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加速时代的“慢电影”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孙力珍
-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
-
出处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8,共7页
-
文摘
电影的“加速”与“缓慢”,形成了“快”“慢”两种电影风格,对“快/慢电影”的研究,一方面要界定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另一方面也要跳出快、慢二元对立的窠臼,揭橥“加速影像”与“缓慢影像”所蕴含的文化议题与审美特征。首先,电影的媒介演进、叙事惯例改变以及剪辑技巧进化形塑了电影加速现象,为观众带来视觉刺激以及快感体验;其次,慢电影利用日常叙述、固定长镜头、非职业演员,构建起影片内部的自省时空美学,实现了对加速现象的解构。最后,探究加速时代慢电影的影像特质及审美特征,有助于挖掘电影影像意义、激活观众的感知体验、重构观众的主体性,激发后电影时代的电影理论活力与批判性。
-
关键词
加速时代
“慢电影”
“快电影”
审美特征
-
分类号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最慢的时间不是死亡——快电影、慢电影与空时间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姜宇辉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31,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法国哲学的审美维度研究”(项目编号:17BZ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电影的快与慢之争,晚近以来越来越成为焦点。快电影不仅是主流的娱乐工业的范式,更是日渐成为整个社会的全面加速之趋势的真实写照。由此就涌现出与之针锋相对的慢电影运动,但慢电影亦有着自身明显症结。一方面,它往往落入与快电影的二元对立之中,从而再度沦为一种故步自封乃至作茧自缚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慢电影的延迟时间和空时间的形态又似乎造就了一种更为消极怠惰的观影主体。由此,本文试图从时间性和主体性这两个视角来深入阐发慢电影的未竟之深意,并试图达成两个基本的结论。首先,慢之时间绝非只是快之对立面和相关项,而更是指向一种差异性的根源力量。其次,慢之体验也绝非只是置身事外的无聊等待乃至荒废生命,而更是具有一种面向主体自身和世界自身的冷静气度的极端思考。
-
关键词
快电影
慢电影
悬疑
主体性时间
现实主义时间
政治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