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向远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151-155,167,共6页
作为审美感兴之范畴的中国的"感"字,至少在8世纪就见于日本文献。在"感"字的基础上,空海最早将"感兴"作为概念使用,世阿弥最早将"感"字有意识地、明确地作为一个戏剧美学概念加以使用。在心与... 作为审美感兴之范畴的中国的"感"字,至少在8世纪就见于日本文献。在"感"字的基础上,空海最早将"感兴"作为概念使用,世阿弥最早将"感"字有意识地、明确地作为一个戏剧美学概念加以使用。在心与物的关系上,中国是以心感物,心离不开物,心受制于物;日本是以心"感心",心可离物而独立。日本特色的审美感兴范畴是"哀"与"物哀"。其中"物哀"之"物"被置换为"物之心",从而将"物"加以"心"化,称之为"物心"。中国的"感物"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背景,日本的"哀"、"物哀"则包含着朴素而又过剩的感性与情绪;"感物"是天人合一、物我和谐、情理适中,有"乐感"的性质,"哀"、"物哀"则是情理失衡、物我错位、自我倾斜,有"哀感"的倾向;"感物"是阴阳和谐,刚柔相济,"哀"、"物哀"则具有阴阳失调、阴盛阳衰的女性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比较诗学 审美
下载PDF
论“兴”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袁济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35,共13页
“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涵盖了创作与鉴赏两方面的内容,本文所论之“兴”,主要是从创作论之“兴”的(即“赋比兴”之“兴”)角度,去探讨其中的审美意义。“兴”以缘情感物、借景抒情的美感心理,浓缩了中国艺术创造的奥... “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涵盖了创作与鉴赏两方面的内容,本文所论之“兴”,主要是从创作论之“兴”的(即“赋比兴”之“兴”)角度,去探讨其中的审美意义。“兴”以缘情感物、借景抒情的美感心理,浓缩了中国艺术创造的奥秘,其结构呈现出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特点。这就是从最早的“比兴”托喻之辞,演化充实为感兴寄托和意在言外的内涵。“兴”的这三重含义互相交融,彼此补充,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直观性、感悟性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义 缘情 中国古代文论 赋比兴 悟性 寄托 创作论 中国艺术 意在言外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泽龙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承传关系。一是凝合于自然的意象审美心理。现代诗人心灵与自然意象的凝合,烙印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心理情结。二是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特征。主要体现为“感物起情”与“感物兴...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承传关系。一是凝合于自然的意象审美心理。现代诗人心灵与自然意象的凝合,烙印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心理情结。二是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特征。主要体现为“感物起情”与“感物兴思”的传统的比兴意象思维特征对现代诗歌的影响。三是意境化的意象审美旨趣。分别从意象的有机性融合、意象的虚实相生、意象的哲理化意境等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对现代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分别相应地讨论了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传统承传中的现代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意象艺术 中国古代诗歌 思维特征 承传关系 审美心理 自然意象 现代诗人 心理情结 传统文化 审美旨趣 虚实相生 有机性 哲理化 现代性 意境 心灵 比兴
原文传递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5-204,共10页
感物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它的产生是天人合一的化育,它的理论的生长也应归因于天人合一的涵养。感应是天人合一的核心意涵。天人合一观念中的天地万物一气贯通、相互感应的理论,成为感物美学的理论基石。感物兴情是物在... 感物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它的产生是天人合一的化育,它的理论的生长也应归因于天人合一的涵养。感应是天人合一的核心意涵。天人合一观念中的天地万物一气贯通、相互感应的理论,成为感物美学的理论基石。感物兴情是物在先,情在后,物引发了情的发生。托物寓情是情在先,物在后,情寻物去寄托。它们都离不开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基础。离开古老的天人合一,我们无法认识感物美学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兴情 寓情
下载PDF
对山水国画中应物象形理论的思考与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金长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0-162,共3页
本文以自己多年从事山水画创作学习的实践为基础,从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两个层面上,对山水画创作中的识、应、感、物、象、形、画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识物、感物、应物的观物认知的三个水平层次划分和立象、凝形、成画三个... 本文以自己多年从事山水画创作学习的实践为基础,从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两个层面上,对山水画创作中的识、应、感、物、象、形、画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识物、感物、应物的观物认知的三个水平层次划分和立象、凝形、成画三个艺术创作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浅说以及对应物象形画理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象形 创作
下载PDF
“感物”与“观物”──兼论山水诗的产生 被引量:5
6
作者 蒲友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0-56,共7页
关于诗歌产生的本源,先秦以来多从“感物“说,但到了王国维则只讲“观物”而不讲“感物”。本文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并由此切入,对“感物”和“观物”的理论内涵作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指出前者仅仅是关于审美表现形式的概... 关于诗歌产生的本源,先秦以来多从“感物“说,但到了王国维则只讲“观物”而不讲“感物”。本文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并由此切入,对“感物”和“观物”的理论内涵作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指出前者仅仅是关于审美表现形式的概念,后者则是关于审美表现对象及其与主体“物我同一”的理论,进而由此论述了中国古代山水诗产生的真正源头或契机不在儒家的“感物”,而在道家的“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老庄哲学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风骨”之内涵 被引量:8
7
作者 潘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54,共8页
关于"风骨"内涵的理解,"意辞说"和"情志事义说"均有缺陷。"风"、"骨"都是审美概念,但并不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概念。"风"与"意"、"情"、"志"... 关于"风骨"内涵的理解,"意辞说"和"情志事义说"均有缺陷。"风"、"骨"都是审美概念,但并不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概念。"风"与"意"、"情"、"志"、"神"、"气"等概念都有区别,它是今人所理解的"文气",可描述为"刚健感人的思路";"骨"不等同于"辞"或"事义",它是端直之言,可描述为"端直的构思定型后的言语结构系统"。"风"主要受"意"、"气"两方面因素影响,"骨"主要受"志"影响,"风"、"骨"形成构思的两大线索。"风"、"骨"同属内容,与作为形式的"辞采"形成对比。刘勰"风骨"论与六朝时人对"风骨"的论述有一定相关性。《神思》是总体构思篇,《风骨》是审美构思篇。"风"与"气"的区别对"文气说"的认识缺陷有纠偏作用,"风"、"骨"都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义 《神思》 文气说 辞采 辞说 创作理论 孔颖达疏 古代文学理论 端直
原文传递
16世纪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物画中的物比较
8
作者 倪爱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物画的兴盛都始于16世纪前后,都以静物为表现对象,但又有所不同。从物的属性来看,博古图中的物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其主要功能经历了从宋代的正经补史到明代的雅文化象征再到清代的吉祥文化寓意的变迁;在西方... 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物画的兴盛都始于16世纪前后,都以静物为表现对象,但又有所不同。从物的属性来看,博古图中的物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其主要功能经历了从宋代的正经补史到明代的雅文化象征再到清代的吉祥文化寓意的变迁;在西方静物画发展史上具有节点意义的罗马静物画、荷兰静物画、夏尔丹静物画的繁荣都与特定时期物质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从物的审美来看,博古图因物喻志,以志为本,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的比兴理论;静物画观物绘形,以物为本,使被忽视或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陌生、反常,体现了陌生化的审美追求。从物的感知来看,两者体现了中西文化中感物与观物两种不同的美学传统及其背后的感官倚重的不同。但由于艺术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所以两者的这些不同只是相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古图
下载PDF
唐前“感物”“物感”用例释义
9
作者 许朝晖 《闽江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5-53,共9页
唐前“感物”“物感”之“感”以感发、感动、感召、感应为主,兼指感知;“物”以外物、万物、景物、时物为主,兼指事物、言辞;“感”“物”方式以人感于物、人感动物为主,兼指物感应物、人感知物;“感物”所生心理反应以情、志为主,兼... 唐前“感物”“物感”之“感”以感发、感动、感召、感应为主,兼指感知;“物”以外物、万物、景物、时物为主,兼指事物、言辞;“感”“物”方式以人感于物、人感动物为主,兼指物感应物、人感知物;“感物”所生心理反应以情、志为主,兼指思索。具体而言,先秦用例多指人感于物,受“性静情动”观影响,完全否认其必要性。两汉“天人”思想兴盛,“感物”多指人感动物,“物感”出现物感应物内涵。魏晋南北朝,文人生命、时间意识觉醒,“感”“物”内涵复以人感于物为主,外物、情感、文辞结合,与文学关系更加密切。立足此期用例,可将“感物说”视为以相应文艺形式表现创作主体受现实之物感召而兴发的感情及相关心理反应的文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 唐前
下载PDF
“兴”起一个世界——论早期儒家诗教中的“兴”
10
作者 黄少微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兴”是儒家诗教的重要观念。从古典诗教的视域出发,并借鉴现象学方法,可探明此观念所内含的生活经验及其独特意义。“比”“兴”都指向对物的陈述,但“兴”有更丰富的特征。古典思想以感物的方式来呈现物及其对人的意义,“兴”在陈述... “兴”是儒家诗教的重要观念。从古典诗教的视域出发,并借鉴现象学方法,可探明此观念所内含的生活经验及其独特意义。“比”“兴”都指向对物的陈述,但“兴”有更丰富的特征。古典思想以感物的方式来呈现物及其对人的意义,“兴”在陈述物时,也指向物我相关的事。借助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关于物的感知理论和存在思考,可知“比”只揭示物的一面,“兴”则敞开一个更丰富的世界,这一世界及其中的物均向我呈现其意义。由此可知,孔子所言诗教的三层意义实有内在关联:事父、事君的人伦之理多从对鸟兽草木之物的感知中获得,而这尤其是通过“兴”来实现。“兴”这种对物之意义的独特感知方式,使得“兴于诗”之诗教成为早期儒家教化谱系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儒家 世界 诗教
下载PDF
南国柘浆 糖业支柱 甘蔗如何缔造中国甜味
11
作者 首阳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第16期128-133,共6页
前文提到魏文帝曹丕热爱葡萄,将赞美写进诏书,其实,曹丕与甘蔗也发生过许多纠葛。比如,他所作的《感物赋》,称自己“南征荆州,还过乡里”时,曾在居所庭院中种植甘蔗,看着它们从夏至秋“先盛后衰”而“悟兴废之无常”。另外,《典论》中... 前文提到魏文帝曹丕热爱葡萄,将赞美写进诏书,其实,曹丕与甘蔗也发生过许多纠葛。比如,他所作的《感物赋》,称自己“南征荆州,还过乡里”时,曾在居所庭院中种植甘蔗,看着它们从夏至秋“先盛后衰”而“悟兴废之无常”。另外,《典论》中还记载曹丕与邓展两人在酒宴时拿甘蔗代替剑比武,曹丕“三中其臂”“正截其”,展现了高超的剑术,令举座皆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南征
原文传递
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7-73,共7页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即客观世界是如何作用于作家情感并通过作品被表现出来的,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从《周礼》中记载的“六诗”说到以后司空图等人的“情景”、“情境”说,文学理论对这个问题...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即客观世界是如何作用于作家情感并通过作品被表现出来的,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从《周礼》中记载的“六诗”说到以后司空图等人的“情景”、“情境”说,文学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探索过程,在这之中,“感物”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它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人们一般认为,“感物”说在《礼记·乐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 《毛传》 陆机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魏晋时期 文学家 作品 创作过程
下载PDF
“道”文化心灵精神及其对中国文学的话语塑造
13
作者 张宏辉 郑春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8,214,共14页
“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至高范畴和终极据点,在“思想-言说”结构及文化心灵方面形成了“道说希声”这一内在规训及根本特质。而正是“道说希声”,根本性地塑造了中国文化以“致和”“成善”“养德”为基本心灵特征与价值追求、以“乐和... “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至高范畴和终极据点,在“思想-言说”结构及文化心灵方面形成了“道说希声”这一内在规训及根本特质。而正是“道说希声”,根本性地塑造了中国文化以“致和”“成善”“养德”为基本心灵特征与价值追求、以“乐和”“忧患”“静朴”“逍遥”为根本精神、以“经世致用”与“味美趣美”为艺术审美追求的“道”文化心灵精神。“道”文化心灵精神作为一种深层性、稳定性、基因型的结构力量,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及其历史发展有着根本的轨导与牵制的作用,而且深刻影响和决定了中国文学及文论的话语形态与话语体系,建构和生成了中国文学及文论追求大宇宙及大生命关怀、致力感物抒怀、以“意象-语象”为中心(“象本位”)、基于“道”的核心范畴性表达等结构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道说希声 文化心灵 文学话语 象本位
下载PDF
感兴:魏晋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以“感赋”为例
14
作者 薛富兴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1,共9页
“心赋”乃魏晋辞赋的一大类型,其中又包括了以集中呈现人类感性心理状态为主题之“感赋”。魏晋“感赋”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关于人类审美经验何以可能的特殊命题——“感兴”。“感兴”统领的“感物”与“感时”两维构成本时期“感赋”... “心赋”乃魏晋辞赋的一大类型,其中又包括了以集中呈现人类感性心理状态为主题之“感赋”。魏晋“感赋”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关于人类审美经验何以可能的特殊命题——“感兴”。“感兴”统领的“感物”与“感时”两维构成本时期“感赋”抽象层面的审美经验基本框架或机制。在更为具体的层面,上述“感赋”呈现了审美经验产生的5种类型:一曰由自然景观感发审美情感型;二曰由自然景观兴发审美智慧型;三曰由社会性情境感发审美情感型;四曰由自然与社会综合性情节境感发审美经验型;五曰逆感型,即由特定人生场景激发出关于自然的特定审美经验。上述5种感兴类型可大致覆盖本时期“感赋”所代表审美经验产生之全貌。“感兴”命题首先揭示的是人类审美经验产生的内在机制——人心感于物而动;它同时也揭示了自然审美对艺术审美的前提性规范意义:人类首先在自然审美领域内实现了感于物而动,才会在艺术审美领域自觉地以特定自然意象表达情感。基于本时期诸“感赋”的“感兴”命题,标识着中华古代审美意识在本时期实现了审美经验产生机制意义上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自觉
下载PDF
感物创造艺术意象的美学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9,共9页
感物创造艺术意象具有独特的美学机制。由于感发方式不同,意象的创造也有差别。感物兴情是受外物的感发产生情感。在感物兴情方式中,自然与社会现实之物既可能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也可能完成感发任务之后便立即隐退;虚幻之物是现... 感物创造艺术意象具有独特的美学机制。由于感发方式不同,意象的创造也有差别。感物兴情是受外物的感发产生情感。在感物兴情方式中,自然与社会现实之物既可能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也可能完成感发任务之后便立即隐退;虚幻之物是现实的虚化,与现实之物的审美功能没有什么差异。托物寓情是先有情,然后再按照情感的特征去寻求与其相适应的寄寓之物,凡是寄寓之物都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象。叙事作品中的意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者是完全虚构的东西;作为人没有完整的性格特征。人、物意象在叙事性作品中仅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意象 兴情 寓情 美学机制
原文传递
从观物、感物到具身物——媒介革命视域下中西文艺美学的互鉴与前瞻
16
作者 朱晓军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5期15-27,共13页
以“物”为核心,可考察中西美学(艺术)理论在根基上的观物与感物之不同取径及其话语范式。由此,可分析西方“视觉中心主义”所导致的艺术定义危机与重构美学难题;同时可参照现象学的视角,探讨在艺术“物转向”与哲学“身体转向”的趋势... 以“物”为核心,可考察中西美学(艺术)理论在根基上的观物与感物之不同取径及其话语范式。由此,可分析西方“视觉中心主义”所导致的艺术定义危机与重构美学难题;同时可参照现象学的视角,探讨在艺术“物转向”与哲学“身体转向”的趋势中,重新激活“身心不二、物我合一”的中国古典文论“物感”范式的可能性。而当下方兴未艾的“元宇宙”等媒介技术革命,则为中国古典文论在重构美学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重新出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艺术 具身性
下载PDF
刘勰论物色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振甫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4期97-101,共5页
一《文心雕龙》有《物色》篇,把“物色”作为景色,在刘勰以前就有了,象《文选·颜延年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物色指景色,已到日落桑榆的时候。把物色作为一个文论的命题来作专篇讨论,这是始于刘勰,在刘勰以前还没有... 一《文心雕龙》有《物色》篇,把“物色”作为景色,在刘勰以前就有了,象《文选·颜延年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物色指景色,已到日落桑榆的时候。把物色作为一个文论的命题来作专篇讨论,这是始于刘勰,在刘勰以前还没有人这样看重过物色,提出过这样的命题,更谈不上作专篇讨论了。因此,提出这一个命题来作专篇讨论,这是刘勰创作论的创见之一,是值得称道的。自从刘勰提出物色这一命题以后,萧统编《文选》,就把“物色”作为赋的一类,选了《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因此李善注:“有物有文曰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文心雕龙 诗经 写气图貌 杨柳依依 秋胡 文选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中的格物、感物和体物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8,共4页
诗歌翻译同诗歌创作一样,也会发生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施为行为,这些施为行为表现为格物、感物和体物的审美方式。它们都潜在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客体即诗的内容特征以及成诗之后诗歌的审美品质。以中国诗学理论的角度来看... 诗歌翻译同诗歌创作一样,也会发生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施为行为,这些施为行为表现为格物、感物和体物的审美方式。它们都潜在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客体即诗的内容特征以及成诗之后诗歌的审美品质。以中国诗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诗歌创作中这三种成诗方式实现的诗歌文本在翻译中如果能以同样的成诗方式译出,译诗就会继承原诗的审美品质,否则译者可能会相应地改变原诗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造成译诗中物象等内容在美学价值上发生嬗变。这可以成为解释诗歌翻译原理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中国诗学
下载PDF
我国古代诗论中的物感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庆辉 《中国韵文学刊》 1988年第Z1期88-94,共7页
感情是诗的内在生命,诗是诗人感情的外在形式。无论是古朴天真的民间歌谣,还是绚丽多姿的“诗仙”、“诗圣”之作,其佼佼者无不以情取胜,以情感人。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大序》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正是看到了蕴藏于... 感情是诗的内在生命,诗是诗人感情的外在形式。无论是古朴天真的民间歌谣,还是绚丽多姿的“诗仙”、“诗圣”之作,其佼佼者无不以情取胜,以情感人。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大序》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正是看到了蕴藏于诗中的强烈的感情力量。诗的这种抒情特质,要求诗人作诗时必须具有强烈的内在感情。然而,正如感情并不等于诗一样,有了感情也并不一定能写出诗来。诗人作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 《诗大序》 创作冲动 诗歌创作 民间歌谣 折柳赠别 诗大序
下载PDF
“感物”:“心”“物”感应与审美创造
20
作者 胡乃文 路卓杭 《中国美学》 2023年第1期26-36,共11页
发轫于《礼记·乐记》的“感物”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创造的一个重要命题,意即艺术创作是“心”有感于“物”的结果,也是“感兴”产生的心理动因,其哲学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从先秦儒家的以“物”比德,到魏晋玄... 发轫于《礼记·乐记》的“感物”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创造的一个重要命题,意即艺术创作是“心”有感于“物”的结果,也是“感兴”产生的心理动因,其哲学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从先秦儒家的以“物”比德,到魏晋玄学影响下的“物”的独立,创作主体所“感”之“物”的内涵,也从道德教化逐渐转向了更为普遍的自然风物及社会现象层面;晋宋诸家对“心”“物”关系的认识,亦从“物”对“心”的单向度感发,转变为“随物宛转”“与心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创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