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 被引量:227
1
作者 詹小美 王仕民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9,共13页
“认同”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same之意),包括客观存在的相似性和相同性,指向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认同作为概念强调的是认同的共性,即主体的承认、接受和皈依。在此过程中,认同的包容性扩大自我,... “认同”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same之意),包括客观存在的相似性和相同性,指向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认同作为概念强调的是认同的共性,即主体的承认、接受和皈依。在此过程中,认同的包容性扩大自我,把“我”变成了“我们”,进行“我是谁”、“我和谁在一起”的身份确立;认同的斥异性则排他设限,区分“我们”与“他们”,藉以达到“我们是谁”的群体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视域 我们 社会关系 “他们” 拉丁文 相同性
原文传递
“我”、“我们”的使用与个人性格 被引量:27
2
作者 田海龙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报告了汉语使用者在讲话时使用人称代词“我”和“我们”的情况。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 ,发现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表述自己观点时使用“我”或“我们”的情况有所不同 ,有的讲话人完全使用“我” ,有的完全使用“我们” ,也有的混合... 本文报告了汉语使用者在讲话时使用人称代词“我”和“我们”的情况。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 ,发现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表述自己观点时使用“我”或“我们”的情况有所不同 ,有的讲话人完全使用“我” ,有的完全使用“我们” ,也有的混合使用“我”和“我们”。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讲话人区别使用“我”或“我们”的现象 ,指出区别使用“我”和“我们”是讲话人的个人语言习惯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讲话人自信或自谦的个人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个人语言习惯 个人性格 '我' '我们' 社会语言学 汉语
原文传递
“我们”,如何在一起? 被引量:28
3
作者 樊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共11页
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是什么?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这一问题的哲学辩证要求调整关于文明的理念与态度,由"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回到"我们&... 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是什么?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这一问题的哲学辩证要求调整关于文明的理念与态度,由"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回到"我们"的第一人称复数,回到人类文明史的简洁智慧,回到人的生命和生活本身。苏格拉底之死、上帝之怒—孔子周游、老子出关,中西文明的诞生史虽万种风情,却以悲剧和喜剧的不同体裁演绎着同一主题,这便是人类从伦理世界中分离和回归的悲怆情愫。"上帝死了—尼采疯了"、"打倒孔家店",现代文明的"青春期危机"反绎了同样的文化密码,只是问题式由"我们如何在一起"的终极追问,演进为"我们能否在一起""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的终极怀疑。走出危机,有待哲学地反思:"‘我’,如何成为‘我们’?""‘我们’的世界缺什么?"。"我们在一起"的和而不同,需要两大哲学条件,一是伦理,二是"精神",它凝聚为一个口号和信念:"学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问题 我们 “在一起” 轴心文明 对话文明
下载PDF
墨子是功利主义者吗?——论墨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郝长墀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8,共9页
本文通过把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功利主义的功利原则、儒家的仁爱核心、莱维纳斯的我与他人的不对称关系相比较,得出了墨子思想可以是任何学派但绝对不是功利主义的结论。论证主要是围绕着"我"、"我们"、"他人&qu... 本文通过把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功利主义的功利原则、儒家的仁爱核心、莱维纳斯的我与他人的不对称关系相比较,得出了墨子思想可以是任何学派但绝对不是功利主义的结论。论证主要是围绕着"我"、"我们"、"他人"三个概念的关系展开的。墨子思想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它与当代西方伦理思想家莱维纳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现代意义 伦理思想 墨家 莱维纳斯 不对称关系 功利原则 兼爱思想 我们 “他人” 西方伦理 主要表现 “我” 相似性 思想家 现代性 仁爱 儒家 学派
下载PDF
重评《废都》兼论九十年代知识分子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6,共9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九十年代 《废都》 重评 “日常生活” 我们 文化问题 八十年代 《诗刊》 “中国”
下载PDF
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创新向度 被引量:11
6
作者 洪晓楠 王爱玲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一、文化创新的三重权力价值认同 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化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共生和不同文化间的“双赢”,同时在文化共生的力量博弈中获得尽可能多的集体认同,其核心是文化中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即解决自我的身份以... 一、文化创新的三重权力价值认同 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化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共生和不同文化间的“双赢”,同时在文化共生的力量博弈中获得尽可能多的集体认同,其核心是文化中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即解决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通过自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扩散,把“我”变成“我们”,确认“我们”的共同身份;同时,又通过自我的文化价值体系,把“我们”同“他们”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文化软实力 向度 价值认同 我们 文化价值体系 文化共生 “双赢”
原文传递
反乌托邦小说的根、人和魂——兼论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 被引量:9
7
作者 郑永旺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0,共8页
反乌托邦小说有自己或显在或隐在的成长轨迹。反乌托邦的世界感受早就潜藏在乌托邦小说之中。它不仅仅对乌托邦小说里的某些细节进行了放大处理,同时也有自己的哲学源头和文学上的源文本和前文本。犬儒哲学思想、梅尼普体和陀思妥耶夫... 反乌托邦小说有自己或显在或隐在的成长轨迹。反乌托邦的世界感受早就潜藏在乌托邦小说之中。它不仅仅对乌托邦小说里的某些细节进行了放大处理,同时也有自己的哲学源头和文学上的源文本和前文本。犬儒哲学思想、梅尼普体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都可以提供反乌托邦小说起源的某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乌托邦 我们 犬儒哲学 梅尼普体 宗教大法官
原文传递
论反乌托邦文学的几个重大主题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一平 《求索》 CSSCI 2012年第1期201-203,共3页
近代以来,人类的乌托邦构想在进入了社会实践之后,带来了触目惊心的恶果,反乌托邦文学的登场表达出了对乌托邦理念与实践的否定。以《我们》为代表的反乌托邦文学深入探讨了多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乌托邦的集体化极权主义、理性与非理... 近代以来,人类的乌托邦构想在进入了社会实践之后,带来了触目惊心的恶果,反乌托邦文学的登场表达出了对乌托邦理念与实践的否定。以《我们》为代表的反乌托邦文学深入探讨了多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乌托邦的集体化极权主义、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无限革命论等。这些重大主题正是对20世纪人类科技进步、世界大战、社会主义的挫折等历史事件加以反思的产物。反乌托邦文学揭示出了乌托邦所依据的目的论、集体主义、绝对理性、科技进步主义等的谬误,为当代人考察自身生存境况、反思历史、展望前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 扎米亚京 反乌托邦 集体主义 理性与非理性
原文传递
《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道新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19,共3页
看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总会联想起“九把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不仅是因为大约相似的“九零年代怀旧”及其“暧伤青春”和“小清新”,而且是因为男主角饰演者赵又廷总是在《致青春》中说着不应该... 看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总会联想起“九把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不仅是因为大约相似的“九零年代怀旧”及其“暧伤青春”和“小清新”,而且是因为男主角饰演者赵又廷总是在《致青春》中说着不应该的台湾国语,两部影片又都应了《那些年》的一句台词:“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胖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 我们 赵薇 男主角
原文传递
于破烂处重写现实——评贾平凹长篇新作《高兴》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贾平凹 长篇 重写 我们 “我” 城市 拾荒者 脑溢血
原文传递
我们一自我一他人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世英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我们"、"自我"和"他人"三种观念,每个人也都会言说"我们"、"我"和"他"。三者互不分离,结合为一个整体。但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个人心目中,三... 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我们"、"自我"和"他人"三种观念,每个人也都会言说"我们"、"我"和"他"。三者互不分离,结合为一个整体。但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个人心目中,三者所占的地位各不相同。中华传统文化以"我们"优先,个人所着重于其自身的,是其所处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即平常所说的"身份";个人之所言,主要地是其所属群体的"我们"之所言,也就是按"身份"言说。西方传统文化以"自我"优先,个人所着重于其自身的,是其不同于群体的独特性、个性;个人之所言,主要地是与众不同的"我"个人之所欲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 自我 他人
下载PDF
我们社:一个独立而富有特色的文学社团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运通 杜兴梅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08,共7页
孟超在1951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洪灵菲选集·序》里说:“当时,光赤(蒋光慈),阿英(钱杏郝)和我,把曾经在武汉酝酿过的文艺团体,正式组成了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灵菲,平万,还有杜国庠(那时他化名林伯修),组成了... 孟超在1951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洪灵菲选集·序》里说:“当时,光赤(蒋光慈),阿英(钱杏郝)和我,把曾经在武汉酝酿过的文艺团体,正式组成了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灵菲,平万,还有杜国庠(那时他化名林伯修),组成了‘我们社’,出版《我们》月刊。这两个团体,这两个刊物,虽然对外是各自独立着,其实在同一目标之下,不但步调一致,慢慢的两个组织也由二化一了。”易新鼎先生在《太阳社》一文中又说,太阳社、我们社“他们虽然独标一社团旗号,实际上是一个组织,除出月刊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社团 太阳社 开明书店 文艺团体 我们 月刊
原文传递
特权阶层的兴起与苏共的败亡 被引量:6
13
作者 纪彭 《决策与信息》 2010年第10期51-53,共3页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普通人经过努力,可以在正常的上升途径获得高位,那么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个社会还算是公平的。但在苏联,随着特权阶层的兴起、固化和自我封闭,底层精英升迁之路几乎被堵死了。尤其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普通民众...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普通人经过努力,可以在正常的上升途径获得高位,那么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个社会还算是公平的。但在苏联,随着特权阶层的兴起、固化和自我封闭,底层精英升迁之路几乎被堵死了。尤其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普通民众与特权阶层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苏联社会中,一般大众自称“我们”,而把特权者称为“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权阶层 败亡 苏共 勃列日涅夫 自我封闭 普通民众 我们 “他们”
下载PDF
扎米亚京《我们》中的权力空间
14
作者 张凌闻 《外文研究》 2024年第3期67-71,108,共6页
运用列斐伏尔与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扎米亚京的小说《我们》,能够厘清其中权力政治与空间表征的相互作用机理。小说世界中异时空间共时化的宏观时空架构“大一统国”“墙外世界”和“古屋”助推了文本意义的生成。其中的权力空间叙事通... 运用列斐伏尔与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扎米亚京的小说《我们》,能够厘清其中权力政治与空间表征的相互作用机理。小说世界中异时空间共时化的宏观时空架构“大一统国”“墙外世界”和“古屋”助推了文本意义的生成。其中的权力空间叙事通过“规训与反抗”一组相对立的权力维度得以展开:大一统国依托禁闭性物理空间设计与单向性精神空间干预对国民实现了深入而有效的理性规训,而小说人物则利用脱离权力作用的多元异质空间采取了积极多样的反抗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 空间理论 权力政治 规训与反抗
下载PDF
指示语“我们”与“咱们”的异同及其语用含义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忠美 陈海庆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有“我们”和“咱们”两种表达形式。本文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对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咱们”的由来、地域差异、语体差异、语用差别及其特殊语用含义等进行了分析对照,并对它们在具体应用中的特点... 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有“我们”和“咱们”两种表达形式。本文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对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咱们”的由来、地域差异、语体差异、语用差别及其特殊语用含义等进行了分析对照,并对它们在具体应用中的特点进行了基本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 “咱们” 人称指示语 语用含义
下载PDF
理想、远方、温度与执灯而立——周庆荣“意义化写作”的审美指向
16
作者 灵焚 郭俣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关注诗人周庆荣的散文诗创作是从《我们》组章开始的,那是一篇恢宏的史诗,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心路历程。而近10多年来,周庆荣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有理想的人》(2011)、《有远方的人》(2014)、《有温度的人》(2017)、《... 关注诗人周庆荣的散文诗创作是从《我们》组章开始的,那是一篇恢宏的史诗,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心路历程。而近10多年来,周庆荣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有理想的人》(2011)、《有远方的人》(2014)、《有温度的人》(2017)、《执灯而立》(2021)相继问世,作为诗人,他严肃的审美追求与公共话语承担者的清醒自觉,体现出对散文诗审美突围的使命性坚守和公共责任自觉担当。周庆荣的创作整体似乎偏向于社会诗学,与生命诗学的创作特征是不同的审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诗学 社会诗学 公共话语 创作之路 公共责任 周庆 散文诗 我们
下载PDF
构建“我们”——以“共同缔造”的理念与实践为例
17
作者 徐勇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5,共8页
将个体化、单体化的“你、我、他”变为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动的“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追求。“共同缔造”作为一种施政理念和政策行为,其核心价值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我们”。“共同缔造”是在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 将个体化、单体化的“你、我、他”变为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动的“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追求。“共同缔造”作为一种施政理念和政策行为,其核心价值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我们”。“共同缔造”是在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表达、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提升党的组织力的重要纽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方式,着力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它注重在微观场域、凝聚共识、共同行动、治理体系和共同精神中构建“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缔造 我们 施政理念 政策行为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我们”与集体意向性——基于共同行动和情绪共享的考察
18
作者 罗志达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6,196,共15页
分析哲学关于集体意向性有三种主流进路:布拉特曼的“对象进路”、吉尔伯特的“主体进路”,以及塞尔的“我们模式”进路。这些进路各自隐含着困难,也遭到系统的挑战。现象学关于集体意向性的最新方案,特别是扎哈维的“第二人称参与”和... 分析哲学关于集体意向性有三种主流进路:布拉特曼的“对象进路”、吉尔伯特的“主体进路”,以及塞尔的“我们模式”进路。这些进路各自隐含着困难,也遭到系统的挑战。现象学关于集体意向性的最新方案,特别是扎哈维的“第二人称参与”和施密德的“复数自身觉知”理论,从传统对共同行动的关注,转向对情绪共享等社会现象的研究,拓展了社会本体论的研究范围及其涉及的更为基础的“相互隶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行动 情绪共享 我们 集体意向性
下载PDF
“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意义标志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兴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3-160,共8页
“我”与“我们”是茅盾作家论的两个耐人寻味的意义标志。它们就像一位向导,将读者引向了茅盾的内心世界。这两个标志的忽多忽少和忽隐忽现,既传达了茅盾精神定位方面的信息,又展示了他在个人与集体、心灵与理念之间摇摆不定的复杂状况... “我”与“我们”是茅盾作家论的两个耐人寻味的意义标志。它们就像一位向导,将读者引向了茅盾的内心世界。这两个标志的忽多忽少和忽隐忽现,既传达了茅盾精神定位方面的信息,又展示了他在个人与集体、心灵与理念之间摇摆不定的复杂状况,由此映射出了大变动时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 作家论 “我” 茅盾 标志 意义 耐人寻味 内心世界 心路历程 知识分子 传达 他在 心灵
原文传递
关于解说词在纪录片中角色地位的解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文婷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57,共4页
基于纪录片的解说词,与媒介、观众以及纪录片本身各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复杂而又纠缠不清的。它不仅要保持与画面的对应和诠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主导画面,还要通过解说词叙述方式的变化使得解说者在纪录片中时常调整自己的位置,... 基于纪录片的解说词,与媒介、观众以及纪录片本身各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复杂而又纠缠不清的。它不仅要保持与画面的对应和诠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主导画面,还要通过解说词叙述方式的变化使得解说者在纪录片中时常调整自己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时而是与观众站在一条线上的“我们”,时而是令观众敬仰的全知全能者,时而义是旁若无人的诗人。本文综合了不同类型的电视纪录片解说词,认为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存在的角色主要有三种模式:暖昧的“我们”、全知全能的隐藏解说者以及意识形态化的叙述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解说词 解读 我们 全知全能 意识形态化 空间关系 叙述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