能摧枯拉朽、无坚不克。在老子书中“争”和“不争”是同义的,即是说“不争”就是为了更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精神释放 老子 自然
原文传递
阳刚与阴柔的变奏——论李碧华小说中的人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瑾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24-26,共3页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作家,她行文别出心裁、风格瑰丽诡异。其小说在港台及大陆都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群,细究其小说所以会令人着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塑造了不少神态丰满、各具性情的人物。就人物行为特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刚、柔两类...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作家,她行文别出心裁、风格瑰丽诡异。其小说在港台及大陆都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群,细究其小说所以会令人着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塑造了不少神态丰满、各具性情的人物。就人物行为特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刚、柔两类。李碧华的小说有浓郁的宿命论色彩,但在宿命轮回的大背景下,作者着意发掘人身上的超越性——即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理想品格。本文先是展示人物的生存境遇,在此基础上突显人物类型,并进而分析此类型的成因及作家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理想,力求进一步发掘李碧华小说的人文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碧华 人物品格
下载PDF
《易·坤》与老子的“贵柔”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太恒 《开封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52-57,共6页
总的来看,《易经》强调“阳”主“阴”从,但并不因此否定“阴”的一方在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阴”所具有的“柔”的品格为《易经》所称道。老子继承、发挥了《易经》的重柔思想,提出了其“持柔”、“守雌”、“守静”... 总的来看,《易经》强调“阳”主“阴”从,但并不因此否定“阴”的一方在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阴”所具有的“柔”的品格为《易经》所称道。老子继承、发挥了《易经》的重柔思想,提出了其“持柔”、“守雌”、“守静”思想,并由此提出了“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坤》 《易经》 老子 无为 政治主张
全文增补中
以“兵”解“道”——老子军事思想浅析
20
作者 许晶阳 问鸿滨 《孙子研究》 2023年第6期63-72,共10页
“兵”“道”二家居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前列,所代表的学派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视“道”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对“道”的探索中衍生出道家独具一格的“兵学”思想,二者可谓... “兵”“道”二家居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前列,所代表的学派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视“道”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对“道”的探索中衍生出道家独具一格的“兵学”思想,二者可谓“同出而异名”。老子视“兵者”为“不祥之器”,借此形成以反战为核心的军事人道主义战争观、以弱胜强为主题的军事战略观以及“以奇用兵”为主旨的军事战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道 军事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