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3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 被引量:85
1
作者 储小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19,共5页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即“家文化”及其泛化做了深入分析,进而探讨了“家文化”泛化的历史形成机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政治资本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对社会资源的流动、配置和家族企业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 文化 机制 文化资本
下载PDF
西方国家文化规划简介:运用文化资源的城市发展途径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鹤 《国外城市规划》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在现时的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中心角色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国家的文化规划一方面是指规划的艺术,另一方面则是指有策略地运用城市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规划与城市设计、经济再生的结合,延续了城市空间的文... 在现时的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中心角色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国家的文化规划一方面是指规划的艺术,另一方面则是指有策略地运用城市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规划与城市设计、经济再生的结合,延续了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重视和满足了社区的文化需求,促进了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城市发展 规划 西方国 竞争力 全球化过程 经济 文化资源 途径 简介
下载PDF
秦文化渊源与秦人起源探索 被引量:25
3
作者 牛世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50,共10页
秦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推动民族融合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关于秦人的起源问题是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此问题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西方说和东方说。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认为"秦之祖先,起于戎... 秦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推动民族融合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关于秦人的起源问题是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此问题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西方说和东方说。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认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蒙文通在《秦之社会》,《秦为戎族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先周文化 西周时期 考古学文化 秦人 关中地区 文化渊源 文化 西周文化 文化因素
原文传递
家文化视角下的公共参与 被引量:27
4
作者 戴烽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198-201,共4页
家文化中既存在阻碍公共参与的因素(只有家族主义而无公共精神,只有家族生活而无社团生活,只有集体主义而无个人主义),也不乏促进公共参与的积极因子(泛家族主义的公共精神、社团化的家族自治。包容性个体主义),且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 家文化中既存在阻碍公共参与的因素(只有家族主义而无公共精神,只有家族生活而无社团生活,只有集体主义而无个人主义),也不乏促进公共参与的积极因子(泛家族主义的公共精神、社团化的家族自治。包容性个体主义),且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公共领域结合在一起有其必然性。因此,应全面考量家文化对公共参与的影响,规避改良其消极因素,挖掘提升其积极因素,推动公共参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公共参与 族主义
下载PDF
社会养老为何在农村水土不服——“家文化”视角下城乡养老意愿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唐溧 胡晓霁 +1 位作者 刘亚慧 温铁军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6,共9页
本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家文化"对城乡间养老意愿差异的潜在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养老偏好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会更偏好家庭养老方式;另外... 本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家文化"对城乡间养老意愿差异的潜在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养老偏好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会更偏好家庭养老方式;另外,形式上具备城市基本特征的"村改居"社区居民的选择偏好同农村居民一致,表明"家文化"转型的滞后性。进一步地,我们借助家庭结构作为"家文化"的代理变量,通过构建文化与区域的交乘项,验证了"家文化"对于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模式选择的增强效应。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家文化"对城乡间养老意愿差异的影响,社会养老在经济层面可以替代家庭养老,但尤其是对农村地区不能忽略家庭养老在文化层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养老意愿 庭养老 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城乡居民养老观念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国梁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6-36,共21页
随着近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演进,共居共财的传统养老实践在城乡之间历经了不同的发展轨迹。城乡养老实践不仅在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之间徘徊与选择,而且对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进行了继承与改造,但任何一种养老实践的判断均离不开... 随着近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演进,共居共财的传统养老实践在城乡之间历经了不同的发展轨迹。城乡养老实践不仅在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之间徘徊与选择,而且对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进行了继承与改造,但任何一种养老实践的判断均离不开养老观念的影响。通过"中国大众养老观念"的调查数据,立足城乡居民的划分,以对养老主体、养老内容和养老模式的认知为基础,展现城乡养老观念的逻辑指向。首先,城乡居民均认可了养老责任承担者的多元化,而子女仍然是最理想的养老主体。其次,城乡居民对重要养老资源的认知各有侧重,城镇居民将经济和情感视为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城乡居民对养老模式的期待保持一致,亲子共居的老年生活方式仍是大众的朴实向往。可见,家庭养老依然是城乡居民最具共识性的基本养老观念,责任伦理赋予家庭养老强大的生命力,由传统家庭养老向现代家庭养老的过渡是我国家本位文化的当代最新发展。因此,我国传统家文化在现代养老观念中投射出的漫长身影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养老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养老体系的思路是: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养老文化,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加强养老规范体系建设,营造老有所养的制度环境;构建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协同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观念 文化 养老模式 庭养老 社会养老 城乡二元
下载PDF
“家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实践探索 被引量:19
7
作者 谭英 胡玉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7,共5页
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的振兴,而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而"文化"建设乃是五位一体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基石。现阶段美... 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的振兴,而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而"文化"建设乃是五位一体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基石。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升级过程中,应以"家文化"内涵建设(修身齐家、孝悌忠义、诚信友善、谦敬和合)为中心,以"敬老爱小"为抓手和切入点,以相关激励措施为保障,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力推动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内涵建设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文化下的财产继承 被引量:15
8
作者 焦垣生 张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65-69,98,共6页
中国传统家文化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特别注重家庭及家族延续,而家庭财产为完成该使命的物质基础,"共财"是中国古代家庭财产的一项普遍的原则。中国在以伦理代替宗法的漫长传统社会中,家庭财产的继承在家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 中国传统家文化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特别注重家庭及家族延续,而家庭财产为完成该使命的物质基础,"共财"是中国古代家庭财产的一项普遍的原则。中国在以伦理代替宗法的漫长传统社会中,家庭财产的继承在家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分家(诸子均分)为财产继承的主要形式;财产继承承载着赡养、抚养及保证家庭门户的延续等功能,严格限制在家庭伦理范围内,防范在无子情况下通过财产继承使家庭和家族财产流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财产 中国 传统文化 文化 财产继承
下载PDF
基于家文化视角的中日家族企业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万俊毅 欧晓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7,共6页
从本质上看,家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在家族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日两国的家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正是这种区别导致中日两国的家族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上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深入探讨中日两国家文化和家... 从本质上看,家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在家族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日两国的家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正是这种区别导致中日两国的家族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上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深入探讨中日两国家文化和家族企业的相异性,可以为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文化 族企业
下载PDF
甘肃山丹四壩滩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安志敏 《考古学报》 1959年第3期7-16,121-126,共16页
一 1948年,甘肃山丹培黎学校在四坝滩农场开水渠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获得了大批的文化遗物。1953年该校教师艾理(Rewi Alley)曾写信给我所夏鼎副所长,报告遗址的发现情况,要求派人前去调查发掘。当时因为我所其他地区的田... 一 1948年,甘肃山丹培黎学校在四坝滩农场开水渠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获得了大批的文化遗物。1953年该校教师艾理(Rewi Alley)曾写信给我所夏鼎副所长,报告遗址的发现情况,要求派人前去调查发掘。当时因为我所其他地区的田野工作较多,就请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就近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沙井文化 陶器 文化 文化 山丹培黎学校 新石器时代遗址 甘肃 彩陶 陶片
原文传递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家族企业制度变迁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晓莹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一种企业制度总是与它所存在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联系的。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家族企业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家文化”内涵的深刻影响和社会信任制度的缺乏是家族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变革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族企业 文化 信任 制度变迁 社会文化 企业制度
下载PDF
“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嬗变与展望 被引量:17
12
作者 何丽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21,155,共11页
"家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范式。中国人的"家"不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更具有哲学和宗教的意义与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家文化"经历了三次形态的变化:从封建社会"礼教等级的家... "家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范式。中国人的"家"不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更具有哲学和宗教的意义与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家文化"经历了三次形态的变化:从封建社会"礼教等级的家"解体,到战争年代"革命队伍的家"兴起,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转变为"经济依靠与精神寄托的家"。当前,建设公民社会,"家文化"面临创造性的转换:建设作为个人、家庭与社会国家之间中介的"第二家庭"的社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市场经济
下载PDF
融入“家”文化:央视公益广告的文化传播符号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来安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公益广告具有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在国家日益重视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背景下,担当了传承历史文明内涵、传播当下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未来文明风尚等重要角色。然而当下的问题是,不少公益广告中所使用的文化能指与所指张力拉大,... 公益广告具有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在国家日益重视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背景下,担当了传承历史文明内涵、传播当下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未来文明风尚等重要角色。然而当下的问题是,不少公益广告中所使用的文化能指与所指张力拉大,呈现出一定程度上文化符号的断裂现象,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充分发挥公益广告这个独特的载体,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传播效果,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两则央视公益广告为样本案例,对之进行符号学分析,提出:央视公益广告以"家"为核心,深入挖掘"家"文化中各重要元素为符号,以小见大,深入公众内心,可有效弥补当前文化传播的符号断裂问题,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目的。同时,本文也藉由这样的个案分析,为符号学视角下传播学理的延伸做了一定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广告 文化断裂 文化符号 文化
原文传递
家文化视角下本土旅游小企业的代际传承 被引量:16
14
作者 文彤 张庆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103,共11页
文章基于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家庭旅馆的访谈数据,揭示了中国传统家文化对本土旅游小企业代际传承的影响,其中,家庭利益至上的家本位内涵确定了企业传承目标为"家业永续",使家庭成员以企业传承发展为载体通过集体主义利他... 文章基于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家庭旅馆的访谈数据,揭示了中国传统家文化对本土旅游小企业代际传承的影响,其中,家庭利益至上的家本位内涵确定了企业传承目标为"家业永续",使家庭成员以企业传承发展为载体通过集体主义利他思想实现了家庭与企业内在利益的一致;家庭伦理所规范的家庭和谐框架中"父慈"与"子孝"的双重互动产生了代际间的信任,借助家庭内部长久稳定的情感财富保障了代际传承过程的顺利与流畅;而家庭扩大化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不仅是家庭成员情感和物质上相互依存的基础,更成为家庭企业联合经营并不断壮大家族共有财产的重要动因与保障力量。文章由此认为,通过家庭内的代际传承来应对外来竞争压力是本土旅游小企业现实而可行的选择,强调旅游发展过程中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传承 文化 旅游小企业 平安寨
下载PDF
在现代世界中拯救“家”——关于“家”哲学讨论的回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孙向晨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7-84,178,共9页
在具体论述"家"的问题时,《论家》提出了"双重本体"的概念,即个体与亲亲。拙作一方面积极肯定"个体"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高度推崇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亲亲"的发见。张祥龙、张再林两位... 在具体论述"家"的问题时,《论家》提出了"双重本体"的概念,即个体与亲亲。拙作一方面积极肯定"个体"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高度推崇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亲亲"的发见。张祥龙、张再林两位教授在肯定"双重本体"的基础上,都试图再推进一步,或是回归"家本位",或是强调"身本位"。笔者认为,强调"双重本体"的"双重性"之于现代中国有它的必要性,但进一步的归约工作也可能带来某种局限。在现代世界中拯救"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论域,发挥"家"的力量才能够形成一种"健全个体",同时,"亲亲"才能够发展出一种生命共同体的文化,一种温暖世界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个体 亲亲 双重本体 身本位
原文传递
日本的家文化及其家族企业特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万俊毅 欧晓明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90,共3页
日本家族企业早期的创立与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日本家族企业能够突破资源瓶颈约束获得良好发展,是源于日本特有的家文化和家理论。终生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商议制、职业培训、企业内福利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是日本家族企业模拟... 日本家族企业早期的创立与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日本家族企业能够突破资源瓶颈约束获得良好发展,是源于日本特有的家文化和家理论。终生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商议制、职业培训、企业内福利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是日本家族企业模拟血缘家族模式管理的充分体现。从个体上看,日本家族企业都非常重视科学管理和现代生产技术;从群体上看,日本家族企业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深入考察日本的家文化与家族企业特征,可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少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特征 文化 日本 族企业 现代生产技术 终生雇佣制 年功序列制 政府政策 瓶颈约束 职业培训 模式管理 人际关系 科学管理 产业集群 企业之间 有益启示 扶持 福利
下载PDF
汉字“家”的传统文化意蕴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谭学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50,共6页
汉字"家"是一个意蕴丰厚的文化之象,其"从宀人豕"的语象造型,直观地再现了农业社会主体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随着私有制和个体家庭的出现,"家"既成为亲情关怀的文化场,也幻化为自我设计的诗意栖居,... 汉字"家"是一个意蕴丰厚的文化之象,其"从宀人豕"的语象造型,直观地再现了农业社会主体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随着私有制和个体家庭的出现,"家"既成为亲情关怀的文化场,也幻化为自我设计的诗意栖居,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被解读成"国"之微缩标本,投射出中国人归属于家、也归属于国的复杂情感层次。家国一体的观念意识,既对民族凝聚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封建政治运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后者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自周代以来的中国封建社会较多地选择了"礼"而非"法",作为维系家政国政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祖海 毛朝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48-551,共4页
中国家族企业的传统文化根基主要表现在依赖家族的生存法则、父母为尊的等级秩序、内亲外疏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文章分析了这种特定的家文化传统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的文化重构思路和在此基础上... 中国家族企业的传统文化根基主要表现在依赖家族的生存法则、父母为尊的等级秩序、内亲外疏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文章分析了这种特定的家文化传统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的文化重构思路和在此基础上的企业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 族企业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西方“家文化”差异下的家庭社会工作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陶宇 朱晓玙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02,共7页
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一直以来,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多为借鉴西方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方法技术,却忽略了中西方在社会结构以及传统家庭观念上的差异,使得家庭社会工作在本土实际开展时面临诸多困难。同时,在社会转型和... 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一直以来,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多为借鉴西方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方法技术,却忽略了中西方在社会结构以及传统家庭观念上的差异,使得家庭社会工作在本土实际开展时面临诸多困难。同时,在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下,一些新的家庭问题逐渐产生,这也为推动家庭社会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空间。因此,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应当一方面融合中西不同"家文化"探索本土化路线,另一方面也需回应时代议题,寻求现代化的途径,将西方家庭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嵌入本土家庭社会工作中,探究出一条既具有中国传统"家文化"特色又符合当代家庭需求的家庭社会工作本土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庭问题 庭社会工作 本土化
下载PDF
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结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耀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土化是专业社会工作探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大陆已达廿载,但多数学者的观点聚焦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上。实际上,社会结构的差异才是专业社会工作实现本土化的最... 本土化是专业社会工作探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大陆已达廿载,但多数学者的观点聚焦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上。实际上,社会结构的差异才是专业社会工作实现本土化的最大困难,其中中国社会结构中特殊的"家文化"情结又是最凸显的核心障碍。实现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必须提升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中国社会结构中"家文化"的契合度,建立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实质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本土化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