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牟宗三对康德圆善的超越与局限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俊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4,共11页
牟宗三的新儒家圆善论,代表着后康德时代德福一致问题研究的最高境界。其通过道德形上学的证成,从无限智心和圆教出发给予了康德圆善深刻的批判,并最终展示出一种完全不同于或超越于康德的圆善进路。但这种超越仅仅是体系建构和哲学思...
牟宗三的新儒家圆善论,代表着后康德时代德福一致问题研究的最高境界。其通过道德形上学的证成,从无限智心和圆教出发给予了康德圆善深刻的批判,并最终展示出一种完全不同于或超越于康德的圆善进路。但这种超越仅仅是体系建构和哲学思式上的。牟宗三的圆善论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德福统一进路,本质上没有跃出古代思维模式,因此他并没有在现代性意义上真正超越康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牟宗三
圆善
无限
智
心
圆教
原文传递
圆教与圆善:康德与牟宗三——读牟宗三先生《圆善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义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7-108,共12页
康德提出了最高善即德福一致的圆善问题 ,但他将圆善可能的根据放在起于情识作用而有虚幻性的上帝上 ,这是依基督教传统的处理方式。中国儒释道三家传统提供了对圆善彻头彻尾的理性决定的说明模式 ,这就是圆教模式。牟宗三先生所著《圆...
康德提出了最高善即德福一致的圆善问题 ,但他将圆善可能的根据放在起于情识作用而有虚幻性的上帝上 ,这是依基督教传统的处理方式。中国儒释道三家传统提供了对圆善彻头彻尾的理性决定的说明模式 ,这就是圆教模式。牟宗三先生所著《圆善论》即就圆教而处理圆善问题。它判摄通贯儒释道三家圆教义理而归宗于儒 ,对康德的圆善论作了归虚于实的扭转、消融及提升 ,以人皆可呈现的创生性的无限智心 (仁心、道德本心 ) ,与儒释道三家的共法“诡谲的相即”方式 ,建立了他的新儒家德慧圆教的圆善论。在牟先生的圆善论中 ,康德的三个“设准” (自由意志、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皆被撤消。《圆善论》以圆教证成圆善 ,是牟宗三哲学的究极完成。其所启示的根本意义是 :天堂就在人间 ,人间自可创建天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善论》
康德
牟宗三
无限
智
心
基督教
佛教
圆教
圆善
道德
幸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牟宗三“圆善论”之大境域实践信息阐释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岿然
《长白学刊》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牟宗三先生建构"圆善论",其初衷是融贯超越理性与现实实践,为道德人生置基,弘扬传统,汇通中西。然而,他高标"智的直觉"("无限智心"),用"诡谲相即"的玄学方法冥合体用显微有无德福,实质上,是在&...
牟宗三先生建构"圆善论",其初衷是融贯超越理性与现实实践,为道德人生置基,弘扬传统,汇通中西。然而,他高标"智的直觉"("无限智心"),用"诡谲相即"的玄学方法冥合体用显微有无德福,实质上,是在"一切即一"与"一即一切"之间做了"当下即是"的等量代换,从而,剥离了传统融通性智慧以非逻辑的形式所包裹着的实践理性精粹,最终必然导致"一切即一切"、非德即是德的荒谬结论。走出形而上学的理论怪圈,诉诸于大境域实践中诸现实因素信息倍增式的超循环互动,用既具有综合现实的厚度,又具有大时空系统延展力度的信息理性取代形上理性,用信息化的"即"取代"诡谲"的"即",实践与理性、德与福等的融会才有现实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善
无限
智
心
诡谲相即
大境域实践
信息理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诡谲的即”与圆善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世平
《云梦学刊》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诡谲的即"是牟宗三先生解决康德圆善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杨泽波先生将德福"诡谲的即"解释为德福辩证的关系,其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实际上,德福"诡谲的即"是德福之间一种奇妙的相即不离关...
"诡谲的即"是牟宗三先生解决康德圆善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杨泽波先生将德福"诡谲的即"解释为德福辩证的关系,其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实际上,德福"诡谲的即"是德福之间一种奇妙的相即不离关系,这种奇妙性体现为"一切存在随着成德者对存在态度的改变而转的很如意"。牟宗三先生以此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独特的幸福观,即福随德转的幸福观,开辟了一条解决圆善问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圆善
无限
智
心
诡谲的即
幸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牟宗三论圆善概念:一种比较的分析
5
作者
张海燕
隆园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
牟宗三对圆善概念的分析依照这样的思路展开:首先赞同康德德福统一的义理,指出其实现方式的不足,接着借助儒家"道德良知"的涵盖性和动态性,证明圆善不是一个先验的假设而是当下的呈现。圆善概念由道德与幸福两个层面组成,其...
牟宗三对圆善概念的分析依照这样的思路展开:首先赞同康德德福统一的义理,指出其实现方式的不足,接着借助儒家"道德良知"的涵盖性和动态性,证明圆善不是一个先验的假设而是当下的呈现。圆善概念由道德与幸福两个层面组成,其实现方式依靠无限智心的主导而落实为主体的道德实践。王龙谿描述的四无状态是圆善的理想表现,它同时也是一种真善美合一的人生体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善
德福统一
道德实践
无限
智
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至善”到“圆善”——论牟宗三对康德之最高善的融摄与超越
6
作者
张少恩
杜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了"至善"论,其所论之最高善即德福一致。康德还进一步从人性论入手论述了善恶观、善与德福的关系等。康德之理论对牟宗三《圆善论》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灵感。牟宗三先生吸纳和融...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了"至善"论,其所论之最高善即德福一致。康德还进一步从人性论入手论述了善恶观、善与德福的关系等。康德之理论对牟宗三《圆善论》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灵感。牟宗三先生吸纳和融摄了康德"德福一致"的思想内核,在思想脉络上与康德的内在逻辑相一致,但是,牟宗三关于最高善的实现过程与康德的观点相差甚远。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建构借鉴的是基督教模式,其凭借"自由意志"、"灵魂不灭"、"上帝存在"来确保"至善"体系的建立;而牟宗三则从"圆善"和"无限智心"出发对康德"至善"的实现路径给予批判,并最终展示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而超越于康德的"至善"进路。牟宗三以人皆可呈现之创生性的"无限智心"(仁心、道德本心)来消解康德的三大"设准";然后,牟先生会通中西,分判儒、释、道三教,最后归宗于儒;他以"道德本心"来挺立道德主体,重铸了德慧一致的圆善论体系。牟先生对康德"至善"思想作了消融及提升,构建了现代性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牟宗三
“至善”
“圆善”
德福一致
“
无限
智
心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牟宗三对康德圆善的超越与局限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俊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4,共11页
文摘
牟宗三的新儒家圆善论,代表着后康德时代德福一致问题研究的最高境界。其通过道德形上学的证成,从无限智心和圆教出发给予了康德圆善深刻的批判,并最终展示出一种完全不同于或超越于康德的圆善进路。但这种超越仅仅是体系建构和哲学思式上的。牟宗三的圆善论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德福统一进路,本质上没有跃出古代思维模式,因此他并没有在现代性意义上真正超越康德。
关键词
康德
牟宗三
圆善
无限
智
心
圆教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圆教与圆善:康德与牟宗三——读牟宗三先生《圆善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义俊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7-108,共12页
文摘
康德提出了最高善即德福一致的圆善问题 ,但他将圆善可能的根据放在起于情识作用而有虚幻性的上帝上 ,这是依基督教传统的处理方式。中国儒释道三家传统提供了对圆善彻头彻尾的理性决定的说明模式 ,这就是圆教模式。牟宗三先生所著《圆善论》即就圆教而处理圆善问题。它判摄通贯儒释道三家圆教义理而归宗于儒 ,对康德的圆善论作了归虚于实的扭转、消融及提升 ,以人皆可呈现的创生性的无限智心 (仁心、道德本心 ) ,与儒释道三家的共法“诡谲的相即”方式 ,建立了他的新儒家德慧圆教的圆善论。在牟先生的圆善论中 ,康德的三个“设准” (自由意志、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皆被撤消。《圆善论》以圆教证成圆善 ,是牟宗三哲学的究极完成。其所启示的根本意义是 :天堂就在人间 ,人间自可创建天堂。
关键词
《圆善论》
康德
牟宗三
无限
智
心
基督教
佛教
圆教
圆善
道德
幸福
分类号
B9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牟宗三“圆善论”之大境域实践信息阐释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岿然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
出处
《长白学刊》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文摘
牟宗三先生建构"圆善论",其初衷是融贯超越理性与现实实践,为道德人生置基,弘扬传统,汇通中西。然而,他高标"智的直觉"("无限智心"),用"诡谲相即"的玄学方法冥合体用显微有无德福,实质上,是在"一切即一"与"一即一切"之间做了"当下即是"的等量代换,从而,剥离了传统融通性智慧以非逻辑的形式所包裹着的实践理性精粹,最终必然导致"一切即一切"、非德即是德的荒谬结论。走出形而上学的理论怪圈,诉诸于大境域实践中诸现实因素信息倍增式的超循环互动,用既具有综合现实的厚度,又具有大时空系统延展力度的信息理性取代形上理性,用信息化的"即"取代"诡谲"的"即",实践与理性、德与福等的融会才有现实的可能。
关键词
圆善
无限
智
心
诡谲相即
大境域实践
信息理性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诡谲的即”与圆善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世平
机构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云梦学刊》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孟子心性论研究辨证"(16XZX006)
文摘
"诡谲的即"是牟宗三先生解决康德圆善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杨泽波先生将德福"诡谲的即"解释为德福辩证的关系,其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实际上,德福"诡谲的即"是德福之间一种奇妙的相即不离关系,这种奇妙性体现为"一切存在随着成德者对存在态度的改变而转的很如意"。牟宗三先生以此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独特的幸福观,即福随德转的幸福观,开辟了一条解决圆善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
牟宗三
圆善
无限
智
心
诡谲的即
幸福
Keywords
Mou Zongsan
the highest good
"wuxianzhixin"
"Guijuedeji"
material happy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牟宗三论圆善概念:一种比较的分析
5
作者
张海燕
隆园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
编号:13CZW016
文摘
牟宗三对圆善概念的分析依照这样的思路展开:首先赞同康德德福统一的义理,指出其实现方式的不足,接着借助儒家"道德良知"的涵盖性和动态性,证明圆善不是一个先验的假设而是当下的呈现。圆善概念由道德与幸福两个层面组成,其实现方式依靠无限智心的主导而落实为主体的道德实践。王龙谿描述的四无状态是圆善的理想表现,它同时也是一种真善美合一的人生体悟境界。
关键词
圆善
德福统一
道德实践
无限
智
心
Keywords
highest good
unity of morality and happiness
moral practice
heart's infinite wisdom
分类号
B82-06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至善”到“圆善”——论牟宗三对康德之最高善的融摄与超越
6
作者
张少恩
杜磊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基金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项目编号:HB13WX017)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儒学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0000083396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了"至善"论,其所论之最高善即德福一致。康德还进一步从人性论入手论述了善恶观、善与德福的关系等。康德之理论对牟宗三《圆善论》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灵感。牟宗三先生吸纳和融摄了康德"德福一致"的思想内核,在思想脉络上与康德的内在逻辑相一致,但是,牟宗三关于最高善的实现过程与康德的观点相差甚远。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建构借鉴的是基督教模式,其凭借"自由意志"、"灵魂不灭"、"上帝存在"来确保"至善"体系的建立;而牟宗三则从"圆善"和"无限智心"出发对康德"至善"的实现路径给予批判,并最终展示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而超越于康德的"至善"进路。牟宗三以人皆可呈现之创生性的"无限智心"(仁心、道德本心)来消解康德的三大"设准";然后,牟先生会通中西,分判儒、释、道三教,最后归宗于儒;他以"道德本心"来挺立道德主体,重铸了德慧一致的圆善论体系。牟先生对康德"至善"思想作了消融及提升,构建了现代性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
关键词
康德
牟宗三
“至善”
“圆善”
德福一致
“
无限
智
心
”
Keywords
Kant
Mou Zongsan
the consistency of virtue and happiness
innate good and evil
supreme good
perfect good
infinite mind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牟宗三对康德圆善的超越与局限
张俊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6
原文传递
2
圆教与圆善:康德与牟宗三——读牟宗三先生《圆善论》
罗义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牟宗三“圆善论”之大境域实践信息阐释
徐岿然
《长白学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诡谲的即”与圆善
李世平
《云梦学刊》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牟宗三论圆善概念:一种比较的分析
张海燕
隆园
《长沙大学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至善”到“圆善”——论牟宗三对康德之最高善的融摄与超越
张少恩
杜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