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抒情”如何“现代”,“现代”怎样“中国”——“中国抒情现代性”命题谈片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杨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中国抒情现代性"是王德威继"晚清现代性"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学术范畴。一方面,它的命题与问题意识直接来源于普实克、夏志清、李欧梵等人代表的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它借鉴了陈世骧、高友工等人上... "中国抒情现代性"是王德威继"晚清现代性"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学术范畴。一方面,它的命题与问题意识直接来源于普实克、夏志清、李欧梵等人代表的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它借鉴了陈世骧、高友工等人上世纪中期在北美和台湾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开创的有关中国古代的"抒情传统"的思考。王德威尝试将二者嫁接在一起,重构现代中国的情感结构与文学谱系。"中国抒情现代性"接续了他在"晚清现代性"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将对"中国现代性"的寻找由晚清延伸到中国古代——进一步拓展到中国思想与情感的内部,表现出海外中国研究者对文化多元主义、"后学"、文化研究以及批判理论等在内的当代西方人文思想的回应,同时也表现出这一代海外中国研究者独特的文化乡愁。虽然无论是以"抒情"这一西方诗学概念来描述中国古代美学传统,还是以"抒情"对"史诗"的对抗来描述现代中国历史,王德威都面临着一系列知识难题与思想陷阱,但王德威的"抒情"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性” “现代性” “中国性” 抒情史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