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物感”说与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反思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自雄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5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文学理论创新发展的中国问题研究”(22BZW002)。
-
文摘
陈世骧“抒情传统”论从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抒情观出发,对中国文学传统做出自我个体的内心自白与倾诉的言说与解读。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抒情观以其主体性哲学为基础,认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并不缘于心物感应的自然触发,而是主体的自我表现,这与建立在中国传统气类感应哲学基础之上的“物感”说有本质不同。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对中国文学传统做出的言说与解读实际上是一种西方理论话语的预设及推演,造成对中国文学“感物兴发”的情感表达特点及传统的误解与误读,并有违中国文学史事实。这使其学说缺乏文学史实的有力支撑,而最终走向自身理论的瓦解。中国文学传统研究应该基于对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及文学史事实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而不是仅仅从某种先在预设的西方理论话语做出推演,这是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及其“汉学主义”理论范式的问题与误区所在。联系中国传统的“物感”说,反思与检视陈世骧“抒情传统”论的问题得失,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正确理解与认识。
-
关键词
“物感”说
陈世骧
“抒情传统”论
汉学主义
中国文学传统
-
Keywords
the“Wu Gan”theory
Shih-hsiang Chen
the“Lyrical Tradition”theory
Sinologism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陈国球
-
机构
香港教育学院语文学院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6期64-74,共11页
-
文摘
本文是笔者对港台地区以至海外汉学界的“抒情传统”论述的全面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以陈世骧的学术历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个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抒情传统”这个现代的中国文学研究论述传统的缘何而生,其诠释能力与其生成过程有无关系,其未来发展的前途如何;另一方面,试图透过一位经历大时代变化的华裔学人的学术心路,了解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政治,从而思考现今学人在障碍更多的学术路途上,应如何开展步履,向前迈进。
-
关键词
陈世骧
抒情传统论
现代文学
文化政治
《文赋》
“秩序”
“内在”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诗言志”与中国文学传统——兼对抒情传统论的反思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自雄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170,188,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文学理论创新发展的中国问题研究”(22BZW0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文学传统研究的问题意识并非空洞的存在,而是建基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及其话语系统的一种中国问题意识,由此反观陈世骧等人的抒情传统论,有必要对其作出认真的清理与反思。作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诗言志”对于理解中国文学传统具有起源性的重要意义,就此而言,陈世骧等人上绍孔子,以“诗言志”传统为其学说提供依据,亦可谓沿波讨源。但考察陈世骧等人的抒情传统论,这种抒情传统论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及其抒情界定对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作出个体情感表达及自由表现的解读,此种解读无论是在孔子那里,还是在以其观点为基本规约形成的“诗言志”及其中国文学传统中,作为“正统”之外的某种“异端”,都不能构成相互的理论支持,相反形成了一种来自“正统”与“异端”的质疑与反颠覆关系。这在造成理论阐释的错位与误读的同时,也构成了对其自身理论的瓦解。走出这种理论困境,需要从对西方理论话语的简单套用回到真正的中国问题上来,也就是回到中国文学本身所处的历史语境及其话语系统,并对之作出我们自己的理论阐释。
-
关键词
诗言志
中国文学传统
抒情传统论
陈世骧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I206.2
-
-
题名抒情传统论的“汉学主义”理论范式反思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自雄
-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
-
出处
《天府新论》
CSSCI
2018年第5期89-9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问题视域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研究"(编号:15BZW01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陈世骧等人标举的抒情传统论,作为一种影响广泛而有代表性的观点,表现出明显的"汉学主义"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及"抒情"界定对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做出个体情感表达及自由表现的解读,并形成对以群体主义为特征的中国文学传统及其抒情取向的极大误解和误读。不同的理论需要在对话中丰富与发展,在比较视野下使用"抒情"等概念对中西文学进行某种对照、分析与考察,是有其必要性的,但也应建立在对中国文学本身所处的历史语境及其话语系统的充分把握与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会出现不应有的误读而偏离其真实状况。这也正是抒情传统论的"汉学主义"理论范式的失误所在,并消解了自身理论的存在。
-
关键词
抒情传统论
汉学主义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
中国文学传统
群体主义
-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情迷香港:陈国球的文学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宇林
-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8年第3期12-20,共9页
-
文摘
陈国球的文学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古典诗论、捷克结构主义、文学史学和抒情传统论。其中捷克结构主义研究与其早期的诗学研究构成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的基础,文学史学和抒情传统两方面的研究同步进行。陈氏认为文学史学研究应包含文学学科建设和文学史学研究两个部分,他将"地方感"引入抒情传统论述,提出"抒情中国"概念,构成"抒情中国"与"香港抒情"的呼应,完成从"大传统"到"地方史"的转化。其"抒情中国论"接续陈世骧、高友工以下的传统,和王德威、黄锦树的现代文学与抒情传统论述互为对话。此外,他在定义香港文学含义、源流之余,重写"香港的抒情史",即重塑香港文学史。
-
关键词
陈国球
抒情传统论
香港文学史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中国抒情传统论谱系的“三代六群二系”说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宇林
-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华文文学》
2021年第1期70-76,共7页
-
文摘
自1971年陈世骧在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年会上发表《论中国抒情传统》以来,经高友工之发扬,王德威之鼓吹,"中国抒情传统"论俨然当代显学。"三代六群二系"为各抒情传统论者自认、他认或追认的对中国抒情传统论述有创见的参与者。一共有二十二人得入抒情传统论述之谱系。就身份来说,有诗人、作家、学者甚至有曾入仕的文人。而从涵盖的范围来看,涵盖了中国大陆、港台以及欧洲、北美、马华的汉学家或研究者。
-
关键词
中国抒情传统论
三代六群二系
谱系
-
Keywords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Three Generations
Six Groups and Two Systems
genealogy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