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铜葵花》读后感
1
作者 王汝僖 王岚(指导) 《小学生导读》 2024年第3期38-39,共2页
人们说得对,读过《青铜葵花》的人,不会不流泪。它讲述了一个凄凉而又美好的故事:一个叫葵花的女孩,她没有妈妈,跟随爸爸来到干校劳动。一次意外,葵花的爸爸去世了,没有人照顾她,干校的人就安排她和干校对面大麦地里的青铜一家生活在一... 人们说得对,读过《青铜葵花》的人,不会不流泪。它讲述了一个凄凉而又美好的故事:一个叫葵花的女孩,她没有妈妈,跟随爸爸来到干校劳动。一次意外,葵花的爸爸去世了,没有人照顾她,干校的人就安排她和干校对面大麦地里的青铜一家生活在一起。青铜五岁时因为一场大病成了一个哑巴,他和葵花就像亲兄妹一样亲密,直到12岁那年,城里派人把葵花接走了。从此,青铜就坐在大草垛上,遥望葵花所在的方向……在文末,坐在大草垛上不吃不喝的青铜,因为思念葵花出现了幻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感 《青铜葵花》 葵花 青铜 干校
原文传递
干校的侧面--重读《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
2
作者 朱立冬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8-55,共8页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是一部诞生于“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特殊人物身上有着特殊内容的家书。叶氏父子解放前在教育战线上和军阀、政客们斗争,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顺利成为体制中人,而且...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是一部诞生于“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特殊人物身上有着特殊内容的家书。叶氏父子解放前在教育战线上和军阀、政客们斗争,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顺利成为体制中人,而且受到了特殊礼遇。作为通信主体的叶氏父子因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境遇,在思想感情上与国家政策大致一致,在家书中与子女们的关系,其中很多话,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然而,家书又因其“隐密”的特点和叶氏父子处境和命运的急剧变化,字里行间又透出与大叙事不尽一致的地方,透露出对于思想改造的困惑,对于自身命运的叩问以及对于主流话语的犹疑。年逾50的叶至善的干校生活展现了作者的一个侧影。相较于当时真话极少的大时代,家书对叶氏父子生活及他们思想变化的心态和情感的记载,具有“历史侧面”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氏父子 干校 家书 历史侧面
下载PDF
钩沉“干校”乃是一门“学问”——读李城外编著的两部奇书 被引量:1
3
作者 崔道怡 《咸宁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9,共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两书 ,由湖北咸宁青年作家李城外奔波采访 ,笔墨耕耘 ,呕心呖血编著而成。两书真实地再现了“文革”中众多文化名人在“向阳湖”劳动改造、经受灵魂和肉体...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两书 ,由湖北咸宁青年作家李城外奔波采访 ,笔墨耕耘 ,呕心呖血编著而成。两书真实地再现了“文革”中众多文化名人在“向阳湖”劳动改造、经受灵魂和肉体双重煎熬的际遇与心理 ,记叙了文化建制被“砸烂”、文人身心遭摧残的苦难与辛酸 ,描述了他们劫后余生、回首往事的慨叹与思考 ,凝聚着我国 2 0世纪一个时期几代文人 (从“五四”到“文革” 5 0年间 )酸甜苦辣臧否莫名的历程与感情。为铭记历史、弘扬文化 ,李城外把历史与文化交融的反思 ,投注于“向阳湖” ,意义悠远 ,功莫大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 《向阳湖文化人采风》 李城外 “向阳湖” 干校
下载PDF
郭老与《甲骨文合集》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世凯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3期7-12,共6页
关键词 甲骨文合集 历史研究 胡厚宣 编辑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 干校 郭沫若 历史科学 学术档案 先秦史
下载PDF
忆干校 怀孟超 被引量:1
5
作者 楼适夷 《湖北文史》 1999年第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贾似道 红牡丹 破落户子弟 深自庆幸 《毛泽东选集》 干校 气象预报 天气预报 “左联” “开花”
原文传递
牛汉两份材料互证--兼论绿原的干校生活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光炜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2,共10页
在牛汉著述中,两份材料对认识他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份是2008年的《牛汉自述》,另一份是两年后的《五年零三个月的干校生涯》。表面上看,两份材料观点不同,还有一些彼此抵触乃至晦暗不明的地方。于是有了一个问题:怎样完整辩... 在牛汉著述中,两份材料对认识他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份是2008年的《牛汉自述》,另一份是两年后的《五年零三个月的干校生涯》。表面上看,两份材料观点不同,还有一些彼此抵触乃至晦暗不明的地方。于是有了一个问题:怎样完整辩证地理解他们的人生遭遇与其早年投身历史洪流之间的关系?他们难道不曾因后来发生的事情而后悔吗?这是笔者将两份材料互证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汉 人生遭遇 互证 干校 基本前提
原文传递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干校与新时期文学之一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光炜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34,共9页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记于1970年至1976年间,内容是他在文化部咸宁和静海五七干校六年的生活。笔者所用是前三年日记内容(1970—1973),后三年静海干校的生活,拟在另文叙述。日记搁置多年,直到1997年才被整理出版。因整理中有修改增删,...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记于1970年至1976年间,内容是他在文化部咸宁和静海五七干校六年的生活。笔者所用是前三年日记内容(1970—1973),后三年静海干校的生活,拟在另文叙述。日记搁置多年,直到1997年才被整理出版。因整理中有修改增删,又因需要时间沉淀,于是就有了今天如何处理“回忆”这一干校史料的问题。为避免日记的孤偏单薄,另增加一些干校下放干部的回忆文章,以及陈白尘《牛棚日记》和杨绛《干校六记》等资料做旁证,全文以“‘日记’自述”“画外音”和“小注”的形式标示。这种参照性的篇章结构,在反思中将回忆与今天连接,虽然回忆也将长久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 干校 新时期文学
原文传递
干校劳动的回忆
8
作者 韦君宜 《湖北文史》 1999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向阳湖” 韦君宜 知识分子 认识鲁迅 干校 大草堆 直到这时 杜甫草堂 物我两忘 无目的地
原文传递
县委书记的特殊经历(下)(1966—1976)
9
作者 高中德 高波 《天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78,共7页
关键词 县委书记 特殊经历 造反派 文化大革命 干校 星期六 毛主席 走资派 军代表 楚雄州
原文传递
回忆钟启元先生
10
作者 南一辉 《武汉文史资料》 1997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台湾有一首著名歌曲《雨夜花》,它的歌词是:“雨夜花,雨夜花,受风雨吹落地,无人看见每日怨嗟,花谢落土不再回.”曲调哀怨,给人一种凄绝的悲怆感,催人泪下.雨夜花,有谁了解你的心?现在我提笔忆念钟启元先生,想起故乡的雨夜花,不尽感慨,... 台湾有一首著名歌曲《雨夜花》,它的歌词是:“雨夜花,雨夜花,受风雨吹落地,无人看见每日怨嗟,花谢落土不再回.”曲调哀怨,给人一种凄绝的悲怆感,催人泪下.雨夜花,有谁了解你的心?现在我提笔忆念钟启元先生,想起故乡的雨夜花,不尽感慨,掩不住泪水.过去的一幕幕又历历在我的心中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球运动 体育事业 日本 热干面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汉展览馆 商品展览会 社会主义 干校
下载PDF
群星当年耀黄湖——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九) 徐惟诚干校生活纪实
11
作者 徐洪军 《传记文学》 2020年第9期96-106,共11页
徐惟诚,1930年5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上海大夏大学经济系肄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上海《青年报》总编辑,《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北京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徐惟诚,1930年5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上海大夏大学经济系肄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上海《青年报》总编辑,《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北京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中共中央宣传部 副总编辑 安徽省芜湖市 报社社长 徐惟诚 传记 干校
原文传递
群星当年耀黄湖——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十) 笔记中的“五七”干校——梳理王道义《干校笔记(1969-1972)》中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徐洪军 《传记文学》 2020年第10期64-75,共12页
在研究团中央"五七"干校历史的过程中,笔者下功夫比较多的是梳理《黄湖农场志》《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人名词典》《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编年纪事》这三本书,这是深入研究团中央"五七"干校历... 在研究团中央"五七"干校历史的过程中,笔者下功夫比较多的是梳理《黄湖农场志》《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人名词典》《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编年纪事》这三本书,这是深入研究团中央"五七"干校历史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把这块土地、这段历史、这些人尽可能详细地整理出来,我们才能给世人呈现一个清晰完整的团中央"五七"干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名词典 编年纪 传记 黄湖农场 干校 基础性工作 笔记
原文传递
群星当年耀黄湖——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七)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江晓天
13
作者 徐洪军 《传记文学》 2020年第7期94-105,共12页
1972年12月26日傍晚,我正在‘五七’干校的牛棚里抱草喂牛,连里干部来通知说:‘要你回北京去参加出版社复业准备工作,抓几部长篇小说稿子,马上收拾行李,尽快动身。’从1969年4月17日下放干校劳动改造以来,与烂泥、粪水、苍蝇、蚊子打了... 1972年12月26日傍晚,我正在‘五七’干校的牛棚里抱草喂牛,连里干部来通知说:‘要你回北京去参加出版社复业准备工作,抓几部长篇小说稿子,马上收拾行李,尽快动身。’从1969年4月17日下放干校劳动改造以来,与烂泥、粪水、苍蝇、蚊子打了三年零八个月的交道,自然愿意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江晓天 劳动改造 传记 干校
原文传递
向阳湖归来——以张光年晚年思想转变为支点的史料考察
14
作者 韩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138,共5页
本文以张光年晚年思想的转变为支点,从史料的角度分析了张光年在"向阳湖"劳改期间心态、情感的变化以及这些何以成为其晚年思想转变的动因。在分析的过程中认为,正是"向阳湖"的劳改经历,使得张光年有了切实重新认... 本文以张光年晚年思想的转变为支点,从史料的角度分析了张光年在"向阳湖"劳改期间心态、情感的变化以及这些何以成为其晚年思想转变的动因。在分析的过程中认为,正是"向阳湖"的劳改经历,使得张光年有了切实重新认识人生、升华自我的动力,这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思想转变的主要动因。张光年作为一个研究个案,反映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之于其他同时代作家晚年的思想转变,亦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光年 向阳湖 干校 文革 思想转变
下载PDF
家书里的家族叙事——《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绎读(上)
15
作者 徐洪军 《传记文学》 2020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给林彪的信中作了重要指示,后被称为"五七指示"。此后,"五七"干校便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干部被下放到这里接受改造和锻炼。1969年4月,共青团中央在河南省潢川县黄湖...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给林彪的信中作了重要指示,后被称为"五七指示"。此后,"五七"干校便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干部被下放到这里接受改造和锻炼。1969年4月,共青团中央在河南省潢川县黄湖农场创办"五七"干校。4月15日,著名作家叶圣陶的长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任社长叶至善随大部队来到黄湖。此时,叶圣陶已经75岁,叶至善5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至善 五七指示 潢川县 家书 叶圣陶 共青团中央 黄湖农场 干校
原文传递
论郭小川干校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心态投影
16
作者 常金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作为诗人,郭小川在当代文学史上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被推崇的几首诗,还体现在思想史层面。在下放干校时期,他的诗歌创作折射出特定阶段的历史状貌,从紧跟主旋律的颂歌到充满个性的呐喊,他的思想经受了由盲从到清醒的痛苦蜕变,呈现了一... 作为诗人,郭小川在当代文学史上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被推崇的几首诗,还体现在思想史层面。在下放干校时期,他的诗歌创作折射出特定阶段的历史状貌,从紧跟主旋律的颂歌到充满个性的呐喊,他的思想经受了由盲从到清醒的痛苦蜕变,呈现了一位左翼知识分子复杂的心灵"成长"史。更为确切地说,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身处思想改造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从迷茫、分裂、挣扎到反抗的艰难的"自启蒙"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小川 干校 诗歌 心态
下载PDF
绀弩“识知这个雪峰后”
17
作者 姚锡佩 《上海鲁迅研究》 2003年第1期36-49,共14页
一月白风清身酒店,山遥路远手仇头。识知这个雪峰后,人不言愁我自愁。干校曾经天地秋,归从干校病添愁。相逢地下章夫子,知尔乾坤第几头。上述这首诗是聂绀弩在1986年纪念冯雪峰逝世十周年时写的,题为《雪峰十年祭(二首)》。'月白风... 一月白风清身酒店,山遥路远手仇头。识知这个雪峰后,人不言愁我自愁。干校曾经天地秋,归从干校病添愁。相逢地下章夫子,知尔乾坤第几头。上述这首诗是聂绀弩在1986年纪念冯雪峰逝世十周年时写的,题为《雪峰十年祭(二首)》。'月白风清'、'山遥路远'二词形象地写出了名如其人的雪峰严于律己、不畏艰险的高风亮节。不少人认为此诗颂扬了雪峰身在'莫谈国事'的酒店(社会)中,却一往无前地手写革命文章,不怕杀了自己的头,此即谓'手仇头'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尔 干校 革命 仇头 月白风清 酒店 文章
原文传递
走,回干校看看
18
作者 聂北茵 《中华儿女》 2011年第23期76-77,共2页
60岁时.席慕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关键词 干校 乡愁 息县 淮河 遗址
原文传递
学校的教学与社会化职能——访林焱先生
19
作者 张文质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6-78,共3页
张:据介绍,你家亲属中有不少是担任教师工作的,你对教育工作、学校工作不陌生。我们是否可以来谈谈,你对我国教育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林:感触当然很多,但我想先提一个曾经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我们的“学校”是什么?
关键词 学校教学 社会化 职能 教育工作 教师 托词 干校 低层次 教堂 行政人员
下载PDF
特殊时期的父女情——丁午黄湖干校时期写给女儿的家书(下)
20
作者 徐洪军 《传记文学》 2020年第6期93-105,共13页
1969年4月15日,时任《中国青年报》美术编辑的丁午随共青团中央干部集体在天安门宣誓后,就下放到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黄湖农场,参与创建"五七"干校,8岁的女儿小艾与家人留守北京。环境的压抑、生活的不顺,再加上远离故土与亲... 1969年4月15日,时任《中国青年报》美术编辑的丁午随共青团中央干部集体在天安门宣誓后,就下放到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黄湖农场,参与创建"五七"干校,8岁的女儿小艾与家人留守北京。环境的压抑、生活的不顺,再加上远离故土与亲人,下放黄湖农场期间,丁午处于一种空前的孤独之中。此时,女儿小艾就成了他唯一的也是最忠实的倾诉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编辑 河南省信阳 丁午 潢川县 《中国青年报》 黄湖农场 天安门 干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