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期风格”在当代西方音乐学界 |
杨婧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2
|
漫长的90年代与当代文学的晚期风格 |
陈晓明
|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3
|
论晚期作品与晚期风格 |
刘丽荣
|
《艺术工作》
|
2024 |
0 |
|
4
|
张爱玲的晚期风格:爱与真的启示 |
陈芷晴
|
《华章》
|
2024 |
0 |
|
5
|
流亡中的形式实验与生命之思——论米兰·昆德拉后期作品的“晚期风格” |
杨莹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重返的先锋精神——论余华《文城·补》 |
王永
潘亿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灾难般的成熟:内部传记与晚期风格 |
霍俊明
|
《扬子江(诗刊)》
|
2024 |
0 |
|
8
|
音乐表演视域下的贝多芬晚期风格若干面向——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1)为例 |
陆平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晚期风格中的保守与回望——理查·施特劳斯《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研究 |
文闻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被遮蔽的《人之窝》与“晚期风格”写作 |
范科苑
|
《南腔北调》
|
2024 |
0 |
|
11
|
登临漆黑顶峰的孤独灵魂——读萨义德《论晚期风格》 |
王威廉
|
《书城》
|
2009 |
5
|
|
12
|
从人文角度探寻贝多芬晚期精神境界 |
张谊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5
|
|
13
|
虚拟梦境的后现代景观 张曙光晚近诗歌风格的动因、方式与效果 |
袁永苹
|
《上海文化》
|
2023 |
0 |
|
14
|
总体性音乐批判——再论阿多诺的贝多芬音乐哲学 |
李子豪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与君远相知 不道云海深——贝多芬晚期意韵的张昊辰式释读 |
陆平
|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内在生命”的歌哭:论昌耀诗歌的晚期风格 |
万冲
|
《江汉学术》
|
2023 |
0 |
|
17
|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
杨婧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8
|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赋格的创造性运用 |
李雪梅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威廉·透纳的晚期风格——以《威尼斯组画》为中心 |
冯晗
|
《美术》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被遮蔽的群像:第三代导演的晚期风格与改革开放早期的创作格局 |
周传艺
|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