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雕像是怎样塑成的--“左联五烈士”史迹综述 |
赵歌东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2
|
关于从“左联五烈士”向“龙华二十四烈士”的还原——兼谈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叙述矛盾” |
曹振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3
|
关于鲁迅校订的日译本《阿Q正传》以及他与编译者的交往——李菁《关于鲁迅对日译本〈阿Q正传〉的校释》的补正 |
熊融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76 |
3
|
|
4
|
丁景唐八十纪年 |
朱守芬
|
《文教资料》
|
2001 |
2
|
|
5
|
鲁迅和左联五烈士——《为了忘却的纪念》若干史实补述 |
雪清
景迅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8 |
3
|
|
6
|
左联的国际宣传策略及其历史回响——以“左联五烈士”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
郭帅
李掖平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7
|
左联五烈士研究综述 |
彭耀春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8
|
“但见奔星劲有声”──喜读毛泽东《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
陈漱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2
|
|
9
|
丁景唐先生与“左联”研究 |
张小红
|
《文教资料》
|
2001 |
1
|
|
10
|
鲁迅与胡也频 |
马蹄疾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
1985 |
1
|
|
11
|
“左联”刊物随谈 |
司徒智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12
|
左联五烈士与戏剧 |
彭耀春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13
|
自我的张扬 人性的抒发——论冯铿的创作 |
丁言模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
14
|
柔石研究三题 |
楼泸光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15
|
“左联五烈士”之冯铿:从“国民革命”到“苏维埃革命”的疾风骤雨 |
高翔宇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潜心研究我们自己的历史——张大明著《现代文学沉思录》序 |
阳翰笙
|
《当代文坛》
|
1986 |
1
|
|
17
|
《到莫斯科去》的发表时间及其它 |
尚侠
王中忱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8
|
风雨无情生活更无情——读《贩卖婴儿的妇人》 |
韩若君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1984 |
0 |
|
19
|
死硬精神分外香——对丁玲同志创作的片断回忆 |
许杰
|
《河北学刊》
|
1984 |
0 |
|
20
|
革命英烈高山仰止 |
华新
|
《人民论坛》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