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迎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24-27,89,共4页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政治化为开端经学术化再到生活化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追求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要克服"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的倾向,走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化困境"。面向生活型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学术 面向生活
下载PDF
二战后日本政界的中国观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庆立 《日本问题研究》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二战结束至中日复交前,日本政界人士的中国观大体分为"情感型"和"意识形态型"两种类型。以"情感型"中国观为主导的自民党非主流派和在野党人士在推动中日复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基于"意识形态型&... 二战结束至中日复交前,日本政界人士的中国观大体分为"情感型"和"意识形态型"两种类型。以"情感型"中国观为主导的自民党非主流派和在野党人士在推动中日复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基于"意识形态型"中国观考量的自民党保守派以东西方阵营画线,采取敌视中国的外交姿态,成为阻碍和延缓中日复交进程的重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界 中国观 “情感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从意识形态型政党到政社一体化国家——重新认识和评价列宁的政治哲学
3
作者 程广云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期82-92,共11页
列宁主义是在反对第二国际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不就方略(策略方案)层面,仅就主义(原则主张)层面而言,列宁的政治哲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张灌输论,以集中制为建党原则,其实质是从政见型政党... 列宁主义是在反对第二国际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不就方略(策略方案)层面,仅就主义(原则主张)层面而言,列宁的政治哲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张灌输论,以集中制为建党原则,其实质是从政见型政党到意识形态型政党;二是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民族自决权理论,列宁之后通过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争论充分表现出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双重倾向;三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建国原则,确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其实质是从政社二元化国家到政社一体化国家。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后,列宁主义与修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余脉",而列宁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列宁主义构成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主义 意识形态政党 国际主义 民族主义 政社一体化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