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惭”、“愧”义变的条件、过程和动因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3,共4页
考察了“惭”、“愧”句法环境和语义环境,认为其义变是中古汉语句法和语义条件下促成的词义引申的结果。同时,通过“感谢”义的多个词汇化形式的考察,认为“惭”、“愧”义变的动因具有文化上的理据。
关键词 词义演变 “惭” 句法环境 语义环境 汉语
下载PDF
略论“羞恶之心”
2
作者 伍晓明 《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55,F0003,共14页
孟子说羞恶之心是义之端。如果义就是在涉及他人时做应该做的事,问题就成为,什么才是应该的,谁来决定这一应该,如何决定这一应该。孟子认为,是由自己来决定这一应该,因为我从内心里就知道什么是应该的。此心即孟子所谓“羞恶之心”。羞... 孟子说羞恶之心是义之端。如果义就是在涉及他人时做应该做的事,问题就成为,什么才是应该的,谁来决定这一应该,如何决定这一应该。孟子认为,是由自己来决定这一应该,因为我从内心里就知道什么是应该的。此心即孟子所谓“羞恶之心”。羞恶之心可以通过人如何开始掩埋自己死去父母的一个虚构场景来具体分析。为此首先需要分析羞、愧、耻等关键概念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联系方式。在这些准备性的分析之后,丧葬的起源将被显示为是伦理的,而非自然的或血缘的。因此,孟子在关于丧葬如何开始的虚构中与他的良知良能说矛盾。义源于人的羞恶之心,而羞恶之心只在我面对他人之时涌现。羞恶之心推动我在面对他人之时要对得起和对得住他人。然而,如何对得起和对得住却还没有先天的道理,没有给定的规范,因此自己才必须作出决定,而支配决定的唯一因素就是自己所面对的他人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恶之心 他人
原文传递
风雨同行又一程——莆仙戏《踏伞行》创作谈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长赋 《福建艺术》 2019年第1期50-51,共2页
莆仙戏是个古老的剧种,表演科介和音乐唱腔艺术非常丰富、独特和精彩。我的戏剧创作因为有她的哺育、成长,才有如今的浪迹江湖,经行风雨。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一直不肯离开故土,只愿意在家生活。我也只能"常回家看看”而已,怎一个... 莆仙戏是个古老的剧种,表演科介和音乐唱腔艺术非常丰富、独特和精彩。我的戏剧创作因为有她的哺育、成长,才有如今的浪迹江湖,经行风雨。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一直不肯离开故土,只愿意在家生活。我也只能"常回家看看”而已,怎一个“愧”字了得。近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农村剧团的莆仙戏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莆仙戏 风雨 同行 唱腔艺术 剧种 音乐
下载PDF
愧,不能丢失
4
作者 叶春雷 《做人与处世》 2022年第22期8-9,共2页
孟子有言“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在一俯一仰之间,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
关键词 有言 孟子
原文传递
5
作者 郑运福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12年第9期56-57,共2页
那一次,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大醉,醉得一塌糊涂:我吐了,蹲在村口的角落,拽着一棵小树,将肚子里的污秽随同这几年的烦恼一同倾泻。想必那被浸染的野草也会深醉几日,记恨终生吧。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有感于一个省长的“忧”和“愧”
6
作者 金钟 《紫光阁》 2011年第10期63-64,共2页
近日四个省的代省长履新发言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各有特点,很是精彩。尤其是海南省代省长蒋定之的发言更足朴实无华、感人至深,获得广大网友的热议和支持。蒋定之说,“发展是海南当前最大的政治,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好中求快;
关键词 省长 海南省
原文传递
钱著版本演化的心因解码——从“自鉴”到“记愧”
7
作者 夏中义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208,247,共16页
学界若细读晚近七十年学案,迟早会惊诧将“古籍版本学”与“今典版本学”分开的那条边界,当在“著者在场与否”。这就导致并非因“著者在场”,而是因旧法印刷术所造成的“讹、衍、缺、脱”,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古籍版本学之“善本”“残本... 学界若细读晚近七十年学案,迟早会惊诧将“古籍版本学”与“今典版本学”分开的那条边界,当在“著者在场与否”。这就导致并非因“著者在场”,而是因旧法印刷术所造成的“讹、衍、缺、脱”,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古籍版本学之“善本”“残本”概念,若无差别地套在今典版本学头上,则难免不适用或不够用。对钱著版本演化的深层追究业已表明:无论是著者1978年对旧文《中国诗与中国画》的修订,还是1994年《管锥编》卷五对原本四卷的增订,抑或2002年三联版《宋诗选注》刻意将此书做成“拟残本”诸现象,皆溢出了传统版本学所熟睹的“平面、墨迹、目测”之特征;相反,因“著者在场”而酿成的钱著版本演化,在深层次呈现了“立体、心因、透视”新特征,且以“心因”为内驱性机制。简言之,若曰钱锺书对《中国诗与中国画》的1978年修订,以及对《管锥编》四卷的1994年增订,是想将这两种今典做成“善本”,以“给自己一个学术史鉴定”,即“自鉴”;那么,他对《宋诗选注》2002年三联版的最后定夺,则是旨在“给学术史一个警醒”,即“版本记愧”。于是,《宋诗选注》以“拟残本”传世,也就形同于著者为了让晚辈铭记那段学术史“羞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著作 今典 版本演化 心因 自鉴
下载PDF
《老王》一文中“愧怍”探原
8
作者 阮颖欣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老王》是中国散文名篇,也是中学语文的教学名篇。作者杨绛在文末表露出的“愧怍”历来为人们解读。回忆性散文中两个“我”形成对比;老王形象的“丑化”凸显作者深深的自省;“常坐三轮”与“不敢乘三轮”的矛盾隐藏着“我”的“害怕... 《老王》是中国散文名篇,也是中学语文的教学名篇。作者杨绛在文末表露出的“愧怍”历来为人们解读。回忆性散文中两个“我”形成对比;老王形象的“丑化”凸显作者深深的自省;“常坐三轮”与“不敢乘三轮”的矛盾隐藏着“我”的“害怕”。“愧怍”是作者多年反思的结果,也是理性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回忆性散文
下载PDF
论羞愧感、自卑感在贫困生中的恶性循环及其教育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映 侯其强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羞愧感、自卑感是贫困生经常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体验 ,是贫困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如不正确控制 ,它将给贫困生造成错误的心理定势、引发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 ,最终导致危害性后果的恶性循环。因此 ,本文提出 ,要有针对... 羞愧感、自卑感是贫困生经常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体验 ,是贫困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如不正确控制 ,它将给贫困生造成错误的心理定势、引发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 ,最终导致危害性后果的恶性循环。因此 ,本文提出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教育 ,以此对贫困生中因羞愧感、自卑感而产生的恶性循环进行有效控制 ,保证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卑感 贫困生 恶性循环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心理健康 教育控制
下载PDF
为高贵的灵魂发声——从关键句解读《老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静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6期57-59,共3页
“老王”是杨绛散文系列“小人物”中的一位,他是孤苦寒微的下层劳动者,却有着善良仁义的美好品质。课文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是中心句,也是解读这篇课文的关键。“不幸者”老王,即使不幸,依然传递着善良;“幸运... “老王”是杨绛散文系列“小人物”中的一位,他是孤苦寒微的下层劳动者,却有着善良仁义的美好品质。课文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是中心句,也是解读这篇课文的关键。“不幸者”老王,即使不幸,依然传递着善良;“幸运的人”杨绛并非真的幸运;“愧怍”是两个高贵灵魂的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绛 《老王》 幸运的人 不幸者
下载PDF
《老王》中的一处细节解读
11
作者 刘全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1期46-47,共2页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老王拖着病体送来一瓶香油、一包裹鸡蛋的一幕,令人嘘唏。通常认为老王此刻是感恩而来,登门致谢。但若细读文本,潜心感受,又觉微澜乍起,老王当是另有所愿。其所愿的心路轨迹可从文里“错位对话”中看出端倪,十...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老王拖着病体送来一瓶香油、一包裹鸡蛋的一幕,令人嘘唏。通常认为老王此刻是感恩而来,登门致谢。但若细读文本,潜心感受,又觉微澜乍起,老王当是另有所愿。其所愿的心路轨迹可从文里“错位对话”中看出端倪,十几年风雨如磐的的交往使得老人临终之际催生出亲人情结。先生因后知后觉的反思情结,则更加感人肺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对话 亲人情结 反思情结
下载PDF
这么近,那么远——《老王》中“愧怍”情感探源
12
作者 万全兵 冯健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0期34-36,共3页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全篇不足两千字,相关解读文章却有近千篇,其中“杨绛为何愧怍”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解读的难点。本文从老王和杨绛的雇佣关系出发,探析二人情感交流失败的深层原因,试为理...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全篇不足两千字,相关解读文章却有近千篇,其中“杨绛为何愧怍”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解读的难点。本文从老王和杨绛的雇佣关系出发,探析二人情感交流失败的深层原因,试为理解杨绛的愧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杨绛 情感交流 回忆性散文 雇佣关系 解读文章 深层原因
下载PDF
“闲话”老王解“愧怍”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培东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6年第2期16-18,共3页
围绕"愧怍"而写成的关于《老王》的文本解读及课堂实录常见诸语文报刊,但多是挖掘有余而设计不足。解文深,还得教学巧。解读和教学如何相得益彰?走向"愧怍"的桥梁如何铺设?紧扣文本中的"闲话"展开教学,巧妙地由"闲话"入,由"... 围绕"愧怍"而写成的关于《老王》的文本解读及课堂实录常见诸语文报刊,但多是挖掘有余而设计不足。解文深,还得教学巧。解读和教学如何相得益彰?走向"愧怍"的桥梁如何铺设?紧扣文本中的"闲话"展开教学,巧妙地由"闲话"入,由"对话"悟,由"闲笔"深,《老王》一文的教学就有了准确的切入点和清晰的教学思路,"愧怍"的主旨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教学设计 闲话
下载PDF
《左传》愧耻义系词义特点与结构功能析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索 高小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59-62,共4页
由于受词义特点制约,《左传》愧耻义系诸词同一义位各词的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其意义特点与结构功能呈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耻义系 词义特点 结构功能
下载PDF
论“好”与“对”的非还原关系——基于“愧”与“悔”的意向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颜青山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141,共7页
通过改进齐硕姆-摩尔分析内在价值的孤立法方法,可以发展出"态度孤立法"和"极端孤立法"两种新方法。意向内容"坏"和"错"分别处于意向态度"愧"和"悔"的态度之下,因为"... 通过改进齐硕姆-摩尔分析内在价值的孤立法方法,可以发展出"态度孤立法"和"极端孤立法"两种新方法。意向内容"坏"和"错"分别处于意向态度"愧"和"悔"的态度之下,因为"愧"可以孤立于"悔",所以"坏"与"错"是相互独立、互不还原的。由此,"好"与"对"也是不可相互还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法“”与“悔” “坏”与“错” “好”与“对”
下载PDF
楚官玺释读二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晓晖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2期84-89,共6页
本文对几枚战国楚官玺的印文内容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郢(門外)愧大夫鉩”中的“(門外)”应理解为“里门”,并提出“愧”可能读为“蒐”,是“检查”的意思;文章还将《古玺汇编》5605号印文中的“叕”释作“酹餟”.
关键词 楚玺 释读“ “叕”
下载PDF
倾听文本细微的声响——细读《老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明哲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解读《老王》这篇纪实散文,最触动人心的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细读"愧怍"的前因后果与过程(表现)。文章分"‘我们’与老王""品读《老王》"与"也说‘愧怍’"三个部分,分别从"研读老王对‘我们’""研读‘我们... 解读《老王》这篇纪实散文,最触动人心的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细读"愧怍"的前因后果与过程(表现)。文章分"‘我们’与老王""品读《老王》"与"也说‘愧怍’"三个部分,分别从"研读老王对‘我们’""研读‘我们’对老王""抱歉——不安——愧怍""论者观点例举与纠偏""错位——复位;失衡——平衡""‘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的背后""‘幸运的人’和‘不幸者’""追问写作目的"等几个方面,深入品析了《老王》中的"愧怍",全面深入地重新审视了以往人们对"愧怍"的浅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细读 纪实散文 老王
下载PDF
杨绛的“愧怍”再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大忠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5年第5期46-47,共2页
在《老王》的结尾,杨绛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此处的"愧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杨绛因为没有明白"老王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而产生抱憾之情,而应当理解为因为误解了老王送礼的用意而没有及时给予老王临终时的足... 在《老王》的结尾,杨绛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此处的"愧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杨绛因为没有明白"老王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而产生抱憾之情,而应当理解为因为误解了老王送礼的用意而没有及时给予老王临终时的足够关怀而自责。杨绛的"愧怍",一方面反衬出老王的善良、朴实、忠厚、感恩,另一方面也映照出中国知识分子善于剖析自己、进行自我反省的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慰藉 误解 关怀
下载PDF
当爱的天平倾斜——解读《老王》中杨绛先生的“愧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华英 《初中生》 2020年第25期31-33,共3页
《老王》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是杨绛先生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末,先生饱含深情地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先生对老王深感"愧怍"呢?老王是一个不幸... 《老王》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是杨绛先生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末,先生饱含深情地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先生对老王深感"愧怍"呢?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从事一份靠体力谋生的职业。他蹬,客人坐;他"脑袋慢",没能加入蹬三轮的组织,成为"失群落伍"的单干户;他没有家,栖身于破破落落的大院里塌败的小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杨绛先生 《语文》 不幸者 回忆性散文 部编版 课文
原文传递
再讀齐白石的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朝聞 《美术》 1957年第12期33-35,21-23+25-27,共9页
今年9月16日,人民敬爱的画家齐白石長逝了。生活了近一个世紀的老人,劳动了一生,留下了难以数計的好作品。别出心裁地描写了可爱的自然,平易近人地揭示了自然的美。老画家永不滿足于既有的成就,全国解放之后,九十高龄还力圖表現从苦难... 今年9月16日,人民敬爱的画家齐白石長逝了。生活了近一个世紀的老人,劳动了一生,留下了难以数計的好作品。别出心裁地描写了可爱的自然,平易近人地揭示了自然的美。老画家永不滿足于既有的成就,全国解放之后,九十高龄还力圖表現从苦难中站立起来的人民的高兴,歌頌人民热爱的革命領袖。一生的努力無愧于他所得到的荣誉,他是各符其实的人民的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与不似 使人 印象主义 一笔不苟 吴昌硕 蝶影 写意画 造形 人的眼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