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代内地与边疆的“互市”和“朝贡”贸易 被引量:7
1
作者 管彦波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8,共5页
唐王朝与边疆各民族之间除了以"互市"为主的贸易往来外,在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一系列过程中,或通过武力威慑,或通过政治联姻,或通过遣使册封、赏赐,与边疆民族之间所达成的在政治上表示友好和隶属关系的"贡赐"贸易,也... 唐王朝与边疆各民族之间除了以"互市"为主的贸易往来外,在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一系列过程中,或通过武力威慑,或通过政治联姻,或通过遣使册封、赏赐,与边疆民族之间所达成的在政治上表示友好和隶属关系的"贡赐"贸易,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贸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王朝 边疆民族 “互市”贸易 朝贡贸易
下载PDF
论明朝勘合(朝贡)贸易的性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银 张增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明朝,由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压力,屡屡实行海禁政策,而勘合制度是其实施海禁政策的重要手段,勘合应用领域主要扩展为行移往来与对外关系。由于勘合对朝贡年限、停船港口、进贡船数和随从人数以及贡品的种类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一方面... 明朝,由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压力,屡屡实行海禁政策,而勘合制度是其实施海禁政策的重要手段,勘合应用领域主要扩展为行移往来与对外关系。由于勘合对朝贡年限、停船港口、进贡船数和随从人数以及贡品的种类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一方面加强了国家对朝贡贸易的有序管理;另一方面,则促使了大规模走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海禁政策 勘合(朝贡)贸易
下载PDF
“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 被引量:60
3
作者 韩东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4,共10页
以"朝贡"形式推展于东亚地区的"华夷秩序",经历过从"文野之别"到"国族主义"的漫长演变过程。与此相应,穿梭其间的亲缘关系网络亦经历了从紧密到松弛再到解体等次第演化阶段。其中,"自民... 以"朝贡"形式推展于东亚地区的"华夷秩序",经历过从"文野之别"到"国族主义"的漫长演变过程。与此相应,穿梭其间的亲缘关系网络亦经历了从紧密到松弛再到解体等次第演化阶段。其中,"自民族中心主义"和"利益中心主义",构成了秩序组建与解体的核心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秩序 朝贡贸易 东亚 小中华 自民族中心主义
下载PDF
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 被引量:25
4
作者 余同元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70,共16页
以长城为界,中国的北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边耕地农业民族,由于游牧的移动性与农业的固定性的不同,铸成了古代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社会模式。定居社会与草原社会,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一方面长期并行发展,一方面又相互冲突与融合,... 以长城为界,中国的北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边耕地农业民族,由于游牧的移动性与农业的固定性的不同,铸成了古代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社会模式。定居社会与草原社会,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一方面长期并行发展,一方面又相互冲突与融合,交织构成了迄于17世纪清代统一中国南北的全部历史。秦、汉以来长城两边经济、文化分合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这两个区域及两个社会之间,必然有某种贸易的存在,以体现其根本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贸易市场 《万历武功录》 长城沿线 长城文化带 明后期 长城地带 《明经世文编》 互市贸易 朝贡贸易 《明神宗实录》
原文传递
明代甘肃镇与西域朝贡贸易 被引量:17
5
作者 田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15-24,共10页
明朝与西域诸国的贸易是明代国防和对外关系的重大策略之一。设置在河西走廊的甘肃镇是全面执行明朝对西域贸易政策的唯一机构,具有维护丝绸之路贸易线畅通和贡使人身安全的职责以及管理进出嘉峪关贡使的海关功能,确保了西域朝贡贸易... 明朝与西域诸国的贸易是明代国防和对外关系的重大策略之一。设置在河西走廊的甘肃镇是全面执行明朝对西域贸易政策的唯一机构,具有维护丝绸之路贸易线畅通和贡使人身安全的职责以及管理进出嘉峪关贡使的海关功能,确保了西域朝贡贸易的顺利进行。明朝通过与西域的贸易稳定了西北边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镇 西域 丝绸之路 朝贡贸易
原文传递
略论宋代中外朝贡关系与朝贡制度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云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宋代中外朝贡关系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其政治性、军事性 ,尤以韩中朝贡关系为甚 ;二是随着市舶贸易的发展 ,统治者不断控制朝贡贸易的规模 ,朝贡贸易遂经历了由盛入衰的转变。与此同时 ,宋...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宋代中外朝贡关系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其政治性、军事性 ,尤以韩中朝贡关系为甚 ;二是随着市舶贸易的发展 ,统治者不断控制朝贡贸易的规模 ,朝贡贸易遂经历了由盛入衰的转变。与此同时 ,宋代的朝贡制度亦有所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朝贡关系 朝贡贸易 朝贡制度
下载PDF
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评滨下武志教授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荫贵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80年代中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了与“冲击—反应”论迥然有别的“亚洲经济圈”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它是日本学术界最近二三十年引起争议最多的学术观点,其影响远远超出日本学术界。滨... 80年代中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了与“冲击—反应”论迥然有别的“亚洲经济圈”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它是日本学术界最近二三十年引起争议最多的学术观点,其影响远远超出日本学术界。滨下教授的代表作是《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该书围绕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考察近代亚洲内部贸易关系和亚洲与欧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经济圈 朝贡贸易 滨下武志 亚洲史 近代中国 朝贡关系 近代史研究 中国近代 地域经济 经济史
原文传递
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金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77,共5页
海禁与朝贡贸易是明初对外关系的两件大事。明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倭寇,它对于加强海防、维护新生的明王朝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海禁相辅相成的朝贡贸易包含着相当大的商业成分,它首先考虑的是贸易,其次才是政治。因其在执行... 海禁与朝贡贸易是明初对外关系的两件大事。明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倭寇,它对于加强海防、维护新生的明王朝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海禁相辅相成的朝贡贸易包含着相当大的商业成分,它首先考虑的是贸易,其次才是政治。因其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引起地方官员和民众的不满,加剧了朝廷与地方的矛盾,因此难以长期维持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海禁 朝贡贸易
下载PDF
明前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 被引量:12
9
作者 和洪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长期沿用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特殊对外政策。在促进古代中国与海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立国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又有新的发展。作者从朝贡贸易的实行措施、鼎盛... 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长期沿用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特殊对外政策。在促进古代中国与海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立国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又有新的发展。作者从朝贡贸易的实行措施、鼎盛表现和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对明代前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进行全面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前期 中国 东南亚 朝贡贸易
下载PDF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史志宏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41,共9页
以地理大发现为开端的世界近代史是西欧资本主义强权通过海洋向全球扩张的时代 ,是其高扬海权、以炮舰为后盾推行重商主义、殖民主义的时代。这股汹涌的世界大潮摧毁了亚、非、美洲的许多古文明 ,拥有悠久而辉煌历史的华夏文明也从 1 6... 以地理大发现为开端的世界近代史是西欧资本主义强权通过海洋向全球扩张的时代 ,是其高扬海权、以炮舰为后盾推行重商主义、殖民主义的时代。这股汹涌的世界大潮摧毁了亚、非、美洲的许多古文明 ,拥有悠久而辉煌历史的华夏文明也从 1 6世纪起 ,与西欧资本主义的勃兴形成鲜明对照地走上了下坡路 ,逐渐落后于西方并最终被其打败 ,从鸦片战争起忍受了长达百年的历史屈辱。本文通过检讨明及清前期封建王朝的海外贸易政策 ,分析其保守主义的实质。作者认为 ,这一时期封建王朝所实行的与世界发展大势相悖的海外政策 ,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世纪末-16世纪初 贸易政策 地理大发现 朝贡贸易 一口通商政策 中国
原文传递
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振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1期172-188,共17页
一、明初的海外贸易及其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在十五世纪初期的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等国的关系,大都建立在所谓“朝贡贸易”上面。十四世纪中期,亦即明初,在对外贸易方面,官方的“朝贡贸易”和私人的出海贸易,二者之间,为... 一、明初的海外贸易及其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在十五世纪初期的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等国的关系,大都建立在所谓“朝贡贸易”上面。十四世纪中期,亦即明初,在对外贸易方面,官方的“朝贡贸易”和私人的出海贸易,二者之间,为着争夺国内、外市场而经常开展激烈的斗争。一方面,是官方想要以“朝贡贸易”来独占整个对外贸易的市场;另一方面,是私人出海贸易为了反对官方的独占对外贸易而进行海上走私贸易的激烈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对外贸易 明朝 走私贸易 朝贡贸易 海外贸易 市舶司 三佛齐 出海贸易 明成祖
下载PDF
明代海外朝贡贸易实质初探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金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8年第2期72-77,共6页
(一) 明太祖立国之初,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为了防止海外和内地的反抗势力联合起来,危害刚建立的明政权,即多次宣布禁海命令,规定“片板不许入海”。这种海禁的实行,虽然起到了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加强海防的作用,但是却把本国的海外贸... (一) 明太祖立国之初,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为了防止海外和内地的反抗势力联合起来,危害刚建立的明政权,即多次宣布禁海命令,规定“片板不许入海”。这种海禁的实行,虽然起到了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加强海防的作用,但是却把本国的海外贸易给切断了,而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对外贸易,就是当时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侈奢品、香料等亦必须由海外进口。于是,朱元璋就采用“朝贡贸易”作为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形式,以“朝贡”为名把海外贸易置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以保证海禁政策的顺利实行——这就是明政府实行朝贡贸易的目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贸易 海外贸易 海禁政策 明政府 朱元璋 明太祖 统治阶级 对外贸易 海外进口 经济封锁
下载PDF
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云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79-86,共8页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汉唐时期 ,随着中外朝贡关系的扩大 ,朝贡制度逐渐有了比较固定的内涵 ,贡、封之间 ,已有定例可循。与此同时 。
关键词 朝贡制度 朝贡关系 朝贡贸易 汉唐
下载PDF
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尚胜 《文史哲》 1986年第2期57-63,共7页
长期以来,我们对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史缺乏足够的注意和研究。本文试图以明代市舶司制度演变为线索,考察由唐宋元明四代市舶司制度向清代行商制度与海关制度演变的过程。一市舶司是我国唐宋元明四代封建王朝在主要通商口岸设立的,用来检... 长期以来,我们对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史缺乏足够的注意和研究。本文试图以明代市舶司制度演变为线索,考察由唐宋元明四代市舶司制度向清代行商制度与海关制度演变的过程。一市舶司是我国唐宋元明四代封建王朝在主要通商口岸设立的,用来检查出入海港的贸易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政府专买品、管理进出口货物贸易以及其它对外事务的专门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舶司 海外贸易政策 明前期 海外贸易管理 明王朝 封建王朝 明太祖 统治阶级 中国商人 朝贡贸易
下载PDF
论明代会同馆与对外朝贡贸易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华仙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6-21,共6页
明代会同馆在明代朝贡贸易较为兴盛的前期、中期分别由兵部及兵部和礼部掌管。会同馆对于贡使从吃、喝、穿、住到看病、交易等方面给予照顾 ,以体现天朝大国“怀柔远人” ,其目的是彼此相安。同时明朝统治者也对海外诸国朝贡贸易作出了... 明代会同馆在明代朝贡贸易较为兴盛的前期、中期分别由兵部及兵部和礼部掌管。会同馆对于贡使从吃、喝、穿、住到看病、交易等方面给予照顾 ,以体现天朝大国“怀柔远人” ,其目的是彼此相安。同时明朝统治者也对海外诸国朝贡贸易作出了限制 ,采取封闭自守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同馆 朝贡贸易 明朝 对外贸易 贸易政策
下载PDF
十六世纪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与漳州月港的崛起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金明 《南洋问题研究》 1999年第4期1-9,共9页
关键词 明朝政府 海外贸易 十六世纪 入口贸易 葡萄牙殖民者 走私贸易 中国海 《明经世文编》 朝贡贸易 漳州
下载PDF
清代朝鲜使团贸易制度述略——中朝朝贡贸易研究之一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为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2年第4期36-47,共12页
清代中朝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宗藩关系 ,朝鲜使团进行的朝贡贸易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清代朝鲜使团的主要贸易形式是“八包”贸易 ,清朝给予朝鲜朝贡贸易最优厚的政策 ,朝鲜方面则对朝贡贸易进行多方限制 ,其中有“八包”定额、用银等制... 清代中朝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宗藩关系 ,朝鲜使团进行的朝贡贸易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清代朝鲜使团的主要贸易形式是“八包”贸易 ,清朝给予朝鲜朝贡贸易最优厚的政策 ,朝鲜方面则对朝贡贸易进行多方限制 ,其中有“八包”定额、用银等制度 ,抑制了贸易规模的扩大。本文对这些制度的形式、内容以及缘起、影响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贸易 朝鲜 清代中期 宗藩关系 清朝 述略 缘起 限制 制度 扩大
原文传递
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鸦片战争170周年反思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明之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7,共6页
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 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结果。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使中国的商品市场被纳入由英国构建的西方世界经济体系。客观而言,这一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体系 制度变迁 朝贡贸易 自由贸易 条约通商 近代中国
下载PDF
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云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100,共8页
尽管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视角探讨清代对外关系,并对费正清的朝贡体制研究提出挑战,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清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厚往薄来"不具实证意义,朝贡体制的本质属性是政治关系,而非贸易关系;向为清廷所重的朝... 尽管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视角探讨清代对外关系,并对费正清的朝贡体制研究提出挑战,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清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厚往薄来"不具实证意义,朝贡体制的本质属性是政治关系,而非贸易关系;向为清廷所重的朝贡礼仪,具有象征性特点。故而从体制与观念互动的角度,才能对朝贡体制主导下的清代对外关系的实际形态做出更具说服力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体制 朝贡贸易 朝贡礼仪 清代
下载PDF
从沉香到乳香——唐宋两代朝贡贸易中进口的主要香药之变迁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温翠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6-204,共9页
唐宋两代朝贡贸易中进口的主要香药在种类、数量、原产地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唐代主要进口沉香,宋代主要进口乳香;唐代沉香的单次朝贡量有达450斤者,宋代乳香的单次朝贡量在1万斤以上的很多,甚至有超过10万斤的超大规模朝贡;唐代进口... 唐宋两代朝贡贸易中进口的主要香药在种类、数量、原产地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唐代主要进口沉香,宋代主要进口乳香;唐代沉香的单次朝贡量有达450斤者,宋代乳香的单次朝贡量在1万斤以上的很多,甚至有超过10万斤的超大规模朝贡;唐代进口的沉香,其产地为南海诸国;宋代进口的乳香,其产地为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和非洲索马里。其变迁原因如下:唐宋两代政府在香药朝贡贸易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型,唐代政府是香药消费者的角色,宋代政府是香药专卖者或经营者的角色;宋代平民消费力量的兴起推动了乳香贸易的活跃;波斯与阿拉伯医药文化的传入,带动了乳香的消费;乳香产量的增加是乳香朝贡贸易活跃的基础;三佛齐与于阗等国对乳香的积极推销也是乳香朝贡贸易活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朝贡贸易 沉香 乳香 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