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识形态空间化的机制与建构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滨 曹莉莉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当代社会的空间转向与视觉文化的凸显共同推动着意识形态话语表征的"视觉景观式"发展,空间成为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隐性话语场所。借助于"符号能指"、"价值隐喻"、"记忆询唤"与"情感共通&q... 当代社会的空间转向与视觉文化的凸显共同推动着意识形态话语表征的"视觉景观式"发展,空间成为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隐性话语场所。借助于"符号能指"、"价值隐喻"、"记忆询唤"与"情感共通"等机制,意识形态空间化得以表达,意识形态功能得以实现。创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方式以提升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可从空间可意象性的提升、日常公共空间景观的制作、纪念性空间的叙事转向等层面建构意识形态空间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空间化 “符号能指” “价值隐喻” “记忆询唤” 情感共通
原文传递
“刘三姐”歌谣何以实现跨文化传唱——论共性记忆与共同情感交织中的共同体形塑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信杉 罗江华 李献庆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三姐”歌谣不仅凸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蕴,更关联文化共享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主题。基于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定位的联结模式,“刘三姐”歌谣跨文化传唱可视为生成“同一个人、共同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三姐”歌谣不仅凸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蕴,更关联文化共享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主题。基于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定位的联结模式,“刘三姐”歌谣跨文化传唱可视为生成“同一个人、共同经验、共性记忆、共同情感”的意义链条,以完成情感共通和共同体形塑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以共性记忆构筑文化共享系统、以共同情感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以稳定文化基因铸牢共同体意识三者相整合,共同勾勒出理解“刘三姐”歌谣跨文化传唱的理论谱系,为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情感与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歌谣 跨文化 共性记忆 情感共通 共同体
下载PDF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及其实现
3
作者 严辉龙 闫丽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6-93,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彼此情感交流融汇后形成的一种情感状态和情感成效。共通情感在理论维度体现为信仰马克思主义,领导维度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现实维度展现为热爱伟大祖国,未来维度呈现为实现中华民族...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彼此情感交流融汇后形成的一种情感状态和情感成效。共通情感在理论维度体现为信仰马克思主义,领导维度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现实维度展现为热爱伟大祖国,未来维度呈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情感目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的情感支持,也是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情感纽带。要系统把握共通情感生成的基本要素、视野要素和情感要素,涵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情感能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谐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坚持共通情感与社会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通情感 情感共通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下载PDF
祖辈的育儿支持策略及其运作机制
4
作者 施磊磊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5,共10页
以多子女祖辈与青年子代的育儿互动为例,对祖辈的育儿支持策略及运作机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青年子代性别结构构成祖辈育儿支持实践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儿女双全的性别结构下,“儿子优先”成为祖辈的实践原则;在多个儿子/多个女儿的性... 以多子女祖辈与青年子代的育儿互动为例,对祖辈的育儿支持策略及运作机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青年子代性别结构构成祖辈育儿支持实践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儿女双全的性别结构下,“儿子优先”成为祖辈的实践原则;在多个儿子/多个女儿的性别结构下,“紧迫性”成为祖辈育儿实践的原则。而“情感共通”构成祖辈育儿支持实践的有效运作机制,它使得祖辈的育儿支持实践获得了子代的理解,并由此消解了家庭矛盾。养老预期、“父母心”等代际伦理与兄弟姐妹“相互扶持”的代内伦理构成了这一机制的文化伦理基础。在女儿养老贡献日益凸显的情境下,祖辈的育儿支持策略及情感共通机制运作的伦理基础可能发生某些变化,由此,可能引发祖辈育儿支持力度和家庭资源分配结构的调整,并出现女儿优先的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代性别结构 育儿需求 祖辈育儿支持 情感共通 家庭伦理
下载PDF
如何把“涉外”故事讲给百姓听
5
作者 陈牧 《新闻世界》 2015年第8期52-53,共2页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中国人,来到彼此的国度,或是通过网络等方式发生协作,上演着一幕幕故事。对于这样的"涉外",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总觉得有些"高大上"。事实上,这些新闻并非普通人难以企及,相反,若是报道得当,...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中国人,来到彼此的国度,或是通过网络等方式发生协作,上演着一幕幕故事。对于这样的"涉外",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总觉得有些"高大上"。事实上,这些新闻并非普通人难以企及,相反,若是报道得当,会成为人们热衷的茶余饭后的谈资。《新安晚报》的宗旨是"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那么,如何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高大上"的"涉外"故事,本文进行一点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报道 渠道 情感共通
下载PDF
两岸青春电影的传统美学共通与延续
6
作者 李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5,共3页
青春影片采用清新自然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明媚的色调,满足了电影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对两岸电影青春题材的延续,以写实为主,并再现了电影的美学风格。然而有些影片能够成为大众的作品,更多地取决于它在传承当中的取舍。一方面体现了... 青春影片采用清新自然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明媚的色调,满足了电影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对两岸电影青春题材的延续,以写实为主,并再现了电影的美学风格。然而有些影片能够成为大众的作品,更多地取决于它在传承当中的取舍。一方面体现了台湾电影的"在地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陆电影的"去在地化"。延续了传统的青春美学风格,摒弃了过于浓郁的文艺气息。通过描述青少年青春时代的情感历程,进一步表现具有华语地区青年男女情感体验的共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母题 青春电影 传统美学 情感共通
下载PDF
媒介变迁对乡村宣传标语的启示
7
作者 李原 《新东方》 2020年第2期52-56,共5页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既有告知、提醒、启发的作用,又易在情感上打动人。标语在引导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乡村...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既有告知、提醒、启发的作用,又易在情感上打动人。标语在引导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乡村宣传标语在乡村宣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吸纳和发挥新时代所取得的成果,使乡村宣传标语更加科学、更宜被群众接受并转化为行动,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情感共通 宣传标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