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汤建国 张志枫 +8 位作者 许家佗 史美育 屠立平 千英信 邱勇兵 王宁欣 郭喆千 李欣 郭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10-1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对机体的影响,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有效性评价的方法。方法将52例需体外循环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26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26例;采用Power L...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对机体的影响,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有效性评价的方法。方法将52例需体外循环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26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26例;采用Power Lab8/30生理仪全程记录"寸口"脉搏波、血流量、血压和泵压;计算两组患者的脉压差(ΔP)、平均动脉压力(MAP)、能量等值压力(EEP)和富余血流动力能量(SHE);检测体外循环术前后血栓弹力图(TEG)。结果 1术前两组患者均检测到"寸口"脉搏波;体外循环术后搏动灌注组患者桡动脉均检测到"寸口"脉搏波,非搏动灌注组患者桡动脉未能检测到"寸口"脉搏波。2搏动灌注组ΔP、EEP和SHE值显著高于非搏动灌注组(P<0.001),两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搏动灌注组凝血反应时间(R)较非搏动灌注组延长(P<0.05),凝血综合指数(CI)显著低于非搏动灌注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模式在增加血流灌注压力和血流搏动能量、降低血液黏度等方面优于非搏动灌注模式;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模式的ΔP、EEP和SHE显著高于非搏动灌注模式,提示脉搏波可以作为监测体外循环有效搏动灌注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搏动灌注 寸口脉搏 脉压差 能量等值压力 富余血流动力能量
下载PDF
基于“寸口”脉搏波测控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模式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喆千 张志枫 +6 位作者 许家佗 屠立平 李欣 郭震 史美育 千英信 包怡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通过"寸口"脉搏波测控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测控的体外循环有效搏动灌注模式。方法将40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20例,... 目的通过"寸口"脉搏波测控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测控的体外循环有效搏动灌注模式。方法将40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20例,体外循环方法分别采用搏动灌注法和非搏动灌注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寸口"脉搏波波形;手术前后检测血液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尿酸,术中血乳酸、尿量,以及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后2 h(T2)、体外循环结束后24 h(T3)血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指标。结果 20例搏动灌注患者"寸口"均检测到脉搏波(单峰波、双峰波、三峰波),20例非搏动灌注患者"寸口"未能检测到脉搏波;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尿酸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搏动灌注组术中乳酸水平明显低于非搏动灌注组(P<0.05),单位时间尿量明显多于非搏动灌注组(P<0.01);两组患者T1、T2、T3三个时间节点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搏动灌注对改善体外循环患者肾血流灌注及机体缺氧状况有一定的优势;患者"寸口"可检测到单峰、双峰、三峰脉搏波,提示搏动血流能量能有效传递到外周血管,通过一定的优化设计;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测控的体外循环有效搏动灌注模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搏动灌注 寸口脉搏
下载PDF
基于寸口脉搏波频谱分析的体外循环血液灌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千英信 汤建国 +6 位作者 张志枫 周昌乐 许家佗 邱勇兵 李欣 郭震 王宁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寸口脉搏波频谱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将92例需体外循环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寸口脉搏波频谱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将92例需体外循环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各46例,应用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脉搏波指标,观察2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脉搏波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PP组能检测到脉搏波,NP组未能检测到明显的脉搏波,脉搏波能量主要分布在0~5 Hz范围,PP组脉搏波能量显著高于NP组,PP组脉搏波能量传递的衰减度低于NP组;脉搏波传导的能量主要是低频能量,包含呼吸波的能量。结论:PP组能检测到寸口脉搏波,提示脉搏波可以作为体外循环搏动灌注的客观评价指标,搏动灌注产生的脉搏波能量高于非搏动灌注脉搏波能量,频域参数0~5 Hz谱能比值可以作为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指标,低频的呼吸波参与脉搏波中的能量传递,佐证了中医诊脉独取手太阴肺经"寸口"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脉搏 频谱分析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寸口脉搏波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志枫 全婵兰 +9 位作者 包怡敏 李欣 费兆馥 刘樱 郭震 许家佗 屠利平 郭喆千 千英信 纪新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手术患者的寸口脉搏波分析与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搏动波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将34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和"...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手术患者的寸口脉搏波分析与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搏动波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将34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和"非搏动灌注"组,每组各17例;观察手术者寸口脉搏波情况,比较"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过程中寸口脉搏波。结果体外循环手术者主动脉血流阻断后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开始后寸口出现脉搏波;"非搏动灌注"手术者在整个血液灌注过程中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时寸口均出现脉搏波,但"搏动灌注"时脉搏波较低平。结论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寸口脉搏波能反映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的传递状况;寸口脉搏波可作为观察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传递效果的客观指标;脉搏波幅度、面积等参数可尝试作为观察"搏动灌注"效果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搏动灌注 寸口脉搏
下载PDF
寸口脉搏波的重搏波幅值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糖化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刘贝 张志枫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寸口脉搏波的重搏波幅值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糖化白蛋白(GA)的关系。方法:招募1级高血压214例,2级高血压111例,3级高血压83例,健康者100例,4组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8.29±3.68)岁、(53.89±2.55)岁、(51.34±1.... 目的:探讨寸口脉搏波的重搏波幅值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糖化白蛋白(GA)的关系。方法:招募1级高血压214例,2级高血压111例,3级高血压83例,健康者100例,4组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8.29±3.68)岁、(53.89±2.55)岁、(51.34±1.36)岁、(42.14±7.72)岁。分析寸口脉搏波的重博波幅值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和GA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重博波幅值随血压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GA呈负相关(P<0.05)。结论:寸口脉搏波的重搏波幅值可反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寸口脉搏 重搏 糖化白蛋白 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