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邻近性在集群外部知识获取与创新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琳 熊雪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30-134,共5页
多维邻近性与创新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但国内研究却相对滞后。首先从外部知识获取到新知识生成的过程轨迹分析了外部知识获取对于集群创新的作用,然后重点探析了地理邻近、组织邻近、认知邻近及三种邻近形式组合在集群... 多维邻近性与创新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但国内研究却相对滞后。首先从外部知识获取到新知识生成的过程轨迹分析了外部知识获取对于集群创新的作用,然后重点探析了地理邻近、组织邻近、认知邻近及三种邻近形式组合在集群外部知识获取与创新中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认知邻近是集群外部知识获取的必要条件,地理邻近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组织邻近是集群外部知识获取的重要协调机制,3种邻近性的有效组合可以减小单一邻近的负面效应,促进集群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邻近性 外部知识获取 技术守门人 集群创新
下载PDF
基于SNA方法的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淑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3,共7页
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是一种注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的方法。使用SNA方法对企业集群内外知识源的相互联系以及集群内部的知识系统结构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吸收能力高的企业更可能接近集群外部的知识源和有着更多的本地联系,它们往... 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是一种注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的方法。使用SNA方法对企业集群内外知识源的相互联系以及集群内部的知识系统结构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吸收能力高的企业更可能接近集群外部的知识源和有着更多的本地联系,它们往往是集群知识社团的成员,而地方化的知识既不是在集群中自由地流动,也不是在集群中均匀地扩散;相反,知识是在拥有共同知识基础的小团体内部流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流动 技术守门人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企业技术竞争情报中的技术守门人及其作用述评 被引量:7
3
作者 彭靖里 Jeanne.杨 李建平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100,共5页
通过对企业"技术守门人"基本內涵及其特征的剖析,全面总结国內外关于"技术守门人"研究的主要观点,并且就"技术守门人"在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活动中对技术信息/知识的搜集获取、甄别过滤、监视评价、传递控... 通过对企业"技术守门人"基本內涵及其特征的剖析,全面总结国內外关于"技术守门人"研究的主要观点,并且就"技术守门人"在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活动中对技术信息/知识的搜集获取、甄别过滤、监视评价、传递控制和协调整合这5个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竞争情报 技术守门人 作用 述评 企业
原文传递
基于集群吸收能力的集群发展阶段及其演进——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集群吸收能力取决于群内“技术守门人”的吸收能力及其与“非技术守门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吸收能力视角看,集群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低—中级阶段、中级阶段、高—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技术守门人”与外部知识源的认知距离... 集群吸收能力取决于群内“技术守门人”的吸收能力及其与“非技术守门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吸收能力视角看,集群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低—中级阶段、中级阶段、高—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技术守门人”与外部知识源的认知距离和集群内部的知识流动,是引致集群从初级向高级阶段演进的主要动因;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大多处于初、中级的吸收能力阶段,政府应设计相关激励政策,鼓励集群与外部知识源之间以及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互动,促进集群向高级阶段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吸收能力 技术守门人 外部知识源 集群发展阶段的演进
下载PDF
基于知识流动的技术守门人识别——以区块链技术领域为例
5
作者 王菲菲 董家鑫 +1 位作者 薛蕊 雷晓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4,共9页
[目的/意义]技术守门人是影响新技术信息传播的关键角色,有效识别守门人有利于更好地扶持领域内技术创新主体。[方法/过程]文章以技术守门人的定义为基础,并结合科学—技术互动关联理论,选取区块链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学者合作网络... [目的/意义]技术守门人是影响新技术信息传播的关键角色,有效识别守门人有利于更好地扶持领域内技术创新主体。[方法/过程]文章以技术守门人的定义为基础,并结合科学—技术互动关联理论,选取区块链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学者合作网络与引用网络,在原有技术守门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对知识流动有促进作用的守门人。[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运用该方法筛选出的守门人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具有控制和促进作用,与传统守门人相比,该方法识别出的守门人对领域发展的贡献与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对专业领域的发展更具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技术守门人 科技互动关联 合作网络 引用网络
原文传递
阿里云:数字奥运的技术守门人
6
作者 钱玉娟 《现代广告》 2024年第16期11-13,共3页
北京时间7月26日上午10时,距离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还有15个小时之际,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下称“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转播中心活动中表示,阿里云正在将奥运会带入数字时代。在巴赫看来,本届奥运会将展现云上转播的未来,而广泛... 北京时间7月26日上午10时,距离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还有15个小时之际,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下称“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转播中心活动中表示,阿里云正在将奥运会带入数字时代。在巴赫看来,本届奥运会将展现云上转播的未来,而广泛应用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阿里云,正在将巴黎奥运转播带到新的高度。阿里云成为奥运会唯一全球云服务商,始于2017年,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云上奥运”,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奥运核心系统的全面上云。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阿里云将支撑奥运转播云(OBS Cloud),让超过2/3的奥运直播信号从巴黎传输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向数十亿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开幕式 东京奥运会 数字奥运 阿里云 奥运转播 技术守门人 奥委会 数字时代
下载PDF
情报学视角下的守门人角色及技术情报能力建设 被引量:2
7
作者 彭靖里 可星 李建平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5,共5页
在对传统"守门人"内涵与功能拓展状况的总结基础上,从情报学的视角定义了技术守门人的概念,并就技术守门人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对企业外部信息/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广泛搜集、识别与评价、吸收与定向传递等能力进行阐述,认为技... 在对传统"守门人"内涵与功能拓展状况的总结基础上,从情报学的视角定义了技术守门人的概念,并就技术守门人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对企业外部信息/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广泛搜集、识别与评价、吸收与定向传递等能力进行阐述,认为技术守门人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技术情报能力"由小到大"的迅速成长,而且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如何推进技术竞争情报能力形成和不断提升的5项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技术守门人 技术竞争情报 能力建设
原文传递
人才管理的新进路分析——KM模式之介入与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长新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0期11-14,共4页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人才争夺战"使得人才管理首次进入到了学界的视野,且人才管理原则应用到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环境。随着传统研究进路的不足,KM模式的介入为人才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滋养,如"技术守门人"、中枢连接者...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人才争夺战"使得人才管理首次进入到了学界的视野,且人才管理原则应用到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环境。随着传统研究进路的不足,KM模式的介入为人才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滋养,如"技术守门人"、中枢连接者、跨越边界者以及知识中介者等理论为知识密集环境的人才管理注入了崭新的理论源流。KM模式与TM模式的融汇为人才管理提供新的研究进路,特别关注于知识型人才,知识创造,知识分享与定位,发展知识能力以及知识的保留层次上,指明了知识型人才在知识流动网的角色,推动知识密集型机构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管理 KM模式 技术守门人 新进路
下载PDF
南庄建陶企业集群的吸收能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符正平 唐群辉 《南大商学评论》 2007年第4期64-81,共18页
本文引入集群吸收能力的概念,并提出集群吸收能力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对佛山南庄建陶企业集群的实地调研,详细考察了南庄建陶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吸收能力状况和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集群吸收和转移外部知识的主要... 本文引入集群吸收能力的概念,并提出集群吸收能力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对佛山南庄建陶企业集群的实地调研,详细考察了南庄建陶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吸收能力状况和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集群吸收和转移外部知识的主要途径、表现形式以及强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此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更直观地了解了南庄建陶集群目前的吸收能力状况以及技术守门人在集群吸收和转移外部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吸收能力 知识 技术守门人
原文传递
人才管理的新进路分析——KM模式之介入与融合
10
作者 刘长新 《党政干部学刊》 2013年第6期49-51,共3页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人才争夺战"使得人才管理首次进入到了学界的视野,人才管理原则应用到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环境。随着传统研究进路的不足,KM模式的介入为人才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滋养,如"技术守门人"、中枢连接者、...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人才争夺战"使得人才管理首次进入到了学界的视野,人才管理原则应用到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环境。随着传统研究进路的不足,KM模式的介入为人才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滋养,如"技术守门人"、中枢连接者、跨越边界者以及知识中介者等理论为知识密集环境的人才管理注入了崭新的理论源流。KM模式与TM模式的融汇为人才管理提供新的研究进路,特别关注于知识型人才,知识创造,知识分享与定位,发展知识能力以及知识的保留层次上,指明了知识型人才在知识流动网的角色,推动知识密集型机构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管理 KM模式 技术守门人 新进路
原文传递
面对面交流平台中的隐性知识传递机制——基于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案例分析
11
作者 张桂芳 吴戈 周程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4年第6期28-37,45,共11页
破解隐性知识的传递机理是寻求知识创新与管理途径的必要前提。本文以J.J.汤姆逊管理时期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为例,分析不同种类的隐性知识在面对面交流平台中的传递路径。研究发现:开放式的面对面交流平台有助于基础研究部门隐性知识的... 破解隐性知识的传递机理是寻求知识创新与管理途径的必要前提。本文以J.J.汤姆逊管理时期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为例,分析不同种类的隐性知识在面对面交流平台中的传递路径。研究发现:开放式的面对面交流平台有助于基础研究部门隐性知识的传递。其中,与实验相关的辅助技能型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与外界同行的面对面交流被个体整合利用,关于选题和实验方法的核心技能型隐性知识及其背后体现的思维和理念的认知型隐性知识则主要通过师徒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被个体内化吸收。认知型隐性知识相比技能型隐性知识,对促进知识创新和管理具有更深远的价值。技术守门人首先要保证能充分调用技能型隐性知识的资源以备科学共同体研究之需,其次是努力塑造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惯例和文化氛围。本研究有助于科研单位或组织通过理解隐形知识的传递机理,优化其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流程体系,提升绩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传递 交流平台 技术守门人 基础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