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众化还是布尔什维克化:中共二大党章的创制修订与大革命前后党的组织建设
1
作者 林炫羽 何菲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中共二大党章的创制修订围绕群众化与布尔什维克化的张力展开,在内外因作用下,表现为从定调布尔什维克化,到提出群众化,再到重提布尔什维克化的辩证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研判革命形势、权衡组织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组织章程,制定发展计... 中共二大党章的创制修订围绕群众化与布尔什维克化的张力展开,在内外因作用下,表现为从定调布尔什维克化,到提出群众化,再到重提布尔什维克化的辩证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研判革命形势、权衡组织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组织章程,制定发展计划,实施有序可控的组织治理。中共二大党章的创制修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二大党章 布尔什维克 群众 党的组织建设
原文传递
中共四大: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一页 被引量:6
2
作者 曾成贵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8-74,共7页
本文以共产国际五大的顶层设计为理论和制度背景,以中共三大前后的分歧和实践为现实背景,论述了中共四大关于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部署及其在党建历史上的意义。作者认为,共产国际关于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命题和相关规定,... 本文以共产国际五大的顶层设计为理论和制度背景,以中共三大前后的分歧和实践为现实背景,论述了中共四大关于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部署及其在党建历史上的意义。作者认为,共产国际关于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命题和相关规定,具有引导和规范各国共产党建设的普遍意图和意义,但其在中国实现的道路与进程必然要有不同的内容并形成特色。中共三大前后所发生的基于共产国际原本意义的群众党建设的分歧,并不表明中共的群众党建设全然停滞。统一战线的建立能沟通党群联系途径,有利于党由宣传的党变成行动的党,是朝着群众党建设前进的步骤。中共四大在多因素合力作用之下,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全面部署了自身建设,掀开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四大 群众党建设 布尔什维克 共产国际
下载PDF
共产国际布尔什维克化的基本内涵、重大影响与多维评价
3
作者 宫玉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提出了“布尔什维克化”口号,该口号的内涵经多次阐述实现了理论化、系统化。该口号成为共产国际各支部实现布尔什维克化的行动准则,推动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布尔什维克化,并对各国共产党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提出了“布尔什维克化”口号,该口号的内涵经多次阐述实现了理论化、系统化。该口号成为共产国际各支部实现布尔什维克化的行动准则,推动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布尔什维克化,并对各国共产党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化”口号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布尔什维克化的积极效应是主流,但也不能忽略消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原文传递
“布尔什维克化”知识的整理、生产与传播——对《共产党人》的知识社会史考察
4
作者 李福凌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30,共6页
“布尔什维克化”源自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关于策略问题(提纲)》的决议,其最初含义是各国支部基于自身实际吸取使用“俄国布尔什维主义里面一切具有国际意义的东西”,主要包括密切党群关系、采取机动灵活策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严... “布尔什维克化”源自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关于策略问题(提纲)》的决议,其最初含义是各国支部基于自身实际吸取使用“俄国布尔什维主义里面一切具有国际意义的东西”,主要包括密切党群关系、采取机动灵活策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严格集中统一的组织纪律及有力的宣传组织工作(贝拉·库恩著,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0页)。“布尔什维克化”就是把俄共的革命经验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纪律 布尔什维克 中国人民大学 布尔什维主义 三联书店 文件汇编 最初含义 《共产党人》
原文传递
从“布尔什维克化”到“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建目标的转变与现实启示
5
作者 蔡文成 马永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3,共10页
党建目标是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设想,考察中国共产党党建目标及其实践探索问题,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经验启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受到俄共(布)的影响,将党建目标最初确定为“布尔什维克化”,该目标对党... 党建目标是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设想,考察中国共产党党建目标及其实践探索问题,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经验启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受到俄共(布)的影响,将党建目标最初确定为“布尔什维克化”,该目标对党带来了双重影响。随着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党建目标必须在中国具体化,进而推动党建目标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历程,即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党内政治统一、利益代表广泛、坚持走群众路线、党内思想巩固、坚持民主集中制、重视作风问题的布尔什维克化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前提是要进一步推进党建目标中国化,使党的建设能够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提供重要保证,而坚持实事求是、系统布局以及独立自主的经验则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党建目标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目标 中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 中国
原文传递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与干部策略教育工作
6
作者 马倩 《党史文苑》 2024年第7期122-124,共3页
为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了“专门的党报”——《共产党人》,该刊于1941年8月停刊,共出版19期,刊载各类文献190余篇。应形... 为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了“专门的党报”——《共产党人》,该刊于1941年8月停刊,共出版19期,刊载各类文献190余篇。应形势转变和干部教育的迫切需要,《共产党人》充分挖掘党刊优势,围绕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刊载了大量具有策略教育意义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共产党人》 布尔什维克 革命的基本问题
下载PDF
青年团早期“布尔什维克化”的本土尝试——阮啸仙与团二大以后广东青年团的组织整顿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志刚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74,共13页
阮啸仙是从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广东青年团领袖,完整经历了“六一六兵变”后广东党、团的组织困顿。团二大以后,他根据自身经历对广东青年团进行了组织整顿:通过督促团员研读机关刊物,进行思想政策教育;通过“组织生活”解构个人主义,... 阮啸仙是从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广东青年团领袖,完整经历了“六一六兵变”后广东党、团的组织困顿。团二大以后,他根据自身经历对广东青年团进行了组织整顿:通过督促团员研读机关刊物,进行思想政策教育;通过“组织生活”解构个人主义,强化团员的组织联结和组织认同;遵照《团章》规定厉行惩处,净化组织队伍,塑造和强化团员的纪律观念。阮啸仙领导开展的青年团整顿工作成效显著,反映了从“五四时代”向“组织时代”自主转型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啸仙 广东青年团 布尔什维克 组织整顿
下载PDF
“布尔什维克化”:北方会议后地方党报《火线》的转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蓝天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3年第1期25-41,共17页
1932年6月北方会议后,中共北方党的“布尔什维克化”实践加速推进,1933年创刊的中共河北省委机关报《火线》的办报历程,构成反映这一议题的柔性视角,更具有典型意义。在既有经验基础上,《火线》的编发工作逐步走向机制化,省委统领、支... 1932年6月北方会议后,中共北方党的“布尔什维克化”实践加速推进,1933年创刊的中共河北省委机关报《火线》的办报历程,构成反映这一议题的柔性视角,更具有典型意义。在既有经验基础上,《火线》的编发工作逐步走向机制化,省委统领、支部落实被作为组织要求,并以上下贯通、深入群众为目标指向。但关于“布尔什维克化”分析方法的运用、党报的定位,在中共河北党内仍有一个发展过程,伴随党中央力量的介入,围绕高蠡暴动、察哈尔事变的认识分歧得以解决,《火线》所体现的“布尔什维克化”分析方式深化演进,党报作为中共中央精神传达者而非问题辩论材料的定位被进一步明确。在共产国际、中共中央的指导外,《火线》的“布尔什维克化”也缘于自身的规范技术,逐步形成号召、社论、纪念、通讯报道、工作检查、自白书等几类文体轨范,1934年初李铁夫、孟坚事件后新出现的文本书写方式,体现了“进一步布尔什维克化”的特征,不少元素延续并作用于此后的党报书写。1933—1936年《火线》的发展历程,根本上折射出苏维埃革命时期“布尔什维克化”目标指向在地方党的报章实践、组织转型和政策调适上与整体中共革命史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线》 布尔什维克 北方会议
原文传递
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中共对“布尔什维克化”的认识演进
9
作者 孙浩程 江烜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3年第5期4-16,共13页
“布尔什维克化”是共产国际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和党建的主流思路。然而,自引入该概念以来,中共内部一直存在着究竟要听命于共产国际还是要立足于中国本土实际的争端。探究1925—1927年中共有关“布尔... “布尔什维克化”是共产国际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和党建的主流思路。然而,自引入该概念以来,中共内部一直存在着究竟要听命于共产国际还是要立足于中国本土实际的争端。探究1925—1927年中共有关“布尔什维克化”的认识过程,可以较为清晰地厘清共产国际和中共在领导权威、组织规则、话语体系等方面的纷争与整合。首先,中共吸纳“布尔什维克化”概念,意识到推动党的群众化与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其次,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共更为看重组织建设的决定作用,提出建设“布尔什维克党”的党建目标;最后,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反思组织和策略方面的弊病,在原有概念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将架构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视为核心问题,以党的工农化实现彻底的“布尔什维克化”。简言之,在共产国际指导和中共内部改造的双重影响下,中共形成对“布尔什维克化”的初始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 党的领导 群众性政党 工农
原文传递
延安时期是如何从严治党的
10
作者 杨云成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23年第5期54-55,共2页
延安时期,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党的团结统一,提升了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 从严治党 延安时期 组织凝聚力 布尔什维克 党的团结统一 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 群众性
原文传递
布尔什维克化与本土化:中央苏区党的建设的双重变奏
11
作者 许金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3,共8页
中央苏区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党的建设布尔什维克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党的布尔什维克化。但囿于苏区实际,苏区党的建设布尔什维克化面临诸多困境。中央苏区在党的建设的理论中国化、话语群众化和实践本土化三个维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党... 中央苏区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党的建设布尔什维克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党的布尔什维克化。但囿于苏区实际,苏区党的建设布尔什维克化面临诸多困境。中央苏区在党的建设的理论中国化、话语群众化和实践本土化三个维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上演了布尔什维克化和本土化的双重变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 本土 党的建设 中央苏区
下载PDF
中共早期留苏学员的“布尔什维克化”训练——以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学员第十一组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徐霞翔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86,共3页
20世纪20年代,莫斯科东方大学的中国班学员在中共东大旅莫支部的领导下,于课程学习外,尤为注重“布尔什维克化”训练。其中第十一组成员通过召开小组会议,开展批评训练,以强化集体、组织、纪律等观念;进行“反对学院派式的研究”训练,... 20世纪20年代,莫斯科东方大学的中国班学员在中共东大旅莫支部的领导下,于课程学习外,尤为注重“布尔什维克化”训练。其中第十一组成员通过召开小组会议,开展批评训练,以强化集体、组织、纪律等观念;进行“反对学院派式的研究”训练,特别“注意基本观点的认识”。这些训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职业革命家,但受多重因素制约,其成效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东方大学 东大旅莫支部 留苏学员 布尔什维克
下载PDF
从“群众化”到“布尔什维克化”——中共早期对建党目标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建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6-22,共7页
中共在历史的起点树立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但实施了关门主义的政策;中共"二大"提出建设"无产阶级大群众"政党的任务,这是中共在把列宁建党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共"三大"对... 中共在历史的起点树立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但实施了关门主义的政策;中共"二大"提出建设"无产阶级大群众"政党的任务,这是中共在把列宁建党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共"三大"对建设无产阶级群众政党目标的自我否定,使党的自身建设在实践中遭遇挫折;1924年5月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中共"四大"对建设无产阶级群众性政党目标的回归,重新开启了建设群众性政党的探索;1925年10月后从"群众化"到"布尔什维克化"党建目标的树立,达到了这一阶段党建目标的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早期 群众 布尔什维克 建党
下载PDF
共产国际“布尔什维克化”思想与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6-191,共6页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布尔什维克化"思想在中国的实践经历了一个从正确为主向错误为主转化的过程,反映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重趋向交织的状况。前期,中共对"布尔什维克化"基本条件和精神实质进行较为正确的理解...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布尔什维克化"思想在中国的实践经历了一个从正确为主向错误为主转化的过程,反映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重趋向交织的状况。前期,中共对"布尔什维克化"基本条件和精神实质进行较为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矫正党内错误倾向中发展理论,将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发展群众化政党并用正确理论武装群众,体现政治宣传树立群众代言人形象,组织结构符合群众化要求,实际工作坚持深入群众的观点方法。后期,教条化错误逐渐取代正确部分占据主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发展趋向发生逆转,其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大革命时期 布尔什维克 思主义中国
原文传递
列宁怎样指导党的支部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振 《新湘评论》 2019年第6期37-38,共2页
在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斗争历程中,列宁多次撰文论述或亲自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苏俄无产阶级政党基层党组织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作出了实践指导。建立一个有严密组织的政党1895年11月,列宁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向工人宣传... 在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斗争历程中,列宁多次撰文论述或亲自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苏俄无产阶级政党基层党组织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作出了实践指导。建立一个有严密组织的政党1895年11月,列宁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他的影响下,俄国其他地方也相继成立了一些类似的组织。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选举了中央委员会,但是地方组织十分涣散,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还没有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 无产阶级政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尔什维克 沙皇政府
下载PDF
为布尔什维克化而奋斗——早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形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金凤 《西部学刊》 2016年第7期8-17,共10页
从团一大至团三大,历届团中央对青年团组织的严密化进行了不懈努力,但仍与其理想状态相距甚远。从青年团的基层组织状况考察,早期加入青年团的绝大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五卅运动爆发后,团中央为适应革命形势之需,急剧扩充团员数量... 从团一大至团三大,历届团中央对青年团组织的严密化进行了不懈努力,但仍与其理想状态相距甚远。从青年团的基层组织状况考察,早期加入青年团的绝大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五卅运动爆发后,团中央为适应革命形势之需,急剧扩充团员数量,青年工人成为青年团的主要发展对象。过分追求团员数量的增加,同时又给团组织的布尔什维克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一时期的团组织,支部有名无实,团员缺乏有效的训练。同时,青年团经费的匮乏又阻碍了青年团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团组织布尔什维克化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 青年团 布尔什维克
下载PDF
布尔什维克化:苏区时期共青团基础之重建——以鄂豫皖苏区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启正 刘海晓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大革命失败后,共青团面临着严峻形势,组织被大量破坏,团内"取消主义""先锋主义"盛行,影响党、团关系,自身组织的缺陷对革命造成严重损失,在接下来的苏维埃革命时期,共青团面临理论、组织基础的重建。以无产阶级化... 大革命失败后,共青团面临着严峻形势,组织被大量破坏,团内"取消主义""先锋主义"盛行,影响党、团关系,自身组织的缺陷对革命造成严重损失,在接下来的苏维埃革命时期,共青团面临理论、组织基础的重建。以无产阶级化、群众化和革命化为目标,共青团基本实现了"布尔什维克"化的自我改造。但是,复杂的内外形势,也使这一改造与重建工作存有不小的困难与隐忧。革命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还有待在之后的革命实践中不断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 共青团 布尔什维克
下载PDF
思想革命化、集中统一化与策略灵活性:中国共产党对“布尔什维克化”的认识(1924-1927)
18
作者 孙浩程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布尔什维克化”是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提出的重要理论,其要义是建设以共产国际为核心的统一性世界共产党组织,对各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思想理论层面,坚持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二是在组织建设层面,建设集中统一的群众... “布尔什维克化”是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提出的重要理论,其要义是建设以共产国际为核心的统一性世界共产党组织,对各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思想理论层面,坚持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二是在组织建设层面,建设集中统一的群众化政党;三是在策略原则层面,制定与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作为中共党史上的重要概念,中共对“布尔什维克化”的认识包括思想理论、组织建设和策略原则三个维度:思想理论方面,党必须掌握与运用列宁主义思想;组织建设方面,党必须集中统一化与群众化;策略原则方面,党必须制定与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并运用灵活的革命策略。总体而言,“布尔什维克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同向良性互动”关系——双方在时间上并行,内容上既有交界又相互独立,这是特定历史阶段中共“布尔什维克化”的特点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 思想革命 集中统一 策略灵活性 思主义中国
下载PDF
任弼时与中央苏区党组织的布尔什维克化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荣 王鑫 《毛泽东思想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在领导中央苏区党的组织建设中,通过提高党员质量以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实行民主集中制以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改良支部生活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肃党纪以健全党的组织机体,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布尔什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在领导中央苏区党的组织建设中,通过提高党员质量以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实行民主集中制以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改良支部生活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肃党纪以健全党的组织机体,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布尔什维克化的无产阶级政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组织建设 布尔什维克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建设目标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
20
作者 崔猛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5期5-15,76,110,共13页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从创建伊始就以建设“布尔什维克化”的政党为主要目标。在百余年历程中,由于各历史时期的任务、定位和条件不同,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目标探索经历了“学习中开创”“曲折中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从创建伊始就以建设“布尔什维克化”的政党为主要目标。在百余年历程中,由于各历史时期的任务、定位和条件不同,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目标探索经历了“学习中开创”“曲折中发展”“恢复中转向”“强化中突破”四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坚强领导核心”的建设之路。系统梳理党的建设目标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明确党的事业发展、坚持自我革命中进一步明晰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以系统性、多角度推进党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目标 布尔什维克 领导核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