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3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玉米育种材料株高和LAI监测 被引量:65
1
作者 牛庆林 冯海宽 +4 位作者 杨贵军 李长春 杨浩 徐波 赵衍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82,共10页
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株高(height,H)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表型信息,对玉米育种材料的长势监测及产量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遥感平台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构建低成本的遥感数... 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株高(height,H)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表型信息,对玉米育种材料的长势监测及产量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遥感平台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构建低成本的遥感数据获取系统,于2017年5—9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的玉米育种材料试验田,获取试验田苗期、拔节期、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的高清数码影像和地面实测的H、LAI和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的三维空间坐标。首先,基于高清数码影像结合GCP生成试验田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高清数码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然后,基于DSM和DOM分别提取玉米育种材料的H和数码影像变量,其中将DOM的红、绿和蓝通道的DN(digital number)值分别定义为R、G和B,进行归一化后得到数码影像变量,分别定义为r、g和b;最后,基于实测H对DSM提取的H进行了精度验证,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LAI的估测。结果表明,实测H和DSM提取的H高度拟合(R^2、RMSE和n RMSE分别为0.93,28.69 cm和17.90%);仅用数码影像变量估测LAI,得到最优的估测变量为r和r/b,其估算模型和验证模型的R^2、RMSE和n RMSE分别为0.63,0.40,26.47%和0.68,0.38,25.51%;将H与数码影像变量进行融合估测LAI,得到最优的估测变量为H、g和g/b,其估算模型和验证模型的R^2、RMSE和n RMSE分别为0.69,0.37,24.34%和0.73,0.35,23.49%。研究表明,基于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结合GCP生成DSM,提取玉米育种材料的H,精度较高;将H与数码影像变量进行融合估测LAI,与仅用数码影像变量相比,估测模型和验证模型的精度明显提高。该研究可为玉米育种材料的田间表型信息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农作物 提取 数码影像 玉米育种材料 株高 叶面积指数 逐步回归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探测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高林 杨贵军 +5 位作者 李红军 李振海 冯海宽 王磊 董锦绘 贺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4-1264,共11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评价作物长势的重要农学参数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准确估测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对精准农业意义重大。目前,数码相机与无人机系统组成的高性价比遥感监测系统在农业研究中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开展作物LAI... 叶面积指数(LAI)是评价作物长势的重要农学参数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准确估测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对精准农业意义重大。目前,数码相机与无人机系统组成的高性价比遥感监测系统在农业研究中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开展作物LAI估测研究还少有尝试。为论证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估测冬小麦LAI的可行性,本文以获取到的3个关键生育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冬小麦无人机数码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数字图像转换原理构建出10种数字图像特征参数,并系统地分析了3个生育期内两个冬小麦品种在4种氮水平下的LAI与数字图像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LAI随生育期发生变化的同时,10种数字图像特征参数中R/(R+G+B)和本文提出的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红、绿、蓝通道DN值以及可见光大气阻抗植被指数(VARI)计算原理构建的数字图像特征参数UAV-based VARIRGB也有规律性变化,说明冬小麦的施氮差异不仅对LAI有影响,也对某些数字图像特征参数有一定影响;在不同条件(品种、氮营养水平以及生育期)下的数字图像特征参数与LAI的相关性分析中,R/(R+G+B)和UAV-based VARIRGB与LAI显著相关。进而,研究评价了R/(R+G+B)和UAV-based VARIRGB构建的LAI估测模型,最终确定UAV-based VARIRGB为估测冬小麦LAI的最佳参数指标。结果表明UAV-based VARIRGB指数模型估测的LAI与实测LAI拟合性较好(R2=0.71,RMSE=0.8,P<0.01)。本研究证明将无人机数码影像应用于冬小麦LAI探测是可行的,这也为高性价比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精准农业应用增添了新成果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数码影像 冬小麦 叶面积指数 数字图像特征参数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株高和生物量估算 被引量:45
3
作者 陶惠林 徐良骥 +4 位作者 冯海宽 杨贵军 杨小冬 苗梦珂 代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07-116,共10页
高效、快速地获取作物的株高和生物量信息,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2015年4月-6月获得了冬小麦拔节期、挑旗期和开花期的高清数码影像。首先基于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生成冬小麦的作物表面模型(crop surface model,CSM),利用CSM提... 高效、快速地获取作物的株高和生物量信息,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2015年4月-6月获得了冬小麦拔节期、挑旗期和开花期的高清数码影像。首先基于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生成冬小麦的作物表面模型(crop surface model,CSM),利用CSM提取出冬小麦的株高(Hcsm),然后利用提取的21种数码影像图像指数,构建了拔节期、挑旗期和开花期混合的多生育期生物量估算模型,并进行单生育期和多生育期模型对比分析;最后选择逐步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SWR)、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3种建模方法对多生育期估算模型进行对比,挑选出冬小麦生物量估算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提取的Hcsm和实测株高(H)具有高度拟合性(R^2=0.87,RMSE=6.45 cm,NRMSE=11.48%);与仅用数码影像图像指数构建的生物量估算模型相比(R^2=0.7212,RMSE=0.1372 kg/m^2,NRMSE=26.25%),数码影像图像指数融入H和Hcsm所得模型效果更佳,其中融入Hcsm的模型精度和稳定性(R^2=0.8191,RMSE=0.1106 kg/m^2,NRMSE=21.15%)要优于加入株高H所构建的估算模型(R^2=0.7941,RMSE=0.1179 kg/m^2,NRMSE=22.56%);SWR生物量估算模型(R^2=0.7212)效果优于PLSR(R^2=0.6774)和RF(R^2=0.6571)生物量估算模型。该研究为冬小麦生长状况高效、快速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码影像 作物表面模型 冬小麦 株高 生物量 逐步回归
下载PDF
利用无人机影像构建作物表面模型估测甘蔗LAI 被引量:44
4
作者 杨琦 叶豪 +2 位作者 黄凯 查元源 史良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111,共8页
为探讨从作物表面模型(crop surface models,CSMs)中提取株高来估算糖料蔗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可行性,该文采用无人机-RGB高清数码相机构成的低空遥感平台,以广西糖料蔗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糖料蔗全生育期的高清数码影像,... 为探讨从作物表面模型(crop surface models,CSMs)中提取株高来估算糖料蔗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可行性,该文采用无人机-RGB高清数码相机构成的低空遥感平台,以广西糖料蔗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糖料蔗全生育期的高清数码影像,分别在有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建立各生育期CSMs并提取株高。此外,该文利用高清数码影像计算了6种可见光植被指数并建立LAI估算模型,用以对比从CSMs提取的株高对LAI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全生育期CSMs提取的株高与实测株高显著相关(P<0.01),株高预测值与实测值高度拟合(R2=0.961 2,RMSE=0.215 2)。选取的6种可见光植被指数中,绿红植被指数对糖料蔗伸长末期以前的LAI的估测效果最好(R2=0.779 0,RMSE=0.556 1,MRE=0.168 0)。相同条件下,株高对LAI有更高的估测精度,其中CSMs提取的株高估测效果优于地面实测株高,预测模型R2=0.904 4,RMSE=0.366 2,MRE=0.124 3。研究表明,使用无人机拍摄RGB影像来提取株高并运用于糖料蔗重要生育期LAI的估算是可行的,CSMs提取的株高拥有较高的精度。该研究可为大区域进行精准快速的农情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无人机 农作物 作物表面模型 糖料蔗 数码影像 株高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大豆育种材料叶面积指数估测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长春 牛庆林 +3 位作者 杨贵军 冯海宽 刘建刚 王艳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7-158,共12页
利用低成本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高清数码影像获取系统,于2016年7—9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圣丰大豆育种基地,获取大豆育种材料试验区的R1-R2、R3、R5-R6共3个关键生育期的高清数码影像,首先利用高清数码影像中的黑... 利用低成本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高清数码影像获取系统,于2016年7—9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圣丰大豆育种基地,获取大豆育种材料试验区的R1-R2、R3、R5-R6共3个关键生育期的高清数码影像,首先利用高清数码影像中的黑白定标布,对数码影像的DN(Digital number,DN)值进行归一化标定,并构建标定的18个数码影像变量,然后基于900个育种小区的叶面积指数实测数据构建大豆育种材料叶面积指数的一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全子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最后基于模型建立和验证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的均方根误差(nRMSE)3个指标,筛选估测叶面积指数的最佳模型。研究表明,全子集回归模型中采用4个数码影像变量B、RGBVI、GLA和B/(R+G+B)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大豆育种材料叶面积指数的解析精度最优,模型建立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69、0.99和17.90%,验证模型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68、1.00和18.10%。结果表明,以无人机为遥感平台,搭载低成本的高清数码相机,利用高清数码影像进行大豆育种材料LAI估测是可行的,可以快速、有效、无损地获取大豆育种材料的长势信息,为筛选高产大豆品种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育种材料 叶面积指数 标定 无人机 数码影像 全子集回归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和高光谱数据的冬小麦产量估算对比 被引量:25
6
作者 陶惠林 冯海宽 +4 位作者 杨贵军 杨小冬 苗梦珂 吴智超 翟丽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1-118,共8页
作物产量准确估算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无人机获取冬小麦挑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数码影像和高光谱数据,并实测产量。首先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和高光谱数据分别提取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然后将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与... 作物产量准确估算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无人机获取冬小麦挑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数码影像和高光谱数据,并实测产量。首先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和高光谱数据分别提取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然后将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与冬小麦产量作相关性分析,挑选出相关性较好的9个指数和参数,最后以选取的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为建模因子,通过MLR(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RF(random forest,RF)对产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与实测产量均有很强的相关性。利用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通过MLR和RF构建的产量估算模型均在灌浆期表现精度最高,在灌浆期,数码影像指数和光谱参数构建的MLR模型R2和NRMSE分别为0.71、12.79%,0.77、10.32%。对模型对比分析可知,以光谱参数为因子的MLR模型精度较高,更适合用于估算冬小麦产量。利用无人机遥感数据,通过光谱参数建立的MLR模型能够快速、方便地对作物进行产量预测,并可以根据不同生育期的产量估算模型有效地对作物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码影像 高光谱 冬小麦 产量 估算 多元线性回归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小麦生物量及产量与无人机图像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俊 丁峰 +4 位作者 陈晨 刘涛 孙成明 丁大伟 霍中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04-110,共7页
为了明确无人机图像信息与小麦生物量、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该文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取田间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RGB图像,通过影像处理获取小麦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参数值,并通过田间取样获取同时期小麦生物量和最终产量,分析不同颜色指数和纹... 为了明确无人机图像信息与小麦生物量、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该文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取田间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RGB图像,通过影像处理获取小麦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参数值,并通过田间取样获取同时期小麦生物量和最终产量,分析不同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参数与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图像可提取归一化差分指数(NDI)、超绿植被指数(ExG)、可见光大气阻抗植被指数(VARI)、超红植被指数(ExR)、绿叶植被指数(GLI)、绿红差值指数(ExGR)、改良绿红植被指数(MGRVI)、红绿蓝植被指数(RGBVI)共8个颜色指数和能量(ASM)、对比度(CON)、相关度(COR)、熵(ENT)共4个纹理特征参数。各颜色指数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与生物量和产量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拔节期所有颜色指数与生物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ExGR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达到0.911,孕穗期除RGBVI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MGRV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为0.817。各颜色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趋势同生物量一致。越冬前期和开花期各颜色指数与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性较拔节期和孕穗期略有下降。而各纹理特征参数中,只有越冬前期的ASM和ENT、拔节期的CON和COR以及孕穗期的CON与生物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COR相关性最高(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74。拔节期的CON和COR、孕穗期的CON、COR和ENT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拔节期COR相关性最高(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30。将颜色指数与纹理特征参数相结合后,其与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性均有提高,其中生物量相关性在4个时期分别提高0.27%、0.11%、8.81%和2.65%,产量相关性在4个时期分别提高7.05%、0.12%、0.58%和0.12%。因此,将无人机图像颜色指数与纹理特征参数结合可以提高小麦生物量和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码影像 颜色指数 纹理特征 小麦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无人机航摄系统获取DOM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周占成 朱陈明 《测绘标准化》 2011年第3期16-18,共3页
无人机航摄系统是继传统的航空摄影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数字测绘航空摄影技术。介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特点,通过对某区实施航摄获取正射影像(DOM)来阐述在DOM获取过程中像控点布设、内业数据处理(包括影像预处理、匹配、空三加密... 无人机航摄系统是继传统的航空摄影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数字测绘航空摄影技术。介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特点,通过对某区实施航摄获取正射影像(DOM)来阐述在DOM获取过程中像控点布设、内业数据处理(包括影像预处理、匹配、空三加密、正射纠正等)的相关技术,同时探讨DOM产品质量评价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小区域成图时具有速度快和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摄系统 数码影像 控制点布设 DOM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融合无人机影像光谱与纹理特征的冬小麦氮营养指数估算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福芹 冯海宽 +2 位作者 肖天豪 李天驰 郭向前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8-726,共9页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探讨融合光谱信息与纹理特征构建的"图-谱"指标对冬小麦氮营养指数的估算能力,为冬小麦氮素营养精准探测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及相应的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数据,分析了图像指数、纹...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探讨融合光谱信息与纹理特征构建的"图-谱"指标对冬小麦氮营养指数的估算能力,为冬小麦氮素营养精准探测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及相应的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数据,分析了图像指数、纹理特征与氮营养指数的相关性,然后将图像指数与纹理特征相乘或相除融合形成"图-谱"融合指标,分析"图-谱"融合指标与氮营养指数的相关性,整合灰色关联度和方差膨胀因子,筛选对氮营养指数敏感的"图-谱"融合指标,最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图像指数、纹理特征及"图-谱"融合指标估测氮营养指数的能力。结果表明:"图-谱"融合指标较图像指数、纹理特征与氮营养指数的相关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利用"图-谱"融合指标构建的氮营养指数模型估算精度(R^2=0.644 3)高于图像指数及纹理特征构建的氮营养指数模型(R^2分别为0.593 8及0.584 5),而且"图-谱"融合指标构建的模型验证结果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114 0。基于光谱信息和纹理特征融合的"图-谱"指标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氮营养指数的反演精度,为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反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码影像 纹理特征 氮营养指数 “图-谱”融合指标
原文传递
小型无人机在公路巡查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13
10
作者 常德强 黄海峰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0期319-32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流量日益增大,公路管理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面对复杂的交通情况,如何有针对性地管理,统筹协调养护、路政等部门,是公路部门管理者面临的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公路巡查 无人机 GPS定位 数码影像
下载PDF
东北粳稻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无人机高清影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明洋 许童羽 +3 位作者 周云成 于丰华 苗腾 马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2,共6页
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是评价水稻健康状况的重要农学参数,为了解决传统监测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以东北粳稻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开展小区试验,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分别获取水稻... 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是评价水稻健康状况的重要农学参数,为了解决传统监测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以东北粳稻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开展小区试验,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分别获取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水稻冠层高清数码影像,同时利用叶绿素仪测量水稻冠层SPAD值,并对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反演SPAD的可行性及方法进行研究。结合k-means聚类和阈值分割的方法去除背景提取出水稻叶片的RGB值,构建出R、G、B及G/R、G/B、B/R、R-B、G-R、NRI、NGI、NBI共11种颜色参数,并分别用11种参数和水稻叶片SPAD做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NRI、B/R、R-B 3种参数和SPAD值高度相关。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3种参数和SPAD的关系进行建模并对建模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高清影像反演SPAD是可行的,其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NRI和SPAD的建模精度高于B/R和R-B,均方根误差(RMSE)为1.51;基于NRI、B/R和R-B的多特征输入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粳稻SPAD的RMSE为1.354,相比基于NRI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精度提升11%,BP模型能较好地对东北粳稻的SPAD进行反演,能为无人机低空遥感反演粳稻SPAD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回归分析 神经网络 数码影像 东北粳稻 叶绿素相对含量
下载PDF
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估算马铃薯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杨 黄珏 +3 位作者 孙乾 冯海宽 杨贵军 杨福芹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04-2014,共11页
株高和地上生物量AGB (Above-Ground Biomass)是作物长势监测的重要指标,因此快速获取这些信息对指导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分别获取马铃薯5个生育期的影像数据,地区域的影像数据结合GCPs的位置信息... 株高和地上生物量AGB (Above-Ground Biomass)是作物长势监测的重要指标,因此快速获取这些信息对指导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分别获取马铃薯5个生育期的影像数据,地区域的影像数据结合GCPs的位置信息从生成的数字表面模型DSM (Digital Surface Model)中提取出马铃薯的株高(Hdsm)。其次,选取26种植被指数和H、Hdsm组成新的数据集与AGB作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相关性较高的前7个植被指数同Hdsm作为估算马铃薯AGB的输入参数。然后,使用MLR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AN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方法分别基于植被指数、植被指数和Hdsm构建马铃薯多生育期AGB估算模型,对不同估算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选择出AGB估算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基于DSM提取的Hdsm与实测株高H高度拟合(R2=0.86,RMSE=6.36 cm,NRMSE=13.42%);各生育期基于3种回归技术均以植被指数融入Hdsm构建的模型精度最高,估算能力最强;各生育期利用MLR方法构建的AGB估算模型效果最佳,其次为SVM-AGB估算模型,而ANN-AGB估算模型效果最差。该研究可为马铃薯AGB快速、无损监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码影像 数字表面模型 马铃薯 株高 地上生物量
原文传递
基于冠层光谱特征和株高的马铃薯植株氮含量估算 被引量:12
13
作者 樊意广 冯海宽 +3 位作者 刘杨 边明博 孟炀 杨贵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2-208,294,共8页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作物的植株氮含量(PNC)信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实现农田氮素施肥的科学管理,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首先获取了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数码影像,并实测了各生育期的PNC、株高(H)和地面控制...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作物的植株氮含量(PNC)信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实现农田氮素施肥的科学管理,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首先获取了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数码影像,并实测了各生育期的PNC、株高(H)和地面控制点(GCP)的三维坐标。其次利用各生育期的无人机数码影像与GCP结合生成试验区域的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并从中提取冠层光谱特征和株高(H_(dsm))。然后将各生育期提取的H_(dsm)和数码影像变量与地面实测的PNC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相关性较好的影像变量和H_(dsm)作为马铃薯PNC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最后分别基于影像变量和影像变量结合H_(dsm)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Lasso回归3种方法构建马铃薯PNC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DSM提取的H_(dsm)与实测H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2)为0.860,RMSE为2.663 cm,NRMSE为10.234%);各生育期加入H_(dsm),均能提高马铃薯PNC的估算精度和稳定性;各生育期利用MLR方法构建的PNC估算模型优于BP神经网络和Lasso回归。该研究可为马铃薯PNC状况的高效、无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植株氮含量 株高 无人机 数码影像 冠层光谱特征
下载PDF
虚拟他者——列维纳斯的“伦理诗学”与媒介文化批判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继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列维纳斯的"为他者的伦理学"隐含着一种美学,以及审视当今"媒介/俗众统治"的批判视角。"他者"优先于"自我","他者"至尊的异质性不可通过形象而对象化,更不可还原为被认知和被占有的... 列维纳斯的"为他者的伦理学"隐含着一种美学,以及审视当今"媒介/俗众统治"的批判视角。"他者"优先于"自我","他者"至尊的异质性不可通过形象而对象化,更不可还原为被认知和被占有的对象。然而,艺术的"形象"却是真实的阴影、寓言和偶像,幽闭真理,中断时间,逃避世界,阻死通往他者、亲近他者的道路。以"反形象"的伦理诗学反观当代媒介文化,数码影像及其超真实的赛博空间,乃是一种空前难以忍受的禁锢。依据赛博空间理性,一种封闭宇宙之内由媒介技术所复活的"神话暴力"不仅指向他者,而且更加犀利地指向自身。虚拟世界既要求牺牲他者,又要求牺牲自我。而神话暴力要求牺牲,却无力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斯 列维 赛博空间 虚拟世界 媒介文化 异质性 媒介技术 文化批判 现代媒介 数码影像
原文传递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棉花株高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颜安 郭涛 +3 位作者 陈全家 耿洪伟 郭斌 孙丰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93-1502,共10页
【目的】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株高表型信息,预测棉花品种(系)的长势监测及产量。【方法】以无人机(UAV)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构成低空遥感平台,获取110份处于花铃期棉花品种(系)影像,测定地面实际株高;利用拼... 【目的】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株高表型信息,预测棉花品种(系)的长势监测及产量。【方法】以无人机(UAV)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构成低空遥感平台,获取110份处于花铃期棉花品种(系)影像,测定地面实际株高;利用拼接软件与高清数码影像,生成研究区数字表面模型(DSM)和高清正射影像(DOM);基于高清的DOM和DSM,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研究区离散地面高程值(DEM),经作差提取棉花株高(CHM),利用不同棉花品种(系)实测株高(H)与提取的棉花株高(CHM)作回归分析。【结果】通过DOM可快速无损地监测花铃期各棉花品种(系)长势、叶色性状差异及分布状况,经DSM和克里金插值法提取的DEM和棉花株高分布图得出,研究区整体地势较平坦,高低落差仅0.5 m。所建株高模型R2达到0.8469,验证模型R2也达到0.7581。【结论】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的DOM、DSM和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的DEM,提取的棉花花铃期株高(CHM)精度较高,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棉花株高测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范围的棉花田间株高观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码影像 棉花 株高 新疆
下载PDF
基于普通数码影像的DTM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彪 李浩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3,共4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获得一些小范围的DTM数据 ,用于地形测绘、开挖形态监测及工程土石方量计算等。本文针对目前获得DTM数据作业方式的种种不足 ,研究了普通数码相机的量测化改造、普通数码影像的像对定向以及DTM数据自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获得一些小范围的DTM数据 ,用于地形测绘、开挖形态监测及工程土石方量计算等。本文针对目前获得DTM数据作业方式的种种不足 ,研究了普通数码相机的量测化改造、普通数码影像的像对定向以及DTM数据自动采集方法 ,据此 ,开发了基于普通数码影像的DTM数据采集应用系统 ,实现了DTM数据的快速采集 ,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施工 土石方量 数码影像 DTM数据采集 数字地面模型 像对定向
下载PDF
INPHO软件进行带状测区数码影像的POS辅助空三加密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希 《铁道勘察》 2015年第2期5-8,共4页
以含POS信息的带状测区数码影像为数据源,对应用INPHO软件进行空三加密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多测段数据的POS辅助空三加密处理,从数码影像预处理、外控点量测顺序、加密点预量测、模型连接点精度检查及调整和POS数据的有效引入等... 以含POS信息的带状测区数码影像为数据源,对应用INPHO软件进行空三加密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多测段数据的POS辅助空三加密处理,从数码影像预处理、外控点量测顺序、加密点预量测、模型连接点精度检查及调整和POS数据的有效引入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技巧,快速高效地完成空三加密处理,并有效保证空三加密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三加密 POS数据 数码影像 INPHO软件
下载PDF
基于INPHO软件的快速空三加密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小朋 余娜 《地理空间信息》 2016年第10期75-77,5,共3页
对INPHO软件的空三加密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从控制点量测、测区分区匹配、空三精度检查等方面进行空三加密实验,总结了快速高效完成空三加密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 数码影像 INPHO软件 空三加密 方法技巧
下载PDF
谈数字技术冲击下的摄影艺术新形式 被引量:9
19
作者 蔡艳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全新的数字时代,此时也诞生了摄影艺术的新形式——数码摄影。摄影艺术隧之也由胶片时代过渡到数码时代。数码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新形式为我们带了惊喜与便捷。数码摄影与传统胶...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全新的数字时代,此时也诞生了摄影艺术的新形式——数码摄影。摄影艺术隧之也由胶片时代过渡到数码时代。数码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新形式为我们带了惊喜与便捷。数码摄影与传统胶片摄影各有优缺点,数码摄影虽然将最终代替传统摄影,但它们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仍将保持共存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摄影技术 传统摄影 摄影艺术 新形式 数字时代 数码相机 摄影器材 数码影像 影像传感器 传统相机
下载PDF
基于数码影像的边坡工程地质编录信息系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浩 杜丽丽 +1 位作者 贾晓敏 杨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实现地质编录技术向计算机辅助作业和信息化管理的转变,以摄影测量理论为基础,将近景摄影测量、数字图像处理、工程地质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技术交叉集成,构建了一个面向边坡工程的影像地质编录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普通数码相机... 为实现地质编录技术向计算机辅助作业和信息化管理的转变,以摄影测量理论为基础,将近景摄影测量、数字图像处理、工程地质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技术交叉集成,构建了一个面向边坡工程的影像地质编录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普通数码相机成像技术,并基于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几何信息处理,使影像地质编录对专门设备及专业技能的要求大大降低,全面实现了边坡工程地质编录的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成果输出等.理论精度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边坡影像地质编录的中误差一般远小于0.3m,达到工程地质编录的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地质编录 专业信息系统 摄影测量 数码影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