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研究——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玉恒 宋传垚 +1 位作者 阎佳玉 黄惠倩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959,共9页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下,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乡村病"问题凸显,影响到乡村可持续发展进程,亟需重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特征,提出乡村振兴的方向与适宜路径,对促进乡...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下,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乡村病"问题凸显,影响到乡村可持续发展进程,亟需重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特征,提出乡村振兴的方向与适宜路径,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探究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中心集聚性与成长性,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研究发现:①伴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乡村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乡镇政府驻地与县城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强度;②生产要素在城、镇、村间不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导致县城邻近地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乡村地区的中心集聚性依次降低;③受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县城邻近地区、区位较好的乡镇以及交通干线附近地区更易于集聚生产要素,成为乡村成长性的高值区;④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减地增"的乡村空心化问题严峻。文章强调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城乡联系,提升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积极推进村镇化发展,开展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衰退 乡村演 可持续发展 村镇 河北
原文传递
转型期中国农户生计响应的时空差异及对乡村振兴战略启示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玉恒 宋传垚 +1 位作者 阎佳玉 刘彦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95-2605,共11页
农民增收是体现不同发展阶段农户生计适应性与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农民增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发现了农户生计对经济发展的响应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特征。2009年成为... 农民增收是体现不同发展阶段农户生计适应性与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农民增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发现了农户生计对经济发展的响应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特征。2009年成为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开始降低的拐点。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增收难问题早在2005年就已显现,东部地区在2012年开始出现农民增收难问题。城镇化发展、地区科技投入均有助于农民持续增收,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制约了其提高生计水平和获取稳定收入的能力。应着力推进村镇化发展与乡村转型,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为农民自我发展创造机会与平台,提升其生计水平与应对外界发展环境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农户生计 乡村振兴 村镇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村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3
作者 康永征 王泽莉 《甘肃理论学刊》 2018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村镇化是一种通过提升农民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现实回应。在村镇化的建设中,应将文化与生态因素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农村精英的作用,实现农村产业集聚,实现村镇融合,实现文化兴村... 村镇化是一种通过提升农民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现实回应。在村镇化的建设中,应将文化与生态因素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农村精英的作用,实现农村产业集聚,实现村镇融合,实现文化兴村,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浅析苏联的城市化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梅春才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83,共4页
关键词 苏联 工业 就业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村镇 人口迁移 城市水平 莫斯科 城市生活方式 农村 城市人口增长 俄罗斯 乡村地区
下载PDF
村镇化是贵州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的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勇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是在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科学准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理论和政策,为包括贵州在内的全国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道路,使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市场规律推进城镇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新... 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是在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科学准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理论和政策,为包括贵州在内的全国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道路,使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市场规律推进城镇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村镇化是贵州新农村建设合理可行、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新农村建设 途径
下载PDF
“莫干乡村改进”实践及其对新时期乡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敢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49-57,63,共10页
在中国近代史与社会学史上,黄郛及其夫人主持的"莫干乡村改进"实践,足以与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倡导的乡村建设活动相媲美。但囿于诸种因素,相较之下,鲜为学界所深知。基于史实梳理、实地调研以及经由对与该活动存续同时期部分... 在中国近代史与社会学史上,黄郛及其夫人主持的"莫干乡村改进"实践,足以与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倡导的乡村建设活动相媲美。但囿于诸种因素,相较之下,鲜为学界所深知。基于史实梳理、实地调研以及经由对与该活动存续同时期部分社会学家学术思想的重读,将"莫干乡村改进"实践视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典型个案,去审视其对于促进新旧乡村建设的学理价值,并围绕新时期农村建设中"村庄转型向何处去"的议题,从"有形"与"无形"双向融合的视角切入,提供若干关于"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主题的分析性概念暨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郛 莫干山 乡村建设 大农业 村镇
原文传递
反思农村合作经济——一个天泉湖旅游区新农村建设的故事
7
作者 郑和忠 左伟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年第8期36-38,共3页
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1949年后中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解放初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再到1958年的人民公社,以及1978年后的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 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1949年后中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解放初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再到1958年的人民公社,以及1978年后的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成功只限于农民的温饱解决了,农民却始终没有富裕。文章从分析和反思家庭承包制和农村合作经济入手,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应该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并用天泉湖旅游区新农村建设的例子进行了论证。在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又导出了政府的主导是关键,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三农"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才能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农村合作经济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民国“莫干乡村改进”学理及其新时期乡建启示
8
作者 李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1期91-99,114,共10页
在中国近代史与社会学史上,黄郛及其夫人主持的"莫干乡村改进",足以与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倡导的乡村建设活动相媲美。但囿于诸种因素,相较之下,却鲜为学界所深入了解认知。基于史实梳理和实地调研,以及经由对与该乡建活动存... 在中国近代史与社会学史上,黄郛及其夫人主持的"莫干乡村改进",足以与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倡导的乡村建设活动相媲美。但囿于诸种因素,相较之下,却鲜为学界所深入了解认知。基于史实梳理和实地调研,以及经由对与该乡建活动存续同时期,部分民国社会学家学术思想重读,将"莫干乡村改进"视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一个典型个案,去审视其对于促进乡村建设的学理价值,并围绕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转型向何处去"议题,从"有形"与"无形"双向融合维度切入,提供了若干服务于"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主题的分析性概念暨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郭 莫干山 乡村建设 “大农业” 村镇
下载PDF
新型城乡关系与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对城乡二元结构本质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立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8期18-25,共8页
城乡一体化不是消灭农村,不是把农民连根拔起,而是要正视中国未来百年内都要面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讨论如何由抽取型、隔离性的二元结构,变为良性的互助型、开放性的二元结构,将二元对立,变为和谐共存。中国小规模农业和... 城乡一体化不是消灭农村,不是把农民连根拔起,而是要正视中国未来百年内都要面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讨论如何由抽取型、隔离性的二元结构,变为良性的互助型、开放性的二元结构,将二元对立,变为和谐共存。中国小规模农业和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是近百年内都不会改变的基本事实。统筹城乡,是长时期的战略性任务。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化和逆城镇化潮流已同时出现,需要以就地村镇化,来推动多元城市生态的形成。全面协调推动城乡建设,才能真正统筹好城乡关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 二元结构 就地村镇 多元城市生态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镇化的发展探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康永征 王泽莉 《前沿》 2018年第1期90-94,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中国当前突出社会问题的回应。村镇化是振兴乡村的一种现实选择,是"逆城市化"、"产业集群"和人的现代化理论在新时代中国农村的一种实践。实施村镇化有利于完善城镇化发展战略、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中国当前突出社会问题的回应。村镇化是振兴乡村的一种现实选择,是"逆城市化"、"产业集群"和人的现代化理论在新时代中国农村的一种实践。实施村镇化有利于完善城镇化发展战略、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更有利于促成城乡融合发展。当前,推动村镇化的实施,需要依靠农村精英的引领、产业融合的促进和基层政府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镇路径 城乡融合 农村现代
原文传递
基于P中值模型的村镇文化体育设施配置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时曼曼 张守健 吴婉弘 《工程管理学报》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均等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组成的文化体育设施的配置直接影响到我国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分析村镇文体设施配置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公共文体设施的特殊属性,提出了村镇配置...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均等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组成的文化体育设施的配置直接影响到我国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分析村镇文体设施配置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公共文体设施的特殊属性,提出了村镇配置文体设施中应遵循的原则,并采用区位配置模型中的P中值模型研究村镇文化体育设施配置中的选址问题,同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文体设施点建立了村镇文体设施配置矩阵,为村镇在实际配置文体设施时提供参考,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体育设施 P中值模型 配置矩阵
下载PDF
以绿色村镇化为抓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农村城镇化的余庆特色
12
作者 汤正仁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
本文是贵州省2010年度软科学课题"区域产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提高农民工就业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文章叙述了余庆以绿色村镇化为抓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关键词 余庆 绿色村镇 城乡一体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
13
作者 伊秋洁 《区域治理》 2020年第13期52-52,共1页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导致我国乡村情况在新的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改变,而且“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作,从而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城市与乡村两个方面。因此,必须对乡村...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导致我国乡村情况在新的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改变,而且“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作,从而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城市与乡村两个方面。因此,必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进行把握,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使农村产业进行多样化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以及对乡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确保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短,进而达到“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振兴 战略 村镇 城镇 双轮驱动
下载PDF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
14
作者 李凤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6期203-203,共1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乡村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不断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地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乡村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不断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地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推进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因此,本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做出了相关内容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村镇 城镇 双轮驱动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讨
15
作者 马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3年第12期54-55,共2页
在我国许多传统农业城市中,都面临着农村地广人多、城镇建设滞后的基本情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倘若盲目地一哄而上,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无法得到保障。新型城镇化推进应立足高点定位,把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工作... 在我国许多传统农业城市中,都面临着农村地广人多、城镇建设滞后的基本情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倘若盲目地一哄而上,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无法得到保障。新型城镇化推进应立足高点定位,把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工作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城镇化的延伸点、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应坚持试点先行、重点建设、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村镇联动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讨
16
作者 马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4年第3期60-61,共2页
在我国许多传统农业城市中,都面临着农村地广人多、城镇建设滞后的基本情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倘若盲目地一哄而上,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无法得到保障。新型城镇化推进应立足高点定位,把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工作定位... 在我国许多传统农业城市中,都面临着农村地广人多、城镇建设滞后的基本情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倘若盲目地一哄而上,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无法得到保障。新型城镇化推进应立足高点定位,把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工作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城镇化的延伸点、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坚持试点先行、重点建设、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村镇联动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