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度理性化的独语——“文革”文学语言论 |
孙德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8
|
|
2
|
关于“文革”时期的民间文学问题 |
高有鹏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6
|
|
3
|
《欧阳海之歌》与“文革”文学的发生 |
吕东亮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4
|
艺术品格与艺术功能的消退——再评十年“文革”文学的审美价值体系 |
孙兰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5
|
近十年来革命“样板戏”研究述评 |
李松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从错位到恶化——评“文革”文学的流变 |
孙兰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7
|
从语言角度去研究“文革”文学 |
杨匡汉
|
《佳木斯师专学报》
|
1996 |
2
|
|
8
|
1949-1976年间的集体写作现象平议 |
黄擎
李超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9
|
《九三年》、革命与人道主义 |
孔庆东
|
《天涯》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0
|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中的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传统 |
李旺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13 |
2
|
|
11
|
策略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以“文革”文学为出发点和中心 |
仲红卫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2
|
反思·启示·超越──三评十年“文革”文学的教训 |
孙兰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3
|
“文革文学”研究述评 |
肖治华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4
|
“文革”期间的手抄本通俗小说研究 |
王璐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5
|
新中国文学50年研讨会综述 |
张学军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6
|
1978年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
陈宁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7
|
调整学术步履 |
温儒敏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1
|
|
18
|
“文革”文学中的女性叙事 |
洪强
|
《佳木斯师专学报》
|
1996 |
1
|
|
19
|
现代性与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
陈晓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20
|
“三突出”的构造过程及其理论特征 |
古远清
|
《鄂州大学学报》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