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北宋隐逸文化的特质 被引量:9
1
作者 林晓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4-190,共7页
北宋的隐逸文化独具特色,是隐逸文化的集大成时代,也是隐逸文化的转折时代。本文从隐士人数的剧增、隐士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品评人物的影响四方面,探讨北宋隐逸之风的兴盛,认为北宋隐逸之风... 北宋的隐逸文化独具特色,是隐逸文化的集大成时代,也是隐逸文化的转折时代。本文从隐士人数的剧增、隐士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品评人物的影响四方面,探讨北宋隐逸之风的兴盛,认为北宋隐逸之风兴盛的原因有:士阶层的空前壮大增加了入仕的难度;社会分工细化,经济、文化的发达为退隐提供良好的生活土壤;庞冗的政治机构、名目众多的闲官制度催生隐逸闲情;频仍的党争和三教合一是隐逸兴盛的政治土壤和思想土壤。北宋的隐逸文化实现了转型,隐逸方式由小隐山林逐渐向大隐朝市发展,文人普遍追求"心隐",隐逸精神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其精神内核是淡泊名利、进退合道,外在表现则是追求自由与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化 隐士 心隐 仕隐 尊隐传统
原文传递
虚室生白:《庄子》的心隐与心隐空间
2
作者 潘文文 张艳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60,95,共9页
《庄子》隐逸思想以心隐为本,是学界的主流看法,但心隐的空间属性却常被淡化,故此,清晰辨析《庄子》心隐空间的内涵、表现形式与实现途径就尤为必要。《庄子》的心隐空间是葆有生命本性的心灵空间,指涉身心一如的生命体对道境的冥契,心... 《庄子》隐逸思想以心隐为本,是学界的主流看法,但心隐的空间属性却常被淡化,故此,清晰辨析《庄子》心隐空间的内涵、表现形式与实现途径就尤为必要。《庄子》的心隐空间是葆有生命本性的心灵空间,指涉身心一如的生命体对道境的冥契,心隐空间具象显现为“至人之游”和“至德之世”两种时空转化形式,其实现途径主要是“心斋”与“坐忘”的道家式身体修炼工夫,从而实现“虚室生白”,获得“虚己以游世”的在世空间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隐 心隐空间
下载PDF
庆历党议与梅尧臣诗风的嬗变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茂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3-46,共4页
梅尧臣的诗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党议前为清丽俊逸期,庆历党议中为激愤慨期,党议后即梅诗的晚期风格为枯淡期。梅尧臣的诗风转变和庆历党议有着极为深厚的内在联系,枯淡是梅尧臣的成熟风格。
关键词 庆历党议 枯淡 心隐
下载PDF
论耶律楚材父子之仕与心隐
4
作者 和谈 侯琳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耶律楚材父子身居相位,这与他们精通双语、受帝王宠信有关。从他们的诗文来看,一方面,他们有济世泽民之志;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诗文中反复表达“隐”的强烈愿望。其诗文中的“隐”不过是“心隐”:耶律楚材被疏离,是被动的“心隐”;耶律铸... 耶律楚材父子身居相位,这与他们精通双语、受帝王宠信有关。从他们的诗文来看,一方面,他们有济世泽民之志;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诗文中反复表达“隐”的强烈愿望。其诗文中的“隐”不过是“心隐”:耶律楚材被疏离,是被动的“心隐”;耶律铸是选择性退出,是主动的“心隐”。其“仕”与“隐”的矛盾,与耶律楚材父子接受儒家文化思想,从而与蒙元时期的游牧文化思想产生冲突有关,故而使他们在政治理想、治国理念、人生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不能与蒙元统治集团达成一致,从而产生文化焦虑、身份焦虑。二人诗文中表现的“仕”与“隐”,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与文学表达,也是契丹作家认同中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与隐 心隐 契丹文学 耶律楚材 耶律铸
原文传递
山水田园诗词中隐逸文化的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婷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1期17-20,共4页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动力源泉。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语句简短,富有乐感,意象丰富,意涵深远,浓缩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着诗...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动力源泉。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语句简短,富有乐感,意象丰富,意涵深远,浓缩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着诗人的心境,也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隐逸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着中国人在处理自己内心与周边环境时的智慧,追求内心简单平和的处事态度。隐逸文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人们自身的发展与自己的期待或者自身的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时,隐逸文化可以启发我们调整心态,用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来应对问题。该文主要选取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词作为研究内容,探讨这类诗词所反映的隐逸文化,以及其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隐逸文化 心隐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隐逸文化与庄子哲学 被引量:2
6
作者 岳国文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4期11-16,共6页
隐逸文化对庄子哲学有直接的影响。隐士是隐逸文化中的主体,庄子生活的战国以前,中国有大量的隐士。庄子从这些隐士身上,看到了隐的方式在人的社会存在中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它拿来作为人处于生存困境时的一种调剂,是极其有用、有效... 隐逸文化对庄子哲学有直接的影响。隐士是隐逸文化中的主体,庄子生活的战国以前,中国有大量的隐士。庄子从这些隐士身上,看到了隐的方式在人的社会存在中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它拿来作为人处于生存困境时的一种调剂,是极其有用、有效的方式,所以,他把隐的方式由身隐转到心隐上来,这样就使隐士的精神特质,能为普通人所实践,把隐士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借来作为尘世中人调合个人与现实矛盾的一种中和、有效的办法,用以疗救和缓解人们精神和心灵的痛苦,从而使"心隐"成为他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士 隐逸文化 心隐 庄子哲学
下载PDF
论盛唐、中唐隐逸诗人的“真隐”和“心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春燕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7-39,共3页
通过对盛唐隐逸诗人的“真隐”和中唐隐逸诗人的“心隐”的剖析,揭示出盛唐、中唐隐逸诗人走的是一条由“真隐”向“心隐”逐渐泛化的精神之路.
关键词 隐逸 真隐 心隐
下载PDF
苏轼词中的仕隐矛盾与自我化解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曙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仕隐矛盾是困扰苏轼人生的一大向题,也是其词中所表现的一大主题。在此二难选择中,苏轼既执著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又始终怀有强烈的的归隐情结,并最终以"心隐"的方法对这个心理问题进行了自我化解。
关键词 苏轼 仕隐矛盾 自我化解 心隐
下载PDF
宋元士人隐逸的精神化转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苏菲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第4期147-152,共6页
自先秦士人阶层出现以来,隐逸作为士人逃避现实的一种哲学思想和应世方式,始终与政治仕宦密切相关。经过秦汉小隐和晋唐大隐、中隐观念的发展,士人"心隐"的方向已经相当清晰。直到宋元时代,士大夫们寄心于隐,不仅建构起了吏... 自先秦士人阶层出现以来,隐逸作为士人逃避现实的一种哲学思想和应世方式,始终与政治仕宦密切相关。经过秦汉小隐和晋唐大隐、中隐观念的发展,士人"心隐"的方向已经相当清晰。直到宋元时代,士大夫们寄心于隐,不仅建构起了吏隐形式和孔颜新境,而且不以形迹累心,寓隐于物,形成了隐逸文化内倾化和泛物化的发展态势,这既体现出宋元士大夫通达的出处观念,更来源于他们融摄三教的文化精神,奠定了士大夫群体自由精神的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 心隐 吏隐 出处 隐逸精神
下载PDF
略论古代隐逸诗人的嬗变
10
作者 侯艳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古代隐逸诗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身隐”到“心隐”的嬗变过程,隐逸也由一种生活方式嬗变为一种平夷淡泊、性情冲和的人生修养,这种嬗变对诗人们的诗歌创作影响重大。
关键词 隐逸 身隐 心隐 嬗变
下载PDF
六朝隐逸诗的风行及流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仁昭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10,共3页
思想界的"儒、道、佛"融会,特别是"玄学"思想的影响是六朝隐逸诗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动荡现实中,文人士子仕进无门,受道家"退避无为"的隐逸思想感染,逃避社会现实,隐遁山林,隐逸诗风行。隐逸有三种类型:... 思想界的"儒、道、佛"融会,特别是"玄学"思想的影响是六朝隐逸诗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动荡现实中,文人士子仕进无门,受道家"退避无为"的隐逸思想感染,逃避社会现实,隐遁山林,隐逸诗风行。隐逸有三种类型:"身隐"、"朝隐"(仕隐)、"心隐",这三类隐逸的境界和精神旨向各有不同。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隐逸诗 “身隐” “朝隐” 心隐 陶渊明
下载PDF
论北宋城市园林普及与心隐模式的契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钰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5期99-102,共4页
隐逸文化在宋世得到更深刻的发展,由追求外在形迹的山林之隐转为重在心隐的仕隐兼通。城市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北宋得到普及,为士人的仕隐兼通提供了客观条件,平衡了文人士大夫的多重欲望,令其在滚滚红尘当中实实在在地拥有... 隐逸文化在宋世得到更深刻的发展,由追求外在形迹的山林之隐转为重在心隐的仕隐兼通。城市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北宋得到普及,为士人的仕隐兼通提供了客观条件,平衡了文人士大夫的多重欲望,令其在滚滚红尘当中实实在在地拥有了诗意的栖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普及 心隐 人化自然
下载PDF
论中国隐逸思想影响下日本作家的“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旸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日本作家在中国隐逸思想影响及渗透下,从西行到川端康成再到水上勉,从形隐到心隐,表现了对"隐"的接受、传承、变容,最终回归禅宗的隐逸本质。中国禅宗思想提倡"退",从菩提达摩到五祖,基本都是重视归隐、独宿、静坐... 日本作家在中国隐逸思想影响及渗透下,从西行到川端康成再到水上勉,从形隐到心隐,表现了对"隐"的接受、传承、变容,最终回归禅宗的隐逸本质。中国禅宗思想提倡"退",从菩提达摩到五祖,基本都是重视归隐、独宿、静坐、修禅。而到了六祖慧能把修行与人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领悟到真正的修行是在人间,衣食住行皆可以修禅隐逸才是"隐"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隐逸思想 日本隐者文学 慧能思想 心隐
下载PDF
以书画为佛事:逃禅视域下元代诗僧释大䜣的佛禅文艺思想
14
作者 郭明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元代诗僧释大䜣早有慧根,受家庭影响,九岁即皈依佛门。他逃禅的原因与其儒家用世之心密不可分,他受朝廷委命担任大中大夫,涉足俗世政权,权力纷争与官场纠葛使其难以求得内在清静,身心俱疲。他逃禅的特殊之处在于身隐而不得心隐,于是便借... 元代诗僧释大䜣早有慧根,受家庭影响,九岁即皈依佛门。他逃禅的原因与其儒家用世之心密不可分,他受朝廷委命担任大中大夫,涉足俗世政权,权力纷争与官场纠葛使其难以求得内在清静,身心俱疲。他逃禅的特殊之处在于身隐而不得心隐,于是便借题咏书画表达对山林禅境的向往,通过“由画入景”的方式传递“归隐之思”。他在书画评骘中阐述“以书画为佛事”的佛禅文艺思想,以“万法皆空”与“如幻三昧”的佛理消除尘世杂虑和叨扰,将书画技艺视为修习佛法的方便法门,由此证入佛禅圆觉清净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大䜣 逃禅 心隐 以书画为佛事 如幻三昧
下载PDF
论白玉蟾的“心隐”思想与“隐仙”人格
15
作者 兰宗荣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80-82,94,共4页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道教修为渗透在隐逸文化之中,形成了不同于"儒隐"之"道隐"风格。作为内丹修炼的手段,白玉蟾的"道隐"实质即为"心隐",在于追求对心无境,对境无心之无我...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道教修为渗透在隐逸文化之中,形成了不同于"儒隐"之"道隐"风格。作为内丹修炼的手段,白玉蟾的"道隐"实质即为"心隐",在于追求对心无境,对境无心之无我境界。他的"隐仙"人格达到了道教信仰与至乐审美生活方式交融的生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心隐 隐仙 人格
下载PDF
论庄子“心隐”对儒家隐逸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16
作者 黄盼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16-20,共5页
庄子的“心隐”主张,诚然受到老子“无为”观念的影响,但二者在具体内容与关注对象方面却存在巨大差异。庄子的“心隐”主张与儒家尤其是孔子“无道则隐”思想及“颜氏之儒”的出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体现出跨越时代的传承。... 庄子的“心隐”主张,诚然受到老子“无为”观念的影响,但二者在具体内容与关注对象方面却存在巨大差异。庄子的“心隐”主张与儒家尤其是孔子“无道则隐”思想及“颜氏之儒”的出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体现出跨越时代的传承。但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与个性气质,又使得庄子表现出对儒家隐逸思想的发展和超越,他最终放弃儒家积极的隐逸方式,而走向道家的虚无之道,为追求心灵自由而彻底不问世事,真正实现自我主体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心隐 老子 儒家
下载PDF
论宋初尊隐观念与华靡世风对心隐模式的促成
17
作者 陈钰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12期61-63,71,共4页
宋代隐逸之风盛行,其重隐心不重隐形、仕隐兼通的隐逸模式自宋初即已成型。宋初既有尊隐观念对隐逸风气的推动,亦有华靡世风对传统形隐模式的冲击,二者在人心中的交相战,最终促成了传统已有的心隐模式在宋代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 宋初世风 心隐 尊隐
下载PDF
一位旧时文人的独特文化情--王腺与《辞修邑志书》
18
作者 陈汉初 《客家研究辑刊》 202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王,丰顺县汤泉乡人。清同治七年(1868)生,原名继昌,字少、逸叟,室名愚隐斋。①祖籍浙江山阴柯乔乡(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镇)②,著有《愚隐斋文草》《愚隐斋诗草》等。其高祖父王之桂,字秋圃,号心隐。乾隆二十年(1755),王心隐49岁那年,“... 王,丰顺县汤泉乡人。清同治七年(1868)生,原名继昌,字少、逸叟,室名愚隐斋。①祖籍浙江山阴柯乔乡(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镇)②,著有《愚隐斋文草》《愚隐斋诗草》等。其高祖父王之桂,字秋圃,号心隐。乾隆二十年(1755),王心隐49岁那年,“来潮咨部”,承办丰顺、揭阳两埠盐政。在此期间,他“买地,筑祠宇、别墅,埠业命作公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治七年 浙江省绍兴市 柯乔 丰顺县 心隐
原文传递
“无道则隐”:孔子的隐逸思想
19
作者 黄盼 《天中学刊》 2022年第5期79-85,共7页
孔子的隐逸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无道且无可施道的社会现实,直接催生了孔子的隐逸思想;而孔子为确保自己所构建的君子道德体系的完整,最终选择以退为进的隐逸方式维护君子之道,这是其隐逸思想诞生的深层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孔子... 孔子的隐逸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无道且无可施道的社会现实,直接催生了孔子的隐逸思想;而孔子为确保自己所构建的君子道德体系的完整,最终选择以退为进的隐逸方式维护君子之道,这是其隐逸思想诞生的深层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道不行”时提倡避世;在道德主张上,孔子对著名隐士产生强烈认同,强调君子在善恶之间应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为自我要求;在具体实践时,以退居研学的隐逸方式,开辟了一条承担“易无道”的社会责任之路,树立了儒家型隐士的道德表率。孔子隐逸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儒家的隐逸思想,还在于它对后世庄子的“心隐”、阮籍和嵇康的“林泉之隐”以及白居易的“吏隐”皆影响深远。另外,后世儒家型隐士对孔子隐逸思想和对其隐逸行为的自觉认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隐逸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无道则隐 心隐 “林泉之隐” “吏隐”
下载PDF
从文化人格看古代士人政治困境的形成及其解脱——以张九龄罢相为中心
20
作者 仲红卫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王者师",即在专制等级秩序的范围内借助王权以弘道,是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古代优秀士人之基本追求。然而,张九龄罢相事件表明,这种希望以"王者师"的身份弘扬和实践"道"的理想,恰恰是导致士人政治困境形... "为王者师",即在专制等级秩序的范围内借助王权以弘道,是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古代优秀士人之基本追求。然而,张九龄罢相事件表明,这种希望以"王者师"的身份弘扬和实践"道"的理想,恰恰是导致士人政治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一部分既无法实现政治理想又不愿退出官场的士人而言,应对困境的策略,是以"心隐"的方式保持个人内在人格的相对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心隐 文化人格 政治理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